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法学名家讲座(342)暨秦汉至唐律令系列学术讲坛(5):中国古代法典条标的起源

周东平,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兼任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及东方法律文化分会执行会长等。在《历史研究》《法学研究》《東方學報》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译文百余篇,独著《中国中古法史论衡》《中国茶文化史》《犯罪学新论》,合著《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之影响》《二十世纪唐研究》《東アジアの死刑》等,主编《<晋书刑法志>译注》《<魏书刑罚志>译注》及连续出版物《法律史译评》(1-9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等。

主持人:

刘晓林,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与谈人:

楼劲,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岳麓书院讲座教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近年主要研究中古制度、思想与政治,历年出版《魏晋南北朝隋唐立法与法律体系》等专著五部,发表《周礼与北魏开国建制》等论文百余篇。

张春海,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近年主要研究隋唐史及中韩关系史,出版《唐律、高丽律比较研究——以法典及其适用为中心》等专著,发表《论唐律对朝鲜王朝前期法制之影响——以“华化”与“土俗”之关系为中心》等论文数十篇。

赵晶,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近年主要研究唐宋法制史,出版《〈天圣令〉与唐宋法制考论》等专著两部,发表《唐令复原所据史料检证》等论文数十篇。

腾讯会议:699-192-210

学术支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秦汉至唐律令立法语言分类整理、谱系建构与数据库建设”(21&ZD197)项目组

THE END
1.中国法律如何起源(2)至此,礼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具有了法律的内涵,直至周公之礼礼得到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中国古代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3)礼是中国古代法的重要渊源,中国古代法的最初表现形式主要以礼表现出来。三、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1.刑起于兵2.礼法结合3.宗法统治4.民族融合5.成为专制工具6.民族融合7https://m.edu.iask.sina.com.cn/jy/gm7hW3N1weg6.html
2.法律硕士联考中国法律的起源在法制史的广阔天地中,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阶段,一直吸引着众多法律爱好者的目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看看中国法律是如何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 一、夏朝:法律的萌芽 https://www.jianshu.com/p/a1ae34520e6e
3.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演变史略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演变史略 一、古代法律的起源与特点 在中国历史的早期,法律制度并非如现代社会中那般明确和完善。原始社会时期,法规主要依靠习俗和部落领导人的命令来维持秩序。在商朝时期,开始出现了一些书面记录的法则,这些法则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对于生产力的控制,以及对下层人民生活方式的规范。https://www.tepnw.com/mao-yi-yu-jing-ji/457512.html
4.法的起源(精选三篇)由此可见,东西方不同的伦理道德类型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法律发展模式。如果说法律形式主义体现了西方社会特有的市民伦理道德与制度安排,而法律伦理道德主义则充分反映了东方及中国社会固有的历史逻辑,体现了东方社会儒家伦理道德的法权要求。 参考文献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篇2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u8ai3f.html
5.汉语“法学”一词的起源及其流变/何勤华古代汉语“法学”一词所包含的主要是法(律)注释学,而且基本上局限于刑法领域,当然,有时也涉及一些行政法学(事实上是如何役使官吏的“治吏之学”)和关于法律的起源与功能等问题的法哲学(事实上是“刑法哲学”)的内容,但这种法哲学仅是伦理学家和哲学家(如孔子、孟子等)或政治家(商鞅、韩非等)或官僚(如马融、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46&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