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在云南云南牟定:“五用”工作法深化农村普法宣传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原标题:【七五普法在云南】云南牟定:“五用”工作法深化农村普法宣传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牟定县地处云南省中部,县城距州府楚雄32公里,离省会昆明197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464平方公里,下设4镇3乡、84个村委会5个社区、778个自然村、1206个村居民小组,耕地面积20.73万亩,人口20.34万人,人口密度138.5人每平方公里;主要居住汉、彝、苗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6万人,占总人口的23.6%。全县有少数民族聚居乡镇2个;有少数民族聚居、散居村委会61个,占全县89个村(社区)总数的68%;少数民族人口占50%以上的自然村238个,占全县771个自然村总数31%。

牟定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素有“彝族左脚舞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腐乳之乡”和“匠人之乡”的美誉,牟定彝族左脚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万人同跳左脚舞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起源于明清时期的腐乳远近闻名,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近年来,牟定县全面推行“五用”工作法,切实增强普法宣传的实效性,让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打通普法惠民“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风尚,2017年以来依法治县工作连续三年考核名列全州第一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多年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综治平安建设考核名列全州第一名,被命名为云南省先进平安县,并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坚持民族干部送法下乡

培养普法骨干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地熟、人熟、语言通的优势,以乡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脱贫攻坚帮扶“结亲”干部、“五老人员”和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行政执法人员以及“一村一警一助理”、村社区法律顾问等为骨干,组成县级少数民族法治宣讲团1个,乡镇少数民族法治宣讲团7个,村社区少数民族法治宣讲团61个,共有宣讲员210余人,定期不定期深入到少数民族村组、乡镇集镇开展法治宣传和“送法下乡”活动,其中“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普法模式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等主流媒体宣传报导。“送法下乡”活动覆盖了全县7乡镇89个村社区,受教育群众25.2万人次。

坚持民族语言传播法治

注重法治渗透

以200余名少数民族民间艺人、70余个城乡老年协会、140余支彝族左脚舞文艺表演队等为依托,有效运用“汉语+彝语”双语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将党的政策、法治理念、法律知识融入群众耳熟能详的300多首彝族左脚舞歌词中,让少数民族群众跟着旋律唱调子,跟着调子跳左脚,跳了左脚明法理,通过歌舞传法、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法治精神,培育法律信仰,普及法律知识,为少数民族群众传播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律援助、弘扬法治文化注入法治基因,带动少数民族同胞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牟定实现全省首批脱贫摘帽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坚持民族文字诠释法治

提升法律素养

注重彝族文字传承保护,定期举办彝文“读书识字班”,坚持开展“法律进村居党员大会、进村居民代表大会、进两委班子会”的“学法三进”活动,深化民族地区法治创建,共培育“普法中心户”24000余户、“法律明白人”41000多人,开展法律培训讲座750多场次,发放各类普法教材资料1.2万余份(册),制作彝、汉双语的“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阵地标识牌”“村规民约牌”等330余块,书写彝、汉双语的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的固定标语1140余条,有效提升了村级组织和广大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坚持民族节庆展示法治

丰富法律知识

以“正月十五赶猫街”、“牟定三月会”、“蟠猫四月八”“江坡六月六”、化佛山秋会、彝族火把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在县城广场公园、乡镇集镇、旅游景区等人群聚集场所,以物资交流、文艺表演、篝火晚会等形式,通过悬挂横幅标语、挂图、设立展台、提供法律咨询、现场讲法、文艺表演、播放法治宣传片等方式,开展普法活动350余场、发放法律书8000余册、普法材料1.4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1.2万余人。

坚持民族文化体现法治

强化法治熏陶

投入500余万元资金,加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彝族左脚舞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县城规划建设了化湖法治文化广场、南山公园法治主题公园、龙川河法治文化长廊,在乡镇打造了戌街忠心村法治文化广场、碗厂村法治文化长廊、坝上村凤巢法治文化大院等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成功举办“法治牟定·和谐家园”书画摄影作品展,遵循“法德与民俗融合”建设理念,融合文化性、娱乐性、知识性、教育性为一体,将法治意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把宪法精神、法治观念植根于群众思想意识深处,让法治思想内化于心、法治精神外化于形,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和群众法治文化的视觉“盛宴”,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风气日益浓厚。

深化发展“枫桥经验”,创新基层治理机制,以法治引领,坚持“线上”“线下”两手抓,从小微处着手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共和镇茅阳社区居委会、余新村委会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19年,全县没有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为全省5个、全州唯一“零命案”发生的县市,被评为为“云南省先进平安县”。

THE END
1.农村法律知识宣传课件.pptx农村法律知识宣传课件目录CONTENTS农村法律知识概述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农村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农村劳动就业法律制度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农村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法律制度01农村法律知识概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律在农村社会中发挥着维护秩序、保障权益、促进发展等重要作用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2453578.html
2.最新农村法律知识讲座(27页)最新农村法律知识讲座.pptx 27页内容提供方:djdjix 大小:5.92 MB 字数:约2.87千字 发布时间:2024-02-04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最新农村法律知识讲座.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203/8022113072006033.shtm
3.农村法律知识讲座讲稿农村法律知识宣讲范文.doc该【农村法律知识讲座讲稿 农村法律知识宣讲范文 】是由【raojun000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村法律知识讲座讲稿 农村法律知识宣讲范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https://www.taodocs.com/p-879832602.html
4.网络法律意识范文12篇(全文)其次,学校要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创造氛围,为学生提高法律意识提供更多的机会。学校要尽量多地举办一些法律专题的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将娱乐和学习相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些趣味性较浓的活动,让学生在娱乐过程中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davxuzo.html
5.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律师为“三农”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促进农村(四)律师应成为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的生力军 农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是现实和迫切的,在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活动中,律师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律师应以多种方式开展农村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活动,如送法下乡、开设律师农村法制讲堂等,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目前农村普法教育和法制https://www.fzlawyers.net/index.php?s=index/show/index&id=3454
6.在农村宣传法律知识的目的和意义1.增来自每天睡觉yy在农村宣传法律知识的目的和意义 1. 增强农民群体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农民群体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面临法律问题时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宣传法律知识https://weibo.com/7895640100/OnZnS2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