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银行从业法律法规初级大纲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2024年上半年银行从业法律法规初级大纲,依然为2021版!具体内容如下文。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初级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经济金融基础

一、经济基础知识

(一)熟悉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经济结构的构成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二)了解我国行业分类的方法、行业分析基本内容;

(三)掌握区域发展分析的内容及分析重点。

二、金融基础知识

(一)掌握货币的本质、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基本内容;

(二)熟悉货币政策的内容、目标、原理及传导机制;

(三)了解并掌握利息及利率的内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四)掌握外汇及汇率的基本内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汇率制度。

三、金融市场

(一)了解金融市场的内容、特点和分类;

(二)掌握金融工具的特点及种类;

(三)了解并熟悉央行、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及自律组织的分类和职能;

(四)掌握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职能、经营特点。

四、银行体系

(一)了解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二)熟悉我国银行的分类与职能。

第二部分银行业务

一、存款业务

(一)掌握个人存款、单位存款、外币存款、其他业务的种类、特点及操作规则;

二、贷款业务

(一)掌握个人贷款、公司贷款业务的种类、特征、流程、管理要求;

三、结算、代理及托管业务

(一)掌握支付结算及清算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代理银行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资产托管业务、代保管业务等的业务规则和管理要求。

四、银行卡业务

(一)了解银行卡业务分类及交易流程,掌握信用卡与借记卡的主要区别;

(二)熟悉信用卡的分类、业务内容与特点以及信用卡风险管理要求;

(三)熟悉借记卡的分类、功能及特点。

五、理财与同业业务

(一)掌握理财业务的分类与特点;

(二)掌握理财业务的销售和信息披露要求;

(三)掌握同业业务的分类、主要同业业务的管理要求。

第三部分银行管理

一、银行管理基础

(一)掌握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与管理机制;

(二)掌握西方及我国商业银行的的组织架构、特点、模式及发展趋势;

(三)掌握银行管理基本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

(一)掌握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

(二)掌握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措施及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了解并掌握合规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一)熟悉资产负债管理对象;

(二)熟悉并掌握资产负债管理主要内容及策略。

四、资本管理

(一)掌握银行资本的种类及作用;

(二)熟悉资本管理的国际监管标准,掌握我国的监管要求。

五、风险管理

(一)掌握风险的内涵及分类;

(二)掌握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主要流程

(三)掌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的内涵和管控手段。

第四部分银行从业法律基础

一、银行基本法律法规

(一)掌握人民银行法定职责、法定货币的单位及禁止性规定;

(二)掌握银行监管法律适用范围、银行监管机构设置及监管职责、监管措施具体内容;

(三)掌握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经营原则、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等业务规则;

(四)掌握洗钱的概念、过程、方式、反洗钱的监管机构及职责、商业银行反洗钱义务。

二、民事法律制度

(一)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的基本法律规则;

(二)掌握物权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担保的种类及相应的法律规则;

(三)掌握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变更、转让、终止以及合同违约责任的基本法律规则;

三、商事法律制度

(一)熟悉公司分类、公司设立、公司组织机构和公司终止的基本法律规则;

(二)熟悉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上市的基本法律规则;

(三)熟悉基金分类、特点和银行代理基金业务的基本法律规则;

(四)熟悉保险分类、保险合同、保险代理和保险经济的基本法律规则;

(五)熟悉信托的特征、信托财产的性质、信托的变更与终止的基本法律规则;

(六)熟悉票据的特征和功能、票据行为、票据权利以及票据丧失补救的基本法律规则。

四、刑事法律制度

(一)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构成以及刑罚的基本法律规则;

(二)掌握金融犯罪常见罪名以及相应的构成要件。

第五部分银行监管与自律

一、银行监管体制

(一)了解银行监管起源与演变;

(二)掌握我国银行监管的框架、结构和特点。

二、银行自律与市场约束

(一)了解我国银行自律组织的宗旨、目标;

(二)掌握职业操守的宗旨和适用范围;

三、清廉金融

(一)熟悉清廉金融的主要内容与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宗旨;

(二)熟悉清廉从业的管理要求和问责机制。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

(二)了解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内容。

本考试大纲和辅导教材是2021年及以后一个时期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应考人员备考的重要资料,考试范围限定于大纲范围内,但不局限于辅导教材内容。

如辅导教材内容与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有抵触,以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为准。

2024年银行从业考试新大纲,除初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和《个人贷款》这4个科目依旧沿用2021版的大纲外,初中级《个人理财》《银行管理》《风险管理》《公司信贷》共8个科目必须使用2024版新考试大纲!

老考生想要了解新旧大纲?

2024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无变化科目:

2024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变化对比(8科全):

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2024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中,必考科目《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初中级)》和专业科目《公司信贷(初中级)》《个人贷款(初中级)》、《个人理财(初级)》、《个人理财(中级)》采用的是2023年版新教材,而专业科目《银行管理(初中级)》《风险管理(初中级)》2本书,则是采用的是2024年版教材,请认准教材封面,千万别买错版本了!

2024年银行从业新教材封面图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初、中级)

以下是银行学霸君给各位考试准备的免费学习资料,赶紧去下载吧!

THE END
1.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除了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还有许多基于伦理道德标准建立起来的情感准则,这些也影响着人们行为决策。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共同价值观助于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氛围,使得个人之间乃至整个社会能够更好地协作共存。 八、未来展望:技术革新对现有制度影响分析 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37678.html
2.常见法律法规概念解释及应用案例分析在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考试中,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概念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回答问题,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法律法规的整体认知能力。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法律法规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读者的理解。 法律基础知识概述 首先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408250.html
3.刑法中“法化”行为定性的问题与克服——基于对司法实践经验的肯定刑法中“法化”行为定性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将“危害公共安全”“具有现实危险”“数额较大”等评价或描述行为和行为结果的语词量化来达成。司法实务如果严格按照“法化”行为定性标准对行为人实施的涉嫌犯罪的行为进行定性,可能会造成“事实”与“评价”两个不同性质的语词混淆和过分强调法律条文的适用一般性,忽略其适应https://pfw.bozhou.gov.cn/News/show/668529.html
4.法律法规的百科规范社会之舵手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法规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100条法律法规,不仅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具体规定,还包括了对这些规定如何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原则和程序。 三、遵守与执行 遵守法律法规不仅是个人义务,也是国家利益所在。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并确保其符合现行的法律体系。这意味着无https://www.wemvhjgm.cn/ke-pu-wen-zhang/359332.html
5.法律行为基础知识及分类解析51CTO学堂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法关系的行为。它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以达成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二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视频中还详细讲解了法律行为的分类,包括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要式法律行为和非要式法律行为、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等。通过这些https://edu.51cto.com/video/69649.html
6.民法热点聚焦:争议与解析在当今社会,民法在权利保护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法作为社会生活的基石,为公民的权利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首先,民法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财产权、人身权等。这些权利是公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民法的保护使得这些权利不受非法侵害。其次,民法通过侵权责任制度,对侵权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制裁。当公民https://blog.csdn.net/JiYan_yellow/article/details/144341316
7.法则精髓法律知识的全方位解析三、案例分析:实践中的应用 理论之外,实际案例分析也是学习及掌握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部分,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来展示如何将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各种不同的诉讼类型及其处理流程。此外,这种方法还能帮助我们识别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合同纠纷、小额债务等。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6326.html
8.民法典下的法律变革深度解析与观点阐述,历年12月2日的新视角随着法治社会的进步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每年的法律更新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弦,在历年12月2日的民法典修订中,我国法律体系经历了重大变革,本文旨在探讨最新民法典所带来的法律变革,阐述个人的观点,并对正反双方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 二、正方观点分析:最新民法典的修订顺应时代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http://tjjinlinshangmao.com/post/12864.html
9.法律基础知识概述理解法理法规与法律实践法律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公民行为和组织活动所制定的规则。根据其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法律分为宪法、民商事法、行政法、刑事法等几大类。 法律的来源与体系 法律的来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和地方性基本政策。这三者构成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层次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现行立法体系。同时,由于中国实行以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zi-xun/452036.html
10::政策是法律的依据和内容,法律是政策的规范化法律的本质特征,一是规范性,经立法机关制定为法律规范,具有明确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可以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即“法源”);二是国家强制性,即由国家强制机关(公安、法院、检察院、羁押场所、监狱等)作为后盾,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惩戒,保障法律的实施。这是法律与其他一切意识形态、行为规则(风俗习惯、宗教教http://fw.mwfw.cn/fw/237566.html
11.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12.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理核心笔记法学法律笔记(二)主观题:考生应具备:①法律人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法律实践中的矛盾、争议做更深层次的分析;应以现行的规则、原则来分析。 ②法学家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如何备考:重点放在法的本体论上,是解决分析问题的前提 引论 复习提示:《引论》对于教材来说本来就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但从历年试题来看,本部分处于高频出题点http://www.freekaoyan.com/note/faxue/2019/03-13/1552459477382348.shtml
13.世纪星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重大遗漏,并就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本次交易的生效和完成已经取得有关审批机关的批准或核准。中国证监 会、其他政府机关对本次交易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本公司股票 的价值或投资者收益的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 述。 5.本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110900002266_79.shtml
14.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从功能法的角度看民事规范的类型与立法释法方向但即使擅长微视分析的法律人,对于私法自治理念下的民事规范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如果它和行政规范一样的不能免于国家强制,其间究竟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好象也还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从这个角度切入观察,或许又可以为民法学者反复辩诘的一些老问题,找到新的思考方向。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88.html
15.法理学法律意识为此,作者从秩序入手,以秩序和正义为中心,对法律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阐述。在作者看来,“法律的循序要素所涉及的是一个群体或政治社会是否采纳某些组织规则与行为标准的问题,秩序概念所涉及的是社会生活的形式而非社会生活的实质与质量。”1而“正义所关注的却是法律规范与制度安排的内容,它们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6y71mi7.html
16.论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2)一行为不再罚。除了法律有明确规定或者依基本法理和法律规则合理推定,如合并处罚、一事多层罚、一事罚多人、一事多行为等情形以外,行政主体应严格遵循一个行为一次处罚的原则。(3)一行为不再同种罚。对于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行政主体不能给予两个以上相同种类的处罚。这主要指一个违法行为触犯几个法律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9/04/id/356054.shtml
17.《法律的概念》概要法律制定自上而下(即存在主权者的情形)的模式只有从不能化约为胁迫命令之法律的授予权力规则的角度来看, 才是可以理解的。 立法的约定模式,立法者就是约定的提出者,运用了规则所授予的权力,并且通常自己也是处于这些权力的范围之中。 第三节 起源模式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81966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