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课程考试大纲

民法学是全国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本科阶段十六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专业与知识产权专业的主干课,是针对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民法学》以民法法源、民法解释、民法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探索民法体系的构成、完善和发展,对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的法制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体系、基本原理以及若干基础性制度,初步领会民法的精神,培养民法思维,学会从民法的角度、运用民法的原理与规范解决民事问题,同时为其它民法的特别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等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和考核方法

本考试大纲以民法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案例分析为基本考核要求,考核学生掌握民法的基本原理和民法思维方法的情况,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运用法律思维方法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到实践运用的跨越,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

民法学的考试采取笔试形式。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法条分析与论述题等,实行百分制。

三、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民法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民法基本理论与民法思维方法,学会用理论及方法综合分析具体的法律问题,从而达到能够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所列考试内容按要求程度的不同,分为“掌握内容”、“熟悉内容”“了解内容”三个层次。掌握内容为重点内容,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学习与思考达到牢固掌握、熟练描述、准确指认和联系实际应用的程度。熟悉内容则要求学生达到一般的认识和了解。了解内容与大纲中未要求的内容属参考内容。

四、所用教材

王利明主编:《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五、参考资料

1、王利明,《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杨立新:《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要义与案例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

六、考试内容

第一章民法总论

第一节:民法概述

1.民法的调整对象(掌握)

2.民法的性质(熟悉)

3.民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了解)

4.民法的渊源(了解)

5.民法的基本原则(掌握)

6.民法的适用(了解)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掌握)

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掌握)

3.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掌握)

第三节: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

2.民事权利的取得、变更和消灭(掌握)

3.民事权利的行使(熟悉)

4.民事权利的救济(掌握)

第四节: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

1.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概述(熟悉)

2.民事责任的种类(了解)

3.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了解)

第五节:民事主体

1.自然人(掌握)

2.法人(掌握)

3.非法人组织(掌握)

第六节: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了解)

2.意思表示(掌握)

3.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掌握)

4.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熟悉)

5.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熟悉)

6.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熟悉)

7.民事法律行为被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后果(熟悉)

8.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熟悉)

第七节:代理

1.代理的概念和法律特征(熟悉)

2.代理的种类(掌握)

3.代理权的行使(掌握)

4.无权代理(熟悉)

5.表见代理(掌握)

6.代理关系的终止(了解)

第八节:时效

1.时效制度概述(了解)

2.诉讼时效(掌握)

3.除斥期间(掌握)

第二章:人格权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掌握)

2.姓名权、名称权(掌握)

3.名誉权(熟悉)

4.隐私权(熟悉)

5.肖像权(了解)

6.隐私权(了解)

第三章物权法

第一节:物权法概述

1.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掌握)

2.物权的变动(掌握)

3.物权公示的方法:不动产登记和动产交付(掌握)

4.物权的确认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熟悉)

第二节:所有权

1.所有权概述(了解)

2.所有权的种类(熟悉)

3.所有权取得(掌握)

七、试卷结构与题型

(一)笔试考试

1.试卷分数

笔试考试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题类型

笔试试题从名词解释、简答题、是非题、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法条分析题、论述题等八种题型随机选择五种题型考试。其中:

名词解释题,属于主观性试题,重在考察考生在理解基础上的识记能力的一种题型。

简答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

论述题是一种综合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考试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论证能力归纳提炼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要看考生能否理解法律理论。

案例分析题是对现实中发生案例重新整理后进行的解读,是一种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考试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运用能力、表达能力,是要看考生能否具有法律思维。

3.试题难度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其分值比例约为2∶6∶2。

八、题型示例

(一)名词解释题

1、民事权利能力

2、代理

(二)简答题

1、监护权的概念与特征

2、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

(三)论述题

1.试述民法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2.论有瑕疵意思表示及其法律效果。

(四)案例分析题

1.2016年8月大鹏饭店与著名画家甲签订了一份委托甲本人创作大型壁画一幅的合同。双方约定,甲在2016年12月以前交付该壁画,大鹏饭店支付甲20万元的报酬。2016年9月,甲因出国讲学,遂委托儿子乙代为完成了该幅壁画,大鹏饭店支付了全部报酬。问:

(1)甲能否委托他的儿子代理其创作并说明理由(5分)

(2)乙的行为是否属于无权代理并说明理由(5分)

(五)单选题

1、根据民法原理可以推知,()。

A.婴儿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不是从出生之时开始,而是从具有意思能力之时开始

B.权利能力像人的视力和听觉一样,为人的自然属性

C.如果一个人不从事经营活动,则从事经营活动的权利能力不产生,应该认为,人仅有部分行为能力,还有部分权利能力

D.自然人的身体状况不影响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经常因权利主体的身体状况而受到影响

THE END
1.民法典解读权利义务与法律关系的全面探索民法典的基本构成 民法典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地规定了各类民事关系。其中,民法典包括合同法、物权法、继承法等多个子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规则。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在民法典中,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概念。个人或企业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一点体现在合同订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54367.html
2.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主观1.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 ①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例: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 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203/17/55847422_1141059789.shtml
3.纲领与细则民法典的法律体系构建一、民法典的法律体系构建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典作为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的补充,是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它包括了多部相关的法律内容,以确保社会公正、保护人权和维护经济秩序。 二、合同法:民事交往中的基础规则 合同是实现各方利益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民法典中的合同法部分,为所有参与合同行https://www.nwifujzth.cn/nong-ye-zi-xun/211404.html
4.民法典的组成与涵盖范围一、总体框架与法律体系 民法典是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统一和完善了国家的民事法律,形成了完整的民事法典。作为一部全面的、系统性的法律文本,民法典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私法,还涉及公法人权利和义务,以及对外国人的相关规定等。 二、合同法及其规范内容 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45707.html
5.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一、民法的概念(一)民法之语源:1.源自罗马法之jus civile,意为市民法2.从日本翻译而来3.中华法系并无民刑之分(二)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形式民法有成文法典;实质民法包括一切具有民法性质的法律(三)普通民法与特别民法1.普通民法:即民法典2.特别民法:是民商合一国家的民事单行法,及民商分离国家的商法典。3.我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6.民法学笔记汇总整理(重点版)民法学知识点总结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2、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平等性。 4、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914650
7.2015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章节内容总结(4)(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经过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后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以下种类: 1.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还可以细分为:①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关系;②集体企业劳动合http://3g.exam8.com/a/3107480
8.民事法律关系要素(精选6篇)篇2:民事法律关系要素 (三)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享法律关系 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构成的绝对权关系中,一方享有权利,他方负有义务,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亲属权、继承权构成的相对权关系中,多数情况为当事人互为权利主体,同时互为义务主体,一方在作为他方的权利人之同时,为他方的义务人。例如,在买卖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5t3h8nq.html
9.最新山东省事业单位试题及答案山东省属事业单位考试题(5篇)法律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必然也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只有“良法”才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而“恶法”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选项a错误。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一定与法保持一致,可能超前可能滞后。选项b错误。 2.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 a.主体、客体、内容 b.主体http://cooco.net.cn/zuowen/1119622.html
10.合同法课件合同法学ppt大学课件预览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 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2009-7-25 6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 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事实 http://read.cucdc.com/cw/4231/35038.html
11.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8篇(全文)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主体之间不能相互约定权利(职权)、义务(职责),不能自由选择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而必须依据法律规范取得权利(职权)并承担义务(职责);这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可以相互约定权利、义务,协商改变权利、义务,共同选择权利、义务完全不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bqy958k.html
12.理论综合第四篇第一章第一节教育法基本理论河南省招教网识记:教育法的含义、特点、功能;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含义;教育立法的含义;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 理解: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法律责任构成的要件;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教育申诉制度;教育行政复议;教育https://zhaojiao.haedu.cn/kaoshifudao/zhenti/2017/1219/101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