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概念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Keywords】safetyproductionresponsibilitysystem;responsibilityimplementation;systematicconstruction

1引言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各部T、各岗位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一方面是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增强其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减少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性,确保安全生产。

3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近几年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情况,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①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订“重形式,轻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在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时还存在着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现象,不系统、不配套、不科学。

②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不力,安全生产责任制仅仅停留在文件上,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在日常工作中。

③未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制定配套的贯彻、落实措施,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没有真正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各岗位的积极性。

④没有形成PDCA的体系化流程,未系统规范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宣贯、落实、监督、考核、完善等环节,很多企业仅仅停留在安全责任制的制定环节,其他环节的缺失或者弱化将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成为“一纸空文”。

4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化建设思路及方法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责任制的宣贯、责任制的落实、监督检查、责任制考核、评审和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的体系化流程。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化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4.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基本原则

企业必须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并实行安全管理分级负责制,下级对上级负责;坚持“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其他领导在履行自己分管工作的责任的同时,还要履行好分管工作所涉及的安全责任。各部门负责人是其部门所辖业务的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责。员工在部门负责人的组织、领导下各自履行好本职工作的安全管理职责,全面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2责任制的制定

4.2.1责任制制定的基本要求

②应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体现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权利关系协调的原则。

③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应结合部门职责以及岗位职责进行编写,既要有全体员工共性的“应知应会”职责内容,也要有与其从事的工作相匹配的个性化安全职责内容,做到可量化、可执行、可考核。

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应覆盖企业全体员工和所有岗位,其内容应在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具体体现。

4.2.2制定范围

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范围应覆盖本企业各组织机构、各部门和各岗位,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横向方面,应根据本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分别制定出各组织机构、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纵向方面,应根据本企业的岗位设置及职责,分别制定出各级领导干部、各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4.2.3制定流程

制定流程包括:核实本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情况;识别和评估本单位组织机构和各岗位的安全风险;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和大纲;组织有关机构、部门、人员开展责任制编制;审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审查意见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由企业安委会批准。

4.3责任制的宣贯

在完成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工作后,要统一组织培训、宣贯,务必深入人心,确保全体员工不但要履行岗位工作职责,而且要落实岗位安全职责,确实做到“职责、履责、担责”。同时,为了提高培训宣贯的效果,可以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作成宣传小手册,人手发放一册。

4.4任制的落实

①要合理设置企业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且都能对管辖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②要合理设置部门岗位编制,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和安全职责,防止岗位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工作无人负责。

③要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规必究,有效遏制“三违”现象。

④要根据本企业年度安全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落实,确保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⑤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严格的监督考核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实施。

4.5责任制的监督检查

为了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检查的制度,形成约束机制。由安全部对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跟踪责任部门不符合项的整改。

4.6责任制的考核

企业应成立责任制考核小组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考核流程包括:考核前组织制定考核方案;开展现场检查考核;考核结果公布等。考核结果作为安全奖惩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对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而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应严肃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分级实施,可按下列层次进行。

4.7责任制的评审和调整

当出现国家以及上级单位提出新的要求、企业生产运营范围或业务活动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发生调整、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因客观因素履行困难等情况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调整、补充和更新。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文化;责任制

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在过去的5~10年中一贯以“以人为本、安全生产”为指南,结合企业自身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广泛而不断地吸取同行业的实践经验,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成功地建立并实施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本文就笔者参与乌鲁瓦提建管局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看法作一下的介绍。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1、“制”的含义

“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的“制”可以有两种含义。一种较为狭义的解释是,“制”就是制度;而另一种较为广义的解释是,“制”就是机制。制度往往体现为某些文字上的规定或程序,或某种不成文的,但被组织普遍接受的某种实践或工作过程。机制则不仅仅包括制度的所有内容,更重要的是包含了确保制度得以有效落实,以及确保制度本身先进性的所有因素。在乌鲁瓦提建管局,安全生产责任制指的就是这后一种含义,即机制的含义。正是在这样一个思路下,笔者认为乌鲁瓦提建管局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下简称责任制)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政策与程序――责任制的结构

(2)宣传与培训――责任制的基础

(3)指标与评审――责任制有效性的度量与改进

(4)安全文化――责任制的保证

2、责任制的结构

政策与程序构成了责任制的结构。这是因为政策和程序以书面的方式界定了组织内部各级人员的基本任务,即所谓“谁负责什么?”、“谁对谁负责?”,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工作过程来负责?”的问题。显然,这一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工作组织过程的设计。在乌鲁瓦提建管局,这一分工与过程设计的方法从总体上说,是采用了过程控制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策与程序在建管局党委的领导下,具体有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并监督基层单位执行。

过程控制法主要应用在执行程序的编写上。乌鲁瓦提建管局的管理程序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即属于第一层次的“管理政策”和第二层次的“执行程序”。前者界定了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责任分工,以及涉及的工作过程;后者则界定了每个领域的各个工作过程,以及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措施。

3、责任制的基础

安全责任的落实等于每一个员工平时工作中的具体行动,而行动的正确与否是靠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所支撑的。因此,培养和确认员工能力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即成为安全责任制的基础。宣传和培训管理是需要大量投入的,而资源的保障往往取决于决策层对培训和宣传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于乌鲁瓦提建管局而言,高层领导者在这一方面始终是观点明确,立场坚定,大力支持的。

在培训和宣传的体系方面,乌鲁瓦提建管局也经历了一个探索、发展和创新的过程。目前,单位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培训和宣传体系。例如,乌鲁瓦提建管局结合自身的实践,在单位员工中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有单位行政正职领导担任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副职领导对本单位负直接领导责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各单位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形成三级安全网络,这一实践多年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4责任制的度量与改进

以绩效为基础的性能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体现“见树又见林”的整体概念,即这些指标不再是单一的、片面的、非连续性的,而是综合的、全面的、持续性的。例如,目标责任书中要求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即担任专业工作岗位的同时又担任安全生产的岗位;“一票否决”即在单位重大决策和各项评优选先中对发生安全事故的部门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实行全员安全生产风险押金管理办法,每位职工在年初缴纳一定数额的风险抵押金,在年底通过考核给于奖惩。安全评审除了包括传统的“独立监督”外,更强调下列理念和方法的应用:

(1)标杆对比,即总是以单位安全生产获得先进的部门做对比。

(2)同行评估,即总是保持一种对外开放的心态,走出去,请进来,与单位同行按照共同的标准相互参照,从评估中相互学习各自不同的良好工作经验和实践,吸取各自不同的挫折和教训。

(3)自我评估,即本着“持续改进”的态度(安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安全自我评估的机制,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工作管理业绩,来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文化责任制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下属的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在过去的5~10年中一贯以国际上核电安全管理的最高标准为指南,结合企业自身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广泛而不断地吸取国内外同行的实践经验,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成功地建立并实施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营运业绩。本文就笔者参与广东核电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看法作一概要的介绍。

1安全生产责任制

1.1“制”的含义

“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的“制”可以有两种含义。一种较为狭义的解释是,“制”就是制度;而另一种较为广义的解释是,“制”就是机制。制度往往体现为某些文字上的规定或程序,或某种不成文的,但被组织普遍接受的某种实践或工作过程。机制则不仅仅包括制度的所有内容,更重要的是包含了确保制度得以有效落实,以及确保制度本身先进性的所有因素。在广东核电,安全生产责任制指的就是这后一种含义,即机制的含义。正是在这样一个思路下,笔者认为广东核电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下简称责任制)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政策与程序——责任制的结构

(3)指标与评审——责任制有效性的度量与改进

(4)安全文化——责任制的保证

1.2责任制的结构

政策与程序构成了责任制的结构。这是因为政策和程序以书面的方式界定了组织内部各级人员的基本任务,即所谓“谁负责什么?”、“谁对谁负责?”,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工作过程来负责?”的问题(简称WHAT、WHO&WHO和HOW)。显然,这一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工作组织过程的设计。在广东核电,这一分工与过程设计的方法从总体上说,是采用了所谓的“功能-组织”矩阵法和过程控制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策与程序准备的牵头单位负责整个功能块中程序的编写,而其它单位则通过“程序审查委员会”的形式参与其审查工作。

这种作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某个功能块的主要执行者相对而言最熟悉这一功能块运作的规律,因此由它来牵头编写这一功能块的政策与程序,就最容易抓住规律,最利于保证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其它部门既可以进一步明确与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在工作过程中的接口,以避免管理上的漏洞,又可以加深对所涉及功能的理解,从而奠定了为这一功能的实现而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思想基础。

过程控制法主要应用在执行程序的编写上。广东核电的管理程序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即属于第一层次的“管理政策”和第二层次的“执行程序”。前者界定了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责任分工,以及涉及的工作过程;后者则界定了每个领域的各个工作过程,包括输入、输出及其关键环节。

在广东核电,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结构最终体现为电站的生产质量管理手册(简称PQOM:ProductionQualityOrganizationManual)。该手册将电站安全生产活动分为20个领域,每个领域通过一份政策和若干份执行程序构成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结构。

值得指出的是,广东核电的PQOM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这一体系一直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实践中一旦发现某个方面的责任定义不清、接口繁琐、操作有困难、或不能度量等,那么程序的牵头单位都有责任根据经验反馈的情况对程序予以及时修订。一般说来,任何管理程序在5年内必须重新审订。

1.3责任制的基础

1.4责任制的度量与改进

作为一种机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始终是一个“活”的客观存在,即这一机制始终通过某种“状态”展现出其有效性或“活力”,如同我们衡量任何一个有机体一样(例如人的健康状态)。衡量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性是需要一整套性能指标(PerformanceIndicators)和定期检查与评估的。没有这样一种衡量,我们就很容易错误地估计形势,甚至偏离轨道。

以绩效为基础的性能指标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体现“见树又见林”的整体概念,即这些指标不再是单一的、片面的、非连续性的,而是综合的、全面的、持续性的。例如,对于岭澳生产准备的移交接产来说,岭澳核电站就建立了一整套业绩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应用“指标树”分析法确定了生产准备活动中5个领域,26个方面,共88个过程指标。

有了业绩指标体系,安全责任制有效性的日常且连续性的度量和趋势的预测就成为可能。为此,这一指标体系也就成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与指标体系配套的方法是安全评审,其基本概念与传统上的“安全监督”有类似的地方。但重要的是,安全评审除了包括传统的“独立(专家型)监督”外,更强调下列理念和方法的应用。

(1)标杆对比(BenchMarking),即总是以国际上的高标准和国际同行中业绩佼佼者与自己对照。

(2)同行评估(PeerReview),即总是保持一种对外开放的心态,走出去,请进来,与核电同行按照共同的标准相互评估,从评估中相互学习各自不同的良好实践,吸取各自不同的挫折和教训。

(3)自我评估(Self-Assessment),即本着“持续改进”的态度(安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安全自我评估的机制,改善和提高自己的业绩。在2001年8月IAEA对岭澳核电站的评估中,评估团确认岭澳核电站的《自我评估导则》为一项值得向国际同行推荐的“良好实践”。

1.5安全文化

责任的落实问题,实质上是人的行为问题。国际核电界的共同经验表明,60%~75%的安全生产事件归因于人的行为失效(简称“人因失效”)。只有当每一个员工都能自觉主动地成为一道安全屏障,那么核安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之后,IAEA在总结核电安全管理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近年来,这一理念和实践得到迅猛发展,并为全世界的核电企业所接受。

1997年,在一系列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广东核电出版了第一本《安全文化》的正式培训教材。该教材以“人的行为”为中心,结合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和电站当时的人因失效事件,对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了讲解。

1998年,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广东核电提出了公司的安全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即“安全发电、追求卓越、以人为本、团队精神”。

2000年,广东核电安全文化的自我评估表明,电站的安全文化水平已进入了以业绩指标为特征的“中期”发展阶段(根据IAEA的理论,安全文化的发展有3个阶段:初级阶段为“符合性阶段”,即通过监督检查来督促人们遵守规程;第二阶段为中期阶段,即通过追求良好的业绩,自觉遵守规程;第三阶段为持续改进的高级阶段,即建立成“学习型组织”,始终保持开放心态,自觉地查找不足,持续改进。)。

对于核电来说,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经验反馈机制,这一机制的有效性同时也是安全文化水平的重要度量。简而言之,经验反馈机制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事件的透明度、根本原因的发现率、事件的重发率3个主要的量化指标上。

从文字意义上来说,透明度就是能否按事件报告的准则毫无隐瞒地报告事件(在核电站,事件报告的准则是按事故的“冰山”统计规律而设计的),并且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必须参与事件的调查和分析。从指标的数学定义上来说,根据统计规律透明度表现为后果指标与“征兆性”指标的比值。例如,在人身安全方面的透明度可表示为:轻伤事故/未遂事故

显然,要保持较高的透明度,核电站就必须推行所谓“无责怪”(BlameFree)的安全文化。这一点往往会引起一些电力企业安全工作者的误解,认为这与“重奖重罚”的规定有矛盾。实际上,笔者认为这两种理念就其目的来说,在本质上并无根本的冲突,因为两种理念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杜绝事件的重发,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属于“激励”的范畴。关键问题是,在“重奖重罚”实践中,人们很容易采取简单化的处理方法,即“以奖代管”或“以罚代管”,从而忽视了比奖罚更为重要的,实际上也更为复杂和困难的根本原因分析。“无责怪”文化的基点则是以“绝大多数员工都想把工作做好”为前提的。事实上,事件的原因更多的是属于组织因素或管理因素。只有弄清了事件的本来面目,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原因(而且这一原因往往属于“共因”,即同样适用于其它尚未暴露的隐患或缺陷)并采取有效的纠正行动。其结果是,一方面可以预防同类事件的重发,发现和消除共同的隐患;另一方面可使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成为一个学习、培训的极好机会,成为电站“数据库”中的宝贵财富。

由于领导对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认识,导致员工也没有存在很强的安全意识。虽然在近几年我国加强的煤炭安全管理,制定了许多安全生产的法律制度,并加大了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然而在煤田地质安全的工作中,往往是只重视口号,而忽视实际行动。企业的高层只是表面上应付工作,高呼安全管理的口号,没有真正的将安全生产和管理落实到实处,缺乏真正的执行力。并且在进行部门的精简时,他们认为首先需要精简的是安全部门,这更加阻碍了安全工作的进行。其次企业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大部分的安全管理人员都是分配的,这些人身兼数职,没有专业的安全管理的概念,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2煤田地质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需要重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一级抓安全,做到真正的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企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首先要充分的认识自身的工作的职责,了解各级职位的工作责任,明确出现问题的处理机构,也能够对各个部门进行内部的监督。需要建立以行政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真正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坚持群众的监督。同时劳动者要遵纪守法,将生产的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注重认真的执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制的落实,将安全生产工作与员工的奖金、工资和评优等紧密相连,真正做到全方位的进行安全管理,使煤炭的生产更加安全合理的进行。

2.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体制

其次需要从企业的管理体制入手,依据安全管理的要求,建立起省与省之间的安全管理网络,加大国家和行业之间的监督,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和体系,发挥企业的安全机构和领导的作用,充分的执行安全一票否决的权利,将安全生产放在工作的第一位。企业要想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体制,需要按照自身经济改革的特点,制定适用广泛、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安全管理体制。对于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来说,适应于计划生产的安全管理制度,而不适用于多种经营的需要,所以要注重结合工作的性质和生产方式进行工作。

2.3加强安全监督的力度

关键词:综合监管特点、原则建立生产责任制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A

一、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概念、特点和原则

(一)综合监管的概念

200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08]91号)明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主要职责之一:承担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责任,依法行使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监督考核并通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执行情况,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从《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安监总局“三定职责”规定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基本定义是: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同级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监督考核并通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执行情况,监督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

(二)综合监管的基本特点

(三)综合监管与直接监管、属地监管的关系

四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所有规章制度中的各种要求,只有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具分解到各岗位的工人,各级领导、各级横向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身上,这种要求的具体化,是各种规章制度得到贯彻实施的保证。没有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责任制管理体系,必然在一些地方出现安全“死角”和漏洞。

安全生产责任制要与企业奖惩制度挂钩,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管理上得到加强,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为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后能够得到严格的贯彻落实,实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是切实有效的,但其原则应是“奖惩分明”。要做到奖惩分明,就不能没有依据。经过充分酝酿制定的安全和产责任制人公正的,也是大家尽职尽责能够办到的,是各个岗位进行工作实绩考核的标准。是非分明,赏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安全无事故。这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职工最大的福利。

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重视激励作有用、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新生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推行科学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人是最根本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虽然一般的管理侧重点不同,但在管理中必须兼顾所有人的利益,一项决策做出之前,应把方案拿出来,由企业法人组织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一线施工人员逐层进行讨论,做出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跨级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和实施的顺利。

Abstract:Aswiththeboomingdevelopmentoftheeconomy,theproductionscalesexpandcontinuously,andtheproductionprocessesadoptalotofnewtechnologiesandnewmaterials.Wearegladtoseethatalotofnewtechnologiesareadoptedandappliedintheproduction.Becausethemanagementcan'tkeepupwiththeexpansionofthescaleofthenewtechnology,theydonothaveadequateunderstandingofthesecurityfeaturesofnewmaterialsandnewtechnologies,andtheyunilaterallypursueeconomicbenefits,thustheproductionaccidentsalwaysoccur.Thefire,theexplosion,theplanecrash,thechemicalandnuclearleakageaccidentsandsoonseriouslythreatthesafetyandthehealthofhumanbeings.Theaccidentsnotonlycauseeconomiclosses,butalsoleaveshadowandtraumatothemindofhumanalongtime.Thesafetyaccidentsleaveaheavybaggageandunstablefactorstothepersonal,thefamilyandthesociety.Therearethreemeasurestocontroltheaccidents,namelytechnology,managementandeducation,whilethemanagementiscrucialanditisalsothemostimportantmeasure.

关键词:安全;管理;生产

Keywords:safety;management;production

1绪论

1.1研究意义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针对认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集思广益,通过大家的努力,有计划地进行组织、策划等活动,最终达到人与机器、与物料设备,与环境的和谐,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生产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得有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和高含量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中,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发展原则,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安全工作没有做到位,那么企业的工作环境就会不安全,可能会频繁出事故,这样一来,不单单会严重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会挫败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还得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弥补事故损失,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随着安全事故警钟的一次次敲响,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也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1.2研究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也就是说,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要保障生产资料和物质财产不受损失,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管理,应该保障生产任务的正常进行,保证股东的合法权益不会收到侵害,同时,这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管理以企业单位为主,以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抓手,学习和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企业领导、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从我做起,消除身边事故隐患,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通过研究本文我们明白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很重大,同时也了解了我国企业的目前安全管理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隐患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隐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2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3目前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安全管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展现了我国对生产力和劳动者的保护,同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如今,在国际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为了适应经济改革的大浪潮,其自身也开始由原来单一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过这样的一番脱胎换骨,企业内部也发生了很多体制改革,比如下岗分流、机构合并等等,这样可以使企业能够更好的迎接经济挑战,但是,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加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这些都给企业的安全管理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要想得到有效的管理,必须将行政措施、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三管齐下”,这样才能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我们发现,目前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仍然不是很乐观,总体看来,通过这么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现在已经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管理理念,可以为企业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但是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仍然存在不少的困惑,比如理论知识还不能充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职工的安全意识也还有待加强。许多安全隐患还没有得到彻底整改,而且有些整改过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还是不断出现,比如在2010年,全国安全事故发生已36万起,事故造成死亡人数近8万人,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有85起,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安全工作还有很多的不足,安全生产形势依然相当严重,事故频繁的发生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问题已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对安全设备的增多和安全规范的加强,来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零事故生产。

4如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运用完善的工程理论,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机器设备还有工作环境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安全可控”的理想局面。

安全管理水平要想得到有效的提高,我们可以从理论知识和实际管理水平两个方面来入手。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对一些规范标准的学习。将专业安全生产管理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别人的经验教训相结合起来,比如例如,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推行HSE、进行岗位隐患排查、搞好安全评价、采用ABC管理法、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等。实际管理水平的提高则需要不断的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总结,重视事故的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做好事故的统计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以此指导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安全管理水平。

4.1完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和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是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令、法规,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重要手段,同时,他对于促进企业对劳动环境,劳动条件的改善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消除事故安全隐患,安全监督检查机制的完善,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但同时还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怎样才可以将安全检查制度完善起来,这是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难题,通过对目前各个企业安全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的调查,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有以下几点表现:

①领导的不重视:在平常安全检查时,并没有认真组织,在检查的过程中也是只注重形势,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敷衍了事,并没有起到监督作用;

②检查人员不够专业:在某些企业中,进行安全检查的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生产工艺和生产实施不够熟悉,这样就给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带来了困难;

③检查表面化:一般企业在进行安全检查时都会事先安排好检查日期和项目,在检查结束后,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④检查方式实施难:按照规章制度来说,每次检查应该从领导到基层,从办公室到现场,从纪律到设备,都要进行统一的检查,但实际在操作过程中却很难实施;

⑤整改不及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隐患和问题,往往并没有及时做好整改工作,同样的问题在每次检查时都会重复出现。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是确保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检查中所发现的各类隐患和问题,应该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分工合作,分层负责,真正做到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针对以上的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完善安全检查制度,达到安全检查的目的。

很多企业的领导并没有真正把完善的教育制度提到日程,这样就会导致员工的不重视,那安全的生产环境也就无从谈起,要想改善生产环境,就必须创造优良的劳动条件,优良的劳动条件,必须要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逐步完成来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电子化、程序化,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生产环境中,有效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当前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这就要求企业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从而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特点,努力完善安全教育机制,从而可以将安全检查的意义真正发挥出来,使安全管理工作尽快踏上正轨,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努力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抓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不断改造落后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使安全管理工作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4.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式企业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好,安全生产的状况就好,安全隐患就少。为了能够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首先,必须要对各级人员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进行明确的划分,如果这三者混淆不清,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无从落实。通过与各个级别安全负责人的沟通,要明确他们每人的工作任务,以便准确做好奖惩工作,狠抓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这是企业得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前提。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具体化,操作性要强。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发挥广大职工的监督作用,鼓励职工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5小结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安全生产管理做不到位的话,不但影响企业的健康顺利的发展同时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在的企业中仍然存在着如下问题:①对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还是很严重,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同时法律意识淡薄,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安全意识淡薄;②安全管理基础设施的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③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安全管理监督制度还有很大的漏洞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对于安全生产管理者而言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留下丝毫安全隐患,宏观上要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运用法律、行政的手段推动安全生产,微观上,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总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深远、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管理者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孔振平.浅谈目前企业安全管理现状[J].安全,2000,(06).

[2]朱伯良.安全管理重在狠抓落实[J].电力安全技术,2008,(11).

[3]孔振平.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之我见[J].工业安全与防尘,2000,(11).

[4]王巍,王利军.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J].安全,2001,(06).

[5]闻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思考[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09).

[6]姚伟民.中小企业如何建立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7,(29).

[7]李静波.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质量,2003,(07).

[8]姚莉娜.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与企业管理.商场现代化,2007,(02).

【关键词】农网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农电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

安全措施布置不完善:施工前未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未开展工程中危险点预防分析,对施工人员交代的安全注意事项贯彻不彻底,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不到位,该挂接地线、安全标示牌的未悬挂,安全措施得不到保障。

标准化作业开展不规范:标准化作业有关规定难以贯彻落实,施工前没有对实施现场进行勘验,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把握不明确,重点突出不够。多数作业人员不注重执行防范措施细节,对施工现场发现的危险点,个别工作负责人预警不及时,“三措”及安全作业指导书学习效果不很明显,每位施工作业人员还不能熟练运用。

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部分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不严格执行“两票”制度和安全规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些主要负责人对习惯性违章存在模糊认识,对“两票”的概念还陌生,只会当裁判员,不会当运动员,不按规章制度操作,认为自己有经验盲目蛮干,带头习惯性违章,如安全帽的问题不是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安全帽,而是要戴好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安全工器具时不检查等习惯性违章行为随处可见。

2.提高农电网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

2.1落实安全产责任制并建立起考核制度

2.1.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做到一级抓一级,一层抓一层。上至各地市电力局长、副局长,下至各县供电局、镇(乡)供电所及作业班组,乃至各岗位、各专业均应有明确的安全职责,要防止由于责任真空而导致的工作推诿。在农网改造工程中,安全责任的不到位通常表现为“中间挂空档,上下两头推”,体现在决策时思想麻痹,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时粗心大意,安全措施不落实;多数农电网施工过程中,只求速度不求质量;验收时放松要求,降低安全标准。

2.1.2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分解和量化工作。各级领导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仅仅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第一步。要把责任制落到实处,还需要做大量具体而细致的工作。特别是需要做好基层班组的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分解和量化工作。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总体目标需要通过基层班组去具体实施。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能光靠发文件、召开会议来贯彻,不能“写在本上,挂在墙上”就算了事。应将责任制进行量化,要具体到每台主变、开关、刀闸、每个继电器、螺丝钉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不留责任上的空档。如果责任都能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每个人的安全思想意识都很强,都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那我们的安全就有了可靠的基础和保证。

2.1.3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年度考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年度考核,实质是对各级安全第一责任者是否责任到位,实行督促和检查。通过严格考核,才能检验出责任者是否按安全生产责任书的要求,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否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就变成一纸空文,企业的安全生产就会失控。企业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后,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上,这是认真抓好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重要环节。

2.1.4严肃处理人为责任事故。在农网改造期间,凡发生人身事故和人为责任的设备事故,除了执行“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以外,还要执行“事故主要责任者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理不放过”,即要认真执行“四不放过”,防止出现要求不严,监督不力,对人为责任事故,特别是领导责任事故查处不力等而造成的恶性循环、事故泛滥现象。

2.2明确施工中的3个措施和1项纪律

由于农网改造施工任务重,安全隐患多,且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因此正确安全地组织施工,十分重要。要防止触电、高处坠落、倒杆、交通伤害、机械伤害、电杆散堆、碾压、砸伤等实质性安全事故发生,关键是在农网改造工程的施工现场明确3个措施和1项纪律。即农网改造中各项工作都应制订具体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作业现场中的劳动纪律,且需要经过各单位安监、生技审批,总工批准后才允许开工。

2.2.1组织措施。每项工作都要明确从局、工区到班组的各级负责人,以及该项工作技术方面的负责人。对工作转移、终结、验收、恢复送电等步骤应有具体的规定。

2.2.2技术措施。对该项工作所涉及的技术要求应做出明确的文字规定,从而使第一线工作人员有针对此项工作的具体操作标准和依据。对线路登杆作业,认真检查杆根、拉线,核对线路名称编号,防止误登带电线路,防止发生倒杆、断杆;对交叉跨越线路的作业,做好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等安全技术措施,认真执行工作许可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监护;对邻近带电区域的作业,做好现场隔离措施,严密现场监护,严禁冒险作业,严防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2.2.3安全措施。以防人身伤亡事故为重点,严格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督查工作。安全督查要覆盖到每个施工工地、每个检修作业现场,严查“两票”制度执行情况,严查安全技术措施工前交底及现场落实情况,严格按照“违章作业处罚规定”进行记分处罚,对违章重复发生尤其是现场违章指挥的工作负责人,应责令其停工参加安全培训。加强“三工”管理,外来人员、民工和临时用工进入作业现场前,必须经过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在施工负责人带领和监护下进行施工作业。只有如此,才能降低作业风险,确保农网施工安全。

2.2.4劳动纪律。所有的措施,最终目的是生产现场管理的安全效应,而这种安全效应,必须依靠职工自觉遵守现场的劳动纪律。所以,在施工组织的同时,要结合现场实际提出相应的劳动纪律要求。

以上3个措施及1项纪律认真做到了,就掌握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

2.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

总结过去的事故教训,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才是保证施工现场基本措施。一些事故的发生,有技术性的因素,但往往也有安全思想意识方面的因素。所以要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一方面,要增强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我”不伤人,也不让别人伤“我”;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避免由于对结构、原理不了解去盲干、蛮干而引发事故。设法将搞好安全生产的压力变为每个职工搞好安全工作的神圣职责,把遵章守纪变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安全生产才能达到长治久安。

农网改造工程工作量大、任务重、人手不够,需向社会招收新人员。对新招收的人员,应进行3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为把好农网改造工程人员的素质关,应重点注意如下问题。

(2)提高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反习惯性违章能力,是培训工作的另一个重点。用活生生的事故案例教育工作人员,务求人人做到: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3)考试应严格,哪怕考不及格多进行几次辅导,也应让工作人员真正掌握知识,决不能因为人员素质低而放松要求。要坚持素质不高的不录用,因为保证人身安全,最终还是要靠职工自己。避免部分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的人员流入农网改造施工队伍,可有效地控制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4)教育培训除进行有关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外,还要进行政治思想和优良传统教育,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等。可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写专门针对农网改造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教材。

(5)对农网改造工程中需招用的临时工,根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各用工单位、部门负安全管理职责。坚持临时工和正式工一样管理,抓临时工队伍素质的提高,使临时工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2.4加强特殊情况的施工管理措施

加强特殊天气施工现场措施: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收集气象信息,根据各季节施工特点,采取有效的保暖、防冻、防滑、防高温、防风措施,施工场所附近应设置临时取暖、降温休息场所,同时要避开高低温时段的登高作业;遇有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室外作业,尤其是高处作业。严禁野蛮施工、盲目抢工期的行为。

THE END
1.安全生产法最新,构建更加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安全生产法最新摘要:,,最新安全生产法旨在构建更加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法律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目录导读: 安全生产法的最新发展 安全生产法最新的重要性 http://www.sjzyccw.com/post/4807.html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的钥匙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条文解读 法律责任体系构建 法律适用范围与执行力度 法规体系介绍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要求 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论 实务操作技能训练 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指导 特种作业操作规范讲解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23904.html
3.注安法规单选题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不同,法应当包括本题考查的是法的制定主体和法律层级的比较。《工伤保险条例》属于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故B选项错误。《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安全生产法》同属于法律的级别,但是根据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对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故C选项错误。国家应急管理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为部门规章,地方人大制定的法规为地方性https://www.zkjan.com/exam/detail-13043650.html
4.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四、正义之剑:刑事法律体系概述 刑事法律系统主要负责处理违反公共秩序或犯罪行为的问题。这涉及到罪行定义、新旧罪行区分以及相应惩罚措施。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还会有一系列特殊规定,以保护他们在司法人格上的利益。 五、私订公约:民商事法律框架构建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合同关系还是财产纠纷上,都离不开 民商事https://www.3svb9bc3.cn/ke-yan-cheng-guo/350776.html
5.安全生产普法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大全什么是安全生产, 它的意义是什么?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使企业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包括两个方面的安全: 1.人身安全。(包括劳动者本人及相关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TM2Njg5Mw==&mid=2247560039&idx=4&sn=4dfae31f685284546a9a3436d167a414&chksm=96905734ed03004db3040d9e9c2bf0d7775d75b9264a8bef45b49b20ef24453d4ca4b5fa3d3f&scene=27
6.最新的法律法规,最新法律法规概览批发零售2、网络安全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最新的网络安全法旨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国家安全以及网络空间秩序,加强网络安全监管。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最新的法规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规范了市场行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https://www.chpj.org.cn/post/551.html
7.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2018倪文耀(2018年)基础学习班本章重点: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 达到要求:掌握法的特征、分类、效力;能判断具体法律文件的性质、地位(层级)、制定机构;了解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了解)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法的概念 法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http://elearning.jianshe99.com/xcware/lecture/lectureDetail.shtm?smallListID=34301&cwareID=954126&_t=1539045351172
8.矿业法律顾问6.什么是探矿权有偿取得?探矿权有偿取得的意义是什么? 7.我国通过哪些措施实现探矿权有偿取得? 8.什么是勘查许可证?如何取得勘查许可证证号? (二)探矿权的概念与探矿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9.什么是探矿权?什么是探矿权人? 10.探矿权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11.探矿权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三)矿产勘查审批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68167
9.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核心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法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市场主体、财产权、交易规则、宏观调控、监督管理、服务引导、社会保障、对外开放等方面,持续深入地改进制度、健全机制、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10.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论体系:需求分析构建导向与整体框架综合这些基本特征,本文对政府监管新的定义是:政府监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监管职能的政府行政机构基于公共利益目标,依据法律法规制度并运用多种监管方式,对微观市场主体所采取的各种制约与激励行为。 “市场监管”与“政府管制”是和政府监管高度相关的两个常用概念。从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市场监管”被官方明确https://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553810055
11.安全生产培训知识点? P12 法律体系基本框架 从法的不同层级上,可以分为上位法和下位法。按照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法从上位法到下位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P13 单行法律: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有《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海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hm0awln.html
12.安全管理概论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及安全生产立法与法律体系的建立安全管理概论、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及安全生产立法与法律体系的建立,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论第一节 管理基本原理概述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计划https://www.sinorock.net/zxxx/1480.html
13.第三章:现代安全管理方式如何做好安全员安全生产目标的设定应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中、长期规划;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如伤亡事故的发生情况,职业危害和职业病的发病情况;本单位经济技术条件。 二、安全目标的内容 在制定安全目标时,必须将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活动、隐患整改等具体安全工作要求转化成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用定https://www.meipian.cn/29i6z320
14.建筑业管理政策解读从狭义的概念出发,建筑业是指以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等建筑产品为生产对象的产业部门;而广义的概念还包括与建筑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其范围涉及建筑、土木、机械、设备、工程施工与安装、勘察设计、构配件生产、中介服务等领域。 定位: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二、建筑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体系 1.法律(https://www.thx.gov.cn/grassroots/2000002251/2026634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