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是法律概念,与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相对应;人民是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在现阶段,依据《宪法》序言第10段的规定,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所以其次,二者的法律地位也有区别。我们讲“人民的权利”,主要是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讲“公民的权利”,指的是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人所享有的法律权利。
第三,地位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享受权利方面的差异。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全部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而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受全部的法律权利,也不允许他们履行公民的某些光荣义务。
第四,二者的范围也不同。我国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更广泛,除了包括人民以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
第五,公民通常所表达的是个体的概念,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
除了基本权利的概念外,我们还将谈到“宪法权利”和“公民权”两个词汇。
一般而言,宪法权利(constitutionalrights)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在有些国家,宪法权利的外延要广于基本权利,在建立了司法审查制的国家中,宪法权利还包括宪法没有明确规定、而由司法机关所确认的公民权。公民权也可以称为民权(civilrights),其基础和主要内容都属于宪法权利,尽管一般也以公民资格为享受权利的条件,但其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个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上就是对于公民权利与宪法关系的介绍,在我国公民权利的赋予是有关法律规定的,而有关法律的基础就是宪法,因此公民权利与宪法的关系并不直接,相反是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从公民权利的规定也可以看出我国宪法对于公民合法利益的维护。
国外修改宪法对世界可能有哪些影响?
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
宪法修改的部分内容的建议有哪些意义?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
简介:
执业领域郭峰律师的执业领域为民商事诉讼、仲裁和刑民交叉案件辩护,尤其在仓储物流与运输纠纷、交通事故、刑事辩护、刑民交叉案件辩护、房地产与建设工程等业务领域,具有非常丰富的实务经验,熟知法院民商事案件的裁判规则与实务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