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历史文化名城99座,这个数字很有意思,传统的“数术”味道很浓,古代以“九”为最大数,如果是“100”,内涵当然没有“99”丰富。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题主询问中国“六大古都”是哪六座城市,就没有用“九”大古都,因为六大古都是沿袭传统的叫法,而传统的力量是无穷的!下面介绍六大古都一一
红墙碧瓦天安门一一北京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闻名世界的古城。简称:京;古代称燕京、北平。它有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丰富的古迹、优美的园林、著名的历史人物、灿烂的文化遗产。
《史记.燕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所以燕是周朝北方重要的侯国之一,由于古籍有关西周时期燕国的记载几乎是空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北京的琉璃河、马厂沟出土西周早期墓葬的成组铜器,其中有“燕侯”铭文。(《北京附近发现西周奴隶殉葬墓》,《考古》1974年5期)
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都在北京城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开拓中都城的金代,是在北京城原始聚落的旧址上发展起来的最后一座大城,而元大都城则是在一个新的地方上为后来的北京城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虽然金中都城的宫阙制度主要是仿北宋汴梁并有所发展,而元大都城则在规划设计中重新安排了宫廷广场的位置,打破旧传统,开创新局面。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经过几次改建完成的。朱元璋从南京出兵北伐,攻下元大都以后,改元大都为北平。同时又平毁了元故宫,改筑北京城墙于今天的德胜门和安定门东西一线。永乐元年(1403),以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宫殿,改造旧城,历时14年,建筑宫殿初步形成,于是正式迁都北京。
明代的北京分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
紫禁城(故宫)是京城核心,朱棣攻占大都后,原来的元皇宫、瑶光、广寒、凝翠等宫殿改为朱棣府邸燕王府,其余颇有特色的元宫殿全部平毁,所以说现在的紫禁城是明代重新建造的。
顺治元年(1644),山海关大战后,多尔衮率清军主力追击李自成大顺军,六月决定迁都燕京。十一月福临(顺治)祭告天地,正式宣布“定鼎燕京”就是以北京为首都。这也是中国最厉一个封建王朝一一清朝的京师。
清代的康乾盛世中,经济飞速发展,凭借这样的经济实力,在北京西郊的自然风景区兴建了一座又一座的巨大皇家园林,如康熙年间修建的畅春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宫、圆明园、碧云寺、罗汉堂、清漪园、尤其以圆明园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发展的高峰。慈禧太后时期,挪用海军军费,在清漪园旧址重建颐和园。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和颐和园的一部分,慈禧太后修复了颐和园,而圆明园至今仍然是一片废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人民终于迎来北平的和平解放。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铁流滚滚,军旗猎猎,经前门大街,进入天安门广场,北平历史将揭开新的一页。
在全国基本获得解放的情况下,1949年9月21日一一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9月27日,会上一致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小结:解放后京郊园林和紫禁城成为人民的公园和人民的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人民大会堂等宏伟新建筑不断出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民的首都变得更加雄伟壮丽。所以说北京不但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而且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都。
残阳夕照汉家陵阙一一西安
西安在明朝前一般称为“长安”,是我国最著名的古都之一。
西安简称:“镐”,镐京、长安。
长安承载着盛唐的繁荣,也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
西安西郊的沣河与东郊的浐河,分别雄踞着丰京和镐京,稍后的秦时咸阳和汉时长安,以二个超级大的惊叹号,定位于沣河与渭河的交汇处!
西周灭亡后,新君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时光从指缝漏过,五百年后,秦人强势的在今天的西安附近建立了新的国都一一咸阳。
大唐是汉民族的复兴时代,征服西域,西接波斯,以西藏为属地直通印度。
太宗贞观八年,在长安龙首原来的永安宫,改为大明宫和蓬莱宫,《旧唐书》:“东为大明宫,正门曰丹凤,正殿曰含元。含元之后曰宣政,宣政左右有中书门。
曾经在九十年代初去过大明宫,作为秦岭南坡下的川北,可以说是寸土寸金,而眼前西北高原的大明宫遗址,我深深的为它苍茫无际的空旷宽阔而震撼!
唐代的皇帝把毕生精力融入渗透到这座城市里,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毫无愧色的接受后人的诘问和探索。
不可思议的是,长安曾与几百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友好关系,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这时达到了繁荣的昌盛期。
唐代的十八座陵墓分布在长安周围,西汉陵十一座,汉唐遗风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黄泉世界与日月争辉。
明代西安有一件大事值得特别说一下,这时候修建了高大的城墙,主要是针对唐城墙,由于经济发展,人口稠密,旧城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了,只有向外扩张,加长、整修,这就奠定了今天声名显赫的西安城墙。
在清代,西安归于平静,少有建设项目。而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扣押了前来西安督战进攻陕甘红军的蒋介石,这就是发生在西安的,震惊国内外的“西安事变”。促使了国共两党合作,正如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所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1949年五月西安解放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对外开放展出了大量珍贵图片、文献和文物。”
小结:
西安不但是以精密机械、纺织工业为主的新兴城市,它在科学、文教、旅游等事业上,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西安市为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名副其实。
花开富贵一一洛阳
洛阳位于黄河与洛河之间,一个难得的天然盆地,中条山、崤山、熊耳山、嵩山群山环抱,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东有著名的虎牢关天险,西有函谷关要塞。北依邙山,南对龙门:“伊、洛、瀍、涧蜿蜒其间。自古以来被称为:“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简称:“洛”,洛邑,洛京。
远在公元前的770年开始,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则天时代)、后梁、后唐等朝代先后在这里建都,所以洛阳有“九朝故都”之称。最早排名中国“四大古都”时,洛阳与北京、南京、西安并列其间。
东汉时期的洛阳城是在周朝时期建成周城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至今还保存着城墙的遗存,大致的轮廓依稀可辨。
历史遗迹有南北二宫二十四街,明堂、辟雍、灵台在城南与洛水千年守望。
虽然洛阳从公元291年(元康元年)起,发生了“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的战乱,人民伤亡惨重,整个北方也陷入五胡十六国的长期动乱,洛阳惨遭毁灭性打击!
不过,此时的中国北方,横空出世了一位仁义君王,这就是著名的魏孝文帝。为了自己政权的稳定,这位从大兴安岭走出下来的鲜卑民族,被迫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方面进行改革。
他的重要措施就是迁都洛阳,他虔诚信佛,崇佛,大兴佛教场地,此时的洛阳庙宇,以白马寺为代表,多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所。
洛阳城飞跃发展时期是隋朝建都洛阳开始,隋炀帝对洛阳的发展是有卓越贡献的,每月征用二百万民伕营建东都,大业二年(606)正月正式完工。
大宋建都开封,但洛阳是赵匡胤故乡,仍然是“城春草木深,往来皆鸿儒。””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吕蒙正、吕夷简、张齐贤、王拱宸、欧阳修、苏辙、司马光、王安石、程颢、程颐、白居易都在这里居住或者讲学。
佛教建筑以白马寺和龙门石窟领跑洛阳的名胜古迹。城西的“上林苑”周围达到数百里,是历代帝王的狩猎之处,用地面积之大,一派皇家王气!
小结:古庙、石窟、花木、宫殿是古城洛阳的标志!千年古城在解放后成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洛阳拖拉机厂,轴承厂,名字显赫!
虎踞龙盘一一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代称金陵、建康。
当然,现在南京的地理环境与五、六千年比较,变化很大。当时的海岸线是在仪征一带。那个时候叫新石器时代,这个地方就有人居住,不过那时的人类经常受到洪水的伤害,他们选择住在高处,最早的《连山易》很说明这个问题。秦淮河下游的高台处,是原始住民的首选。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楚国都曾经占据过南京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0年来到江南,转了一圈后来到南京东北江边的江乘县(今栖霞山)然后渡江北归,时为金陵邑的名字改成秣陵县。
南京在历史上获得的重大机遇是孙权时代,他在建安十六年(211)把政治中心迁到了秣陵,第二年改为建业,大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最大的功德就是在石头山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成为最重要的军事重镇。
孙权的政权只存在了五十年,被西晋所灭,西晋也只存在了三十年,由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死伤惨重,于是晋室南渡,上百万人逃到南方,建立了东晋,建业改名为建康。南朝四代相继在建康建都。
由于这个特定的历史原因,建康城的人口福利明显增加,拥有人口二十八万户。这时建康的金属冶炼、织造业、锦缎生产、还有越窑的青瓷。
市场繁荣,各种市场达到十多个,谷米市、牛马市、纱市、盐市、花市......
这里不仅是商人的天下,文化科技人才如过江之鲫,比如祖冲之、谢灵运、颜廷之、沈约、刘勰、萧统、王羲之、王献之、顾恺之、张僧繇、戴逵父子、王安石......
南京的地下保存有南朝帝陵二十多处,神道两侧的石雕艺术颇有南方细腻的风格,
由于李白的婚姻家庭在江南的原因,李白曾多次来到金陵,晚年终老于附近的当凃县。还有到访的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
现在的南京城,基本是明朝时的轮廓,是在南唐和南宋建康府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近代的太平天国建都南京,首先在这里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没有实行,总归是在黑色的天幕划过艳丽的痕迹。
太平天国被浪沙淘尽后,又涌现出强势的两江总督衙门,在曾国藩后,李鸿章、左宗棠、刘坤一奔波下,在南京大兴洋务,如1865年的金陵机器厂。
中山陵位于南京中山门外的紫金山第二峰的南麓,八万多平方米,陵墓由多级台阶耸立在上,墓道长达七百多米。它的风格更富有革命气象,虽无帝陵样式,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南京的印象还是缘于毛泽东的诗词巜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从中也可以看出南京在中国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
汴河边我想起了包拯一一开封
开封城简称:“汴”,古称汴州、汴京、汴梁。
它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河南岸的陇海铁路线上,作为城市,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开封建都共有七个朝代,从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后来的北宋、金。有“七朝都会”之称。
北宋时期的开封,政治平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景仰崇拜之地。
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在开封盘桓逗留过,汴河两岸都留下他们的诗词和足迹。
开封保留下来的名胜古迹众多,如开封铁塔,宋城。开封不愧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
之所以迁都,缘于躲避秦国的日益强大,我躲远点好些。不过,一个弱小的国家,不是因为自身强大,无法躲过初一、十五。
东汉末年,曹操为汉室西园十八尉之一,为躲避董卓的逼迫,于一个夜黑风高的时候从洛阳翻墙跑了,在开封附近,被地方的亭长抓住,一索子梱到县衙,幸好侥幸逃生,否则历史将在这里转个拐。
581年(开皇元年)杨坚改开封城为浚仪县。由于大运河中,从黄河到淮河一段,就是汴河,成为主要的河段,汴州于是迅速发展起来。
当李白收下唐玄宗的送别资金后,立即放声大笑出午门,在开封遇上崇拜自己的杜甫和边塞诗人高适,三人在这里饱览祖国河山大好风光,登高作赋,临风呼啸!成为一时佳话。
散文诗词大家韩愈,作巜汴州东西水门记》,唐代大画家吴道子、雕塑家杨惠之,都在汴州留下作品。相国寺的雕塑和文殊维摩像,千年相望,注目无言。
汴京的浓墨重彩发生在北宋时期,这时的汴京已经称为东京,似乎是东部第一的表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京的城市建筑,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同于汉唐时期城市建设格局的单一,而是城市里夾杂着商家的存在,没有单独的所谓“东市”、“西市”、“米市”、“骡马市”。所以宋代反映市井生活的评弹、戏剧、小说纷纷涌现。以后我国城市的建设规划,都以北宋汴京为参考文献。
东京分为里城和外城,所以有特别的三道城墙,外城,里城和皇城。
从明代起,汴梁就称为开封了,我不明白朱元璋为什么改名为开封,有什么内涵?
不过在明天代末年,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围攻人数达到五十万人,在1642年(崇祯十五年),围攻天数达到六个月,明官军无奈之下,挖开黄河大堤,在暴风雨中,黄河水汹涌澎湃,势如山倾,城里水深几丈,大水过后,城市人口由38万减少到三万。开封惨遭浩劫。
清兵入关后,逐步对开封城恢复复建,具体措施是疏通河道,迁入人口,经过明末的大水浩劫,贾鲁河淤塞,开封完全没有外航道了。
开封保存的名胜古迹众多,如铁塔,龙亭,相国寺、禹王台等。
西湖断桥残雪想起了白娘子一一杭州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
国内有关专家为杭州的定位是“丝绸文化、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文化、水乡文化。”
我认为定位准确。这个城市的明珠就是西子湖畔,周围的山峰苍翠欲滴,而西湖就是那一滴如水珍珠。如果说西子湖畔是小家碧玉的话,它的东面邻家大哥钱塘江犹如怒潮汹涌澎湃,排山倒海般的冲向彼岸,在夕阳下碎成亿万珠玉。
苍海桑田,我想起了当年杜甫从成都送别朋友一直到今天的绵阳市游仙区沉抗镇,当年的金牛驿道,已经深入湖泊下几十米。
住在杭州癸辛街的南宋名词人周密(例句:玉骨西风,恨最晚,闲却新凉时节。)在城外游玩时惊奇发现,山腰石壁上有水波细纹,于是感叹:“今之城市,当在深水底数十丈矣!”
杭州城区,远古时代和杨州是一样的,是一个濒临河滩的城市。
良渚文化告诉我们,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人类栖息繁衍的理想地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为四十郡,在吴、越设会稽郡,下设二十六个县,钱塘县为其中之一,钱塘为杭州前身。
直到隋开皇九年(589),文帝灭陈,中国再度统一,隋朝废除钱塘郡,设置杭州,钱塘降为杭州的一个县。杭州之所以成为一个城市,应该从隋朝开始。它做了二件对杭州极其利好的事情,一是在开皇十一年(591)大臣杨素调动民工依凤凰山筑起州城,周围三十里九十步。第二件事情就是以杭州为南端终点的京杭大运河竣工通杭。从北京至杭州,全长四千里。为杭州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把杭州做大做强还是首推唐朝,近三百年中,大力发展支持杭州,杭州成为全国的造船中心、织造中心。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唐代著名的散文家李华巜杭州刺史厅壁记》载:“咽喉吴越,雄势江海。”
古代有许多杭州刺史在任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功绩,如唐袁仁敬、李泌、白居易。
北宋时的杭城,成为大词人柳永热捧的明星城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家。”
江南名刹灵隐寺,坐落在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建于东晋,杭州的寺庙老大哥。
栖霞岭下的岳坟,成为杭州旅游胜地,人们瞻仰民族英雄,凭吊风波亭的冤魂。
“天下西湖三十六,最好是杭州。”不错,苏东坡做官的三个城市都有西湖,如杭州、惠州、颖州。南宋大诗人杨万里说:“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州及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湖哪得休。”不过,今天人们所说的西湖,自然专指杭州西湖。
杭州真正为城是隋唐时期,极尽繁华极至是南宋,缘于众多宋词大家的吟风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