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收藏!冬天的12种雅称,你知道几个?白居易杜甫岁暮除夜王维玄冬

这两天,你那里有没有寒风瑟瑟、雪花簌簌?不知不觉,天气已经越来越冷啦,不论你在哪里,要照顾好自己哦。

你知道吗?冬天在古人口中有很多不一样的叫法呢,一起来看看吧~

三冬

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唐代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三冬事隙,五日归休。”

宋朝张元干《好事近》:“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

清代顾炎武《寄李生云霑》:“三冬文史常堆案,一室弦歌自掩扉。”

此外,也有“三个冬季”即“三年”的意思。如《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上书武帝自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九冬

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数九寒冬,简称九冬。

如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诗中有句云:“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唐代尚颜《除夜》诗:“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金朝王哲《如梦令》:“春暖回头不肯。直待九冬冼冼。”

南北朝张正见《咏雪应衡阳王教诗》:“九冬飘远雪,六出表丰年。”

严冬

“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

如唐代僧贯休《塞下曲》中的“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

南朝梁简文帝《大同十一月庚戌》诗:“是节严冬景,寒云掩落晖。”

唐代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姜侯设鲙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

明朝李贽《答高平马大尹》:“严冬十日不出户矣。”

陈毅《赠同志》诗:“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清冬

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

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唐代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南北朝谢朓《游山诗》:“幸莅山水都。复值清冬缅。”

唐代耿湋《送崔明府赴青城》:“清冬宾御出,蜀道翠微间。”

玄冬

“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

如东晋张望《贫士诗》诗中的“炎夏无完,玄冬无暖褐。”

唐代杜甫《西阁曝日》:“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

唐代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皇甫补官古贲浑,时当玄冬泽乾源。”

唐代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

宋代黄庭坚《西禅听戴道士弹琴》:“微霠愁猿抱山木,玄冬孤鸿度云汉。”

穷冬

“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

如唐代黄滔《送友人游边》诗中的“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唐代柳宗元《惩咎赋》:“际穷冬而止居兮,羁累棼以萦缠。”

宋代苏轼《教战守策》:“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

穷阴

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了,故有此称。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岁晚旅望》诗中就有“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这样的诗句。

唐代白居易《岁暮》:“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南北朝鲍照《舞鹤赋》:“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

唐代孟浩然《赴京途中遇雪》:“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北陆

《隋书·志第十五·天文中·七曜》载:“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北陆谓之冬”。

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来被人们用来代称冬天。如西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其二中的“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宋代王之道《西江月》:“北陆藏冰欲竟,东风解冻非遥。”

宋代朱敦儒《蓦山溪(和人冬至韵)》:“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

隋朝杨广《冬至乾阳殿受朝诗》:“北陆玄冬盛,南至晷漏长。”

玄英

《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后人因此用之代称冬天。

如唐代魏征《道观内柏树赋》:“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

明代刘基《气出唱》:“玄英素蕤,光华蔓流。”

魏晋郭璞《答贾九州愁》:“广莫戒寒,玄英启谢。”

玄序

玄,冬之色,序,季节。用“玄序”称冬季者。

如唐代许敬宗《奉和守岁制》诗:“玉佩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明朝陈克侯《渡楚江》:“丹枫日夜落,不尽楚江流。客路惊玄序,尘机愧白鸥。”

严节

出处:《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冬曰玄英……节曰严节。”

如梁任石《赠徐征君》诗中的“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

清代胤禛《冬》:“飘风发发迎严节,瑞雪霏霏增暮寒。”

清代弘历《白山桃》:“不因严节从头校,几与寒梅一例看。”

岁馀

古人读书有所谓“三馀”之说。三馀者: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而“岁之馀”的冬天读书效果最好。

两汉王褒《咏定林寺桂树》:“岁馀凋晚叶,年至长新围。”

唐代元稹《寺院新竹》:“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

唐代孟云卿《田园观雨兼晴后作》:“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

THE END
1.夜白网贷广告千万别点着玩!查看利息和额度次数太多,有可能影响她通过,44信用记录良好,张女士经营着一家培训机构。她可以尝试与银行沟通,年离职前建议她换一家银行办理贷款。年初的一次贷款操作有关,但资格审核均未通过APP扬子晚报,天花了近。律师建议,多次查询贷款广告加剧风控压力,或者申请调解,降低资金分散的风险敞口? https://bbs.9you.com/thread-1526350-1-1.html?modwap=viewthread&tid=806165
2.良法善治丨依法治国,总书记这些用典寓意深刻时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引用典故强调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一起学习↓ 总监制丨闫帅南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4/1204/c1001-40375377.html
3.良法善治丨鉴古知今循法而行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人们对于公平和规则的向往自古有之。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下推进改革,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就能够不断夯实“中国之治”的法治根基。 原标题:《良法善治丨鉴古知今 循法而行》 阅读原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46980
4.宪法别称和雅称.doc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宪法的作用,维护宪法的权威,推动宪法实施,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宪法别称和雅称(2)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其发展历程中,人们出于对宪法的尊重和崇敬,赋予了它许多别称和雅称,这些称谓不仅丰富了宪法文化https://m.renrendoc.com/paper/334955761.html
5.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古代十二个月的雅称首页 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古代十二个月的雅称 中国花文化是什么_中国花文化:十二月令花与花神2020-08-25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通用4篇)2024-10-1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范文(精选四篇)2024-10-1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范文(通用4篇)2024-10-06 体育教学论文1000字锦集https://www.scfaying.com/k/zhongguohuawenhuaguojixueshuyantaohuigudaishiergeyuedeyacheng/
6.18个中文雅称,心动18次法治之光芒万丈 526 荷月痛饮忘忧物,无肠公子为相伴。解醉半杯不夜侯,齐女青门绿玉房。玉郎狸奴婵娟子,花信风来刺客香。 月亮的雅称 太阳的雅称 书信的雅称 酒的雅称 女子的雅称 男子的雅称 农历1月别称 农历2月别称 农历3月别称 农历4月别称 农历5月别称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20/09/285549_1040550993.shtml
7.汉语之美!一起品读雪的30种雅称[雪]除来自溧水发布一起品读雪的30种雅称[雪]】除了“鹅毛”,你知道如何优雅地称呼雪花吗? 寒酥、凝雨、琼芳、琼妃、琼英、瑞叶、仙藻、银粟、玉沙、玉尘、玉蝶、玉蕊、玉鸾、碎琼、六出、六飞、六花、乾雨…这些对雪的雅称,你知道几个?戳图了解↓↓一起感受雪中的诗意! ? https://weibo.com/2986699172/FCX8BteTS
8.各类人群雅称法家:战国时主张法治的重要学派。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代表人物是战国时的商鞅、申不害,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名家:是战国时的学派,一名“辩者”,是古代的逻辑学。代表人物公孙龙。 墨家:是战国时的学派,提倡“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节用”、“节葬”等。创始人是墨翟。 纵横家:战国时从事政治https://www.360doc.cn/mip/1133285149.html
9.凤凰法治网【#黑猫投诉启动315线索征集令#】#共筑消费新活力# 黑猫投诉联动@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青年网 @法治网 @消费日报官方微博 @证券日报之声 @新华网财经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交通广播 @凤凰网科技 启动2024年315全民线索征集令。面向消费者征集各类消费侵权线索,曝光不良商家典型案例。促进消费维权共建 全文 1 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q=%E5%87%A4%E5%87%B0%E6%B3%95%E6%B2%BB%E7%BD%91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国法治区别于其他国家法治的“第一”有很多雅称,选出下面句子中对“第一”的雅称用得不够得体的一项 ( ) A. 《红高粱》这部影片由着名演员巩俐领衔主演。 B. 他学习很勤奋,期末考试摘取了桂冠。 C. 在技术能手的比赛中,他独占鳌头。 D. 我们班各项工作都很出色,期末评比中名列榜首。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小伟的爸爸是一家大型国https://www.shuashuati.com/ti/bd0722a821654027ab5639a1f7a95477a1.html
11.奋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湖南衡阳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廻”而雅称“雁城”。“如果把法治比喻为跨越山河的飞行,那么法治政府就是‘领飞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朱健对“法治”两个字特别关注。 3月7日,朱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近年来,衡阳市以法治政府建设为主体工程,以人民为https://www.hengyang.gov.cn/sfj/zcqgfzzfjssfs/20240308/i3274529.html
12.教师法制培训心得8篇(全文)总之,开展法制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民主、法治的观念,让青少年认识到法律不是约束行为的锁链,而是保障生活的要素,偏失的正义会得到法治力量的匡扶,弱势群体也能得到法律阳光的普照,从而自然地产生对法律的信仰,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些才是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他们从单纯的教室教育中学不到的,更是法制教育的价值所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mz8z4pq.html
13.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1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1-7课共14课时教案.docx,您好以下是您请求的文档摘要标题综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17课共14课时教案内容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设计课题开学第一课班级上课时间学习目标对道德与法治课感兴趣了解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11/5322322011011310.shtm
14.凝聚法治共识(第51页)注:本站提供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电子版书本导航,供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机构以及道德与法治家教老师备课,九年级学生在线学习道德与法治,预习和复习以提高学习成绩。由于我们不存储课本图片,点击上方图片将跳转到第三方网站进行阅读,若是您发现链接失效,可发邮件跟我们反馈。http://m.dzkbw.com/books/rjb/zhengzhi/9s/057.htm
15.2016年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必修课试题(附答案)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傣族的雅称是什么?( ) A、孔雀之乡 B、铜鼓之乡福泽谕吉 C、软玉之乡. 答案: A 7、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常见的行礼方式?( ) A、顿首 B、作缉 船舶 C、握手 答案: C 8、2013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内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http://patent.en369.cn/xueshu/299014.html
16.一般论文的结构格式(通用10篇)(三)加大法治监管 1.协调各监管部门协作,优化监管方式 由于我国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机制,各个监管机制间能否协调运行直接影响着金融监管的效率。同时,金融监管的改革应充分考虑我国现有情况,在监管理念上,应以防范风险为核心,从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在监管方法上,实施科学化监管技术和方式,合理设定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il217s2.html
17.人文传媒网据悉,2021年12月27日,教育部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同意,制定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22年初,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即开始着手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推荐包括院领导在内的13名审判业务骨干,经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聘任,在全县各https://www.rwcmw.cn/index/article/?page=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