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丨我国高校法理学教材详解与对比

法理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诸多部门法的精神和原则的提炼、精华和指导。

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中无一例外都开设了法理学课程。相比法理学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它在法学教育中的境遇要稍微落寞一些,大多数的法学生对于法理学提不起兴趣,或者没有深入研究的动力。尤其我们国内高校绝大多数都是将法理学课程安排在大一学年,很多同学一上来就接触晦涩艰深的理论往往很难一下子适应,所以在大学的诸多法学课程中,往往法理学是较受冷落的一门学科。在研究生报考专业中,法理学在不少学校也都属于“冷门”专业,因为报考的考生人数较少,热度不高。

但是法理学又是一门不可忽视,或者说要想学好其他部门法就必须重视法理学。因为法理学的内容往往都是各部门法的精神、原则的提炼,是共同的法学原理,学好法理学,对于理解某一个具体的部门法以及更好地串联其他部门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2

法理学教材的分类

(一)法理学教材体例的分类

我国高校的《法理学》教材从数量上讲是不少的,除了知名度较高的基本教材以外,不少学校都有自己编写的法理学教材。从编写体例上看,我国高校的法理学教材主要分为三块即:法的一般原理(法哲学);法的运行(法实证论);社会中的法(法社会学)。大多数高校的教材都是采用该种体例编写在此种体例下,不同高校又将三块内容分为数量不等的编,三编、四编、六编、七编都有,还有的教材未分编,只分章。如:

1、北京大学沈宗灵教授主编的《法理学》分为四编:第一编是法的一般原理该编共分为七章,分别为:导论、法的概念、法的价值、权利、义务、权力、法的作用、发的发展和西方国家法。第二编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编分为五章,分别是依法治国总论、法律与经济、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法律与文化、依法治国与科学技术。第三编是法的制定;第四编是法的实施与监督。主要分为五章,分别为法的实施、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和法律监督。

2、华东政法大学马长山教授主编的《法理学导论》分为四编:第一编为法律的本体,分为六章,即法律的概念、法律的要素、法律的渊源、体系与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行为和法律责任。第二编是法律的历史发展,分为四章,即法律的演化、法律的继承和移植、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和法律与社会。第三编是法律的作用和价值,分为两章,为法律的作用与法律的价值。第四编为立法与法律的运行。

3、马工程《法理学》分十五章:第一章至第八章为法理学的一般性知识,第九章至第十五章均介绍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或称“中国社会主义法理学”)。在正文之前为导论,导论的前两节介绍法理学的对象、性质、方法以及发展历史,后两节则介绍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形成、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进程。

4、吉林大学张文显教授主编的《法理学》分为六编:第一编法理学导论,分三章,即法学、法理学的性质和对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编法理学基本概念,分八章,即法和法律、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法律体系、法的要素、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第三编法的起源与发展,分三章,即法的历史、法律演进和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第四编法的运行,分五章,即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程序、法律职业和法律方法。第五编法的价值,分三章,即法的价值概述、法的基本价值和法与人权。第六编法治与法治中国,分四章,即法治原理、法治与经济和科技、法治与社会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5、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教授主编的《法理学导论》分为三编:第一编,法学的基本概念。分别为法、法的内容与形式、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规范、法律体系、法律行为与法律意识、法律关系以及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第二编,法的运行。分为五章,分别为立法、法的实施、法律推理、法律解释和法的实现与法律秩序。第三编,社会中的法。分为四章,为法的产生与演进、法与其他社会现象、法与其他社会规范、法制与法治。

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汉东教授主编的《法学通论》分为十二章:该书共分为法学基本理论、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共十二章。其中的法学基本理论部分,盖章共划分为七节,包括“法学的性质、体系,法的概念与体系,法的起源与发展,法的作用、法治与法治理念,法的制定与实施,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和权力,法与民主、人权、和谐社会”等内容。

7、武汉大学李龙教授主编的《法理学》将法理学分为7编:第一编是导论,共分为三节,为法学与法理学,法理学史纲和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第二编是本体论,分为法的本质、法的本原、法的要素;第三编是发展论,分为法律发展概论、法律的起源与演进、法律发展的路径;第四编主要讲述的是运行编,共分为六章,即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第五编是范畴论,分为权利与义务、人治与法治、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法的应然与实然以及法的实体与程序;第六编的内容是价值论;第七编是关联论,分为法与政治、法律与道德、法与文化、和谐与法律。

8、西南政法大学付子堂教授将法理学教材分为《法理学初阶》与《法理学进阶》两本。其中《法理学初阶》分为三编:上编法学基本知识包括法学历史、法学性质、法学体系、法学教育;中编法律基本知识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的起源和发展、法律渊源和法律分类、法律结构和法律效力、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法系;下编法治基本知识包括法律程序、法律制定、法律事实、法律监督、法律职业。《法理学进阶》分为四编:第一编法律本体论、第二编法律价值论、第三编法律方法论、第四编法律社会论。

9、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教授主编的《法理学原理》将法理学分四编:第一编法的概念,主要对法的概念展开讨论。第二编法规范论,主要讨论关于法律规范、法律体系、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等重要的法律概念。第三编法学方法论;第四编法律价值论。

10、中国人民大学朱景文教授主编的《法理学》将法理学分为三编:该教材虽未明确将各章分为三编,但基本遵循法哲学、法社会学和法实证论的划分方法,第一部分法哲学主要讨论法的概念、价值等问题,第二部分法社会学主要讨论法与经济、政治等关系,第三部分法实证论主要从制定、解释、实施、监督等各个方面来认识法理学内部的关系。

(二)小结

#3

知名法理学教材解析

上述提到,在我国诸多的法理学教材中,张文显教授主编的法理学教材、马长山教授的法理学教材以及沈宗灵教授编写的法理学教材是知名度比较高,读者评价比较好的三本教材,本文将具体对这三本教材展开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张文显《法理学》解析

1、教材本身的价值

张文显教授主编的法理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至今为止,该书已修订至第五版,最近一次修订于2018年7月。就地位而言,该书系教育部统一策划并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曾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在学术界,该书地位亦举足轻重,根据中国知网“中国图书引证统计分析数据库”2017年底的数据,该书的引用率在政治法律类教材中位居第一,在全部政治法律类著作中引用率位居第二,可见该书的社会影响力之大。

该书在内容上的具有较高的价值,需要深入阅读方可探得。就我个人读完此书后的感觉而言,我觉得该书内容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该书在文献引用上的价值,该书可谓“旁征博引”。在整体论述上,该书几乎引用了所有古今中外法理学名家的主要理论观点,并且该书在文献引用和行文表达上的规范性也非常值得学习借鉴;该书在文献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文献引用的全面性和广泛性,直接反映了该书对相对应知识点讲解的深入性和透彻性。即便是随手一翻,你也能在书中的引注部分看见诸如卡尔·拉伦茨、富勒、德沃金、博登海默、哈特、贝勒斯、康德、拉德布鲁赫、贝卡里亚、凯尔森、萨维尼、耶林、哈贝马斯、边沁、奥斯汀,以及孙中山、沈家本、梁启超、康有为、魏源、欧阳修等古代中外法学名家以及他们的代表性著作,除法学著作外,该书还大量引用了诸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贞观政要》、《韩非子》、《管子》、法朗士的短篇小说《克兰比尔》、米歇尔·福柯的《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等大量的非法学经典名著。

(2)文献引用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了该书的学术性价值,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术引用习惯。该书的文献引用严格遵循法学学术引注规范,不管是对中文文献的引用,还是外文文献的引用,只要涉及引用他人观点,该书均标明了出处,体现了该书编写团队严谨的治学态度。此外,对于其他非学术著作的引用,该书也做到了统一性和规范性,具体从该书的“凡例”中便可见一斑,如该书“凡例”中写道:“本书对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在不致产生误解的情况下,一律使用简称,如‘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足见该书对于语言表述和引用的细节的高要求。

其次,该书不管是作为教材,还是作为法理学通识性读物,亦或是作为体现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法学资料,均具有独特的价值。作为教材,该书不仅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易懂,在内容上亦极为全面,且知识体系性强,且该书对法理学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利于学生对法理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作为法理学通识性读物,该书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中国法理学发展过程及国内现有法理学学术观点进行介绍,在介绍中国法理学现状时,该书还大量引用了我国及国外历代名家的法理学观点,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法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现状;作为了解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法学资料,该书在几次修订过程中,以推进法理学教材以及法理学知识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转型升级的目的出发,不断融入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新成果以及对未来法制发展的新期待,是体现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法学资料。

2、教材对于学习的价值

作为教材,该书不管是作为课堂学习工具,还是作为学生的课后自学书籍,均为不二之选。作为课堂学习工具,该书总共分为六编,即法理学导论、法理学基本概念、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运行、法的价值以及法治与法治中国,在这六编之下又包含丰富的细分章节,体系非常完善,完全能够无缝衔接不同授课老师授课需求与授课风格。

在大学上过法理学课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大部分的法理学老师在讲授法理学课程的时候并不是严格按照教材所列的框架进行讲解的,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会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将一些教材上忽略的内容详细讲解,这种情况下,一些教材就无法适应同学们的听课需求,因为无法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与教材相对应。

3、教材对于拓展知识面的价值

如果你想全面了解古今中外法理学的发展情况,本书还可作为法理学通识性读物。当然,这里所讲的“通识性读物”并不是跟儿童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一个性质,而应该理解成为“全面认识法理学的读物”,之所以能够称之为“通识性读物”,也是基于该书的全面性和深入性。该书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中国法理学发展过程及国内现有法理学学术观点进行介绍,在介绍中国法理学现状时,该书还大量引用了我国及国外历代名家的法理学观点,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法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现状。因为该书对于每一部分知识点论述的简洁易懂性,即便是未曾学过法理学的人,在仔细看一遍该书之后,也至少能初步对法理学这一学科有个比较全面的认知。

4、教材对于考试的价值

上文提到虽然法理学不受到考生的欢迎,但是绝大多数学校的考研科目中都包含法理学这一门,所以这里也向大家介绍本书对于考研的一些帮助。

就法理学考研而言,该书系吉林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理学备考的参考书目。但对于备考其他学校法理学硕士的同学而言,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也不妨看一看张文显教授的这本教材,相信看完之后必能受益匪浅。

可以看出,无论是书本身的价值还是作为参考书的价值,本书都当之无愧的是法理学教材的优秀范本,大家想要了解国内法理学教材,可以先从这一本读起。

(二)马长山《法理学导论》解析

1、教材的体例

马长山教授编写的这本法理学教材也是非常经典的,本书共分为四编十六章。国内法理学教材的体例大多数分为三块,即:法的一般原理(法哲学);法的运行(法实证论);社会中的法(法社会学)。当然也有部分学校的教材会有不同的体例,如徐显明教授主编的《法理学原理》就将法理学分为法的概念、法规范论、法学方法论、法律价值论。本书采用的体例又有寻常之处,也有创新的地方,本书共分为四编,即从法律的本体、法律的历史发展、法律的作用和价值以及立法与法律的运行四个部分展开讲述。但是读者打开书卷后就会发现,其实总的体例还是按照三个部分来的,虽然分为了四个部分,但是法律的作用和价值一编在不少教材中都归结到法的本体论或者法哲学,因此虽然体例安排上有些不同,但总的来说还是较为传统的。

第一编为法律的本体,共分为六章,即法律的概念、法律的要素、法律的渊源、体系与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行为和法律责任。体例安排上,有些教材会将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放置到法实证论或者法律的运行这一章节,因为法律的运行过程中先要抽丝剥茧分离出法律关系,然后再分配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本书则把这两节放到了法律的本体这一章节中,是为不一样之处。本编另一重要之处在于花了不少笔墨讲述法律行为。某种程度上讲法律行为和法律关系的逻辑起点,因为法律不调整人的思想,只有当行为产生时才会有法律规则的介入,才有可能产生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法律责任。所以将法律行为放在第一章节首先给读者介绍很有必要。

第二编是法律的历史发展,共分为四章,即法律的演化、法律的继承和移植、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和法律与社会。本编虽然篇幅不大,但是囊括的内容和知识点确实庞大且重要的。首先本编一开始介绍了法律的演化,从奴隶社会开始,法律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的,他们的产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产生之时又伴随着什么样的标志,法律如何移植又如何继承,都能够在本编找到答案。在本编的第三章探讨的是当下非常热点的话题,即依法治国。本章篇幅不大,但是就法治的重点问题展开了讲述,如法治的含义与构成要素,法治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时代的主旋律,但是如何做到民主、科学立法,文明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的。我们的目标就是建成法治国家,形成依法治国的局面,所以本章的讲述非常有现实意义。

在本编的最后是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关系,比如法律与经济、法律与政治、法律与道德、法律与宗教、法律与科学技术、法律与人权。应该注意到在当今社会法律虽然在社会治理方面扮演这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法律的作用不是万能的,无法约束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人的内心、比如道德问题,比如宗教问题,都不是直接可以通过法律解决的。此时要有效得梳理好法律同社会其他规范的关系就至关重要。只有其他社会规范同法律一起协同发力,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三编是法律的作用和价值。本编单独成编是为国内教材体例的一个特色之处,不少教材都将法律作用放置在法的本体论一章,本书单独拎出来也是为了突出法律的作用,同时也提示各位读者法律作用也具有局限性,不能抱有法律万能的想法。本编分为两章,为法律的作用与法律的价值。传统观点来看,法的作用分为两个,一个为法的规范作用,另一个为法的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是指法律本身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所带来的作用,如对行为的评价、对思维的指引、对行为的预测,而法律同样还具有社会作用,如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对政治统治的作用,对经济秩序的作用,对社会秩序的作用等。可以看出法律具有诸多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在本章最后编者还是详细得介绍了法律的局限性,旨在告诉各位读者法律不是万能的,应当结合其他社会规范共同作用与社会中的治理。

2、教材的评价

本书在读者群中反馈良好,不仅因为作者团队的权威,更因为内容的有益性,无论是对于法学理论的学习还是备考,此书都是经典之作。可以看到本书中每个章节开头都有案例或者故事引入,使得本身有些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接地气”一些,而且也使得空洞的理论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本书值得法理学学习者深入学习和领会。

(三)沈宗灵《法理学》解析

沈宗灵教授编写的法理学第一编为法的一般原理。该编共分为七章,分别为:导论、法的概念、法的价值、权利、义务、权力、法的作用、发的发展和西方国家法。本编都是针对法理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展开讲授,比如法律有哪些价值?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法的作用有哪些?法律是如何发展的?这些都是法理学的基础又重点的知识。很多同学在学习法理学之前可能分不清权利和权力,可能不理解法律的价值可能会彼此发生冲突,可能不了解法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演变的路径。通过这本书,可以对这些基础的问题作出权威的解答,且本编的内容相对易懂,语言平易近人,不那么艰深晦涩。读者学习起来没有太大的理解的障碍,是一门非常适合入门的法理学著作。除此以外,本编的一大特色就是在讲授我国法理学体系中重点问题的同时还介绍了西方国家法律发展的历史。向读者讲述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联系,讲述了世界上重要国家和联盟法律对于世界法律体系的影响,如美国法律的影响,欧盟法律的影响,虽然这部分没有过多的展开论述,但是引发读者的思考和眼界的开拓。本书不仅聚焦在我国法理学的发展,更是放眼全球,通过观察不同国家法律演变的过程反思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二编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编的特色就是紧跟时事热点,抓住当下的大潮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当今非常重要的时代主题,同时依法治国也任重而道远。依法治国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之下将法律治理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本编分为五章,分别是依法治国总论、法律与经济、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法律与文化、依法治国与科学技术。依法治国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社会问题都只能通过法律来解决,也不意味着法律必须成为社会唯一的规则和依据。法治的社会同样需要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科技、优质的经济发展。当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就触碰到法律的边界,因此就需要法律的介入。因此,一个法治的国家,不仅有规范的法律,还有在法律的规范下先进的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

第三编是法的制定。法治的逻辑某种程度上就是从立法开始的,先制定法律,然后运用、执行、解释、修改法律,因此法律的制定就特别重要,因为只有制定了良法,才可能出现善治。本编就具体得阐述了一部真正的良法是如何制定出来的,那就必须首先依照法律来制定法律,主体、程序、内容都要合法,然后在制定的过程中要民主要科学,要尊重民意,还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本编的讲述过程中引用了多部法律法规以及历史文献,内容详实,耐读性较强。本编对于法的制定提出了多个具体的原则,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合宪性和法制统一的原则、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的原则等。

第四编是法的实施与监督。主要分为五章,分别为法的实施、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和法律监督。在部分学校的教科书中,第三编是和第四编放在一起的,总称为法实证论,即法律从制定到执行、解释、修改、适用再到监督的全过程。法治国家的要求是权力受到监督,法律的适用和执行过程同样需要监督。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抽丝剥茧的整理出法律关系,然后才能分配法律责任并予以法律的制裁。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法律有时候还需要解释,还需要推理。在本编中,作者就介绍了多种解释方法、推理方法,供读者学习领会。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法理学教材,尤其适合入门的读者。作者团队的强大阵容带给了这本书权威性。本书体例方面有一些创新,结合当下潮流,但总体还是中规中矩,主要就传统的法理学重点内容展开讲述。本书阅读起来难度不大,但要深入把握还需要一定的功夫。建议各位读者可将本书作为基础读物,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阅读其他法理学著作。

#4

总结

而最重要的内容毋庸置疑还是在法实证论部分。尤其对于我们当下在不断的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如立法、法的实施、法律推理、法律解释和法的实现与法律秩序。法的运行是一个逻辑紧紧相扣的环节,从立法到执法再到法的实现。当然这个运行的过程离不开法律的解释和法律的推理。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如何制定出一部良法,制定出一部良法后又如何能够达到“善治”,是法律运行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本书是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修订的,因此在书写过程中不断吸纳和总结依法治国过程中法律运行的经验与成果,尤其在法律监督一节,重点强调我国的立法、执法、司法都是受到监督的,这样的监督有国家监督,有社会监督,只有将权力放在阳光下才不会腐败。这都是依法治国长期以来得出的结论,也是各位法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的法律思维。在本书的启发下我们也可以看到,多年以前曾经出现过执法不文明、司法不公正现象得到了根本好转,原因就在于在党的领导下,法律运行的全过程更加规范、更加合法,受到了更充分的监督。

其实某种程度上讲,法理学又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就看大家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这门学科。本文大概得为大家介绍了一下国内法理学教材,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还是得靠自己深入阅读学习。无论对于提升知识储备,还是建立更完备的法学知识体系亦或是应对考试,大家可以根据上述的介绍,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那一本深入学习。

THE END
1.常见法律概念解析从定义到实践应用常见法律概念解析从定义到实践应用 简介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考试题库是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包含了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还包括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概念、原则和理论。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复杂的法律问题至关重要,而在实际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来解决。 1. 法律https://www.n9xnw0daq.cn/jun-lei-yang-sheng/359419.html
2.讲法说理丨浅谈法律思维律:是的,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3件、行政法规598件、地方性法规1.4万余件。这些法律法规涵盖各种门类。别说外行搞不懂,内行也不敢说完全了解。但是,法律体系的生长繁殖,背后有自己的逻辑。我们只要能把它还原到最原初的模型,就不难理解不同法律的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MzMzNjYxOA==&mid=2247500464&idx=1&sn=de2a3e1dd7a5091b1c0874420b732811&chksm=c0c7ddcdc9577c4e37c897b249b9b1c720fb18d41854d637065d7a899ba7504495840e8a7149&scene=27
3.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4.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这时了解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首先,理解法治理念是学习法律的起点。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使得社会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398.html
5.常见法律法规概念解释及应用案例分析法律术语解析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些常见的法律术语,它们在考试中经常会被提及。例如,“合理性”这个词在很多情况下都有助于判断某个行为是否符合规定或标准。而“正当理由”则是在特定情境下可以豁免责任的情况。此外,“侵权行为”也是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违反了民事责任规范所导致的一种损害行为。 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408250.html
6.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37678.html
7.法则解析揭秘法律知识的精髓法则解析揭秘法律知识的精髓 简介一、法则之源:法律基本知识的定义与重要性 法律是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体,涉及到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法律基本知识不仅关乎个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了解法律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文明之根:宪法与基本人权 宪法是国家最高https://www.qbsinawlr.cn/jun-lei-zi-xun/423901.html
8.属于边沁的法学著作有A《法理学讲义》B《政府片论》C《法律的概念C. 《法律的自由发现和自由法学》 D. 《法理学讲义》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历史地讲,使奥斯丁成为“分析法学之父”的著作是()。 A.《法律概要》 B.《法理学或法律理论》 C.《法理学讲义》 D.《法律的性质和渊源》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05/24924619.html
9.单选英国新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特的著名代表作是()参考解析: .《法律的概念》 AI解析 重新生成 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人眼由( )组成https://www.shuashuati.com/ti/d32cdb2bb08c4282941c48083703f0da.html?fm=bd62f8d57e1f097ba7cd9b2c66e8899c4f
10.法律的概念有哪些主要内容?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把语义分析哲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以及其他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检讨以奥斯丁为代表的早期分析法学的法律概念入手,对法律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其他概念,如规则、权利、义务、主权、法律的效力和实效,进行了全新的或具有初始意义的解析;富有启发地阐述了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正义、道德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67058810815521147.html
11.法律文书概念篇2:法律文书概念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解析教育领域内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地位和适用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教育关系总的可以分为教育民事关系和教育行政关系,现实中出现的许多涉及教育的矛盾和纠纷可以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找到合适地解决方案,但是最终的解决和政府在教育领域内的角色转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h50y4a.html
12.精品教材高等职业教育法律类专业新形态系列教材教学法学文书第一节 法律行为的概念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结构 第七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解析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第八章 法律的作用 第一节 法律作用的概述 第二节 法律的规范作用 第三节 法律的社会作用 第四节 法律作用的局限 第九章 法律的价值 第一节 法律价值的概https://www.163.com/dy/article/IMJ6N84D05521F9H.html
13.从社会规则体系到法律的生命与价值评哈特《法律的概念》在英国法理学家哈特笔下的《法律的概念》一书中,作者通过三个亘古不变的法学问题“法律与强制”“法律与道德”“法律与规则”以及“奥斯丁理论的修正—奥斯丁理论的缺陷—规则模式的提出”的明线和“法律概念中核心与边界的关系”的暗线串联全书,对于读者理解现代法哲学和法律实证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legalweekly.cn/whlh/2023-06/21/content_8867558.html
14.书摘哈特《法律的概念》自然法和法律实证主义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把语义分析哲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以及其他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检讨以奥斯丁为代表的早期分析法学的法律概念入手,对法律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其他概念,如规则、权利、义务主权、法律的效力和实效,进行了全新的或具有初始意义的解析;富有启发地阐述了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正义、道德与正义的关系;并比较https://zhuanlan.zhihu.com/p/146377553
15.《法律的概念》中法与道德关系理论评析——以哈特的三次论战为哈特 法律的概念 法律与道德 三次论战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RCA201107083.htm
16.2022年淄博市张店区网格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A、对B、错答案:错解析:法律的概念和界定是非常严谨的,就如本题来说,治安管理处罚规定了追究时效,追究时效中的“公安机关发现”指的是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而不是人。因为追究时效的确定是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客体来说的。6.甲、乙类物品库房不应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50度以上的白酒库房不宜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5640323.html
17.高考北京卷:2024年《英语》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pdf第33题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Theseuniversalnormsfarpre-datetheconcept ofanymoralisingreligionorwrittenlaw.Instead,theyarerootedinthesimilarityof basichumanneedsandoursharedmechanismsforlearningandproblemsolving.(这 些普遍规范远远早于任何道德化宗教或成文法律的概念。相反,它们植根于人类基本需求的相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04/7031036100006130.shtm
18.网络广告法解析枣庄高新区恒源广告服务中心这样,网络就大大降低了信息发布的资格条件,无限扩大了信息发布者的范围。因此,目前在互联网上,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这三者的界限日益模糊,从而使得执法者无法用现行法律的概念来理解,这就产生了所谓的认知困难。 以上仅为对于我国广告法的一些基本的认识,如对其所表现出的是否适用https://www.66law.cn/laws/238274.aspx
19.警察执法百案解析(豆瓣)本书借助从事公安工作十年以来的办案经验,从解决实际案例出发,再从导语、基本案情、争议焦点、以案释法等四个方面阐述相关刑法问题或者行政、治安案件法律适用问题。 通过案例研习有助于民警迅速了解公安刑事、行政法律的概念、要义和适用问题,指导民警在执法实践中对案件作出准确定性和精准量刑,向着规范化执法不断前进。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143277/
20.小产权房纠纷处理方法及概念解析小产权房纠纷处理方法及概念解析 一、小产权房纠纷处理方法 在小产权房买卖纠纷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财产应予以返还,无法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进行折价补偿。出卖人应返还房款并赔偿相应的装修损失,买房人应腾退房屋。这是根据法律规定,对小产权房纠纷的处理方法https://www.jiwu.com/baike/9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