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习近平这样谈法治

下面,推荐习近平关于法治建设六句表述,以此观察,十八大以来,中国法治的进展与突破。

一、关于依法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这段话阐明了宪法在建设法治国家中的至上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与依宪执政的高度统一。

进展和突破:依章管党、依规治党步伐坚定

十八大以来,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对外公布,对党内法规制度进行集中清理、决定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党内法规和文件,再到发布《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公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大事不断,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依章管党、依规治党的坚定意志,也有力展示了我们党推进执政党建设、加强依法执政的坚定步伐。

二、关于司法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同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保持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司法体制改革事关全局,要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有序推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司法机关实际情况积极实践,推动制度创新。”

进展和突破:全面部署、纵深推进

三、关于司法公开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增强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

进展和突破:司法公开与司法公正高度契合

司法公开方面,最高法开庭审理奇虎360和腾讯公司不正当竞争上诉案,首次以电视直播、广播连线、网络直播等“全媒体”形式直播庭审过程,获得普遍好评。随后,薄熙来案微博直播,快播案件全程网络直播,都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体现司法公开。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各级法院166万多份生效裁判文书,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执法公开方面,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纳入失信被执行人超20万个,失信人无处藏身。法院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司法网拍全程在网友眼皮底下进行,极大地避免了“寻租”,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监狱系统按照中政委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意见要求,明确了包括职务犯罪在内的“三类罪犯”,拟提请减刑、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一律公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一律上网公开。

四、关于依法惩治腐败

“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进展和突破: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中

十八大以来,中共用刮骨疗伤的决心交出反腐成绩单——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就公布了近700名官员被调查或处理的消息,绝大多数为厅局级官员,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高官多达55名。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为代表的涉腐司法官员的查处,揭开了司法反腐的序幕,体现出在司法领域对反腐的零容忍态势。

但要根除腐败,必须得进行制度改革。中央决定推动一系列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包括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这些都旨在解决当前司法体制运行干扰多、司法工作机制不合理的问题。目前,全国各地司法机关的“员额制”正在有序地推进。

五、关于司法公正

“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进展和突破:一大批冤假错案得到平反,司法救助制度正在建立

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冤假错案被陆续平反。服刑近10年的张辉、张高平叔侄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再审宣告无罪;羁押12年的李怀亮被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宣告无罪;背负“杀妻”之名入狱17年的于英生被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告无罪;就连已经被判死刑18年的呼格案也获得重审,拿到了国家赔偿。正义得到伸张,冤案得以昭雪,司法公正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全力防范冤假错案,中央政法委出台了《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最高法和高检院相继颁布了有关防范冤假错案的意见书,公安部等也制定完善了执法办案等制度。废止劳教制度,彰显了司法保障人权;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回应了公正对待人民群众诉求;防范冤假错案机制逐步完善,体现了司法纠错的决心;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建立,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六、关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进展和突破:法治社会氛围的营造

十八大以来,各级政法机关还建立开放日机制,通过定期举办法院开放日、检察院开放日、警营开放日、监狱开放日等形式,将社会各界人士请进来,让他们切身感受司法公开、公正,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以法律保护社会,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各方面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不仅营造了知法、懂法、守法、靠法无上荣光的社会氛围,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也彰显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和尊严。

(吴法天,中国政法大学疑难证据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海外网专栏作者)

THE END
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这样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学习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依法治国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关键位置来谋划、推进,先后作出许多部署,勾勒出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图景。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梳理解读。 大国治理,机杼万端。在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如何做到人人尊法、懂法、https://www.moj.gov.cn/pub/sfbgw/gwxw/ttxg/201710/t20171009_164921.html
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法治中国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了更加完整系统的规划。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执政党的基本执政方式;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权运行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https://news.cupl.edu.cn/info/1145/20058.htm
3.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积极作用北大法律信息网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深刻阐明了深入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了战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805
4.党的十九大和新党章应知应会100题5.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五个面貌”是什么? 答: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 6.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取得的十个方面历史性成就有哪些? 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https://www.qzfzfz.com/newsinfo/119093.html
5.十九大报告应知应会来了!党员干部收藏!工作动态党政办4.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https://www.wxjsxy.com/dzb/gzdt/content_13769
6.改革开放40年法治中国建设:成就经验与未来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的成就和未来发展趋势 党的十八大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法治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68941
7.2016年8月中心组学习材料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时代。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就为什么要依法治国、要走什么样的法治之路以及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等重大问题做了系统阐述。因此,便将习近平谈依法治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8月17日第12版)的内容进行了梳理,http://www.hazyy.com/yydj/dwgk/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