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长沙初二上册政治知识点梳理(二)

(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2.什么是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

(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确定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次序,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3.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是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的处罚,既有纪律、法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的手段。

(二)遵守规则

1.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维护和改进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尊重他人

1.尊重的含义

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影响)

(1)对个人的影响: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2)对社会的影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3.怎样尊重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二)以礼待人

1.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或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2.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三)诚实守信

1.诚信的含义是什么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2.诚信的意义有哪些(诚信的重要性)

(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如何践行诚信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2)运用诚信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一)法不可违

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是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3.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有的人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2)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3)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4.怎样预防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预防犯罪

1.什么是刑法、犯罪和刑罚

(1)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1)

(2)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3)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4)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3.刑罚可以分为哪两类,分别是什么

(1)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2)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4.如何预防犯罪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三)善用法律

1.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2.为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有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3.诉讼的含义、重要性、分类:

(1)诉讼的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诉讼的重要性: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

4.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延伸阅读

2018长沙初二上册政治知识点梳理(二)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年指标生的实际录取情况,给各位家长做个参考。

近期,长沙市教育局官方针对中考改革情况,2022年中考还将有哪些变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权威解

朝花夕拾散文精讲视频限时免费领

免费领长沙初中物理重要考点汇总

长沙新东方中考解析团队为您汇总解析2020长沙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答案及备考规

THE END
1.法律关系有哪几种?由于根据的标准和认识的角度不同,可以对法律关系作不同的分类,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纵向的法律关系和横向的法律关系,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人民https://mip.64365.com/tuwen/aaaktlz/
2.建筑法规3下列属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制度的是()。77.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包括哪四个阶段? 78.建筑工程报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79.开标时,投标文件情况会被定为废标 80.建设法规有哪些表现形式?它有何作用?我国目前现行的建设法规主要由哪些规范组成? 81.建设企业法人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建设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864335
3.《民法典》逐条解读∣第2条:《民法典》的调整对象(含条文主旨《民法典》的分则编就是由调整人身关系和调整财产关系的法律构建起来的。具体而言,人身关系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身份关系表现为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人格关系表现为人格权编,而财产关系在分则中分别独立成编,表现为物权编与合同编。第四,确立了我国的民商合一体制。《民法典》并未根据主体或行为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70808058_1022851471.html
4.www.dllawyers.org/newsdetail.html?parent011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存在哪几种效力? 012股东行使撤销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如何行使撤销权?决议被宣告无效、可撤销或不成立后对内与对外的效力区别是什么? 013公司成立的时间? 014电子营业执照的法律效力? 015公司登记事项有哪些?变更是否需要变更登记?未登记或未变更登记的后果? https://www.dllawyers.org/news-detail.html?parent_id=204&newsInfoId=7230
5.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关系(3)公务员考试网在研究法律关系客体问题时,还必须看到,实际的法律关系有多种多样,而多种多样的法律关系就有多种 多样的客体,即使在同一法律关系中也有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体。在分析多向(复合)法律关系客体 时,我们应当把这一法律关系分解成若干个单向法律关系,然后再逐一寻找它们的客体。多向(复合)法律关 系之内的诸单向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529_3.html
6.煤矿安全知识三百问10、煤矿生产主要应依照哪些法律法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 11、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什么? 答: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12、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https://www.mkaq.org/html/2011/05/30/80444.shtml
7.1998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二D.王某和刘某的父母,理由是他(她)们均为法律规定的财产代管人 5.张家为孙子张明过生日,却为确定出生日期犯愁。张明的母亲记得儿子是8月28日晚生,医院的接生记录薄上记载的是8月29日,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30日。而户口簿上记载的是9月1日。依照有关法律,张明的出生时间应以哪一日期为准? 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2
8.法律关系的种类有哪些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等。 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单方确定还是双方确定分为绝对法律关系(例如物权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例如债权法律关系)。 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否适用法律制裁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通常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https://www.dongao.com/zckjs/jjf/202203023679635.shtml
9.劳动关系分为哪几种类型劳动关系类型根据通常划分标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根据是否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劳动合同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承担二倍工资、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法律责任。 2、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可以分为全日制劳动关系和非全日制劳动关系。 https://www.pthls.cn/knowledge/27ba9e8c18.html
10.法律关系有哪几种律师普法由于根据的标准和认识的角度不同,可以对法律关系作不同的分类,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纵向的法律关系和横向的法律关系,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系和https://www.110ask.com/tuwen/14133460500889624692.html
11.国家开放大学23秋经济法学形考作业答案奥鹏作业答案优学网2.以下哪一项是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 A.个体利益本位原则 B.维护社会公平原则 C.追求经济效益原则 D.权责统一原则 3.经济法律关系是( )经过经济法调整后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经济关系 B.法律关系 C.民事关系 D.行政关系 4.根据公司的信用基础不同,公司可以分为人合公司、资合公司及人合兼资合http://www.youxue100f.com/qita/2023-12-09-1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