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规范的立体结构看地方立法理论根据的更新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梁肇洪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梁肇洪在第二十三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代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勇发言

一、“一元多层”的立法体制与法律规范的立体结构

从立法技术的理论层面来看,任何一个法律规范应当具备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即:假定+处理+制裁。根据对过往立法实践的观察,一个完整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不仅是平面的,同时也是立体的。通常说来,一些法律规范的平面逻辑结构往往在同一立法层级的法律文本中得以完整呈现;但是,也有一些法律规范,其完整的逻辑结构在某个特定的立法层面(特别是处于上位的立法层面)不能得以完全呈现,往往需要对多个立法层级的法律文本进行综合考量才能发现其完整的逻辑结构。此时,这类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则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

立法实践中出现的这种立体结构的法律规范,并非偶然的,是与我国“一元多层”的立法体制相适应的。大家都知道,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域之间不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且历史文化传统也各具特色,由此导致各地对同一类事务管理所需要投入的管理资源(或称“立法成本”)也是不同的。因此,法律规范中的罚则,即一个完整法律规范中的“制裁”部分,除了必须由全国统一外(如刑法规范的罚则等),还应当有一部分允许各地方因地制宜,以便更有效地使用有限的管理资源(立法成本),达成各个地方具体的治理目标。法律规范的立体结构现象,是我国“一元多层”立法实践在立法技术上的一大特色,可以有效解决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为地方有效实施法律提供立法技术上的支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立体结构的法律规范,需要引入新的分析工具或者概念框架。这个概念框架或许应该是“入法-定向-设标-明责”。下面举例来说明: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全面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以后,我省在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时,就把“划定禁止或者限制高排放机动车行使的区域和时段”的权限,授予给了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在制定我省的《城市综合管理条例》时,对烟花爆竹的燃放管理、城市静态交通秩序管理和流动商贩的管理等,均只作了原则性规定,以便各市州根据当地实际进行立法规范。

二、作为地方立法理论根据的“特色论”亟待更新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立法权赖以成立的理论根据之一是“特色论”,即认为:地方立法权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各个地方均有其与众不同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需要依法治理。在这种理论指引下,多年来各地方制定了一大批以特色山川、特色产业、特色事业、特色职业等冠名的地方法规。这些地方立法的所谓特色,除了其指向的调整对象冠有地方特殊的名头外,其法规文本的核心内容与上位法、与邻近地方的类似法规多是大同小异,并无什么“特色”。我们认为,地方立法的“特色”,本不应该指调整对象本身有什么与众不同,而应该是指在地方治理过程中,各地方立法机关在有限管理资源(立法成本)的制约之下,根据不同地方实现治理的特定需要,相对集中使用管理资源(立法成本)而形成的特定的法律规范和法律机制。

从有限管理资源优先配置的角度来理解和界定地方立法“特色”,对于指引当前地方立法工作至少有以下益处:

第一,避免地方立法选题追求表面的所谓“特色”。一部立法是否有特色,不是看法规调整的对象本身有无特色,而是要看根据地方治理实际需要,是否围绕特定的治理目标有效地整合了有限的管理资源。

第三,为国家立法向地方立法合理放权提供理论参照。地方立法要体现实施性,就必须为执行和落实上位法集合必需的管理资源,并且尽可能地优化配置这些管理资源,但由于各地集合和优化管理资源的能力和选择偏好存在差异,决定了上位法制定机关要为下位法制定机关预留必要的立法空间。对那些虽然需要纳入法律调整,但暂时不必全国统一的事务,可以先在“入法”层次立规,而将“定向”、“设标”等层次的规范制定工作留给地方;对于那些需要表明国家立法机关管制取向,上位法则可以在“定向”层面立规,将“设标”、“明责”层面的立法权留给地方;对于那些需要统一行为标准,但还无须统一规定违法后果的事务,则仍可将“明责”层面的规范权留给地方。

THE END
1.法律法规体系概览解析国家治理结构中的规范性文本法律法规体系概览:解析国家治理结构中的规范性文本 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特点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促进经济发展等目的而制定的各种规定。它们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即必须遵守,不遵守则可能受到处罚。 二、法律法规的种类 基本面宪法 专业立法(https://www.jb9ykztqn.cn/gong-qiu-shi-chang/200143.html
2.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层次结构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层次结构 法律法规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然而,这些法律法规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就在于它们的多样性和精细化管理。 首先,国家根据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例如,西方国家以宪法为基础构建了复杂而完善的立法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1303.html
3.规章不属于法律规范丨全国人大官网解读如何区分法律规范与非法律可见,规章虽然有强制约束力,但它的强制约束力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说明规章的强制约束力是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力的延伸。至于国家机关发布的决定、决议、规定等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强制约束力,在法院审理案件中,则只能在说理中引用,而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2/11677680_1141536541.shtml
4.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探索规范性文本的多维度关系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探索规范性文本的多维度关系 一、法律法规系统概述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确保社会秩序和公民权利,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各种规定。它们在不同层次、领域内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宪法、行政 法律、刑事法律以及特别保护措施等。 二、宪法及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hi-shi/425370.html
5.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37678.html
6.纲领之光100条法律法规的律则篇章纲领之光:100条法律法规的律则篇章 在这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时代,法律法规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确保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100条法律法规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法律之根 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基本规范,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yang-sheng/473497.html
7::政策是法律的依据和内容,法律是政策的规范化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法律是通过国家立法程序予以规范化(法律化)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国家意志。法律的本质特征,一是规范性,经立法机关制定为法律规范,具有明确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可以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即“法源”);二是国家强制性,即由国家强制机关(公安、法院、检察院、羁押场所、监狱等)作http://fw.mwfw.cn/fw/237566.html
8.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请举相关规则详细法律规则逻辑结构分类有三要素和二要素之分三要素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部分.如年满18周岁、签订合同的双方二要素有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行为模式该不该这样做、应不应该这样做得部分法律后果:规则中指示可能的法律后果或者法律反应的部分这已经非常好理解了,不必再举例说明吧! 解析看不懂?免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f5bb7c24909d0a5ae08fd84796716797.html
9.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复习篇计算机取证是对计算机入侵、破坏、欺诈、攻击等犯罪行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按照符合法律规范的方式,进行识别、保存、分析和提交数字证据的过程。 依据计算机取证的过程,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大体如下: 电子证据监测技术 物理证据获取技术 电子证据收集技术 电子证据保全技术 https://blog.csdn.net/qq_35481726/article/details/125190843
10.《法学方法论》读书报告第一部分 法条的逻辑结构 一、法条的逻辑结构: 法秩序包含规则。 规则的特征: 1)规范性; 2)一般性。 规则的来源: 1)出现在习惯法中; 2)由现行有效的法规范中推论出来; 3)透过具体化法原则而得。 规则的载体:法律语句(法条)。 1.1完全法条的构成 https://www.jianshu.com/p/b69c50e9ed99
1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pdf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雷 磊 内容提要 :中国学界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主题上经历 了数次范式转换 , 目前的 代表性学说为 “新三要素说”。这一学说的形成有其层层相 因的发展脉络和合理 性 ,但在理论上存在着重大缺陷,根本原因在 于误识 了逻辑结构理论所要解决的 问题 以及逻辑结构的性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19/144885426.shtm
12.2法律规定的逻辑结构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文档简介1、一、法规范之存在上的逻辑结构(一)法条、法律规定与法规范由法条组成法律规定,再由法律规定构成法规范。(将数个法条组合成一个规定单元后才能发挥其不矛盾的规范功能)法条1.1法条是在制定法下,基于立法技术的需要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5194398.html
13.法律规范逻辑结构新论法律规范逻辑结构新论 一、对“法律规范”的界定 1.关于“法律规范”语义分析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名词和概念是要区分对待的,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所谓概念是指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而名词只能是其逻辑思维形式的语言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应当用清晰的逻辑去辨析把握作为名词的“法律规范”所https://www.douban.com/note/233978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