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法律关系是生活中很常用的一种关系,比如夫妻关系就是属于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它的主体,法律关系主体又由多个部分构成。那么,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下文是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详细介绍,请您继续阅读了解。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主体种类

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自然人)。这里的公民既指中国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这主要包括三类:

(1)各种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

(2)各种企事业组织和在中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3)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这些机构和组织主体,在法学上可以笼统的成为“法人”。其中既包括公法人(参与宪法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的各机关、组织),也包括私法人(参与民事或商事法律关系的机关、组织)。中国的国家机关和组织,可以是公法人、也可以是私法人,依其所参与的法律关系的性质而定。

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社会组织,以我国有关法律以及我国与有关国家签证的条约为依据,也可以成为我国某些法律关系的主体。

5、合伙。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主体能力

公民和法人要能够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就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即具有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

(一)权利能力。

1、又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的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

2、公民的权利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首先,根据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的权利能力。前者又称基本的权利能力,是一国所有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它是任何人取得公民法律资格的基本条件,不能被任意剥夺或者解除。后者是公民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的法律资格。这种资格并不是每个公民都可以享有,而只授予某些特定的法律主体。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资格,就是特殊的权利能力。

(2)其次,按照法律部门的不同,可以分为民事权利能力、政治权利能力、行政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诉讼权利能力等。这其中既有一般权利能力(如民事权利能力),也有特殊权利能力(政治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

(3)法人的权利能力没有上述的类别,所以与公民的权利能力不同。一般而言,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法人成立时产生,至法人解体时消灭。其范围是由法人成立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决定的。

(二)行为能力。

1、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2、公民的行为能力是公民的意识能力在法律上的反映。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其标准有二:

(1)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

(2)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此,公民是否达到一定年龄、神智是否正常,就成为公民享有行为能力的标志。例如,婴幼儿、精神病患者,因为他们不可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所以在法律上不能赋予其行为能力。

3、公民的行为能力不同于其权利能力。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这表明,在每个公民的法律关系主体资格构成中,这两种能力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

4、公民的行为能力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其内容不同分为权利行为能力、义务行为能力和责任行为能力。

(1)权利行为能力是指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行使权利的能力。

(2)义务行为能力是指能够实际履行法定义务的能力。

(3)责任行为能力(简称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它是行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

5、公民的行为能力问题,是由法律予以规定的。世界各国的法律,一般都把本国公民划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

(2)限制行为能力人。这是指行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只具有部分行为能力的公民。例如,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中国刑法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公民视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人)。

(3)无行为能力人。这是指完全不能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在民法上,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完全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在刑法上,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也被视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6、法人组织也具有行为能力,但与公民的行为能力不同。表现在:

(1)公民的行为能力有完全与不完全之分,而法人的行为能力总是有限的,由其成立宗旨和业务范围所决定。

(2)公民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并不是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却不一定同时具有行为能力,公民丧失行为能力也并不意味着丧失权利能力。与此不同,法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却是同时产生和同时消灭的。法人一经依法成立,就同时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人一经依法撤销,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就同时消灭。

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主要是主体种类和主体能力。其中,主体种类分四类,公民、法人、国家、外国组织、合伙都是属于主体。而主体能力又分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二者各有各的法律标准。以上就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HE END
1.合伙关系纠纷的法律途径探究合伙关系纠纷的法律途径探究 合伙合同的性质与重要性 合伙合同是指两个或多个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共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订立的合同。合伙关系在商业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了合作精神,也为企业提供了灵活性的运作方式。在这种形式下,各方成员通常会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分工合作,以期实现共同目标。https://www.rxea6z54.cn/tuo-dan-ji-qiao/329292.html
2.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一、划分部门法的标准:①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②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是划分部门法的第二位的标准. 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①宪法;②行政法;③民法和婚姻家庭法;④经济法;⑤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⑥军事法;⑦环境法;⑧刑法;⑨诉讼程序法。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3.2023中央民族大学考研813法学综合考试大纲已公布!六、合伙 (一)合伙的概念和特征 (二)合伙的入伙、退伙、合伙的解散与清算 (三)双重优先权规则 七、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一)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二)物 (三)行为 (四)其他 八、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意思表示及意思表示的瑕疵 https://www.kyzs.com/article/11248.html
4.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三、民法的种类·大陆法系民法与英美法系民法1.大陆法系因支配欧洲大陆而出名,由罗马法演变而来,又称罗马法系。成文。2.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由英国法发展而来。判例法。3.20世纪以来,两者相互渗透和接近。 四、民法的体系(一)民法上的法律关系模型:甲乙二人各有财产AB,甲乙相互协商交换彼此财产,另有一人丙对甲或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5.民法总论期末重点向别人借款,获得该借款后的支配权本文详细阐述了民法的基本概念,包括民法的原则如平等、意思自治、公平、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特别是物的概念和分类,以及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评价。此外,还探讨了代理制度,如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滥用代理权的情况,以及诉讼时效的种类和影响。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958190
6.东诚药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修订满足《公司法》、《证券法》及《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股票上市条件。 本次交易完成后,实际控制人由守谊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由本次交易前 的26.63%增加到 37.53%,由守谊先生仍是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1-2-19 东诚药业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 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5091100003092
7.合同审查精要与实务指南(第二版)——《民法典》全类型合同起查第二节 保理合同的核心法律问题 一、保理合同的法律性质 二、保理经营资质对保理法律关系成立的影响 【例12-1】 不具有经营保理业务的资质是否导致保理法律关系不成立? 三、虚构应收账款对保理法律关系成立的影响 四、追索权保理与无追索权保理 第三节 保理合同的审查 一、保理合同的框架结构 二、保理合同主要条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8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