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尸这件事,从古至今的中国法医们都是怎么做的?

提起法医这项职业,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最近刷屏的《Unnatural》?还是《CSI》?《法医秦明》?《法政先锋》?

每天与尸体打交道,应该是绝大多数人对法医的印象。因此法医常被称为“尸语者”,“死者代言人”。他们需要从死者身体的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还原真相。

在中国,法医这个职业非常古老,今天大院er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从古到今,中国的法医们都是怎么验尸的?

01古代“法医”都是哪些人?

虽然中国古代没有“法医”一说,但也有类似做法医工作这样的人,如秦国的“令史”;到唐宋时,“仵(wǔ)作”便是事实上的“法医”。

仵作又称“行人”,本是古代专门从事尸体处理、帮助殡葬的人。到宋朝,验尸成为侦办凶杀案通行的司法鉴定手段后,仵作便常被官府雇用为“法医”,操验尸体。仵作工作时,要在主持检验的官员指挥和监督下进行。验尸情况要在现场大声报给主持官员,最后由验尸官员得出鉴定结论,类似于现代的法医跟刑警之间的关系。

上述仵作、阴阳先生都由男性担任,对男尸进行检验,如果是女尸,则要由“稳婆”兼任,在早期还有“隶妾”协助主检官完成验尸。

02没有高科技手段古代如何验尸?

法医验尸是现代司法鉴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中国古代,由于观念陈旧,不可能对死者“开肠破肚”,又缺少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法医”是如何进行尸检以查清死亡真相呢?

判断死亡原因

若是上吊死亡的,死者的舌头一般会伸出来,大小便失禁;如果是死后挂起的,则无此现象。

仵作将尸骨洗净后,摆放到竹席之上。挖出一个地窖,里面堆放柴炭,将地窖四壁烧红,除去炭火,泼入好酒两升、酸醋五升,趁着地窖里升起热气,把尸骨抬放到地窖中,盖上草垫。大约一个时辰以后,取出尸骨,放在明亮处,迎着太阳撑开一把红油伞,进行尸骨的检验。如果骨断处有红色,说明是生前被打断的;骨断处没有红色,则是死后的损折。

这些古老的做法有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比如上面提到的红伞验尸,基本原理是红油伞可将红色之外的可见光全部过滤,长波的红外线就透过伞照在骨头上,如果是生前受伤,骨头内部血管有破裂出血,血液在红外线照射下就显现出来,跟现代刑侦中侦测血迹的“荧光反应”原理很相似。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宋慈,后世称他为“法医学的鼻祖”,他所著的《洗冤集录》详细的记述了人体解剖、勘察现场、鉴定死因、自杀或谋杀、各种解毒方法等内容。

他把当时的中医药学应用于刑狱检验,并对先秦以来历代官府刑狱检验的实际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因而此书一经问世,就成为当时和后世刑狱官员的必备之书,几乎被“奉为金科玉律”,其权威性甚至超过朝廷颁布的有关法律。750多年来,此书先后被译成朝、日、法、英、荷、德、俄等多种文字,其影响非常深远,在中、外医药学史、法医学史、科技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03中国现代法医之父:林几

从古至今,受入土为安、保留全尸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法医的鉴定工作发展缓慢。在民国初年,法医验尸技能还一直停留在尸表检查的阶段。直到我国现代法医学创始人林几(1897-1951年)的出现,才慢慢得以改观。

林几先考入北平医学专门学校(现在的北大医学院),之后又只身前往现代法医的发祥地之一德国,在维尔茨堡大学医学院专攻法医学。博士学成归来后,他在北平大学医学部筹建法医教研室,主持开设了病理、物证、化验、诊查等研究室,并精心选购西方现代化仪器设备,进行法医鉴定方面的研究,积极培养我国的法医人才。

他一生致力探索切实可靠的法医检验新方法,用科学阐明真相,而且并不一味迷信古代学术典籍,而是用科学的原理验证其中精华、剔除旧法的糟粕。从而推动了我国法医学的进步与发展。

他一生参与验案无数,其中十分著名的是1933年11月10日发生的“糟肉验毒案”,原告认为死者是吃了被告做的红糟肉中毒而死亡,为了确认糟肉是否无毒以及检验部门结果的准确性,他进行了细菌培养与动物实验,最后证实红糟肉内不含毒质,亦无肉毒杆菌,死者并不是被红糟肉毒死的,从而还了被告一个清白,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04现代法医验尸有什么妙招?

首先要告诉大家,现代法医可不仅仅是验尸,他们需要对活体、尸体、精神和犯罪现场进行勘察鉴定,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

现代法医学主要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人类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法医精神病学等。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现代法医的常用方法:

指纹采集(法医物证学):指纹做为一种常见的生物特征,由于其终生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常作为刑侦过程中的生物特征识别的重要证据。通过对比指纹的不同细节,可以对于指纹进行特异性的鉴别,于是在刑侦过程中,指纹的收集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过程。

人的手掌表皮几乎都布满了汗腺,当手指或者手掌,接触其他物体时,汗腺分泌的汗液自然就会附着在物体上,而汗液中含有多物质,如:尿素、蛋白质、无机盐等,除了普通的通过灰尘集结等物理方法获取指纹,最常用的几种化学指纹显现技术分别是碘熏法、宁海德林法等。

刀起刀落间,以法的名义,寻找事实真相,以医的技术,帮助冤魂安眠。愿法医这群人紧握手中锃亮的解剖刀,照亮黎明中的黑暗!

参考文献:

[1]崔佳明。宋代法医制度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7。

[2]袁丽。我国法医物证鉴定领域标准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证据科学,2016,24(03):352-365。

[3]邓哲先。中外法医学史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4]王明忠。禁忌中的古代法医——仵作[J]。考试周刊,2011(48):235-236。

[5]王旭。中国法医临床学之鉴定现状、技术标准与科学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16(04):68-72。

THE END
1.安化二中2008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三)教研活动(7)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 (8)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八、中国古代民族和人口的迁徙及其意义 1.流向:①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的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③内地人http://www.ah2z.com/jxyj/jyhd/content_1371
2.社会转型期总体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具体表现:①政治:完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 ②经济: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 http://m.fz18z.cn/nd.jsp?id=271&id=271
3.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许多值得珍视的经济法律制度。文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通过溯源中国古代经济法,探寻“以农为本”的中国古代经济法的历史由来,揭示中国古代经济法不同于西方近现代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以纠正“中国古代并无经济法”的长期认知https://cfr.swupl.edu.cn/xsdt/3b563a51d28447c3a16866b3208a2645.htm
4.中国法律史研究范式之比较中国法律史研究范式之比较 ——范式的类比、对比与范式转换 在现今主流中国法律史经典著作中,或有视域贯通上下五千年的编年体通史,或是着眼于某一朝代、扎根于某一角度展开叙述的详史,它们所采用的视域和引以为据的一套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书作的内容和作者的核心观点。笔者通过对现今中国法律史主流教材和学者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1/id/7756524.shtml
5.科学网—中医的是是非非的确,中医是中国文化遗产,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然而,医学也不是纯自然科学,医学实际上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早在150多年前,细胞病理学的创始人魏尔啸就说:“医学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其实,中医正是处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处。不同的只是古代自然科学和古代社会科学的交叉处。那么,当现代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17-892768.html
6.中国古代法律对中国现代法律是否有所影响?当然是有的,正如同中国现代文化的与古代文化并不割裂一样,中国现代法律也对中国古代法律进行了“扬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9090008/answer/3435307380
7.指出中国古代法律与古罗马法律的显著不同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1)法律性质不同,中国古代法律包括奴隶制及封建制两种性质,古罗马法律只有奴隶制的性质.(2)法律结构不同.中国古代法律民刑不分以刑为主,而古罗马法律则私法发达公法不发达.(3)法律内容不同.古罗马法律有最早的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0f30f6bff162c5293e5715bed8fe7031.html
8.国学网站——浅论礼法传统的社会历史根基——中国古代社会的二元内容提要:本文对中国古代社会综合治理结构和礼法二元法律传统进行剖析,进而论述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历史根基,即中国古代社会二元政治格局。在此基础上探讨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引发对法律的本质和内涵的中国和历史维度的思考。 关键词:礼法、二元论、法律文化、政治格局 http://www.guoxue.com/lwtj/content/lifang_qllfc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