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史(古代部分)

《中国法律史》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基础法学专业课。是法学专业10门核心必修课之一。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习者系统了解中国法律制度发生发展的历史源流、基本规律及经验教训,提高法学理论素养,完善法学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对于法学理论与各部门法学的理解。

课程内容

由于课时所限,本课程不涉及清末及以后时期的法律制度。授课视频32个,每个10分钟左右,视频突出影响中国法律发展的重要法典、重要制度以及重大事件。观看视频之外,学习者还需要阅读学习资料并完成作业。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2.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与与夏商法制概况

第1节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

第2节夏商法制概况

第一章单元作业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夏商法制概况单元测验

第二章西周法制

第1节“明德慎罚”——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之源

第2节周公制礼作乐

第3节西周的立法活动

第4节西周的婚姻家庭制度

第二章单元作业

第二单元单元测验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

第1节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

第2节中国封建法典之源——《法经》

第三章单元作业

第三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秦朝法制

第1节秦朝的立法思想

第2节秦朝的立法活动和法律形式

第3节秦朝的法律内容

第四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单元作业

第五章汉朝法制

第1节汉朝法律思想的重大转变

第2节汉武帝以后的“德主刑辅”思想

第3节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

第4节汉代的继承制度

第5节春秋决狱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五章单元作业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

第1节“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确立

第2节司法制度之大理寺的沿革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六章单元作业

第七章隋唐法制

第1节“十恶”不赦与隋朝《开皇律》

第2节唐朝的立法思想

第3节中国古代律学的最高成就——《唐律疏议》

第4节唐朝的刑法原则(上)——区分公罪与私罪等

第5节唐朝的刑法原则(中)——“八议”与特权

第6节唐朝的刑法原则(下)——同居相隐不为罪

第7节唐律的主要罪名(上)——“十恶”

第8节唐朝的主要罪名(下)——“六杀”、“六赃”和保辜制度

第9节为什么说唐律是中华法系的代表

第七章单元测验

第七章单元作业

第八章宋朝法制

第1节“阿云之狱”与敕律之争

第2节宋朝的典卖制度与继承制度

第八章单元测验

宋朝法制单元作业

第九章明朝法制

第1节“明刑弼教”的《大明律》

第2节明朝的重典治吏

第九章单元作业

第九章单元测验

第十章清朝法制

第1节中国古代法典集大成者——《大清律例》

第十章单元测验

第十章单元作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第2版。

公法系列教材马志冰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2版。

(选择其中一种即可)

问:为何下载的课件和视频播放的课件不一样?

答:为了呈现更好的观感,视频由制作公司特意加了动画效果,但下载的课件中文字内容更全。课程学习中若有问题,欢迎提问交流。

问:有人在课堂交流区抄袭他人的答案,如何处理?

答:同学们不要抄袭,留言是为了让老师了解你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抄袭别人留言会失去让老师辅导你的机会,还有可能被扣分。

问:只完成单元作业的提交,但是不参加作业互评,会有什么后果?

答:单元作业采取学生互评方式,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50%,只完成部分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80%,只有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才给予所得分数的100%。希望大家在提交作业之后积极完成作业互评,否则会影响自己的作业成绩。

问:有些单元测验里的题视频中没有讲到,还有些课后作业不会做,请问需要准备什么参考资料或是教材吗?

答:在课程介绍页已说明,视频时长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讲解视频“突出影响中国法律发展的重要法典、重要制度以及重大事件。观看视频之外,学习者还需要阅读教材等学习资料”,请大家阅读学习资料后再做单元测验。如果手边没有资料,可以参看在各章节文档中上传的马志冰老师主编的公法系列教材相应内容。

问:慕课的视频和文档能下载到手机里吗?

问:学期末结束之后还能看到视频吗?

答:课程结束后可继续观看。但是新一期课程开课后会关闭上一期课程,需要您参加新一期课程才能观看视频。

THE END
1.中国法律如何起源(2)至此,礼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具有了法律的内涵,直至周公之礼礼得到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中国古代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3)礼是中国古代法的重要渊源,中国古代法的最初表现形式主要以礼表现出来。三、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1.刑起于兵2.礼法结合3.宗法统治4.民族融合5.成为专制工具6.民族融合7https://m.edu.iask.sina.com.cn/jy/gm7hW3N1weg6.html
2.法律硕士联考中国法律的起源在法制史的广阔天地中,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阶段,一直吸引着众多法律爱好者的目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看看中国法律是如何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 一、夏朝:法律的萌芽 https://www.jianshu.com/p/a1ae34520e6e
3.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演变史略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演变史略 一、古代法律的起源与特点 在中国历史的早期,法律制度并非如现代社会中那般明确和完善。原始社会时期,法规主要依靠习俗和部落领导人的命令来维持秩序。在商朝时期,开始出现了一些书面记录的法则,这些法则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对于生产力的控制,以及对下层人民生活方式的规范。https://www.tepnw.com/mao-yi-yu-jing-ji/457512.html
4.法的起源(精选三篇)由此可见,东西方不同的伦理道德类型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法律发展模式。如果说法律形式主义体现了西方社会特有的市民伦理道德与制度安排,而法律伦理道德主义则充分反映了东方及中国社会固有的历史逻辑,体现了东方社会儒家伦理道德的法权要求。 参考文献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篇2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u8ai3f.html
5.汉语“法学”一词的起源及其流变/何勤华古代汉语“法学”一词所包含的主要是法(律)注释学,而且基本上局限于刑法领域,当然,有时也涉及一些行政法学(事实上是如何役使官吏的“治吏之学”)和关于法律的起源与功能等问题的法哲学(事实上是“刑法哲学”)的内容,但这种法哲学仅是伦理学家和哲学家(如孔子、孟子等)或政治家(商鞅、韩非等)或官僚(如马融、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46&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