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国家立法,六大问题待解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但是,生活垃圾分类还未达到政府宣传、公众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国家层面的垃圾分类的法律。

垃圾分类的实施需要哪些法律、法规来推动和予以保障我国垃圾分类立法存在哪些问题垃圾分类立法应从哪个层面入手需要解决现实中的哪些问题其法律制度该如何建立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师余洁进行了采访,整理本文,通过比较国外垃圾分类立法的优缺点,深入探讨垃圾分类的立法问题

找准垃圾分类法律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立法体系,才是实现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关键所在。

问题一:法律不健全且执行不力

目前我国关于垃圾分类技术管理的研究较为充分,但法律方面的规定和研究却很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起步较晚,相应的立法体系也不够健全,存在立法过于原则性、法律责任不够明确、缺乏综合性法律和配套法律法规等不足。

现阶段我国有必要采取法律手段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在不断修订完善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完善立法体系,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综合性法律文件和各种配套法律、法规,并将垃圾分类的法律研究贯穿于垃圾处理的各环节中。

问题二:基本法定位不清

现在有一些学者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作为垃圾分类的基本法,但余洁认为,应将《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垃圾分类的基本法。

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目的是要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坚持的应是循环经济理论中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理念。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核心理念是污染防治和末端处理。

如果将重心放在污染防治,则将垃圾视为污染和危害,就没有认识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就没有将垃圾分类回收看做一个系统,则不可能围绕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清运和处理的各环节来立法。所以,如果基本法定位不清,那么,整个立法理念和处理思路就会存在偏差。

实现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必经之路,是落实循环经济的重要指标,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有必要将《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垃圾分类的基本法。

问题三:配套法律、法规不足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各国都没有制定专门的所谓《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法》,而是在完善的垃圾管理法律体系中,垃圾分类的法律规制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综合性法律或专项法律法规实现的。这种立法的趋势既符合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各种废弃物质本身的特性。

问题四:地方性法规不到位

2000年,原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并明确试点城市可以在法规、政策、技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总结,为在全国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创造条件。然而,多数城市经过近20年的努力,垃圾分类依然举步维艰。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有力的政策扶持和配套的执行措施;市民对垃圾分类具体办法不了解,无法具体实施等。在法律方面,则存在地方性法规不到位或立法有空白、各地立法内容过于笼统、缺乏法律责任的规定、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虽然部分城市近几年已经就垃圾分类出台管理条例,但大多数城市则没有起步。已出台的法规条例,执行效果也并不明显,甚至部分城市,法规出台后无人执行。除法律、法规之外的一些规定和意见,往往又规定得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指标。

问题五:针对性、可操作性差

谈及我国现有垃圾分类法律规定在现实中执行力较差的问题,缺乏法律责任规定、立法技术较为落后是主因。如这些规定往往存在原则性、口号性强的特点,但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差,且存在法律内容不确定的问题。

“所以,应明确法律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制裁机制。”立法中应明确规定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法律中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指明各地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并将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的义务在法律上予以明确规定。同时,对于违法行为,应视程度的不同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经济上的制裁,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问题六、各关联主体责权利不清

要建立垃圾分类的立法体系,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分析和厘清我国目前垃圾分类法律关系的各主体,明确他们的权利和义务。

公众、政府主管部门、居委会、物业部门等主要主体,都属于义务主体。但我们要注意几点:一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角色较为特殊,它既作为执法者执行监督管理职能,又要作为一个守法者具体组织实施垃圾清运和最终处理处置。所以,它一方面是权利主体,一方面又是义务主体,具有双重身份。

此外,我国还有法律关系外一个特殊主体,即废品回收者。他们看上去不是一个单独的主体,但事实上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垃圾分类收集的工作。

垃圾分类回收必须要进行企业化运作,而政府部门则应该是间接管理,履行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责。

同时,还要改革我国现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推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建设,改善我国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宣传教育机制。

THE END
1.法律法规百科全书深入理解中国大陆的100条关键法律法规首先,可以从基础开始,从最基本的人权保障到高级别商业交易相关的一些主要规范进行学习;其次,要多读案例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各项政策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被应用;最后,不断实践和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些规定,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中精神内核。 什么是重要性?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huo-dong/407608.html
2.教育法律法规内容概述中国教育法律体系什么是教育法律法规?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实施受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为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提供了基本的权利与义务保障,同时也为整个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对于教育领域的管理和服务也逐渐规范化,这就需要一套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59209.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flk.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http://www.chinalawyeryn.com/xinwenzhongxin/20241204/72201.html
4.宪法宣传周丨关于国家根本大法,你了解多少?(文末有奖)发布于2024-12-04 06:39:23 中安观察 | 十年新起点 安徽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将如何推进? 发布于2024-12-03 05:43:00 【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 安徽: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发布于2024-11-30 06:41:12 这里是安徽 | 新安江畔慢生活 发布于2024-11-29 17:29:57 2024年安徽http://ah.anhuinews.com/szxw/202412/t20241204_8050653.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建园地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https://english.bch.com.cn/Html/News/Articles/19755.html
6.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题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在以下问题中,我们依次给出三个答案,请说出正确的答案是哪一个) 1、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谁为主体、全面保护妇女各项合法权益的基本法? A、公民B、妇女C、妇女儿童 答:B 2、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我国妇女享有哪六大权益?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5/0102/14/74563_437525683.shtml
7.大国海洋之海洋政治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C、《海洋基本法》 7、【多选题】我国在极地已经建了若干个科学考察站,以下哪几个是? A、长城 B、中山 C、黄河 D、昆仑 8、【多选题】中国与八个国家隔海相望,至今尚未进行海洋划界的是以下哪几个国家。 A、韩国 B、日本 C、菲律宾 D、印尼 http://changchun.ehqc.cn/show/54_23.html
8.期货和衍生品“基本法”来了!六大要点全面解析!六大要点全面解析! 逐笔还原,真实成交,Level-2为您揭秘主力意图,开户立享>> 期货和衍生品的“基本法”来了!据新华社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下称“期货和衍生品法”)。该法律将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04202350173267.html
9.低碳环保知识问答11篇(全文)9、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是()。(正确答案: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0、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是以()为基础。(正确答案: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65pvnhb.html
10.教师资格证(小学)思维导图模板教育法的渊源 宪法 人大 母法 宪法 教育法 教育基本法 人大 教育母法 教育法 教育单行法 人大、人常 低于宪法、教育基本法 高于法规、地方性法规 教育行政法规 国务院 教师资格条例 地方性教育法规 地方人大、人常 xx市高等教育条例 教育自治或单行条例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ee0eccf07912929cb392b51
11.大红袍属于我国六大茶类中的哪一茶类?某省各地农村依托村民会议、村民议事会、民主评议会、决策听证会等,组织开展协商活动。全省建立议事协商示范点1200多个,围绕畅通诉求表达、维护合法利益、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村级服务,积极探索创新议事协商的经验做法。该省采取的这些措施①有利于村民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监督村“两委”的工作②有利于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https://www.shuashuati.com/ti/a22651fd36d342c0b4060f9b9d63ef86.html
12.临床实验室管理(精选十篇)13.临床实验室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基本法方是 A.检验报告皆由患者自行收取 B.检验报告直接报告患者家属 C.检验报告直接报告检验申请医师 D.检验报告直接报告给医务部门 E.不必采取特殊措施 14.对患者咨询服务,一般不包括下面哪项内容 A.该项检验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 B.该项检验的参考区间 C.该项检验的临床意义 D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u77ep4.html
13.行政诉讼法是实体法吗我国有六大部基本法,其中三部是程序法,三部是实体法。刑法,民法,行政法是实体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是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的法律。 https://www.66law.cn/laws/73989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