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完善经济法的奖励制度

经济法中奖励制度建设中,实践性较弱阻碍了奖励制度的成熟和发展。如何完善经济法的奖励制度

完善经济法的奖励制度是我国法律建设的伟大进步,确保了法律主体的法律权益。在经济法中贯彻奖励制度,是实现经济法本身完整性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法律本身的完整性。尽管奖励制度在经济法建设中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奖励制度的贯彻和实践,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经济法奖励制度的完善措施。

经济法的完善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将奖励制度融入到经济法的建设中去,打破了传统以惩罚为主体的法律制度,凸显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加倡导人们的主动性和法律意识。完善并加速经济法中奖励制度的成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我国经济法中奖励制度出现的问题

1.奖励制度理论体系不健全

经济法中奖励制度理论体系的不健全是经济法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具体来说,经济法中的奖励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经济法奖励制度的内容不健全。奖励制度涉猎的领域较少,没有覆盖经济行业的各个领域,这就容易造成奖励制度的不公平性,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建设和经济法的健全程度。其二,经济法奖励制度结构上不完整,从法律本身不系统、奖励主体不明确、奖励方式不丰富、奖励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多个方面出现的问题都集中反映出了我国目前现行的经济法奖励制度不健全,这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奖励制度实践性较弱

经济法中奖励制度建设中,实践性较弱阻碍了奖励制度的成熟和发展。由于我国经济法的奖励制度实践性较差,提升了奖励制度实施的难度。这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奖励形式过于单一,降低了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其次,经济法奖励制度在企业贯彻过程中,往往会将经济法奖励制度“异化”,尽管在这些企业中也开展了各种奖励,但是这些奖励的内容却与法律本身相违背。最后,在很多的政法部门,奖励主体为了获得较多的奖励,往往会出现各种假公济私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经济法奖励制度本身的权威性,同时也造成各类不公平现象的发生,降低了经济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经济法救济制度欠缺

目前在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奖励制度中,救济制度的欠缺是经济法奖励制度存在的最大漏洞。关于救济制度的倡导、救济途径和救济方式的涉及几乎没有。这样一来,人们缺少具体的奖励形式,必然就会减少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频率。长期以来就直接降低了人们参与经济发展的热情。这不仅仅会让我国经济法律处于被动的地位,同时还不利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成熟。

二、如何完善我国经济法的奖励制度

1.坚持经济法中的奖励宗旨

完善我国经济法的奖励制度,必须要坚持经济法中的奖励宗旨。对于经济法的完善和成熟来说,应该遵循如下的精神核心:遵守经济法律,减少自身违法行为的出现,同时还可以积极监督他人的经济行为。时时刻刻保证经济法奖励制度的公正性、公开性和透明性,充分地发挥经济法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保障性作用,以此来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只有有了坚实、可靠的奖励制度和奖励方式,才能够从根本上加强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热情,彻底改变了以前以惩罚为主的经济法执行方式,更加体现出经济法本身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完整性。

2.明确经济法中的奖励主体

明确经济法中的奖励主体是实现我国经济法奖励制度不断完善的根本保证。对于完整意义上的经济法来说,其奖励主体必然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经济法中奖励主体可以分为获奖主体、授奖主体、评审主体以及参评主体等。只有确保这些多元化主体参与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才能够建立起真正完整的奖励制度。对于获奖主体来说,必须要充分地对他们进行奖励,维护他们获得奖励的权利,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对于授奖主体来说,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设置专门的经济奖励机构,以此来减少假公济私现象的出现和发生,从而更好地保证获奖主体的经济利益和基本权益,提升法律本身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对于评审主体和参评主体而言,应该确保评审的公正性、透明性和客观性,以此来不断地维护获奖主体的基本权益。总之,只有不断地明确经济法中的奖励主体,才能够确保经济法中奖励制度的不断完善。

3.实现多种形式的经济法奖励形式

4.加大对经济法奖励的监督力度

由于经济法中奖励制度是一种相对来说不可量化的制度形式,做到绝对意义上的公平是不太可能的,加强对于奖励的监督力度,是确保经济法律奖励公平性的根本保证。首先,应该对目前现行的经济法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不断查找理论体系中的漏洞,从而保证经济法本身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其次,要对奖励主体、奖励流程、评定规则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督,减少假公济私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上维护获奖主体的根本权益,提升他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总之,只有加强对于经济法奖励的监督力度,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法律本身的权威性。

三、结语

完善经济法的奖励制度,是提升我国经济法律权力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完善我国经济法制度的重要举措。要想实现我国经济法奖励制度的完善,就必须要集中精力来解决理论体系不健全、实践性较弱、救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明确经济法奖励制度的宗旨和奖励主体,丰富经济法的奖励形式,加大对于经济法奖励的监督力度,以此来不断地完善经济法的奖励制度,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

THE END
1.保命35名词包含关系(三)1.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国家根据现行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调整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NjYwNjA2OA==&mid=2247552063&idx=2&sn=d23e09e75057c3ef70c53a39e68e0230&chksm=fc38bd6a8e264978d07d4997175828983cd7049b90fe7325760e8706e6628fed8f57a704457e&scene=27
2.简述经济法体系构成经济法体系主要由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和经济法律关系内容三大部分构成。 一、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先决条件,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经济法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自然人:指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法律主体,包括公民、无国籍人和外国人。 法人:指具有民事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650431461829991180.html
3.经济法的体系(精选十篇)具体来说, 按主体地位的是否平等将程序法划分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按照主体所承担的责任将刑事诉讼法与前述两种诉讼法区分开, 这样对同一整体以不同依据进行切割而得出的分类是有极大漏洞的, 其中重要表现就是, 经济法关系的诉讼很难归入上述任何一个体系中。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18joby.html
4::论经济法体系尤其要指出的是,传统经济法体系尽管把计划和计划法奉为至上至尊,但对计划本身缺乏科学的理解,视计划为指令、集权、数字,把计划当作是可以不受市场规律制约的包揽一切的东西,这种经济法体系是注定难以建立的。而实质上,我国从来也没有制定过真正意义上的计划法,所谓的计划法只不过是各种行政命令,因此,以计划法为"http://iolaw.cssn.cn/zxzp/200412/t20041201_4594279.shtml
5.论我国宏观经济法的理论体系获奖成果名称 论我国宏观经济法的理论体系 获奖者姓名 卢炯星 机构 法律系 年度 2003 颁奖部门 福建省政府 获奖时间 2003-11-01 获奖等级 三等奖 获奖级别 hj_q 成果项目 福建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 成果形式 论文 第几作者 独撰 合作者 备注 上一条:医患关系法论https://law.xmu.edu.cn/info/1087/6232.htm
6.[经济法]第十五章金融法律制度金融法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我国金融法,是国家领导、组织、管理金融事业的一个法律部门,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中央银行法 一、中央银行的设置和性质 中央银行,在我国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是行使金融监督管理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属于国务院https://blog.csdn.net/robur/article/details/1786638
7.论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20221224115800.doc论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doc 17页大小:74.5 KB 字数:约1.28万字 发布时间:2023-01-02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24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论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24/7112120161005025.shtm
8.我国经济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其自身的盲目性以及其自身的混乱性, 这就必须要依靠我国的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来约束经济市场本身的缺点。我国的经济体系从旧的经济法体系制度到新的经济法制度转变的整个过程中, 因为受到传统经济制度体系的约束, 所以, 国家必须加强对经济体系的宏观调控,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经济法的公平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349.html
9.经济法概述经济法ppt大学课件预览80年代中期以后,因应改革深入的要求,,民法通则,出台施行,经济法的发展一度陷入低潮 。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锁定市场经济之后,更兼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巨变、解体,公有制基础上经济法的发展重任落在国人肩头,为此当前我国正加紧建立、完善包括经济法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经济法理论研究也趋于成熟。 http://read.cucdc.com/cw/84279/101547.html
10.经济法的体系都包括哪些经济法体系的构成包括以下5点:1、调整经济关系主体的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满足https://iask.sina.com.cn/jxwd/6gCJFtuhZ21.html
11.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体系也叫做法的体系,或者部门法体系,是一个国家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也被称作部门法,是根据调整的对象和调整方法不同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主要划分为以下七个主要法律部门: https://www.kaoyaya.com/shicao/236422.html
12.经济法概念范文12篇(全文)存在大量的法律法规, 多次使用经营者这一概念, 但是没有对经营者的概念采取下定义的方式进行界定, 只涉及其特征, 规定其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 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综上, 在我国经济法组成的法律体系中, “经营者”的概念被普遍使用, 采取下定义的方法明确界定“经营者”内涵的法律法规为数不多, 且内容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rmn4dwb.html
13.论经济法的体系化标准最后,本文提出了“市场”标准的市场主体、权益和行为三要素,并将该三要素与我国现行经济法律规范条文和经济法学分支学科设置相联系,从经济法立法实践和经济法学科建设层面提炼市场主体、权益和行为。 一、问题缘起:经济法体系化的研究演变 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经济法体系,张士元提出经济法体系包括经济法律体系和https://www.360doc.cn/article/235213_1048331335.html
14.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在发生经济业务时,单式记账法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复式记账法则在二个账户中登记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烧结的主要目的是造块,过程中无造渣过程,因而无法进行脱硫。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2017年度甲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1)1月3日,甲公司出售某办公楼,实际收取https://www.shuashuati.com/ti/0738b8cca46e4989a6d89f77e15cfd0d.html?fm=bdbdsa6f12ae3483ba4aab76ffbefd4cc1053
15.2024年4月自考00244经济法概论考试真题自考15.根据我国计划法律制度,计划实体法体系不包括 A.确认政府计划机关法律地位的组织法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 C.规定企业发展目标的企业计划法 D.产业政策法 16.下列关于国家计划说法,正确的是 A.计划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B.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比市场更有效率 https://zikao.cwjedu.com/lnzt/75456.html
16.全国2018年10月自考经济法概论考试真题30、在财政法的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政府采购法B.预算法 C.国债法D.税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https://zikao.eol.cn/a/2019012722024.html
17.我国的法律体系(部门法体系)通常包括:宪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我国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门:①宪法;②民法;③商法;④经济法;⑤行政法;⑥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⑦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⑧刑法;⑨诉讼法。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我国https://www.bkw.cn/tiku/Dn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