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专门成立市城市管理局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普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同时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解决普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市城市管理系统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普法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七五”普法期间,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执行“七五”普法规划,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切实加强普法工作部署

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做到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亲自参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制定印发《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法治宣传教育三年规划(2018~2020年)》,确立城市管理系统“七五”普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明确宣传教育对象和内容,安排部署普法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切实加强对“七五”普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普法工作全面落到实处。

为切实保障“七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从机构、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着手,在各单位设置法治宣传部门、指定有法治宣传工作经验的人员专门负责“七五”普法工作,全局系统共设有法治宣传部门30余个,法治宣传专业人员100余名。

“七五”普法期间,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制定了《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普法责任清单》,强化督促检查,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情况纳入目标考核,确保“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

切实抓好重点群体学法用法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始终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依法用法作为普法工作重点来抓,将法治学习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并保持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健全法治讲座制度、集中学法律培训制度、重大决策前的法制审核制度。

“七五”普法期间,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组织对宪法、民法通则、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国家安全法、民法典等10余部法律进行专题学习,利用“城管大讲堂”聘请法律专家10余次面向全局干部进行集中授课。

2016年以来,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共有150多名领导干部参加法律知识现场抽考和法院庭审旁听,参与率、通过率100%,局机关和各单位2000余名干部职工每年参加法律知识学习考试。加强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法律业务培训,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必须通过执法资格考试持证上岗,2016年以来,共组织城市管理执法专业培训10余次,参训人员2000余人。建立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定期研讨制度,保证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及时更新。认真做好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宣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专题片,开展预防渎职犯罪讲座,努力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职业风险意识,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切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权威,推动全市城市管理系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在每年“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活动周期间,集中组织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向市民展示城市管理成果、组织市民参与城市管理互动体验等主题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垃圾处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问题,重点选择《重庆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等作为普法宣传的重点。“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通过“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活动周,全市城市管理系统共出动宣传人员8000余人次,宣传车辆600余台次,组织志愿者服务10000余人次。

切实推动普法工作创新

推行“马路办公、马路普法”。在全市城市管理系统开展“马路办公”以实现“马路普法”,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开展法律法规宣传。自2018年1月开展这一工作以来,全市城市管理系统累计出动人员52.05万人次,开展巡查16.18万次,发现整改问题53.11万个,普法宣传对象达到800余万人次。

推进共建共治共管共普法。全市建立市、区县、街道、社区一体化城市“门前三包”综合管理体制和城市综合管理路长、街长、巷长、楼长、店长“五长制”,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组织入家入户入店宣传390万次。

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制定印发《重庆市城市管理执法办案指导意见》,在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普法,把行政争议充分化解在执法和普法过程中。深入开展“法律七进”。组织城市管理干部职工深入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让法治宣传教育更加贴近群众。根据市普法办安排,在市城市管理局系统推荐4名法治专家参与全市法治宣传教育进企业活动。在全市城市管理系统选择20个基层单位和部门作为行政机关依法执法普法联系点,开展经常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下一步,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将在总结“七五”普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制定措施,及时改进,确保全市城市管理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再上台阶,为城市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THE END
1.夜白网贷广告千万别点着玩!查看利息和额度次数太多,有可能影响她通过,44信用记录良好,张女士经营着一家培训机构。她可以尝试与银行沟通,年离职前建议她换一家银行办理贷款。年初的一次贷款操作有关,但资格审核均未通过APP扬子晚报,天花了近。律师建议,多次查询贷款广告加剧风控压力,或者申请调解,降低资金分散的风险敞口? https://bbs.9you.com/thread-1526350-1-1.html?modwap=viewthread&tid=806165
2.良法善治丨依法治国,总书记这些用典寓意深刻时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引用典故强调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一起学习↓ 总监制丨闫帅南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4/1204/c1001-40375377.html
3.良法善治丨鉴古知今循法而行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人们对于公平和规则的向往自古有之。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下推进改革,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就能够不断夯实“中国之治”的法治根基。 原标题:《良法善治丨鉴古知今 循法而行》 阅读原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46980
4.宪法别称和雅称.doc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宪法的作用,维护宪法的权威,推动宪法实施,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宪法别称和雅称(2)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其发展历程中,人们出于对宪法的尊重和崇敬,赋予了它许多别称和雅称,这些称谓不仅丰富了宪法文化https://m.renrendoc.com/paper/334955761.html
5.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古代十二个月的雅称首页 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古代十二个月的雅称 中国花文化是什么_中国花文化:十二月令花与花神2020-08-25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通用4篇)2024-10-1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范文(精选四篇)2024-10-1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范文(通用4篇)2024-10-06 体育教学论文1000字锦集https://www.scfaying.com/k/zhongguohuawenhuaguojixueshuyantaohuigudaishiergeyuedeyacheng/
6.18个中文雅称,心动18次法治之光芒万丈 526 荷月痛饮忘忧物,无肠公子为相伴。解醉半杯不夜侯,齐女青门绿玉房。玉郎狸奴婵娟子,花信风来刺客香。 月亮的雅称 太阳的雅称 书信的雅称 酒的雅称 女子的雅称 男子的雅称 农历1月别称 农历2月别称 农历3月别称 农历4月别称 农历5月别称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20/09/285549_1040550993.shtml
7.汉语之美!一起品读雪的30种雅称[雪]除来自溧水发布一起品读雪的30种雅称[雪]】除了“鹅毛”,你知道如何优雅地称呼雪花吗? 寒酥、凝雨、琼芳、琼妃、琼英、瑞叶、仙藻、银粟、玉沙、玉尘、玉蝶、玉蕊、玉鸾、碎琼、六出、六飞、六花、乾雨…这些对雪的雅称,你知道几个?戳图了解↓↓一起感受雪中的诗意! ? https://weibo.com/2986699172/FCX8BteTS
8.各类人群雅称法家:战国时主张法治的重要学派。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代表人物是战国时的商鞅、申不害,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名家:是战国时的学派,一名“辩者”,是古代的逻辑学。代表人物公孙龙。 墨家:是战国时的学派,提倡“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节用”、“节葬”等。创始人是墨翟。 纵横家:战国时从事政治https://www.360doc.cn/mip/1133285149.html
9.凤凰法治网【#黑猫投诉启动315线索征集令#】#共筑消费新活力# 黑猫投诉联动@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青年网 @法治网 @消费日报官方微博 @证券日报之声 @新华网财经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交通广播 @凤凰网科技 启动2024年315全民线索征集令。面向消费者征集各类消费侵权线索,曝光不良商家典型案例。促进消费维权共建 全文 1 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q=%E5%87%A4%E5%87%B0%E6%B3%95%E6%B2%BB%E7%BD%91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国法治区别于其他国家法治的“第一”有很多雅称,选出下面句子中对“第一”的雅称用得不够得体的一项 ( ) A. 《红高粱》这部影片由着名演员巩俐领衔主演。 B. 他学习很勤奋,期末考试摘取了桂冠。 C. 在技术能手的比赛中,他独占鳌头。 D. 我们班各项工作都很出色,期末评比中名列榜首。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小伟的爸爸是一家大型国https://www.shuashuati.com/ti/bd0722a821654027ab5639a1f7a95477a1.html
11.奋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湖南衡阳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廻”而雅称“雁城”。“如果把法治比喻为跨越山河的飞行,那么法治政府就是‘领飞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朱健对“法治”两个字特别关注。 3月7日,朱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近年来,衡阳市以法治政府建设为主体工程,以人民为https://www.hengyang.gov.cn/sfj/zcqgfzzfjssfs/20240308/i3274529.html
12.教师法制培训心得8篇(全文)总之,开展法制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民主、法治的观念,让青少年认识到法律不是约束行为的锁链,而是保障生活的要素,偏失的正义会得到法治力量的匡扶,弱势群体也能得到法律阳光的普照,从而自然地产生对法律的信仰,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些才是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他们从单纯的教室教育中学不到的,更是法制教育的价值所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mz8z4pq.html
13.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1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1-7课共14课时教案.docx,您好以下是您请求的文档摘要标题综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17课共14课时教案内容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设计课题开学第一课班级上课时间学习目标对道德与法治课感兴趣了解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11/5322322011011310.shtm
14.凝聚法治共识(第51页)注:本站提供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电子版书本导航,供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机构以及道德与法治家教老师备课,九年级学生在线学习道德与法治,预习和复习以提高学习成绩。由于我们不存储课本图片,点击上方图片将跳转到第三方网站进行阅读,若是您发现链接失效,可发邮件跟我们反馈。http://m.dzkbw.com/books/rjb/zhengzhi/9s/057.htm
15.2016年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必修课试题(附答案)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傣族的雅称是什么?( ) A、孔雀之乡 B、铜鼓之乡福泽谕吉 C、软玉之乡. 答案: A 7、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常见的行礼方式?( ) A、顿首 B、作缉 船舶 C、握手 答案: C 8、2013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内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http://patent.en369.cn/xueshu/299014.html
16.一般论文的结构格式(通用10篇)(三)加大法治监管 1.协调各监管部门协作,优化监管方式 由于我国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机制,各个监管机制间能否协调运行直接影响着金融监管的效率。同时,金融监管的改革应充分考虑我国现有情况,在监管理念上,应以防范风险为核心,从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在监管方法上,实施科学化监管技术和方式,合理设定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il217s2.html
17.人文传媒网据悉,2021年12月27日,教育部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同意,制定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22年初,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即开始着手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推荐包括院领导在内的13名审判业务骨干,经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聘任,在全县各https://www.rwcmw.cn/index/article/?page=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