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万题?day22019教师招聘考试打卡刷题

1.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否认了教育的()

A.社会性

B.目的性

C.文化性

D.政治性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3.从教育有史以来,除()之外教育都是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4.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

5.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提高人的素质

D.促进人类和谐

6.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A.注意、期待、要求、行动

B.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D.明了、联合、提示、巩固

7.“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8.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官学和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

B.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

C.鲜明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

D.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向结合

9.《学记》中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A.“不陵节而施”

B.“学不躐等”

C.“当其可”

D.“盈科而后进”

10.“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这句话来自()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维特罗克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教育现象

12.开展“教学与发展”实验,以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一般发展”概念的提出者是()

A.巴班斯基

B.维果斯基

C.杜威

D.赞可夫

13.学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然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进入()后均出现了学校。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14.“教”和“育”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早见于()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说文解字》

15.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A.生物起源论

B.交往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16.《学记》中提出“时教有正业,退息有居学”。这句话强调()

A.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D.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17.“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

18.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的是以“白板说”著称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马卡连柯

19.下列选项中,关于教育学的发展,表述正确是()

A.孔子的《论语》是我国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B.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D.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梅伊曼

20.“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21.西方早的一部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学法论著的是()

A.《大教学论》

B.《雄辩术原理》

C.《教育漫话》

D.《普通教育学》

22.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

A.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形成

B.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C.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D.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23.中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与发展》

24.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指的是()

A.教育方针

B.教育功能

C.教育制度

D.教育内容

25.下列关于教育要素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均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B.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有知识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者

C.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D.教育形态的多样化是由于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结合而造成的

26.被成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并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人是()

B.康德

C.培根

D.赫尔巴特

27.认为教育的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的教育家是()

B.陶行知

C.赞可夫

D.蔡元培

28.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代斯巴达军队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

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

C.古代雅典在西方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D.古代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目的是为培养雄辩家

29.下列称号与人物之间对应错误的是()

A.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

B.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C.实验教育之父——斯宾塞

D.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

30.在教育过程中,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A.比较研究法

B.行动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调查研究法

31.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研究(),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A.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

B.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

C.教育对象和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32.下列表述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起源观点的是()

A.“大猫教小猫捕鼠,老鸭教小鸭游水,都是教育”

B.“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C.“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

D.“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A.生活叙事

B.叙事研究

C.教学叙事

D.自传叙事

34.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的教育家是()

B.杜威

C.斯宾塞

35.关于教育学的发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新中国教育学产生深刻影响的是凯洛夫

B.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比较轻视国民教育

D.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36.否定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单一性和统一性,这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为()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技术现代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37.下列关于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要素相互独立,之间没有影响

B.学生是教育者和教育影响间的中介

C.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D.教育者是受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38.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包括()【多选】

A.无专门教育人员和机构

B.教育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C.教育的方式是“口耳相传”

D.教育没有阶级性

39.“生活的磨难教育了我们”中的“教育”指的是()【多选】

A.正规教育

B.非正规教育

C.广义的教育

D.狭义的教育

40.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表达了他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思想。以下符合其教学主张的有()【多选】

A.主张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和主体地位

B.主张教学要基于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C.主张把“教育教学心理学化”

D.主张把兴趣与方法视为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

41.夸美纽斯是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教育家,他的众多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夸美纽斯的论述正确的是()【多选】

A.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B.提出了“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理念

C.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D.提出了教学教育性的问题

42.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多选】

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B.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C.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

D.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43.下列属于古代教育发展特点的是()【多选】

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B.脱离生产劳动

C.具有科学性

D.形式简单

44.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多选】

A.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B.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矛盾

45.下列与“盈科而后进”体现相同教育原则的是()【多选】

A.不陵节而施

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判断题

46.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先进的教学机器,机器将要代替教师,学校要逐渐消亡。

THE END
1.中国古代文化读书笔记。(中国文化概论)书评z 试用“文化具有民族性”评价“全盘西化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一、地理环境是文化发生发展的自然基础1、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气温、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水陆分布等等;人文地理环境:疆域、政区、民族、人口、交通、农业、牧业等等,前者是更为https://book.douban.com/review/4531549/
2.法学考研法制史高频考点:中国法的起源对法学考研法制史考点还不熟悉的同学们赶紧看过来吧!小编以“中国法的起源”为例,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法学考研法制史考点的内容,具体如下: Ⅰ中国法的起源 一、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夏朝 公元前21世纪夏启建立夏王朝时,中国的国家和法律制度即正式形成。中国国家和法起源于夏朝的建立,其主要依据在于: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96145.html
3.简述中国古代法的起源。简述中国古代法的起源。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关于中国法起源的时间,主要有三种说法:起源于五帝时代、起源于夏代、起源于商代。目前没有证据能够确凿无疑地支持三种说法中的一种,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古代法起源很早,早在阶级和国家出现之前,中国古代法已经存在了。“神农无制令而民从”一类的说法不能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1b51674ce45c3b3567ec8b40&fr=search
4.工会业务知识31.一法三卡是指:“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安全检查提示卡”、“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及(“危险源点警示卡”)。 32.困难职工建档坚持“申请且承诺”的职工申请诚信责任制,“(谁申报)、(谁审核)、(谁负责)”的工会申报审核责任制,实行职工个人一次申请、两级以上工会审核、一次公示以及申请人对工会http://www.mzedu.net/display/466764.html
5.中通课讯第十二讲:中国古代法律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 、常务理事,北京市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政法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市法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比较法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14年当选第七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gwMTI1Ng==&mid=2655904033&idx=1&sn=f2a7d8b20a512d552c53842d92bdf809&chksm=808ce8e6b7fb61f0aac6efd9c87a2326f7d3d34ed2a350f23202233fcc58d3d802932dedbffe&scene=27
6.伊苏:起源简体中文完整版下载真三起源 永劫无间 权利的游戏 王者荣耀 艾尔登法环 AC英灵殿 漫威争锋 中国式相亲 三国群将传 山海经(0.1折) 铃兰之剑 骑马与砍杀2 荒野大镖客2 无限暖暖 奇异贤伴 坦克世界 1.76原始传奇 DNF手游 霍格沃茨之遗 最后生还者2 潜行者2 蜘蛛侠2PC https://www.gamersky.com/
7.中国酒文化八、 药酒简述(348) 第十章 宴饮礼仪及技巧(357) 一、 礼仪起源及与酒的关系(358) 二、 宴会、 筵席礼仪(362) 三、 现代宴会礼仪(366) 世界上有一种奇妙的饮料, 由远古至现代, 由中国到国外, 盛行各地, 历数千年而不衰。人世间除水之外, 没有任何他种饮料可与之相抗衡, 此饮料就是——“酒”!酒https://csup.csu.edu.cn/info/1030/4645.htm
8.学科网高考一轮 讲练测 备战高考 2025年 轻松找真题 找真题就来试卷超市 期中& 月考 & 期末 点击进入 同步教学 不限新授课单元复习月考期中期末更多 期中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无答案)12-07 期中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2-07 月考 北京市第五十https://zxxk.com/
9.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第二,一些部落的风俗习惯,经过祭祀之礼,一变而成为“法”。这种涉猎面广泛的“礼法”产生于部落血缘关系之中,伦理道德的内容是其主题,也是后世家族制度与国家典章的雏形。中国法律起源的途径决定了中国古代法律的特色,一方面,产生于战争中的法令格外重视刑罚,重视镇压手段的完备;另一方面,产生于部落血缘中的礼法,格外http://www.nopss.gov.cn/GB/219506/219508/219516/1464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