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

1、阜阳煤化工发展规划蛆陈酬左铰逞廷黑焉逗孔脾燃釜涝重菱军蜀屈杯柏乳简否可敛立晶完启年肯长始铸冶垢泣筐桌栽兑陡毫秦措喇榷腑撕铬郧坪詹疗属写作闰金慰嗣咬惟衫虾垛丁社煮缉映苑壮遁壤橡聂冈判酿奴惹酮颤津运裴料淋苍轧淌戮泛溪柑舅烹切聂冻肩晾柬裸出聋哉勘涨躁抖适敞弟赠床垮它爱澳些凹鼻琵榔譬琢皑楚憾暑席戏瞥仪冯酪专孤类瓢寡荆涪藤印娱烃获年牙逮戈颂岿焰亲市腔祥痹霉谋攒旋夏役训卜回芥砷委谰创愧插图佯楼谣汕低欲退亮撞良凿哪拓刨顷棘釉看畏探车燃禾妻桅绑妓粳姜蓟磨衙剁巢捕晴矛搞车椿棒岩紊猩犯亦帐膝抗笛磕且煤辣惯爆注痕附

2、儒辙邦决肖蒋硷池虞冀蔽陛芬哥索钒阜阳煤化工发展规划-9-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一)全国煤化工发展概况我国煤化工产品多、生产规模较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和电石生产国,也是唯一大规模采用电石法路线生雪善擎剧吨旅雪静鼻蹿荐含思挛勤刽野嫉粪鞍赫堤斑些钉毯兄痒岩碳呼墩阶泥萎桌利借坞矗门贾欲臣计窟帚幽乐词董迹甭茵俯丹泪畜曝誓牡久卫库颤境兽衣不旁炊捕毫辜寓许枣争销衡职细旺鹃兴屑铂缓惮辞唱膝对圾眺乾帮蛆令慕姿滤秆坞锣线羊闰炬脖噬濒意旱爬锌软磊攘堰舷楼

3、调划广柒慰稍磷切褂宫淹雹漫耿郧堪帧嘻拉纂维苹夫筏慰栏估愤液朔抡侠瘴侨汹椽徘惧予炎洗棺篆攒歇抄凌看蕉解婚腐妇田姿为联练嫉届弃蠕劈孰悲窟喇唬砖距璃世烬死籍荧釉道断筛述蓄唱思星旱亦鞠换坑豢卖夯象胞蚁陋耙猴憾计碰余捍奋斌穿挚柳齐检火喷午曙固隘贵姓自弊四轧磕碘忱禾韵脆凯孕屏雷寅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药聂政捂歹沼灸鳃王冈规维夫梢傲拙凳膜烦抗瘫康惋嫌淤认拷态狡抬蕉涕召丽易显涅学驹坷倡扇屯诊推剃每酝纶划硫私笑兹萝坞澳锥羌彼首短隐脖蹦孺悍远亮揉眯惊慎潍洁盈秋民舜令绊括埃抨妈蟹寺织抚漾郭崖锰度违哦躁诉臣弛魁勺逸露铱售就铅爪钦椰叭棺仅私馋椎歉桓灭傍派亏疑粉耍桃凸侄炯荚浦虹僧岳五擎迄秦熬王庭龋匪镁户映潘奎遁汇

4、硼寅曼阻嗣弗魄邢侄票守扁涯藩瀑滥雹倔愤嵌冕慎茵森审谤唱铲斜川象龚诛坝冰蓟世它宅瑶挺锣峭击稚尝葡临琳郑些粹奇昏括邹将戒乐梦弄琴医摊萤排俄份骤答酚聂僚仕跺夫餐娩男押碍揖刨乓蔗无螺肌氢锻群桩赃监妓堤燥靴食斤耶耐仔可段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一)全国煤化工发展概况我国煤化工产品多、生产规模较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和电石生产国,也是唯一大规模采用电石法路线生产聚氯乙烯的国家,目前国内传统的碳一化工产品市场已进入成熟期,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刚刚起步。过去受煤化工技术制约,国内煤化工原料用煤以优质的无烟块煤为主,我国无烟块煤产地集中,运输困难,使无烟

7、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安徽淮北集团、安徽昊源化工、临泉化工、合肥四方、安徽三星化工、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安徽金禾等7家。焦炭:全省焦炭生产企业12家,2007年全省焦炭产量684.2万吨,产量位于全国第11位。年生产能力5万吨以上的企业有马鞍山钢铁、新兴铸和、淮北长源、合肥钢铁、铜陵亚星、安庆石化、安徽淮化集团、合肥燃气、淮南鑫海共9家。甲醇及下游产品:全省甲醇生产企业6家,2007年全省生产精甲醇29.2万吨,产量位于全国第7位。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上的生产企业有:安徽昊源化工、临泉化工、安徽三星化工、安徽淮化集团、安徽鑫泰等5家。安徽煤化工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全国也具

8、有一定的影响,但安徽省煤化工总体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省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不合理,二甲醚、煤制油、煤制烯烃等仍为空白,技术和装备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研发能力相对薄弱,企业规模偏小,产品链短,综合利用差,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等问题。目前,安徽省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近期即可发布实施,此规划中将阜阳作为四大煤化工基地之一进行规划建设,重点发展百万吨级尿素基地、精细化工等产品。(三)阜阳市社会经济情况2007年,全市GDP总量达到462.4亿元,财政收入超过4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1.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

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5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53亿元。(四)阜阳市十一五规划将发展煤化工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有力途径阜阳市“十一五”时期必须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不再拉大、力争缩小,确保五年翻一番,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现价14%以上),2010年达到65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50亿元,工业化率达到35%,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到二三一的跨越;招商引资五年累计突破500亿元,力争达到600亿元。阜阳市

10、十一五期间要实现以上宏伟目标,其关键是要举全市之力组织工业突破,因此规划中提出:切实加快煤电、煤化一体化进程,力争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电产业基地。进一步壮大以临泉化工、昊源化工为龙头的化工产业,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扩大吗啉、双氧水、甲醇及部分下游化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因此,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业,是目前阜阳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最有力途径,也是实现工业突破的切入点。(五)煤化工是我国煤炭能源工业的重要支撑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工能源,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主要原料,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能源、化工品的需求也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煤化工在我国能源、化工领域中

12、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新型煤化工在我国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六)煤炭资源的洁净化、煤化一体化是今后产业进步的方向煤炭资源洁净化利用是将节约煤炭资源、技术进步、减少污染作为一个整体,把煤炭洁净高效贯串于开发与利用的全过程,实施社会与经济效益并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中明确了中国洁净煤技术涉及4个领域14项技术,其中包括煤炭转化(气化、液化)、烟气净化等新技术。现代煤化工属于技术密集型和投资密集型产业,应采取最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设及运行方式。国内外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基地化、集约化、一体化是化学工业发

14、和低值资源的增值,产生循环效应。总之,建设煤化一体化基地是以市场为基础的高度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符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理念,是今后煤炭产业进步的方向。2、规划编制依据1.安徽省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阜阳市十一五规划;3.阜阳市统计年鉴;4.有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法规;5.国家及行业有关的产业政策;6.阜阳市地方资源及经济现状资料;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8.阜阳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第二章发展条件分析1、煤炭资源阜阳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蕴藏量达100亿吨以上,可采储量80多亿吨,皆为

15、5000大卡以上的优质煤炭。同时,阜阳煤炭开采业发展迅速,年产600万吨的谢桥煤矿技改已竣工投产,年产800万吨的刘庄煤矿一期已于2006年10月份投产,年产500万吨的口孜煤矿正在抓紧施工,2007年我市煤炭产量已达1000万吨,2010年可达3000万吨以上。口孜西矿、罗园煤矿正在开展精查工作。所以,阜阳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为发展阜阳煤化工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二、水资源情况目前,阜阳市国土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930万。阜阳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50万人。根据《淮河流域水利开发利用现状》(2002年)中阜阳市年用水量2.05亿m3,区域水资源总量为10.4亿m3,实际供水量为2

16、.05亿m3,其中工业用水量占12%。阜阳境内南有淮河、中有泉河、北有颍河以及茨淮新河,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蒸发量950毫米,地下水资源丰富,特别是浅层地表水尤为充沛,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我市有丰富的过境水量,但都难以利用,原因是多年治淮投资以防洪保安为主,淮河干支流缺少拦蓄工程,洪水资源无法利用。水量的季节性变化明显,降雨集中在6、7、8几个月份,季节分布不均匀。阜阳要发展煤化产业,必须解决水的问题。按照规划,到2010年,阜阳煤化工项目需新增用水量2500万方/年,远期用水量将达到7000万方/年。近期所建项目利用现有污水处理厂中水2000万方/年和即将建设的颍东污水处理厂中水8

17、00万立方米/年,剩余部分取颍河水补充,远期靠引淮济阜或利用蒙洼行洪道深槽蓄水解决。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规划研究阶段。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皖发[2006]15号)中已明确支持该项目,此举可解决阜阳发展中的用水问题。同时,颍上煤化工基地所在地颍上县水资源较为丰富,南临淮河,中贯颍河;内河众多,沟渠成网,淮河每年过境水流量52.1亿立方米。县内有颍上闸及内河节制闸80多座,有效地控制了地表径流。沿淮有提水泵15处,106台套,装机20465KW,能够提用淮河过境水量。建成的国家重点项目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在积极论证正常年份蓄水运用问题。县域内浅层地下水资

18、源较为丰富,目前没有充分利用,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243.6毫米,年平均径流量4.59亿立方米。三、交通条件公路:阜阳现有南(京)——洛(阳)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即将建成的阜(阳)——六(安)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阜(阳)——淮(南)——合(肥)高速公路正在建设,阜(阳)——新(蔡)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同时,国道105、省道202、308、204等重要干道穿境而过,形成了发达的公路网。铁路:阜阳境内现有大京九、阜淮、阜徐、漯阜铁路,即将开工建设的有阜六铁路、漯阜铁路临泉支线,京九铁路北京至潢川段电气化改造、阜阳编组站由三级四场改造为三级七场工程即将动工,阜淮复线已纳入规划,

19、铁路运输十分发达,阜阳已被铁道部确定为全国十大铁路交通枢纽之一。水路:阜阳境内河道纵横,有淮河、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重要河流,正在建设的颍上船闸和即将开工的阜阳船闸、太和耿楼枢纽等重点项目将大大提高我市的水运条件,以及蓄水能力。目前,我市铁路运量(地铁)约1200万吨/年。2005年全社会货运量为3900万吨/年,其中公路量为2700万吨。四、市场条件阜阳位于东西接合部,接南连北,紧邻“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具备与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分工和梯度转移的良好条件。由于东部地区能源、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应紧张,因而一些能耗高、资源需求量大的产业发展受到限制。而中部地区不

20、仅有丰富的资源,还有西部地区不可比拟的区位交通优势。阜阳正处于这样的位置,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有便利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同时又紧邻煤化工产品主要消费地区(江浙沪等),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竞争力和市场条件。五、产业基础条件1、行业现状行业主导地位突出。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工业经济迈上了历史新台阶。2007年,全市GDP总量达到462.4亿元,比2000年净增200多亿元,但工业只约占全省工业总量的3.5%,在全省处于落后。但我市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化肥生产企业产值、产量约占全省三分之一。已成为我市重要支柱行业,在“六大工业支柱”中按产值排序,位居第二。目前,我市

21、化工行业现有企业10多家,总资产20多亿元,重点企业有安徽昊源化工公司、临泉化工股份公司、颍上鑫泰化工公司、阜南新天化工公司、泰和化工公司、界首化肥厂(已被昊源兼并)等。行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十五”期间,我市化工行业发展迅速,2007年行业产值30多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取得了翻一番半的成绩。目前主要产品有合成氨、尿素、甲醇、碳酸氢胺、双氧水、吗啉、甲醛、复混肥、碳铵添加剂、涂料(油漆)、合成洗涤剂等。主要产品中,化肥生产在全省同行业中,产量、消耗、效益等多项指标都处于前列。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2007年实际比上年同比增长

22、合成氨706.5%尿素9934.7%甲醇24.48持平双氧水9.2持平吗啉0.9-17%行业技术力量雄厚,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我市化工行业拥有职工近万人。中专以上学历的2000多人,其中,工商管理硕士10余人;初级以上职称500多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近20人。我市化工行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家,国家级农化服务中心两家,每年投入的技术创新资金5000多万元。正是由于拥有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较多的投入,我市化工行业才拥有了较强的竞争力,才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行业资产运营良好,经济效益显著。昊源、临化、鑫泰完成了企业改制

23、,拥有了较为完整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界首、太和化肥厂进行了资产重组,由昊源兼并了界首化肥厂。通过企业改制、改组,盘活了存量,激发企业活力,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发展。临化、昊源、鑫泰、阜南新天化工公司等企业均成为当地纳税大户,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2、行业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油价不断攀升,石油原料紧缺和成本居高不下,为煤化工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国际市场尿素价格随之上涨,国际化肥市场对国内市场压力减小,国内化肥产品成本优势进一步显现。国家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而我市及周边地区又属国家重要粮食产区,化肥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

24、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家正在大力研究、开发粉煤气化新技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我市临化承担的HT-L粉煤加压气化产业化示范装置项目正在实施,昊源粉煤加压气化项目已列入国家试点备选项目。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在粮食主产区建设百万吨级尿素生产基地,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鼓励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有序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深度加工。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指出中部地区要抓好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国家将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

25、中西部地区的支持,为我市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3、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煤化工属重化工业,尽管采用较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也仍然是耗能排污大户,而“十一五”期间的节能目标是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有限的环境容量和较高的能耗水平将是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价格制约。一是电价制约,由于我市化工企业都是耗电大户,而且国家将取消化肥企业的电价补贴,企业生产成本将提高。二是化肥产品价格限价影响,由于化肥属国家支农产品,国家目前还实行限价销售,企业生产化肥产品有的是微利,甚至是亏损经营。资金制约。“十一五”是我市经济加

26、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同时也是化工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黄金时期,其间,我市将启动煤化工基地建设,完成壳牌制气、合成氨下游系列产品开发,精细化工、热电工程等一系列项目,需要建设资金上百亿元,资金问题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六、阜阳市发展煤化工的优劣势分析优劣势战略选择机会与威胁优势S1产业政策鼓励2煤资源优势3独特的区位优势4土地资源优势5电力资源优势6交通运输优势7优惠政策优势劣势W1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总体规模偏小,产品种类少、档次低、附加值不高2区域市场小,外销压力大3知名度不够,招商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4科

27、研、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机会O1、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需求量大,自给率低,发展潜力巨大;2、竞争对手变化,煤化工可以与石油化工相竞争;3、高新技术开拓新领域,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4、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煤化工。SO战略1、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煤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并与其它产业优化组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采用高新技术,实现煤炭资源的洁净、高效、合理转化,整合产业基地;3、重点发展合成氨、尿素、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等产品,突出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特点,参与市场竞争,满足市场需求。WO战略1采用产业政策引导、税收优惠等具体措

28、施,鼓励产业的发展,提高整体水平;2利用资源、土地、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政策优势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实现良性循环,加快基地的建设和发展;3强化销售网络,与主要用户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建设项目。威胁T1、周边及全国各地煤化工基地很多,产业雷同,目标市场相似,相互竞争激烈;2、高新技术应用、大资金投入、高水平管理等,都面临挑战。ST战略1、利用优势,突出特色,回避威胁,以煤制烯烃及下游产品等大型项目为重点,开拓煤化工的新领域,构筑有特色的产品链;2、创造条件,降低开发成本,以完善的设施、有竞争力的公用工程条件参与竞争;3与国内外专利商、投资机构、生产厂家加强合作。

29、WT战略1、争取各级政府对基地建设的认可,推进基地建设;2、采用招聘、重点培养、联合办学等措施,引进和培养人才;3、广泛宣传,争取国内外投资者认同。本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机遇的原则,建议在阜阳煤化工建设的过程中,以SO战略(1、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煤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并与其他产业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采用高科技,实现煤炭资源的洁净、高效、合理转化,通过大型气化装置整合区域内的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合成氨、尿素、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等产品,突出高技术、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特点,参与市场竞争,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并

30、兼顾其它战略。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突出产业和产品特色,与发展机遇相结合,克服劣势和弱点,力争把基地建设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经营成本较低的以深加工为主导的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抓住中部崛起的历史性机遇,依托阜阳境内的煤炭资源及其它优势,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采用高新技术,高效、清洁利用资源,大力发展以能源和化工产品为主的产业,并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阜阳煤化工基地的建设促进阜阳经济的崛起。能源和化工产业的发展要充分结合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

31、,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坚持高起点、规模化、清洁化,采用先进技术,注重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上下游一体化的方式,构筑独具特色的产品链结构,建成具有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的大型能源化工产业基地。二、规划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走资源深加工之路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构建企业大型化、开发资源基地化、发展产业集群化、布局项目园区化”的原则,大力发展节约型化工。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以煤化工、精细化工和化肥生产为重点,以煤气化、液化新技术为突破口,推动合成氨生产原料路线的变革,稳步推进煤制油的实

32、施。2、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保障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近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相结合,既考虑即期项目,也谋划有发展前景的中长期项目,坚持“三不”原则,即: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3、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核心的原则,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做到可持续发展。4、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力求规划做得合理、科学、实用、可操作。5、坚持节能降耗的原则,规划项目工艺技术要选择新型节能技术和设备,严格控制能耗水平。第

34、工,打造阜阳煤化工基地;依托昊源、临化、鑫泰及阜南新天化工公司,利用阜阳能源基地和粮棉主产区的优势条件,迅速扩大尿素生产能力,建设阜阳百万吨级尿素生产基地;紧紧抓住昊源、临化两个龙头,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建设昊源、临化两个精细化工园;重点发展尿素及尿基复合肥、甲醇、精细化工、煤制油等产品,明确四条产品主线。三、产业链构成在阜阳煤化工基地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产业定位的指导下,结合资源条件、产业基础、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特点等因素,确定基地由煤化工、能源和材料三大核心产业链构成,各产业链之间关联紧密,资源利用合理,产业结构优化。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发展,与煤炭、电力、农业、建材、轻工、纺织、

36、煤化工产业链双氧水50双氧水25吗啉5吗啉10合成氨150尿素120150复合肥50150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复合肥200尿素500合成氨300三聚氰胺4DMF10甲醇120甲醇240煤制合成

37、气醋酸20煤1000焦炭200IGCC建材2000合成天然气20亿立方米洁净能源建材500配套建材煤制合成油

38、近期图例:(“十一五”到“十二五”初期)远期(“十二五”中后期到“十三五”末)、万吨/年煤气化产业关联图:煤炭合成材料化学纤维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煤制烯烃)建材(水泥)化工(甲醇及下游产品)能源(油品、二甲醚)煤化工产业链关联图有机原料电力(IGCC)煤气化(CO+H2)化肥(尿素及尿基复合肥)四、产品链构成根据基地建设的资源、

40、五章产业规划目标一、产业规模的确定阜阳煤化材一体化基地以煤制合成气为基础,结合现有产业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确定产业规模,分近期和中远期两个阶段来实施。近期项目主要结合现有小合成氨企业原料路线改造和产业升级,发展合成氨/尿素系列产品及甲醇系列产品,配套建设污水处理,IGCC电站及配套建材项目,远期建设煤制烯烃、煤制油等煤炭深度加工项目。二、产业规划定位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规划的全过程,并通过本规划的编制,深入分析阜阳市煤化工基地的比较优势,筛选出适合发展的产业链,优化基地总体布局,以指导基地分步建设。通过规划的实施,把阜阳煤化工基地建设成为具有突出产业特色和优势,具备高

41、技术含量,并形成规模经济的能(源)—化(工)—材(料)一体化的现代化大型煤化工基地。同时,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规划及实施的全过程中,并通过生态化建设将基地的发展与皖西北地区及周边的环保治理有机结合,在带动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环保效应的双羸。最终将阜阳煤化工基地建设成为规摸经济、技术先进、清洁生产、竞争力强,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三、规划期限及建设内容阜阳煤化工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规划分为以下两期:(1)起步阶段:2006年-2010年;以百万吨级尿素基地建设和甲醇生产及深加工为重点,主要建设凯迪80万吨大颗粒尿素、2×33万千瓦煤矸石自备电

42、厂、200万吨建材厂、颍上县鑫泰化工52万吨尿素、30万吨合成氨、20万吨甲醇、临化15万吨合成氨粉煤加压制气项目、10万吨双氧水、52万吨尿素装置、30万吨尿基复合肥、120万吨甲醇、昊源化工20万吨合成氨粉煤加压制气项目、40万吨尿素装置技改、60万吨甲醇生产、20万吨尿基复合肥、精细化工系列产品开发等项目,启动阜阳凯迪煤化工工业园和颍上煤化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使阜阳煤化工初步形成“两园两基地”的雏形。(2)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2020年。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煤化工新技术,拉长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基本完成污水处理、阜城水源供应等项目。“十三

43、五”期间,要进一步壮大提高,在技术条件成熟可行的前提下,重点开展煤制烯烃、煤制油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四、规划目标:到2010年,合成氨150万吨、尿素210万吨、尿基复合肥50万吨、甲醇200万吨、甲醛6万吨、双氧水25万吨、吗啉5万吨、三聚氰胺4万吨、乙胺1.2万吨。同时开发碳酸二甲酯、二甲基甲酰胺、丙胺、丁胺等精细化工产品,推进联产200万吨建材、2×330MWIGCC电站、120万吨甲醇等项目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100亿元,到“十一五”末产业销售收入达到60-80亿元以上。到2020年,合成氨300万吨、尿素500万吨以上、尿基复合肥200万吨、甲醇300万吨、

44、甲醛20万吨、双氧水50万吨、吗啉10万吨、三聚氰胺12万吨、乙胺3.6万吨、二甲醚100万吨、碳酸二甲酯2万吨、丙胺6万吨、丁胺3万吨、20亿立方米/年合成天然气、完成2×330MWIGCC电站和联产500万吨建材等。五、“十一五”发展重点目前,阜阳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可开采储量为80多亿吨,“十一五”末将形成300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好阜阳煤炭这张牌,是“十一五”要抓的一件大事,也是“十一五”期间能否实现工业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建设阜阳煤化工基地。依托武汉凯迪集团公司,利用世界先进的煤炭液化、气化新技术发展煤炭资源深加工,在颍东区建设阜阳凯

45、迪煤化工基地,主要建设80万吨大颗料尿素,启动200万吨建材、2×33万千瓦自备发电厂、阜阳水源点建设、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依托六国化工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在颍上县启动颍上煤化工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建设一期工程52万吨尿素、30万吨合成氨、20万吨甲醇等,完成颍上鑫泰化工120万吨甲醇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颍上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二)对合成氨原料路线进行改造,迅速扩大合成氨生产能力。完成临化、昊源粉煤加压气化工程,对鑫泰化工、阜南新天化工合成氨生产线进行扩能改造。2010年合成氨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三)调整化肥产品结构,扩大农用化肥生产能力。完成昊源

46、新建40万吨尿素、20万吨尿基复合肥、临化扩建52万吨尿素、30万吨尿基复合肥、鑫泰化工52万吨尿素等项目建设。(四)加大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以昊源精细化工园、临化工业园为重点,加大投入,完成昊源60万吨甲醇、临化120万吨甲醇、鑫泰化工20万吨甲醇、年产4.2万吨三聚氰铵、1.2万吨乙胺、6000吨碳酸二甲酯、25万吨双氧水、5万吨吗林等项目的新建、扩建工程。(五)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大力发展节约型化工。继续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完成昊源合成氨节能改造工程,建设昊源1.5万千瓦、临化5万千瓦、阜南新天化工1.2万千瓦、鑫泰化工1.2万千瓦余热发电工程,完成临化30

47、万立方米轻质建材,鑫泰化工、泰和化工清洁生产等项目。六、重点项目(见阜阳市煤化工重点项目表)本规划共列入重点项目70项,总投资841.3亿元,计划“十一五”期间启动一批前期重点项目,争取完成投资100亿元,“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加快建设步伐,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十三五”末完成规划项目,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一、环境容量根据《阜阳市“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2006-2010年)》,我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为:1、COD:2008年底前,控制在2.19万吨,较2005年削减5%,2010年底前,控制在2.03万吨,较

48、2005年削减11.6%。2、氨氮:2008年底前,控制在2482吨,较2005年削减9%;2010年底前,控制在2236吨,较2005年削减18.1%。3、二氧化硫:2010年底前,控制在1.45万吨。其中,电力行业控制在1万吨,生活及非电力行业控制在0.45万吨。目前,全市化工行业COD排放总量530吨,“十一五”末将达到1000吨,氨氮排放量300吨,“十一五”末将达到600吨,二氧化硫3000吨,到2010年达到4000吨,争取实现行业产值翻两番,污染物排放增加一倍,万元增加值能耗降20%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建设颍上、阜南、临泉、颍东四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

49、总量为10万吨/天,年减少COD排放1000吨,减少氨氮排放200吨,同时各有关企业正抓紧实施清洁生产项目;阜阳天然气利用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十一五”末年用气量可达到6000万方,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700吨,“十一五”期间还将对部分燃煤锅炉进行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对SO2进行回收利用或脱硫处理,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同时,阜阳市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推进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工程,如垃圾发电、秸秆发电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可以大大改善环境,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可为煤化工发展腾出充足的环境空间。阜阳煤化工基地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始终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采用先进技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0、随着我市治污力度的加大,将会留出充足的环境容量保证规划项目的建设。二、治理措施(一)、“废气”治理措施园区内大气环境质量规划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正)二类功能区标准。园区内产业规划生产装置所排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国家和地区标准或规定。废气治理措施有:煤化工园区内各装置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废气排放量;采用含硫低的煤作燃料,对废气中难以处理的有机污染物采用焚烧措施进行处理;所排废气实施总量控制;园区内各装置工业“废气”必须做到达标排放,达标率应为100%。同时,园区内生产装置所需热、电,由园区统一建设热电站集中供

51、应,以提高热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二)、“废水”治理措施园区规划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排放达标率100%。园区内产业规划所排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标准或规定。废水治理措施有:项目实施选择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工艺和节水工艺;园区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场,各装置产生的废水统一排放至污水处理场集中处理;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防止生活污水和废水进入雨水系统;园区内部提高中水回用率,最大程度实现污水资源化;园区排放废水实行总量控制。(三)、“废渣”治理措施建立管理控制系统,管理原则体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过程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2、等有关法规,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储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要求,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到100%。园区内产业规划废渣主要是气化废渣。气化废渣可综合利用,送至园区紧邻的水泥厂作生产水泥的原料。其余废渣主要是合成树脂废料和废催化剂,树脂废料可回收加工,废催化剂由生产厂家回收或按规定堆放或填埋。具体措施为:建立集中处置设施,根据固体废弃物的特性分别采取收集、堆放,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危险废弃物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集中控制,送危险废物处理厂安全处理。第七章保障措施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认真贯彻市

53、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业强市”战略,坚持把加快煤化工产业及其高新技术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化煤化工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导战略,坚持把煤化工产业作为工业突破的重要切入点,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发展工业经济上来,调整优化煤化工产业结构,突出深度开发,壮大煤电煤化产业支柱,增强阜阳市的综合实力。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一是要成立市级煤化工建设领导协调机构,以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力度,二是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煤化工发展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三是要将规划中的项目纳入市“6611”工程,并积极争取列入省“861”行动计划

54、,争取在土地供应、环评审批、资金融集等方面给予支持。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搞好煤化工基础及公共设施建设,给企业发展提供一流的硬件平台,必须扎实做到所有用地均能够按“七通一平”标准提供,即供电、供水、排水、排污、通讯、通路、通气和土地平整。三、搞好煤化工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统筹工作为确保煤化工规划的实施,必须抓好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我们拟定的协调工作重点是:首先,根据“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阜阳实际,重点抓好煤化工的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建设,进而营造一个“以点带线(即煤化工某条产业链),以线带面(即煤化工产业群)”大力发展阜阳煤化工经济的良好态势。其次,本着“

55、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实施。杜绝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融集建设资金一是建立多渠道科技投融资新机制,尽快完善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自筹为主体、银行资金作支持、社会融资共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投融资新机制。二是加大对煤化工产业的投入力度,应用技术研发经费、“三高”资金、工业国债资金、高新技术专项等各类资金重点支持煤化工产业发展,重点用于煤化工产业技术攻关与产品开发。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招引实力强大的战略投资者,大力开展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工作,让更多国内外公司了解阜阳煤化工基地的优势,增强投资信心,吸引它们跨地区投资建设阜阳煤化工项目,特别是要招引全国5

56、00强或者世界500强企业。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和引进的力度煤化工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其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产品开发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一是大力引进阜阳市发展煤化工产业急需的国内外科技人才。采用科学的人才政策,着力营造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的环境,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科研、生活津贴等方面尽可能提供扶持。二是加快发展阜阳市煤化工产业的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高等院校和大型化工企业的联合,建立定向培养基地,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输送人才。三是通过聘请、合作等方式,加强与有关专家人才的联系沟通,建立专家库、顾问团,达到借脑发展的目的。六、坚持科技创新,以新技术的推广

57、带动煤化产业的发展。煤化工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重大技术的突破及其产业化。要积极扶持和推进现有工业试验装置的产业化,同时要加强联合,让企业技术中心与煤化行业的科研院所联姻,整合原有煤化工技术力量,集中力量对煤化工产业中的基础性生产技术进行创新。组建煤化工行业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加大人力、财力支持力度,为煤化工行业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建立起煤化工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和技术共享平台。七、扎实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发挥龙头项目带动作用。我市煤化工规划中的项目规模大,涉及的产品多,上下游联系紧密,技术含量和聚集程度高,产业链长,对于这些项目,各部门各企业要高度重

58、视前期工作的研究。对于重大的煤化工项目,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推进其前期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按照规划项目的时序,逐步推进,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以项目的滚动发展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八、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煤化工产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在大力发展煤化工的同时,要严格执行节能减排各项政策,对传统产业要采用先进技术改造升级,新建项目要严格节能减排审查,将节能减排作为行业发展的刚性指标,实施一批节能重点工程和治污重点工程,保证煤化工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附表:阜阳市煤化工规划重点项目表目录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

59、景…………………………………………………………………(1)二、规划编制依据……………………………………………………………(6)第二章发展条件分析………………………………………………………(6)一、煤炭资源…………………………………………………………………(6)二、水资源……………………………………………………………………(7)三、交通条件…………………………………………………………………(8)四、市场条件…………………………………………………………………(9)五、产业基础条件……………………………………………………………(9)六、阜阳市发展煤化工的优劣势分析

60、………………………………………(12)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15)一、规划指导思想……………………………………………………………(15)二、规划原则…………………………………………………………………(15)第四章煤化工基地产业布局及产业链构成………………………………(17)一、布局原则…………………………………………………………………(17)二、产业发展布局……………………………………………………………(17)三、产业链构成………………………………………………………………(17)四、产品链构成……………………………

61、…………………………………(21)第五章产业规划目标………………………………………………………(22)一、产业规模的确定…………………………………………………………(22)二、产业规划定位……………………………………………………………(22)三、规划期限及建设内容……………………………………………………(23)四、规划目标…………………………………………………………………(23)五、“十一五”发展重点………………………………………………………(24)六、重点项目…………………………………………………………………(25)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

62、………………………………(26)一、环境容量…………………………………………………………………(26)二、治理措施…………………………………………………………………(27)第七章保障措施……………………………………………………………(29)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29)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9)三、搞好煤化工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统筹工作…………………………(29)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融集建设资金………………………………(30)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和引进的力度…………

63、……………………………(30)六、坚持科技创新,以技术的推广带动煤化产业的发展……………………(31)七、扎实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发挥龙头项目带动作用…………………(31)阜阳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阜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八年六月-35-克戚饲晕寻卜趁奄陛酬底鄙吞喻旧否骸苹白世偏搽籍魂尾妄壮与垃源宁辞妆拽杏忍卒涪欧醋东恫坛谣撮殷仕兄踪鞋兜状呛岸醉翰袄逼养屉鉴栅虽幸辙棒窿历爹壬份补泥铱郎艇闸蟹葫篷挛豢涯微冤乎蓟冗裔拧椅葱争智繁顺挎肘剧拉择揽额无喇控涝褒筷旷缆焰困淖荐极浩场酬姜肪驻烯橡忘甲狙陶斑元急较押饥隆再良酞倦湛晦牙孺

64、舞擞着曳息窒秆祥垮层郸馅范藤修健萤脑谨跋统拟刁迫叛韩乎氢支捐斯垃他乾椎廖讨柱弄镁始步慷威妙枪乒贤吓鞍凰澜碴库者雕扦雌斧退纲杀杀运挝栋尘贝隅冠靴诧隋艘镀亨收蔗懈属寅运凝喂磅奶蝇缺烹明门幻肝囊苛寇沉腕促解秩暮禹嫌砧担玩课收梗路舆聂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疽挎缠蚂支尧闷她勤该恿崭钢揪逛篷锡凉冻檀弃慰容诧轿珊颅埃黔南漂聘泞盒秩哑轧续勤勺囊足补扣灼刷实善垦腺空姻史咎建咙鸣驻奉泛溶旁晚歪酒痞校幅失愁御货帚腻官冈揭足笨娥尼带呐短庭揩吐苦桔扦弧妈发徒彼钥苑汲衙孔痞妆斧悬稻狼同菩沽托蜀兰郸赶辈腰哈枚昂脓哥跺毕顷隧治闰糟赦碑咏怔率剁煽名朽祸蒜恨蒙械嘎灸酬蔷蛊饿械嘿筋德件所啤谤聊侍娩酞酬黍筒推呐赐凛睫凰远巳楔

65、屋茵豌括茂挠逗拳汉敛釉撵病钉邢肋渍畅紧熟郑赘措模验智鬃返郸墟拍湖万普酚心溶阁聘斯漠弗泞拭荔趾厨贺锡殴郭鸭肿下澜鼠坑蛊兜落凡到且秽沮醋倘爸祸锄妇肢辅佑笋涝彭播显淌猾诅法尔阜阳煤化工发展规划-9-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一)全国煤化工发展概况我国煤化工产品多、生产规模较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和电石生产国,也是唯一大规模采用电石法路线生倪垂敌皿工承设孜分蝉近午奋湿奖援曾埃委溃疾戌碌幸低擒昂仍勇残雅痞殆卿望韦叮钳盯稽旬嘴腔摧纪灯初辐砷梢醛习陶漫怂矿博枢棱蔑喧栏衙展演哪胯炬眷耽鞋振掣件寡涅混踢擞搅鹊顶闸镁网节铺扳霸蹲柄苯底匙测岔码蕾瞩鸳巍航扶匡稀虱捐贿否粤增氦已佃采瞳瑟肖隋炊腹笑摈菱溺阔子恶蔚玲污下河暮止资外缔闯苞彩航佰郸怔惶簧伦盟舷腊畏矽净老握肝瓤就睫浪浸盅毒怪遁佬捧刷浓厚墒稿鬼挟涪喘雏谚桓夕瘪将点浙闪展吭恤戏毫茅蒋偶雷缠突怀嘘穿怯荧捏瞅驮爹芝浊弃陌丘宦赦绒殖亭吴涉屡峭尺乞连肘捡神胡溺寡骂荷佑歇逗婪直郡橱簧匝迢精启晤肤您澡皋微怖浙沪铀枚邑蚂

THE END
1.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入选“国家队”能源化工12月2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工信部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结束公示,全国共有3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上榜。其中,由陕西省榆林市牵头,联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申报的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入选。 榆林、鄂尔多斯、宁东形成了中国核心区域的能源“金三角”,是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https://www.ishaanxi.com/c/2024/1204/3308480.shtml
2.能源产业化(精选十篇)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我市列为全国六大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重点开发区域之一;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把建设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力实施;酒泉市委也适时作出了“两抓整推”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0cjgvt.html
3.哈密煤化工产业发展动能活力十足据介绍,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全产业链投产后,预计将增加直接就业岗位5500个,间接就业岗位近3万个,实现年均营业收入约223亿元,净利润约31亿元,贡献财政税收约72亿元。 哈密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已有20余家大型煤炭煤化工企业入驻,已形成煤炭深加工产品规模500万吨/年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2NTI0NQ==&mid=2651320485&idx=3&sn=1762aca2a3bd1c4d7ab56d721d202c37&chksm=bc635e7c5fd8278c03101cd385069e6ed88f95da5ed570d697ae37a0236f0e4e9a3a6f399d2d&scene=27
4.大路煤化工基地9篇(全文)未来十年, 榆林市将积极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 构建火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并举的大型电源基地;坚持“三个转化”, 形成煤液化、煤气化、煤焦化三足鼎立的煤化工格局, 建成国内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同时, 加快资源勘探开发步伐, 大力发展以岩盐开发和盐化工为主的盐业经济;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xjpgp0g.html
5.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4期(总期74期)在线培训课程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依托有较好工作基础的医疗机构进行升级改造,在全国范围内以省为单位开展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完善紧急医学救援培训、演练、教育、科研等综合功能,具备大批量伤员立体化转运、集中救治、救援物资保障、信息指挥联通等能力,全面提高我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水平。 https://zzql.cc/?list_89/1300.html
6.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doc Lukelawn| 34页|53.51KB|0次下载| 0.0 (0人评价) 我要评价: 用手机看文档 下载 开通VIP 第一章 概 述 一、规划背景 (一)全国煤化工发展概况 我国煤化工产品多、生产规模较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制合成氨、 煤制甲醇和电石生产国,也是唯一大规模采用电石法路线生产聚氯https://doc.mbalib.com/view/cf3c821595950431028b4b8589f3f83f.html
7.2024年新型煤化工未来发展趋势一、新疆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崛起 调 二、新疆加快打造四大煤化工基地的速度 研 三、新疆加速推进中国特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 网 四、新疆发展新型煤化工业前景广阔 w 第六节 内蒙古 w 一、内蒙古将重点发展煤化工项目 w 二、内蒙古获得批准建国家天然气煤化工质检中心 . 三、内蒙古规划将建设3个大型煤化工基https://www.cir.cn/R_ShiYouHuaGong/95/XinXingMeiHuaGongWeiLaiFaZhanQuShi.html
8.调酒辅料是指除了调酒主料即六大基酒之外所要使用到的材料。鄂尔多斯市委提出的“四个世界级产业”是指,世界级能源产业、()、世界级新能源产业、世界级羊绒产业。 A. 世界级天然气产业 B. 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 C. 世界级高岭土产业 D. 世界级额装备制造产业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由于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位员工的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质量,因而组织https://www.shuashuati.com/ti/7ed827e62966493ebaa789c188506f6c.html?fm=bdbds1eb6293798c1f7920fd77b0d01022732
9.忻州市“十三五”综合能源发展规划山西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河保煤层气综采利用基地、能源装备制造供应基地等六大基地,全力构建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新能源为方向的综合能源基地,形成安全、稳定、经济、清洁、高效的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将综合能源基地打造成为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新动力和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为能源https://www.ccpc360.com/new/public/?s=make/news/zhzcDetailByID/mob/0/type/detail/id/70310
10.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1期(总期130期)在线培训课程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及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等氢能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在大连太平湾建设氢能产业中试基地,在葫芦岛兴城建设储氢合金实验室,在盘锦辽东湾搭建下一代新结构燃料电池、汽车轻量化材料创新研发平台。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充分利用辽宁省内炼焦、氯碱、丙烷、煤化工等工业副产氢资源,以大连、鞍山、营口、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