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有什么资格击穿美国法律?徐波称被前女友卷走3亿败诉!

一旦精心设计的伪捐精关系被击穿,主张转账是借款必须充分举证,光凭转账记录不够,备注了借款也不够!这是这案子的核心问题!当然,这个案子输了,不代表那3亿就真归女方了。本文不吃瓜,普法!

多益网络老板徐波称向前女友转账8亿多元,后汤某卷款私逃,欠3亿多元未还,他以民间借贷为由向法院起诉,有备注了借款的转账记录,但法院没认定借款关系,判他败诉!徐波非常愤怒,说“中国法院有什么资格击穿美国法律?”

为什么提到美国法律呢?因为双方关系特殊,没结婚但生育了13个子女,徐波称很多子女都是在美国通过捐精的方式生育的,还签有捐精协议。徐波的操作是通过不结婚和捐精协议来保护自己财产。和女方不是婚姻关系互无权利义务,孩子是捐精生的,法律上也不承担抚养责任。据说这是国外一些富豪为了保护自己财产设计的套路。

但现在说的是个民间借贷案,徐波说从2012年到2018年,他通过银行转账给汤某转了8.19亿人民币,其中4.19亿转账的时候备注了借款字样,后来女方抛弃所有孩子卷款私逃,经反复交涉还了5.15亿,有3亿多没还,所以他按民间借贷在国内的法院起诉。

不评价双方的是非,从民间借贷的角度,分析一下他为什么败诉。本文比较长,但干货比较多!

我以前多次普及过民间借贷的常识,一直强调转账记录很重要,有时比借条还重要,有借条没转账记录未必能赢,有转账记录没借条仍可能胜。为什么本案转账记录备注了“借款”都没能认定是民间借贷呢?杨律师以前还说过,“打官司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着差不多的案子,案情稍有差别,结果都可能不同!先讲两个民间借贷案的规则。首先,转账记录中备注借款,不足以证明是借款。这个不是法院针对徐波,以前我讲过一个最高院作裁定的案例,就是针对转账记录中备注是借款的情况,最高院的观点是转账记录中的备注是单方备注,不具备双方合意,仅凭备注不足以证明借款关系。

当然必须强调,转账记录没备注的也有能认定借款关系的,还是那句话,要综合看案情。

那么,有转账记录没有借据主张民间借贷,什么情况下成立,什么情况不成立?实践中,依据转账记录主张民间借贷的,没有借据时,通常会有聊天记录、录音等辅助证据形成证据链,基本能证明是借款关系。其实,如果真是借款,而且在转账时就想到备注借款字样收集证据的话,当时去收集些录音或聊天记录应该很容易吧?退一步说,原告除转账记录确实没其他辅助证据的情况怎么认定?

这时先要看被告有什么证据,如果被告证据要看被告怎么解释。被告主张不是借款,且能提供合理解释的,原告就可能败诉。被告没有合理解释的,原告就可能胜诉。如果被告也没有充分证据,关键就看解释是否合理了。而在判断解释合理性时,双方的关系就很重要。普通朋友关系,有转账记录,被告不承认借款,又没实际证据证明这钱的用途,基本会败诉。夫妻关系或同居关系,或者是合伙做生意的关系,转账用途的可能性就太多了,被告即使没有实际证据,但解释能说得过去,都可能让法官觉得原告要继续举证,否则就可能败诉。

大致规则介绍了,说说徐波的案子,按现在看到的资料,他主张民间借贷的客观证据确实不够,而且他自己的说法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几个亿的资金,如果真是借款,按正常逻辑怎么可能不写借据?就算不写借据,聊天记录也没有对方明确承认借款内容吗?如果真是借款,这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双方的关系比较特殊,有多个子女,关于在美国搞的捐精协议的事稍后再分析,而且徐波还说,女方在国外代持着他的一些资产。这么多情况加在一起,正常判断,在没有借款合同和双方明确借款合意的情况下,很难认定双方是借款关系。他败诉就败诉在没有“借款合意”的证据上。最后说说徐波认为非常重要的捐精协议,因为这东西在国内打官司没效果,他还怒喷“你中国法院有什么资格击穿美国法律”!

我觉得这个质疑就真的不懂法了,别忘了你是在中国打官司,任何主权国家都是司法独立的,在中国打官司还能让美国法律说了算?这不可能嘛!以中国的司法逻辑来看,徐波所谓的捐精协议其实就是为了规避法律,而且也违背中国的公序良俗。

即使是在美国,如果是真的捐精,谁来用这个精子生养,捐精者应该是不再介入了吧?换句话,捐精生的孩子,和生理学父亲基本没有事实接触是正常的,反之是不正常的。但徐波的操作显然是不正常的,只是用了捐精的壳,实际上是还要当“中国首父”,这真的是捐精吗?我不熟悉美国法律,不知道在美国如果这么操作,这个关系会不会被击穿。但在中国,击穿这个伪捐精关系完全没有问题!也很正常!而一旦这个伪捐精关系被击穿,双方的关系就复杂了,有共同生活事实,有共同子女需要抚养,再加上徐波自己说的资产代持事实,想主张转账是民间借贷,光凭一个转账记录就不够了!这就是这个案子的核心问题!当然,从目前公开的案情看,法院不认定双方是民间借贷关系,不代表这剩余的3亿多就肯定归女方了。民间借贷关系不成立的,如果证据能支撑其他法律关系,另行换理由起诉,只要证据和法理能一致,也可能让法院判决支持归还款项,还是那句话,具体案情具体分析。通俗易懂说法律,我是杨文战律师,下期再见!

本文作者:北京杨文战律师,第一届北京网络知名人士联谊会理事,微博十大影响力法律大V,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业二十余年。

THE END
1.美国法律和中国法律有什么不同?爱问知识人美国的法律制度很精细健全,防范周密。警察执法是公事公办、铁面无私。不像我们国家,法律有许多弹性,明https://iask.sina.com.cn/b/6fEqZULmSQp.html
2.美国的法律和中国的法律有什么不同?凤凰网视频美国的法律和中国的法律有什么不同? 叙利亚战火再起,反对派武装背后的土耳其力量 美国密切关注叙利亚局势 忧“伊斯兰国”死灰复燃 中国特使刘振民阐述中方推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主张 叙利亚首都紧张气氛上升,民众开始囤积物资 澳门英国商会主席纪百利:在澳生活20年,一切都是积极的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如何为域内的外国企https://fo.ifeng.com/c/817b7ijuRmX
3.中国法系与英美法系有哪些区别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主要包括法律渊源不同、法律适用不同、判例地位不同、法律分类不同、法律编纂不同和诉讼程序不同。两者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渊源不同。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https://mip.64365.com/question/21524557.aspx
4.批判法学在美国的兴起自70年代末以来,一个通称为“批判法运动(Critical Law Studies Movement,简称CLS)的思潮在美国法学领域中开始出现,以后不断兴起,至今仍盛行不衰。从80年代美国法学刊物的目录来看,在有关法理学、法律哲学、法学理论方面的论文主题中,批判法学占有首位,在同一时期,美国一些著名法学院曾多次召开批判法学的学术讨论会,有http://chinaps.cass.cn/shjk/zzxlwsjk/zzxll/wgzzsxs/201506/t20150626_2306228.shtml
5.跨境电商知识产权风险的应对——以中国电商在美被诉为例(二)跨境电商不熟悉域外法律和司法实践 由于对美国法律和司法状况不熟悉,中国电子商户在多数情况下会以国内法律和实践状况揣度美国。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线上营销行为,也体现在被诉之后的一些应对措施方面。 1.对侵权行为认定标准的误解 不同国家的侵权判定标准,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官倾向于https://www.zjmif.com/qualitymana/detail/id/16179.html
6.关于确立我国“假外国公司”法律制度的思考.从完善公司国籍标准的角度考量如何完善公司国籍判断标准,确立我国“假外国公司”法律制度,首先必须了解国外的相关立法,分析不同法律传统和制度下,有关公司国籍判断标准的特点和区别,才能对我们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参照。下文将考察荷兰、日本、韩国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等国家和地区的“假外国公司”法律制度。 http://www.sass.cn/125002/2527.aspx
7.中国式与美国式的冲突(电影中的法律的作业,搬过来了)(刮痧)影评影片《刮痧》向我们展示了华人在美国由于法律制度和社会习惯等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系列冲突。这种冲突可以称作中国式与美国式的冲突,以下是我观看完影片后的一点感受。 中国人和美国的社会,当这两者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本身就有一种矛盾效果,中国人应该存在于美国社会,美国社会应该容纳的是美国人。而当中国人进入到美国社会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454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