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元18岁入伍,参加过多次战役,荣立二、三等功3次。退休后他主动进社区、进学校,开启了长达29年的红色故事宣讲员历程。
“上甘岭有一次战斗,从凌晨开始,一天下来,我们击退敌人30多次进攻。中午12点,副班长牺牲了,连遗体都找不到。深夜我们连撤下来,原本有130多人,就只剩下50多人。”2022年“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綦齿社区邀请王昌元以亲身经历为孩子们讲述上甘岭战斗的故事。
讲自己的经历、讲红军的故事、讲党的历史,在社区会议室、在农村院坝、在革命故居、在红军烈士墓,给在职党员讲、给退休同志讲、给社区居民讲,王昌元叮嘱大家,传承红色基因,牢记革命精神。有时一天讲两三场,他也全然不觉得累。
身体力行让志愿服务温暖社区
王昌元热心公益、热心社区服务,谈到志愿服务,社区居民自然就会想到王昌元,他已成为社区志愿者的代名词。
每天穿行在社区里的王昌元,有时戴着志愿者小红帽在大街小巷进行文明劝导;有时候拿着倡议书,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讲解。每次社区大扫除、清扫楼道、清除“牛皮癣”、绿化环境,他虽然腿脚不便,但还是一次都没有落下,年轻人们劝他歇一歇,他总是说:“没事,只要自己还干得动,做点有意义的事,值得!”
2018年3月,綦齿社区专门成立了以王昌元名字命名的“王昌元志愿服务队”。
在王昌元的带动下,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都加入了志愿者队伍。这个志愿队一成立,他的战友也自发加入进来,在志愿服务队中就有160余人是退役军人。如今,王昌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已从最初的300多人发展到1800多人。
义务调解让社区生活更安定
从退休那天开始,王昌元就一心扑在社区工作上,积极参与社区治理。29年来,他义务调解社区各类纠纷3200余件,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王老”或“王团长”。
綦齿社区每月召开院坝会,王昌元会提前一天拿着小喇叭沿着居民楼逐家逐户地通知。虽然右腿患有滑膜炎,但小组37栋楼,他每次都要走个遍,确保通知到每一户人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希望自己能保持党员本色,在有生之年,多给群众跑跑腿,多办点实事、好事。”王昌元说。
张龙兴,男,1952年5月生;张奉平,男,1976年11月生,系张龙兴之子;张宏波,男,1996年11月生,系张奉平之子。祖孙三人系重庆市忠县汝溪镇溪沟社区居民,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汝溪河民间河长。重庆启动实施“河长制”后,张龙兴自告奋勇成为一名民间河长,担负起汝溪河桐油滩段的河道保洁任务。受父亲影响,2018年开始,返乡创业的张奉平开始与张龙兴一道巡河。2020年,耳濡目染的张宏波也加入到巡河队伍。祖孙三代接力巡河,在让桐油滩变得水清岸洁的同时,也让沿河两岸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杜有刚,男,1973年9月生,重庆市城口县龙田乡四湾村村民,肢体三级残疾。他用15秒生死时速,从死神手中抢救正在溺水的两名年轻女孩的生命。2022年获评“重庆好人”称号。
周先进,男,1991年10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石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石松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周先进始终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带领石松村群众推动全村发展,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产业,保证农户持续增收;实施村容村貌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带领4460名石松人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2021年,周先进先后获得“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好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