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2014中国法制史大纲变化详解

1.正确掌握和准确理解中国法制史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基本原理

2.正确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和正确评价。

3.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综合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我国现实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学专业术语和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表达,论述有据,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文字表达通顺。

二、大纲考点解析

对比2013年,今年法制史大纲没有变化。考生可依原计划复习即可。

(一)从往年的出题方向看,法制史这6章的考试重难点分布如下:

(1)五星级重要度、考查题型

隋唐宋法律制度(单选、多选、分析)、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单选、多选、简答)

(2)四星级重要度、考查题型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单选、多选、分析)元明清法律制度(单选、多选、分析)

(3)三星级重要度、考查题型

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单选)、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单选、多选)。

(二)要想在学习法制史的过程中思路清晰,首先要把下面这个历史朝代歌烂熟于心,因为以历史朝代为线索,才能对法制史的内容做出有序的梳理。

助记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三)中国古代法制线索:

源于夏商——盛于西周——春秋社会动荡,法制有所发展——战国由礼法制度向成文法典转变——秦汉成文法体系全面确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发展迅速——隋唐法制成熟、定型——宋元明清时法制沦为人治的工具——清末变法修律,法制开始近代化。以下,就在2012年法制史学备考教材知识点基础上,就2012年法律硕士考研大纲变化作一详解。

(四)学好法制史的几点建议

1、以点带线,以线带面。

2、对比的手法、发展的眼光。

3、把握重点章节和重点法律制度。

4、其他的还有列表格、总结归纳专题等学习方法,可以辅助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

三、中国法制史考点解析

第一章:非主观题章;客观题分值约占1-3分。本章考点主要在西周(礼与刑的关系,刑法原则、婚姻制度),其次是春秋。

第二章:次重点章,主要掌握客观题。本章汉代是个重点。

主观题考点: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上请、亲亲得相首匿)、春秋决狱、秋冬行刑。《法经》适当注意。

第三章:重点章,隋朝、宋朝以客观题为主。本章重点是唐朝,唐朝也是主观题特别分析题的出题重点。

唐朝主观题考点:

1、立法指导思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德主刑辅了解。

2、简述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及其相互的关系。——简述

3、《大中刑律统类》——主要掌握选择题。

4、简述唐律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5、P385刑事立法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古文分析重点。

6、五刑制度、主要罪名

7、保辜制度。古文分析,简述,尚未考过。

8、民事立法:契约(注意出古文分析)、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联系历代)。

9、法官援引法律断案:唐朝司法制度中法官的责任制度。

第四章:次重点章。元朝以选择题为主,明清是重点。

明朝主观题考点:

1、立法指导思想,“刑乱国用重典”“明刑弼教”知道标题即可。

2、奸党罪:奸党包含哪些,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

3、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清朝主观题考点:

1、秋审制度:2009年考古文分析。

2、《大清律例》——选择题为主。

第五章:重点章,是简述题出题重点,清末预防出分析题。

清末主观题考点:

1、简述大清修律的主要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2、《大清现行刑律》。

南京临时政府主观题考点:

1、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历史意义。

2、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

北洋政府主观题考点:

1、《中华民国约法》——从简述题的角度把握。

2、简述北洋政府司法组织体制(或机构)的特点

南京国民政府主观题考点:

1、简述《六法全书》与法律体系。

2、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特点:2011年考题,选择题。

3、简述南京国民政府司法机构的主要特点。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普通法院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四级三审制。

1935年施行的《法院组织法》,普通法院系统实行三级三审制,第三审为法律审。在县、省辖市设立地方法院,在省、特别区设立高等法院,在首都南京设立最高法院。

在普通法院系统中,设立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检察官有权对刑事案件作出侦查、提起公诉或不侦查、不提起公诉的决定,有监督刑事案件判决执行的权力。

根据《中华民国训政约法》的规定,司法院是全国最高司法机构,最高法院隶属于司法院之下。司法院还设有行政法院、公务员惩戒委员会。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没有设立地方法院的县,仍由县长兼理司法。

THE END
1.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精选6篇)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征、缺陷及现实影响 内容提要: 在中国现时法渊源中,只有成文法规范,没有判例。然而成文法的局限性,导致在一部成文法典颁布后不久,又要针对该法的空白和漏洞发布法律解释,但仅凭法律解释,是不能解决成文法所固有缺陷的。纵观我国历史,判例也曾经是法律的渊源,成为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也是其优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ja1s3r2.html
2.五年制《历史》第一学期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学习园地10.宰相制度的废除始于( C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 ) A.法律 B.理性 C.权威 D.宗教 12.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https://zy.ganzhsz.cn/s.php/gjb/item-view-id-143.html
3.中国古代法律制度12篇(全文)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第1篇 一、结婚之原则 《礼记·婚义》云: “婚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 下以继后事也。”这句话清晰明白地道出我国古代婚姻的真谛: 其一, 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 而非个人之事。其二, 婚姻的目的在于祭祀祖先和繁衍后代。正因如此, 我国古代婚姻的缔结有诸多原则限制。以下是结婚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03144rm.html
4.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对于康熙后来发布的圣谕除逐条讲解并附有相应律文的之外,还编了诗歌在民间传颂。这种法制宣传既增加了法律的亲情味,又强化了道德的规范力,将家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法制宣传和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我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法律包容性大,体制稳定性强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28.html
5.html.study.yanxiu.jsyxsq.com/el/proj7、坊市门禁制(仅作参考):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对作为居民区的坊和商业区的市的严格隔离,并对“市”进行官设官管,施以监控后,一个封闭式的市制便形成了。按照同类而聚的原则,所有的商肆都被集中到市内。市的周围被高高的市http://html.study.yanxiu.jsyxsq.com/el/proj_1153/article/37002/5054285.htm?ms=1467630021177
6.简述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特点.docx简述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特点摘要:我国古代的羁縻政策是封建统治者对社会经济进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实意义,对我国现代民族区域自治供给借鉴。 关键字:唐代 羁縻府州 制度 特点历代统治者都生疏到少数民族的独特性,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始终都实行质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3302227.html
7.自考婚姻家庭法复习资料,历年真题5、美国的法律体系可说是渊源于英国法,但其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更显开明和开放。美国婚姻家庭法的特点在于以州的立法为本位。 知识点二 我国婚姻家庭立法沿革 (一)古代婚姻家庭立法 1、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法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具体制度来说,婚姻嫁娶方面有“六礼”之制,婚姻离异方面有“七出”“三不去”之规,最早https://zhuanlan.zhihu.com/p/59906328
8.2017年4月自考西方法律思想史真题完整版3.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国君要获得统治的成功一向有两条道路,一是用法律,二是用 A.神性 B.宗教 C.武力 D.仁慈 4.以下属于西方法律传统最为明显的特点是 A.法律制度与其他制度有鲜明的区分 B.法律职业者接受专门的训练 C.存在法律的实体和体系的概念 https://zikao.eol.cn/a/201709271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