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必背知识点:法律关系考点总结及真题解析法考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特征

(1)合法的社会关系

(2)主要体现国家意志,多数民事法律关系还体现参与人意志

(3)以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种类

合法行为产生调整性法律关系,违法行为产生保护性法律关系

平等主体之间形成的为横向法律关系,不平等主体之间形成的为纵向法律关系

单向(单务)法律关系、双向(双边)法律关系和多向(多边)法律关系

(1)单向(单务)法律关系: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享有义务

(2)双向(双边)法律关系:主体之间互负权利义务,如买卖合同

第一性(主)法律关系和第二性(从)法律关系

(1)第一性(主)法律关系:独立存在或处于支配地位

(2)第二性(从)法律关系:基于主法律关系产生,处于从属地位

2.法律关系的要素

公民(自然人)、法人、国家等

(1)客体要能够给主体带来某种利益,包括物、人身、行为、精神产品

(2)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符合:

①得到法律认可;②能为人类认识和控制;③能够为人带来某种利益;④具有独立性

(3)在人身上配置权利义务时应注意:

①活人的整个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的物;②不得用自己人身进行违法或有伤风化的活动;③对他人人身行使权利时应依法进行

(4)人身的组成部分如何定性关键在于该组成部分是否独立存在

特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权利义务的实现形态

3.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1)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①法律规范;②法律事实

(2)法律事实的种类

①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3)同一个法律事实可以引起多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如死亡。

(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共同影响同一法律关系的情形,称为“事实构成”。

【学霸笔记】

1.法律关系具有合法性,但却可能因为违法行为而产生,这二者并不矛盾。如犯罪行为虽然是违法行为,但据此建立的刑事法律关系却是合法的。

2.法律关系一定体现国家意志,只是在有的法律关系中,可能部分体现当事人意志。

3.公法上的法律关系一般为纵向法律关系,私法上的法律关系一般为横向法律关系。

以上知识点同学们都学会了吗?如果还有不理解的,来听听杨帆老师的免费视频课吧>>>

无论世界怎样喧嚣,只希望你可以不被打扰。静下来练练真题,再坚持一会儿,成功的花儿很快就要绽放了↓↓↓

【典型真题】

1、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单选题)

A.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

B.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C.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D.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

参考解析:

A选项错误。从权利和义务的结构上看,权利和义务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选项正确。依照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本案中法官做出的判决是法官意志的一种体现,能够引起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属于法律事实的子概念。

C选项错误。法官的判决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属于法律事实的一种,它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之一。它可以在原被告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即子女有义务向其母亲每月提供300元生活费。

D选项错误。法律与道德之间有着一致性。子女赡养父母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我国《民法通则》、《婚姻法》等都对此有明确规定。本题中,法官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是依法办事。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A.该协议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

B.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能仅被看作是一种内心活动,而应首先被视为可能在法律上产生后果的行为

C.法律禁止的行为或不禁止的行为,均可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

D.法官对协议的解释符合“法伦理性的原则”

韩某和刘某的协议是在双方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署的,意思表示真实且合法有效,因此不仅具有道德上的拘束力,更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可直接作为法官判案的事实根据。故A项错误,当选。

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一种,只要双方有产生某种法律效果的意思,构成了一种法律行为,会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所以意思表示不只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是一种法律行为。故B项正确,不当选。

男女双方自愿结合为夫妻,只要满足结婚的条件,就是法律不禁止的行为,当然会在二者之间产生法律关系;人们之间的侵权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但只要侵权行为存在,二者就会产生赔偿的法律关系。故C项正确,不当选。

法官在解释法律的时候,考虑到了婚外情并不影响二者签订协议的生效,符合了法伦理性的原则。故D项正确,不当选。

THE END
1.民法典解读权利义务与法律关系的全面探索民法典的基本构成 民法典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地规定了各类民事关系。其中,民法典包括合同法、物权法、继承法等多个子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规则。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在民法典中,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概念。个人或企业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一点体现在合同订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54367.html
2.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主观1.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 ①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例: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 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203/17/55847422_1141059789.shtml
3.纲领与细则民法典的法律体系构建一、民法典的法律体系构建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典作为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的补充,是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它包括了多部相关的法律内容,以确保社会公正、保护人权和维护经济秩序。 二、合同法:民事交往中的基础规则 合同是实现各方利益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民法典中的合同法部分,为所有参与合同行https://www.nwifujzth.cn/nong-ye-zi-xun/211404.html
4.民法典的组成与涵盖范围一、总体框架与法律体系 民法典是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统一和完善了国家的民事法律,形成了完整的民事法典。作为一部全面的、系统性的法律文本,民法典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私法,还涉及公法人权利和义务,以及对外国人的相关规定等。 二、合同法及其规范内容 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45707.html
5.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一、民法的概念(一)民法之语源:1.源自罗马法之jus civile,意为市民法2.从日本翻译而来3.中华法系并无民刑之分(二)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形式民法有成文法典;实质民法包括一切具有民法性质的法律(三)普通民法与特别民法1.普通民法:即民法典2.特别民法:是民商合一国家的民事单行法,及民商分离国家的商法典。3.我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6.民法学笔记汇总整理(重点版)民法学知识点总结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2、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平等性。 4、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914650
7.2015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章节内容总结(4)(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经过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后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以下种类: 1.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还可以细分为:①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关系;②集体企业劳动合http://3g.exam8.com/a/3107480
8.民事法律关系要素(精选6篇)篇2:民事法律关系要素 (三)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享法律关系 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构成的绝对权关系中,一方享有权利,他方负有义务,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亲属权、继承权构成的相对权关系中,多数情况为当事人互为权利主体,同时互为义务主体,一方在作为他方的权利人之同时,为他方的义务人。例如,在买卖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5t3h8nq.html
9.最新山东省事业单位试题及答案山东省属事业单位考试题(5篇)法律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必然也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只有“良法”才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而“恶法”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选项a错误。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一定与法保持一致,可能超前可能滞后。选项b错误。 2.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 a.主体、客体、内容 b.主体http://cooco.net.cn/zuowen/1119622.html
10.合同法课件合同法学ppt大学课件预览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 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2009-7-25 6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 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事实 http://read.cucdc.com/cw/4231/35038.html
11.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8篇(全文)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主体之间不能相互约定权利(职权)、义务(职责),不能自由选择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而必须依据法律规范取得权利(职权)并承担义务(职责);这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可以相互约定权利、义务,协商改变权利、义务,共同选择权利、义务完全不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bqy958k.html
12.理论综合第四篇第一章第一节教育法基本理论河南省招教网识记:教育法的含义、特点、功能;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含义;教育立法的含义;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 理解: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法律责任构成的要件;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教育申诉制度;教育行政复议;教育https://zhaojiao.haedu.cn/kaoshifudao/zhenti/2017/1219/101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