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的六大希望医疗六大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制度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中国的国情不同,没有任何照抄照搬的模式可取,新医改也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一篇《中国医疗还有希望吗?》微文迅速刷屏并删除,还好我也看了,同时也进行了转发,我认为中国医疗是很有希望的!

一、我国医改取得的成绩斐然

以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提出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分水岭,2009年之后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被称为新医改。中国新医改护航“健康中国”,改革带来的健康红利正在惠及全民。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4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这标志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即新医改启动。

《意见》明确,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作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谋划、全面推进。

习近平还先后10次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医改情况汇报,审议医改重大政策文件,对重大事项作出决策部署。

中央先后出台50多个医改重大政策文件,初步搭建起“病有所医”制度框架,及时总结推广地方改革经验,在基础性、关联性、标志性改革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和突破性进展。

新医改以来,中国已建起一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率达98%,惠及13亿人。医保人均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450元,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50%和75%左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年内实现整合;全国已有90%以上地区实现医疗救助与医保一站式结算;31个省份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基本实现各省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健康扶贫工程已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人。大病保险方面,自2012年开始试点,2015年实现全覆盖。截至2016年底,大病保险业务累计支付赔款超过300亿元(不含后续赔付准备金),个案最高赔付111.6万元,大病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全国平均为70%左右(青海等地达到80%)。

与此同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速扩面,以药补医机制加快破除。2016年9月底前,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药品改革也是多点发力,价格虚高趋势得到控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全面实施并向大医院延伸,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由国家开展价格谈判,首批谈判药品降价50%以上。

中国新医改成就世界瞩目,广受赞誉。中国的医改经验对世界其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13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提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访问了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习近平指出,卫生问题是全球性挑战。推进全球卫生事业,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民健康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中国始终把卫生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新医改取得的成绩斐然,有目共睹。如果没有新医改,就不可能快速建立起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没有新医改政府不可能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没有新医改就不可能改变“以药补医”的状况,没有新医改就不可能建立全民医保制度,没有新医改就很难解决“因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难题。

二、应该客观看待医改中出现的问题

面对世界性医改难题,新医改也不是十全十美,同样存在问题,但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能全盘否定医改,特别是在医改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更应该理性、客观的看待新医改中出现的问题。

1.不能因为有问题就全盘否定

新医改充分发挥了行政导向为主的医改,发挥市场作用方面显得不是很充分,医改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全部归咎于行政管控全盘否定。

2.理性看待医改中出现的问题

3.客观的评价医改中出现的问题

三、中国医疗还是很有希望的

随着新医改片段的改革进入规制化阶段,改革“立柱架梁”框架已经形成,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医疗还是很有希望的。

希望之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希望之二:中国特色医疗体系写入了十九大报告

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制定任何方面的政策措施都要牢牢理解这个最大特征。经济总量较高不代表人均很富裕,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深刻把握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才能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医疗特色之路,更好地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人口众多的现实,决定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特色。既不会走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之路,也不会走英国为代表计划之路,必然会走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中国特色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构和创新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是贯穿深化医改全过程的核心。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主要由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共同构成,四大体系四位一体,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等八项体制机制及条件,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条件保障四大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实现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希望之三:坚持党的领导将会推动加快医改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新一轮医改启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全面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探索出破解医改这道世界性难题的“中国解法”。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党对医改的统一领导,面对利益调整和体制机制矛盾,医改难题很难破题。

希望之四:计划与市场“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造福民众

中国国情决定,既不能走单纯的计划经济行政管理,因为计划管理虽然公平度提高,但是不能解决效率提高问题,单一的走市场经济之路,导致的医疗费用大幅上涨问题难于控制,影响基本医疗保障民生和医保基金安全,所以说,在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大前提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坚持政府主导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加快推进医疗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公立医院主体地位的同时,鼓励社会办医错位发展,不是仅仅聚焦在基本医疗服务拓展低层次竞争,而是鼓励多层次多样化服务,积极引导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加快发展专业化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服务,有序发展前沿医疗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推动发展多业态融合服务,探索发展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等7个重点发展方向。

希望之五:医务人员的待遇将会得到提升

新医改切断了“以药补医”之路,“腾龙才能换鸟”,为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腾出了空间,医务人员随着“自由执业”的兴起,医务人员选择空间大大拓展,也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做好了基础铺垫,在2017年1月24日印发的《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7〕10号)中确定: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各选择3个市(州、区),除西藏外的其他省份各选择1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进行试点。标志着医务人员薪酬提升破冰之旅“开启”,医务人员待遇进入上升通道。

希望之六:医患关系逐步得到改善民众看病负担趋于降低

新医改以来,政府通过综合治理,打击医闹重拳出击,设置医师节等措施,向社会昭示塑造“尊医”的良好风气,医患关系将会逐步得到改善,随着回归医疗自然属性,破处趋利性的严格管制,以及政府对医院投资力度的加大,民众看病贵的负担将趋于降低,更加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建立。

总之,中国国情决定必须走中国医改特色之路,任何灵丹妙药都很难解决中国医改难题,不能照抄照搬国外模式,只有坚持自信,艰苦探索,才能探索出中国医改成功的模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21世纪我国发展将“遭遇”六大基本挑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日前在中科院的报告会上表示,21世纪,我国的发展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六大基本挑战。 这六大基本挑战分别是: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http://www.news.zju.edu.cn/2004/0514/c4962a80183/pagem.htm
2.党的十八大以来常用的60个名词及解释党建工作机关党建36.我国基本国情 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http://www.qhredcross.org.cn/html/show-2396.html
3.2017年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 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 "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https://www.meipian.cn/om4moyl
4.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成效和现实困境的调研报告县域经济——顶端经济总量、人均GDP快速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规模稳步壮大,县域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六大典型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但多数县底子薄、基础弱、发展难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仍存在经济“小、散、弱”、第二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剧、劳动力流失、资金外流等问题。建议在牢牢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1C51D0E045BC4A75B564966293C706
5.学习十九大精神应知应会石嘴山市第十五中学人人通空间26.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___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___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答: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7.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___上,把___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775330&cid=15263
6.基层组织建设基本常识问答8篇(全文)答:六大战略、六项建设、六大产业和六条路子。 54、“六大战略”指什么? 答:六大战略指: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科技兴县和依法治县。 55、“六项建设”指哪六项? 答:项目、工业、城镇、新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 境等六项建设。 56、“六大产业”是指什么产业? 答:药材、洋芋、草畜、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p2hauz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