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十大法律监督案件和十大法律监督案件提名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为更加充分发挥精品案例作为司法机关“可感可学的业务教科书”与人民群众“鲜活生动的法治公开课”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提升北京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质效,引领增强社会法治意识,北京市检察院首次组织开展“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十大法律监督案件和十大司法案件评选活动”。

2023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

十大法律监督案件

具体来看

案件1:北京市检察院聚焦民商事案件自由裁量权行权问题制发类案检察建议

北京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连续两年部署检察机关开展“大标的额民商事审判案件专项监督”活动。全市检察机关强化司法行权内在规律分析,加大对民商事案件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力度,通过对36件典型案件的分析,归纳出自由裁量权行使存在的裁判尺度不统一、释法说理不充分等五方面突出问题。

2023年4月10日,北京市检察院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从加强自由裁量权行权司法规范化建设、推进统一裁判标准机制建设、强化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释法说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出对策建议。2023年6月1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回函采纳检察建议,并从制度机制、制约监督、评查考核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整改落实措施。

本案是北京市检察院首次针对民商事案件自由裁量权问题制发综合性类案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及市委实施意见的重要实践。北京市检察院总结专项监督及本案经验,印发《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民商事案件自由裁量权检察监督工作指引(试行)》,同时形成工作报告上报最高检,最高检向全国省级检察院推广。2023年12月,本案获评最高检“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二批)。

(报送单位:北京市检察院)

案件2:北京市检察院依法抗诉为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2018年1月,小圆(化名)通过某在线平台购买了一张机票,在办理登机手续时,被告知无免费行李托运额度,需支付112元的逾重行李费。小圆认为这并不符合交易习惯,且平台并未在预订界面进行提示,遂起诉要求赔偿损失。法院认为,订单截图显示有提示信息,故判决驳回小圆的诉讼请求。后小圆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检察机关发现该案并非个例,网上对机票无免费行李托运额度的投诉较多,部分商家通过取消免费行李托运额度降低票价误导消费者。本案标的虽小,但涉及电子商务平台治理。检察机关认为:电子商务场景下的证明责任与传统线下交易不同,相较于平台,消费者的举证能力十分有限。平台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信息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因此在已有电子订单的情况下,平台亦应当保存预定信息在内的交易记录,并对已尽合理提示义务承担举证责任。在案证据并不能证明平台已尽到合理提示义务。经北京市检四分院提请抗诉,北京市检察院遂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2023年2月7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原判,支持了小圆的诉讼请求,小圆获得了胜诉。

本案是一件标的额不足千元的“小案”,但通过检察机关抗诉明确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提示义务与举证责任。这一规则的确立,将使每一名消费者受益。在202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检察日报》对该案进行整版报道。该案获评北京市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典型案例,提请抗诉报告书入选最高检2022年度民事检察十佳法律文书。

(报送单位:北京市检察院、北京市检四分院)

案件3:北京市检察机关以数字赋能府检联动履职开展公租房违规使用专项监督

2023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针对履职中发现的公租房违规使用问题,建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支持住建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

北京市检察机关强化“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也要抓前端治未病”意识,针对个案办理难以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充分运用大数据模型,深挖个案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创新“个案办理一类案监督一溯源治理”履职方式,助力首都精治共治法治城市治理。

案件4:东城区检察院办理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

在北京中轴线上,坐落着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公园。天坛公园系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2023年8月,该处建筑被全部拆除,曾经被遮挡占用多年的坛墙恢复了往日的风采。检察机关主动服务中轴线申遗工作大局,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有效解决危害文物安全的历史遗留难题。

(报送单位:北京市检察院、东城区检察院)

案件5:东城区检察院办理的禄米仓胡同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

“禄米仓”系明、清两代储存京官俸米的粮仓,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73号院内现存3个仓廒,占地面积约为1045㎡,因年久失修,又曾主要被作为仓库使用,存在危害文物安全和损坏文物历史风貌的问题。

2022年10月8日,东城区检察院与北京军事检察院联合开展“营区内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行动,向东城区文旅局和属地街道办事处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启动对禄米仓胡同73号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为确保后续整改效果,东城区检察院能动履职,督促区文旅局、属地街道办事处协同向上级文物保护部门申请文物修缮专项资金。协调北京军事检察院沟通进入营区的问题,并促成文物使用单位将修缮后的其中2个仓廒交由地方政府作为博物馆,进行文物的活化利用。

2023年2月,东城区检察院组织召开军地各方推进会,签署《工作备忘录》和《保护协议书》,建立军地合作长效工作机制,并正式启动文物修缮工作。目前,1040余万元专项资金拨付到位,仓廒已完成腾退,拆除和更换工作正有序进行。

该案获评“2023年度北京市十大检察办案好故事”,2023年12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报送单位:东城区检察院)

案件6:西城区检察院办理的白某某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行刑衔接案

针对假证隐患问题,西城区检察院探索融合履职、类案监督。北京市检察院与西城区检察院联合创建类案监督模型,从市住建委平台提取现场施工人员数据,与应急管理部的操作证数据比对,批量发现假证、无证特种作业线索。北京市检察院统筹部署将上述线索移送各区检察院,督促各区公安、应急、住建等部门现场核查。

截至2023年底,经全市检察机关能动开展行刑衔接工作,全市涉假证刑事立案126人、行政立案126人,推动关停假冒官方网站218个,移送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线索61条,制发检察建议34份,推动职能部门从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变,及时消除全市100多个工地持假证或无证从事特种作业的安全隐患。该模型获评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一等奖,依靠党的领导破解检察发展难题的“西城经验”上升为“北京模式”,向津冀沪浙等地推广。

(报送单位:西城区检察院)

案件7:海淀区检察院建用“轻罪治理图鉴”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助力基层精准治理

海淀区检察院建用“轻罪治理图鉴”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将轻罪案件的类案数据与区域地理信息、人口数据等进行碰撞,形成街镇交通、财产、人身等安全指数,评估定位街镇治理中的薄弱点和问题线索,服务基层轻罪类案治理。

海淀区检察院对辖区某街道的犯罪结构和犯罪热点区域进行分析,发现该街道的商圈附近醉驾案件高发,并存在较多已呼叫“代驾”的醉驾案件。经调查发现商场存在禁止代驾进入地库、地库通信信号不畅等情况。对此,海淀区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商场为代驾交接提供便利,目前此类案件已基本杜绝。

(报送单位:海淀区检察院)

案件8:房山区检察院办理的以虚假诉讼套取住房公积金监督类案

住房公积金是解决城镇职工住房问题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提取住房公积金需依法依规。房山区检察院发现魏某某等人在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间,先后89次与他人虚构借贷关系,利用人民调解快速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扣划对方公积金余额,帮助他人套取住房公积金1035万余元,从中获利150万余元。

该案获评北京市“2022年度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优秀案件”,模型获评北京市检察机关2021-2022年度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和数字检察“轻应用”典型案例一等奖,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三等奖。

(报送单位:房山区检察院)

“外卖小哥”——为城市奔忙的坚守者,他们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为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他们的自身权益却常常受损。

此外,平谷区检察院依法督促劳动监察部门充分履职,积极拓展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者权利维护覆盖面,强化工资支付等各项制度运行实效,加大欠薪问题查处力度。2023年11月27日,《检察日报》对该案进行报道。

(报送单位:平谷区检察院)

案件10:北京铁检院办理的督促整治网络口碑营销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案

在此基础上,北京铁检院进一步推动行政主管部门在辖区内开展口碑营销公司专项检查,共计排查132栋商务楼宇967家公司;同步与互联网行业监管部门、搜索引擎平台、资讯类网站沟通,通报口碑营销违法情形,加强预警;组织召开辖区内企业合规指导会,发布规范经营行为行政提示书,牵头搭建辖区互联网企业服务平台等,开展系统治理。

该案是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引导网络营商主体诚信经营、优化企业竞争力,以“公益之力”营造清朗、有序网络环境的生动实践。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研究基地检察公益诉讼十大精品案例、北京市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THE END
1.2020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2021年1月21日,由检察日报社主办的2020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首起公益诉讼案件,守护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等入选十大法律监督案例。2020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1.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首起公益诉讼案件,守护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2.浙江义乌检察机关办理全国首例防疫期间“问题口罩https://baike.baidu.com/item/2020%E5%B9%B4%E5%BA%A6%E5%8D%81%E5%A4%A7%E6%B3%95%E5%BE%8B%E7%9B%91%E7%9D%A3%E6%A1%88%E4%BE%8B/55915078
2.2014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该院是全国首个跨行政区划检察院,除管辖原有的涉铁路运输、轨道交通案件外,管辖上海市第三中级法院管辖的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等8类案件。 9.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依法严惩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3月至10月,最高检部署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截至6http://www.jcrb.com/xztpd/2015zt/2015zt/jiexiao/index.html
3.青岛市人民检察举行“法律监督行动年”十大法律监督案例新闻发布五是强化职务犯罪检察。审查起诉监委移送案件42人,直接立查司法人员职务犯罪10人。市检察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团队(基地)、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学实践示范基地,举办全国检察机关首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团队交流暨庭审观摩活动。 二、坚持改革创新,努力为加强法律监督增添动能。深化“四大检察”协同履职,开https://new.qq.com/rain/a/20231221A09R0E00
4.“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即将花落谁家?在学界的期待之中,在媒体的关注之下,又一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将揭开谜底了。 毫无疑问,与前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的评选相比,本届“十杰”的评选显然要更加激烈。单从中国法学会评选委员会办公室于10月13日公示的候选人名单来看(见中国法学会网站http://www.chinalaw.org.cn/Column/Column_Vie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25473
5.2024年7月即将生效和失效的法律法规及6月公报案例“两高”典型案例北大本月看点:新修订公司法明确注册资本5年实缴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自动续费前应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最高法发布涉垄断民事案件最新司法解释 明确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贷款管理“三个办法”公布 个人消费贷款期限不得超过五年,国家安全部公布执法办案程序规定 护航国家安全法治化;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1075&year=2024&data=2024/7/3
6.涉“校园欺凌”法律依据典型案例汇总(四)人民检察院负责依法对学生欺凌案件进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开展法律监督,并以案释法,积极参与学校法治宣传教育。 (五)公安机关负责依法办理学生欺凌违反治安管理和涉嫌犯罪案件,依法处理实施学生欺凌侵害学生权益和身心健康的相关违法犯罪嫌疑人,强化警校联动,指导监督学校全面排查整治校园安全隐患,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https://www.sclztv.com/news/13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