《刑法》第186条违法发放贷款罪

1、刑法第186条违法发放贷款罪刑法第186条违法发放贷款罪第一百八十六条【违法发放贷款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根据2006

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修改。原第一款、第二款条文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造成较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全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4、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03年12月27日)第四十条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前款所称关系人是指:(一)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二)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第四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要求其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第四十七条商业银行不得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第五十二条

5、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各项业务管理的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挪用、侵占本行或者客户的资金;(三)违反规定徇私向亲属、朋友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四)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第七十四条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罚款;情

6、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的;(二)未经批准分立、合并或者违反规定对变更事项不报批的;(三)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四)出租、出借经营许可证的;(五)未经批准买卖、代理买卖外汇的;(六)未经批准买卖政府债券或者发行、买卖金融债券的;(七)违反国家规定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八)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的。胡燕来律师提醒:点击返回刑法目录

7、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1999年2月22日)第十六条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二)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三)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四)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贷款行为。金融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5O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责令该金融

8、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构成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2001年4月18日)三十三、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案(刑法第186条第1款)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2.单位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3O万元以上的。三十四、违法发放

9、贷款案(刑法第186条第2款)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O万元以上的;2.单位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司法局关于本市办理部分刑事犯罪案件标准的意见(试行)(2000年10月25日沪检发(2000)122号)26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个人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单位

10、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不满150万元,属于“较大损失”的起点标准。个人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上;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属于“重大损失”的起点标准。27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款违法发放贷款罪。个人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60万元;单位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以上不满400万元,属于“重大损失”的起点标准。个人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以上;单位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以上,属于“特别重大损失”的起点标准上海法院量刑指南总则部分(试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沪高法20058

11、3号发布)第二十四条罚金刑的适用在依法判处罚金刑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在对单位犯罪中的自然人依法判处倍比或限额罚金时,一般应以个人违法所得数额作为判处罚金的基数,并以一至五倍为限度;个人没有从中获利或者数额难以查清的(个人犯罪的场合亦同),可以综合考虑其犯罪情节和缴纳罚金的能力,判处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金(如偷税罪、非法经营罪等)。(2)在对犯罪单位依法判处无限额罚金时,如果有违法所得数额的,一般判处违法所得一至五倍的罚金;如果仅有非法生产、经营或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等犯罪数额,没有违法所得数额的,一般判处犯罪数额百分之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如侵犯著作权罪、走私淫秽物品罪等)(3)在对犯罪个人依法判处无限额罚金时,如果有违法所得数额的,一般判处违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

THE END
1.刑法第186条具体解释在处理刑法第186条所规定的违法发放贷款罪案件时,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刑事起诉、行政处罚以及内部纪律处分。选择何种方式,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造成的损害程度以及行为人的态度等因素综合考量。刑事起诉通常针对情节严重、明显构成犯罪的案件;行政处罚则适用于那些情节较轻、违法性质不严重的行为;而内部纪律处分则https://wap.findlaw.cn/wenda/q_46180511.html
2.违法所得追缴不能时执行等值财产的证成与适用2021年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也首次在法律层面确立了违法所得追缴不能时,执行等值财产的规则。 上述规定,虽未站在基本法的高度对等值追缴的规则作出普适性的规定,但追缴不能时执行等值财产的模式在上述法律司法文件的脉络中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为解决追缴不能时的执行困境提供了可行路径。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4523.shtml
3.非法放贷得刑各地动态经查,自2021年4月起,陈某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成立放贷工作室,并雇佣同案人张某、何某等人(均另案处理),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以超过36%的实际年利率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其间,陈某作为涉案工作室老板,负责筹措放贷资金及管理工作室,安排张某对接放贷对象并通过现金及指定的银行、微信、支付宝账户收付借款及利息,安排http://www.pafj.net/html/2024/gedidongtai_1209/50662.html
4.《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调整百君合川律师事务所27.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案(第377条) 28.战时造谣扰乱军心案(第378条) (六)《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中的下列案件: 29.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第398条第2款) 30.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第398条第2款) 二、经济犯罪侦查局管辖案件范围(共77种) (一)《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下列案件: https://baijunhc.com/?m=article&t=detail&id=82
5.《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公通字(1998)80号为了严格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明确公安机关各有关业务部门侦查犯罪的职责,准确、及时地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公安部的职责任务和部机关的机构设置情况,1998年10月26日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现将该http://www.ahxb.cn/xingshifagui/12/2015-10-20/1968.html
6.跨国追逃中引渡措施的困境及其应对政治犯罪不引渡是国际引渡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各国基本上都予以承认。很多引渡条约对此都做了明文规定。如《欧洲引渡条约》第3条规定:“如果被请求国认为被请求之罪行系政治罪行或与政治罪行有关的罪行,应不予引渡”。中国与泰国、罗马尼亚、柬埔寨等国签订的引渡条约均规定政治犯不引渡。中国与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国签订https://jzx.jxga.edu.cn/news-show-1064.html
7.黑公安受贿186万伪造证据雇凶杀人投诉直通车依据刑法第162条之一第271条,刑事诉讼法第3、6、18、48、52、53、107、108、110条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案件的若干规定,公司法第28、32、33、54、148条,民法通则第56、71、72条,合同法第32、44条,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最高检察院、公安部https://ts.voc.com.cn/touch/question/view/133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