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后,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今天李迈律师跟大家聊的是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李迈律师|315后,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作了明确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它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消费者权益包含那些内容呢?

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

3、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由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获得知识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年轻人应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掉入消费陷阱中。消费陷阱是指商家通过隐形手段使消费者购买商品,明面上消费者占得便宜,实际上是没有占得任何便宜的消费。那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费陷阱有哪些?

一、促销陷阱

虚假促销是一种常见的消费陷阱,商家通过虚假的宣传和夸大的优惠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例如,一些商家可能标榜"限时抢购"、"特价促销",但实际上商品的质量或原价并没有那么优惠。年轻人在购物时应该保持理性和警惕,仔细核实商品的真实价值和促销信息,避免被虚假促销陷阱所迷惑。

二、无意义的奢侈品消费

奢侈品消费是一种常见的消费陷阱,年轻人往往因为跟风或追求面子而盲目购买昂贵的奢侈品。然而,这些奢侈品往往只是一种虚荣心的满足,对于个人的实际需求和财务状况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年轻人应该理性消费,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实际需求选择购买,避免陷入无意义的奢侈品消费陷阱。

三、过度依赖信用卡消费

四、跟风消费陷阱

五、无谓的社交消费

社交消费是一种常见的消费陷阱,年轻人往往因为社交需求而进行无谓的消费。例如,频繁参加聚会、吃喝玩乐等社交活动,往往会让人不知不觉地花费大量的金钱。年轻人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社交活动,避免陷入无谓的社交消费陷阱。

六、忽视储蓄和投资

储蓄和投资是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年轻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往往将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而忽视了储蓄和投资的重要性。年轻人应该养成储蓄和投资的习惯,合理规划个人财务,将一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为未来的发展和应急情况做好准备。

THE END
1.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位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权利保卫战,更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需要我们在法律的框架下,以理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首先,明确自身权益是基石。犹如航海者需先掌握航海图,我们要对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清晰的认识,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权益、消费者权益、知识https://www.jianshu.com/p/1e46b63670de
2.从租车纠纷谈谈如何选择租车及在租车中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说一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大家租车一定要谨慎驾驶,租车一定要买看清楚条款,一定要买全额保障,一定要认真检查清楚,一定要当面交车还车。遇事不怕事,一定要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https://www.yoojia.com/ask/17-12030696648855803691.html
3.农民工维权手册农民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对以上各条要做到尽可能详细、具体,比如劳动报酬,一定要写明工资支付标准、支付项目、支付形式以及支付时间等内容,以便将来发生劳动争议时能够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签订劳动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关于相关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劳动合同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因为这些文件https://www.liangzh.gov.cn/lzhxxgk/zcjdwdzsk/zxwd/202304/t20230420_544468.html
4.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同志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习近平同志指出,民法典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5.新生指南沧州师范4.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因前期疏于防范已陷入非法校园贷的困扰中,自身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遭受伤害,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寻求金融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的介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团见绍 我该如何选择社团呢? 阅读下面的社团选择攻略,让你不再迷茫!! https://huaxue.caztc.edu.cn/info/1037/1735.htm
6.学生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律师普法学生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020-06-29 2,301 普法内容根据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规定,一,当自己在校遭到体罚等违法乱纪行为时,一定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举报: 1.拨打12345市长热线如实反映情况; 2.登录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给地方领导反映问题; 3.登录当地https://www.110ask.com/tuwen/1286114481391092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