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军:中国电商法律基本框架

2023年2月28日,“中欧跨境电商法律论坛”在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邀请了来自中国和欧洲法学界、法律实务界、企业界人士就中国电商出海中遇到的合规问题及解决的路径展开了一场跨界对话。

以下是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薛军在论坛上的发言实录,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刚才听到德国教授对欧洲的介绍有很多知识上的收获。同时,也有一个特别鲜明地感受,当中国学者谈电商法时,和欧洲学者基本不在谈同一个事情,差别是非常大的。因为我本人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专门聘请的立法专家顾问,专门做电商法,现在担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法律顾问,专门对着网络交易监管、电商这块的规制。

中国电商法的基本体系

我来介绍一下中国电商法的基本体系,这是我的同事,也是我非常杰出的师弟江溯教授布置的命题作文。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国随着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立法立规马上跟上。其中最核心,世界范围内非常有特色的一部法律是2018年制定的《电子商务法》。我等下会详细讲一下《电子商务法》的基本情况。当中国学者谈电商时,更多是从这样的法律框架谈电商问题。刚才德国教授谈德国语境或者欧盟语境的电商,更多是进入互联网远程交易之后,消费者保护等等领域出现的特殊问题。而我国谈电商更多是对于新的商业模式有效的政府规制的问题,这个差别是非常大的。

我国还会针对特定的电商业态,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相应规范性文件。因为今天是讨论跨境电商,所以我只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对于中国从事跨境进口的企业,这就像小宪法,486号文支撑着中国跨境进口业内怎么做,这个文由商务部、发改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这种情况针对骑手,新业态怎么弄也有7~8个部门联合发文。马上平台分级分类、关于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十几个部门联合制定、联合发布,这都是中国法律规则表现的一种特殊形态。

这里简单列举了电商平台责任主要包括的内容:对入驻平台的经营者的身份审核责任,相当于你是入门者,对谁进入平台从事活动要有审核责任;对平台内的信息的合法性的管理责任;制定合理的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的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例如消费者评价权);各种类型的平台信息披露责任;配合执法的责任;对平台上的各类主体的安全保障责任(《电子商务法》38条),在实务中用得非常多;防范各种形式的网络违法行为的平台责任。上述只是不完全的列举,但可以通过这个列举理解,未来如果在传统公司组织架构之外,出现一个新类型的社会组织体、数字平台,中国非常早就开始了针对数字平台的专项立法——《电子商务法》。我们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电商法的核心内容,并不像国外学者,当电商模式出现后,消费者保护出现了什么新问题,我们认为那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需要延伸发展的问题,我们这里主要解决一种新类型的社会主体,怎么配置他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责任的问题,我想大家要理解这个很关键的问题。

今天是给在座的朋友简要介绍、理解中国的电商法是什么东西以及框架,因为了解这个才能做好电商律师,才能抓住根本问题。《电子商务法》处理了很多问题,事实上在其他法律中都有,和其他法律有非常高度叠加的关系。

中国电商法律的发展

最后,简单说一下中国电商法律的发展。

第一,从电商平台走向一般性的数字平台。我国规定《电子商务法》针对一种类型的电商平台做出规定,但现在平台类型非常多,要针对其他类型的,不是那么典型的平台有所规定。

第二,我们会有一系列针对具体电商业态的规范体系。比如直播电商专门有好几个部门规范性文件。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网络消费的司法解释,一半以上的条款是针对直播电商的规定。社交媒体电商、跨境电商(跨境进口/跨境出口)都要有针对性的规定,这是我们做合规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第四,政府与大型的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关系模式问题。大家将来如果帮互联网企业做合规,更多涉及到执法配合的问题、数据提供问题等等,这块也是有非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

第五,由于电商的发展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数字劳工问题,比如外卖骑手如何保护、直播平台主播的法律定性问题,包括他们合同的定性问题,互相挖主播是不是不正当竞争问题等等。还有一些账号交易的问题,虚拟财产等。在中国,随着互联网兴起对商业发生影响之后的一些新问题,在中国都被纳入到一个广义的电商法框架之中,很多人都在对它进行研究。

这就是我们理解的中国电商法的基本框架。我们包括江溯他们以后要和国外交流,谈电商问题时,中国的学者、立法者的理解模式就是如此,和欧盟在语境上有这样一些明显的差别。我没有做PPT,但可以谈谈,欧盟事实上也开始有点像中国这样做,但可能不被认为是电商法的问题。比如欧盟刚生效的《数字市场法》,其实就是针对大型数字平台作为其中一种主要类型,产生的市场影响对其进行规范,所以他们会有守门人等这样的规则,在中国其实电商法平台责任早有规定,这一点实际上我们有自己比较独特的立法路径。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电商法的基本框架,特别是它的特点的介绍,我相信这样一种背景的理解,对我们后续讨论会有一点帮助。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THE END
1.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层次结构法律法规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然而,这些法律法规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就在于它们的多样性和精细化管理。 首先,国家根据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例如,西方国家以宪法为基础构建了复杂而完善的立法体系,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1303.html
2.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是什么?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是什么? 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共第一百四十三条。http://www.jcrb.com/xztpd/2024/202411/xianfari/xianfaridarijixian/202412/t20241202_6746057.html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它的形成,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4.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上七个法律部门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特点和要求,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为你推荐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714399717587936940.html
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政策解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和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 中国特https://www.110ask.com/zhengce/16620806439523617881.html
6.物流法律体系完善(精选十篇)物流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统领现存多头分散的物流法律法规, 构建物流法律体系的前提条件。 2. 构建物流法律体系框架 物流法律体系涵盖了与物流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文件, 因此, 应将物流法律体系界定为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与物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这个体系应该是系统的、综合的、专业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h32z89.html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下列法律部门A. 宪法和行政法 B. 劳动合同法 C. 民法和商法 D. 经济法和社会法 E.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和诉讼程序法https://www.gaodun.com/q/305l6d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下列法律部门()E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和诉讼程序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C,D,E】 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一)宪法(二)行政法(三)民法(四)商法(五)经济法(六)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七)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八)刑法(九)诉讼程序法https://www.bkw.cn/tiku/jblw7.html
9.宋代的法律体系研究7篇(全文)城市管理法律体系框架应当依据城市管理的目标和内容,分别从国家层面、省级政府层面和地方城市政府层面三个层次进行设计。首先国家要有一部完整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对城管部门的权利和义务、法定职责以及履职范围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次是省级政府根据国家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制定全省配套的城市管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dr9dabzs.html
10.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①宪法;②行政法;③民法和婚姻家庭法;④经济法;⑤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⑥军事法;⑦环境法;⑧刑法;⑨诉讼程序法。 十三、法律的特征: l、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性,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1.中国特色廉政法制框架体系包括三大廉政法律制度规范分别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国特色廉政法制框架体系包括三大廉政法律制度规范分别是()。A.国家法律法规B.党法党规C.中央八项规定D.地方反腐倡廉制度规范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https://www.shuashuati.com/ti/9514b639248e46169963019a0a4ef9cb.html?fm=bdbds567b918d326a564883de6553e50c8463
12.融贯性与法律体系的建构——兼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雷磊 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 然而须先行阐明的是,尽管上述两方面的问题有其区分的必要,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法律体系的融贯性为法律推理提供了必要的融贯性确保,尽管它并不构成后者的充分条件。法律推理总是在有效法律体系框架内活动,法律体系的融贯性越强,推理的融贯性也越强。但一个http://www.sass.cn/109000/24631.aspx
13.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论体系:需求分析构建导向与整体框架构建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论体系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服务中国政府监管实践需求,提炼概括中国监管实践经验与规律等基本导向,以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论体系以“监管有据、运行高效、精准有效、公开透明、激励约束”为基本特征,其整体框架是由政府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监管机构体系https://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553810055
14.浅谈入世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而且我国正在全面准备加入世贸组织,并对有关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修改,以使法律框架符合新的要求。 1998年底颁布《证券法》,标志着中国初步形成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法》等为代表的金融法律体系。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发育过程相比,中国金融法律体系尚不全面、不完善、不成熟,金融法律法规过于笼统,操作性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80727095449_10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