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我国现有物流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作为“基石”的流通基本法

我国的物流法律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律部门,没有一个处于“基石”地位的法律法规,有关物流的法律规定分布于各类法律渊源中。无流通基本法抽象出流通领域的原则性、一般性的规定,作为其他专门法律规范的依据。

2.缺乏对有关物流的技术规范和市场准入的统一立法。

物流标准化是流通现代化的基础。发达物流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国家物流规范标准的缺失,已成为物流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以立法的高度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物流企业市场准入问题、资质问题也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现行物流法律法规却对此问题无任何规范和调整,因此,加快物流企业市场准入问题、资质问题的立法更是当务之急。

3.物流法律法规的部门特征明显、地域性太强、层次较低,效力不强,系统性缺乏

我国现有的物流法律法规主要地表现为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特征突出、地域性太强、层次较低、效力不强、甚至相互冲突矛盾。因此“各立其法、各护其权、各行其是”的问题十分突出。立法者的部门利益性、地方利益性使得物流法律的缺乏全局价值,更无系统效应可言。从而严重阻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4.缺乏开放性和适应性、前瞻性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物流法律体系

1.开展系统的清理和调整工作

2.在“破”的基础上,科学地、系统地加强立法工作

(1)立法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流通法律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市场流通法律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建立和完善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流通市场体系出发,适应依法行政和实现对全社会流通统一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市场流通立法工作。“鉴于我国诸多物流问题都已在市场经济基本法律体系中做出了必要规范,重复立法很可能造成立法资源浪费和法规重复交叉,所以构建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并不是要从基本法律体系中圈出独立的“物流法”部门分支,而是要为持续性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提供一个框架体系,理顺不同单行法间的层次结构与逻辑脉络,确立现代市场经济下物流运行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避免跨部门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内部出现重复和矛盾,避免物流产业内部自律以及地方、中央物流管理过程中产生分歧和冲突。”

(2)物流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为改变我国市场流通领域立法滞后,不成体系和较多领域立法空白、立法混乱、无法可依的状况,商务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流通法律体系的框架方案,初步确立了以市场流通基本法为基础的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行为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市场监测调控与管理法律制度以及信用管理法律制度五大支柱。

市场流通基本法:物流法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综合服务质量为中心,大力提高全社会对现代物流理念的认识,切实增强我国企业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依法维护物流行为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市场流通基本法的目的是促进市场流通各单行法的系统性,形成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市场流通基本法是各单行法律、法规的母法,在制定时,应注意与已经出台的流通法律法规是否能够很好的衔接。对于市场流通母法与子法,重点应考察子法与母法是否抵触。在法理上,母法是子法的依据,当子法与母法发生条文上的抵触时,应遵守母法,而母法与子法相比更加一般化,子法多是对具体事项的规定。“作为母法,《市场流通基本法》应是国家对流通领域的根本性问题、共同性问题、原则性问题、重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而进行的规定,以统帅、约束、指导、协调各单行流通法律法规。《市场流通基本法》的制定,应凸显其在整体流通法律体系中的统领地位,而不应成为原有单行流通立法的汇集和归纳,也不应是对不健全的流通立法的拾遗补缺地加工和整理。”

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主体包括批发商、零售商、经纪人、交易市场、商会与行业协会等。物流企业要有一定的规模,才会是最经济的、有效益的。因此,市场准入的目的就是要限制一些不具备条件也打着物流旗号企业进入物流业,搞不正当竞争,破坏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市场准入的条件,一般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有无开展物流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有无必要的人才;三是注册资本有关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涵盖了各种业态的经营主体和行业自律性组织,并对各类市场主体的资格取得、变更、消灭等程序作出规定。

THE END
1.法律法规大全全面解析各类规范的涵盖与重要性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基本准则,它们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对法律法规的一些主要类型及其作用的概述: 国家基本法 国家基本法是指国家最高层次的立法,包括宪法和其他具有根本性质的法律。这些法律规定了国家政体、政府组织原则、公民权利义务等关键内容,对于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52663.html
2.图书荐读丨宪法宣传周图书荐读第4期广州新华学院《中国宪法读本》由秦前红主编,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是一部系统阐释我国现行宪法的通俗读物。全书分为宪法基本理论、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制度、国家权力制度、宪法变迁与违宪审查五部分,并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文本、国旗国徽国歌等内容,其突出特点是将宪法条文阐释融入理论与实践,助读者全面系统理解宪https://library.xhsysu.edu.cn/info/1517/4145.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flk.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http://www.chinalawyeryn.com/xinwenzhongxin/20241204/72201.html
4.宪法宣传周丨关于国家根本大法,你了解多少?(文末有奖)发布于2024-12-04 06:39:23 中安观察 | 十年新起点 安徽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将如何推进? 发布于2024-12-03 05:43:00 【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 安徽: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发布于2024-11-30 06:41:12 这里是安徽 | 新安江畔慢生活 发布于2024-11-29 17:29:57 2024年安徽http://ah.anhuinews.com/szxw/202412/t20241204_8050653.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建园地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https://english.bch.com.cn/Html/News/Articles/19755.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解读娄底市水利局五、六大亮点 1.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 2.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 3.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 4.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5.建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 6.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 六、《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https://www.hnloudi.gov.cn/ldslj/06/201708/47b97d4ff3aa42ac8fe6c734fce778a0.shtml
7.管理到位案例1:HP中国总裁孙振耀的中层管理观 案例2:像教练一样管理 案例3:宝洁的成功秘诀 案例4:“牧师角色” 案例5:要务管理 案例6:GUNGHO的故事 管理一线:产生结果-遵守规范-执行创新 创造性的思维是足球前锋进球的基本原因 遵守规范是集团赢球的根本保证 案例1:华为的基本法 案例2:沃尔玛的规范 案例3:苏宁的训练体http://www.hztbc.com/lesson/info_61.html
8.?彭剑锋:做好顶层设计,造就伟大企业(万字长文讲透)作者| 彭剑锋,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来源|华夏基石管理评论guanlizhisheng2015 合作| 010-62557029,13611264887(微信) 今天我想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华为这个伟大的公司走到今天,它成长与变革发展的文化价值取向是什么?经营战略与管理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华为在二次创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908/20/42586190_994688633.shtml
9.期货和衍生品“基本法”来了!六大要点全面解析!六大要点全面解析! 逐笔还原,真实成交,Level-2为您揭秘主力意图,开户立享>> 期货和衍生品的“基本法”来了!据新华社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下称“期货和衍生品法”)。该法律将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04202350173267.html
10.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http://tv.cntv.cn/video/c10616/79c4c5f95d0542d69fde413efd6c83f3?fromvsogou=1
1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包括六大核心素养,分别是A. 克里金法 B. 反距离权重法 C. 地形转栅格 D. 插值分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任何危害( )、挑战( )和( )、利用( )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 A. 国家主权安全 B. 中央权力 C.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 D. 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篮球技术中,变向https://www.shuashuati.com/ti/8809c3cb9646430eba54b5db0e409f44.html
12.日本强行将钓鱼岛“国有化”的六大原因海峡时评不经过长期的策划与预谋是不可能。事实上,2005年,日本政府就通过了《海洋基本法》等法规,开始为强占钓鱼岛预做准备。在自认为时机成熟即美国重返亚太及周边国家与中国南海诸岛争端上升之时,日本政府借机出手,强行推动“国有化”,企图将对钓鱼岛的非法行政管理变为“主权国有”。http://www.taiwan.cn/plzhx/hxshp/201210/t20121002_3146676.htm
13.全国人大法工委回应民法典草案呼声较高六大问题对通过中国人大网征求到的意见,法工委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有的意见,如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等,法工委发言人已在记者会上作出明确的回应说明;有的意见在草案中予以吸收采纳。在下一步草案修改中,对各渠道收集反馈的意见,法工委将一如既往地重视、研究、吸收。 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034082
14.低碳环保知识问答11篇(全文)9、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是()。(正确答案: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0、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是以()为基础。(正确答案: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65pvnhb.html
15.应松年方世荣叶必丰周佑勇江国华谭宗泽王青斌‖行政法典韩国《行政基本法》的内容虽涵盖了总则、基本原则、行政作用、行政立法,但大多只是做了“下定义、明内涵”的工作,实际运用仍需要其它行政单行法的配套。因此,在没有成熟域外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启动行政法法典化工作,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48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