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概念浅析

[摘要]法律行为制度自产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从法律行为产生那一刻起,关于它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必须得承认,法律行为制度正是在这不断的争论过程中得到了日益的发展和完善。然而,从我国理论界和实务中的一些观点和做法来看,对于法律行为制度的认识,理论还存在不少误区,实践中也存有诸多偏差。本文试从法律行为的概念和历史起源角度来对法律行为制度做一简要剖析,并且提出了部分与传统观念相悖的提法,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关键词]概念,法律行为,起源,回归

一、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历史起源探究

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博登海默说过,如果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没有概念,我们便无法将我们对法律的思考转变为语言,也无法以一种可理解的方式把这些思考传达给他人。如果我们试图完全否弃概念,那么整个法律大厦就将化为灰烬。[1]因而,我们对法律行为制度的研究也只能从概念开始。而要探究法律行为的概念我们又不能不思考它的产生与发展。

汉语“法律行为”一词,并非我国固有,也系一泊来语。法律行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罗马时期的《十二铜表法》中就有“一切关于财产所为之遗嘱处分,皆为法律”的规定。可见,遗嘱处分财产的行为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此为单方法律行为的开端。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关于“依法订立的契约,对于缔约当事人双方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的规定,便是对双方法律行为制度的确认。董安生在《民事法律行为》一书中也指出:从法律行为的发展来看,法律行为制度主要是从契约制度和遗嘱制度中抽象而来的。[2]但是,从咱们今天看来已经相当辉煌的罗马法以及后来的《法国民法典》都并未涉及法律行为的概念问题。直到1805年,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奠基者胡果(GustavHugo,1764—1844)在其所著的《日尔曼普通法》将这些民事行为概括为“法律行为”,这一概念先后为世界各国所沿用。自此,我们固然不能给“法律行为”下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毫无疑问的得出一个结论:法律行为之概念滥觞于民法,其最先只是一个民法用语,并且其当属“民事法律行为”概念之前身。

接着萨维尼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在《现代罗马法体系》给法律行为下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定义:“行为人创设其意欲的法律关系而从事的意思表示行为。”萨氏提出的法律行为概念,将“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相提并论。[3]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法律行为的概念是对总则之下民法各编规定中行为的抽象。大多数德国学者都接受了这种观点。其后,虽然又出现了行政法律行为、诉讼法律行为以及各类别的法律行为,但其均系模仿民法“法律行为”术语而来。这一历史更印证了笔者上面得出的结论。

从法律行为这个词汇来说,“法律”是用来修饰“行为”的。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对“行为”的界定,它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法律”在此不外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或者“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的含义,二者的结合意义就只能是“具有法律意义或者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张文显先生在《法理学》中对其含义作如此界定:所谓法律行为,就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它应该包括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和非表示行为(事实行为)、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4]笔者对于从事法理学研究的前辈们从来都是怀着非常崇高的敬意的,丝

THE END
1.初级会计+第一节法律基础(一)法和法律的概念 1.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2.法律的概念 狭义 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广义 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http://bang.api.duia.com/duibaApp/appViewTopic?topicId=2056
2.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主要有哪些律师解答 专业整理,在线解决法律问题 1、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按主体和意思表示方向的不同)(1)单方行为:无须他人意思表示就可成立生效(2)单方行为又分为:有相对人的单方行为:如授权、解除、免除、撤销(3)无相对人的单方行为:如抛弃行为、遗嘱行为、捐助财团法人的行为(4)双方行为:内容相同方向相反,如https://m.66law.cn/v/wenda/477103.aspx
3.法律行为的概念10篇(全文)法律行为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林权,法律概念,辨析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 林权流转的顺利实施成为了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但是应当对“林权”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出明确界定, 才能使得后续的改革在《物权法》的框架中顺利进行。保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现行法治的框架内进行, 这是顺利展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7nz5tnm.html
4.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特征法律行为的概念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其核心在于意思表示。法律行为具有以下特征:法规 一、法律性 法律行为是法的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可以用法律进行评价的人的行为。这意味着法律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其产生、变更和消灭均须依法进行。 二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0e909884d42ac8001029
5.法律行为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法律行为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法律行为就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⑴法律行为具有社会意义 ;⑵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性 ;⑶法律行为具有意志性。http://jxjg.hljcourt.gov.cn/m/?act=a&aid=57168&cid=4
6.要式法律行为的概念要式法律行为,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转移房屋所有权,除了当事人要签订书面合同以外,还必须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https://m.gaodun.com/wenda/zhongji/98791.html
7.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法硕(法学)科目全程课程,限时低至399元 (1/2)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一般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以意思表示的方式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下一考点 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70&bid=1326&cid=14605&nid=14606
8.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放入书架 分享 主题模式 请放入书架 以继续阅读加载有点慢,请稍候https://yuedu.163.com/book_reader/cl_557a7f5628b14fabb9d2750f3e42bc32_4
9.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分类法律体系 30:30 立即学习 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分类 27:48 播放中 法律行为的效力(1) 34:10 立即学习 法律行为的效力(2) 32:37 立即学习 法律行为的效力(3) 32:38 立即学习 代理(1) 31:54 立即学习 代理(2) 40:07 立即学习 经济纠纷解决途径 14:30 立即学习 仲裁(1) 42:12 立即学习 仲裁(2)https://www.acc5.com/course/course_14740/learn/lesson_91461/
10.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民法典最新法条解读 更多>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体系 02-12 18:01 民事法律事实必须是什么 02-09 18:20 找法说法 可诉行政行为的特征 图文 12-27 05:11 行政行为的特征 图文 12-27 08:15 无因管理的概念及行为特征 图文 01-05 13:35 民事法律行为相关案例 合同纠纷转化为合同诈骗犯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https://wap.findlaw.cn/zongze/ft133/
11.法律发展是指什么晕这是个名词解释爱问知识人一、法律发展的概念 所谓法律发展是法律规范、法律价值及法律行为从萌芽到形成并日益上升与进步的过程。其https://iask.sina.com.cn/b/iRgtGilVlWxF.html
12.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联系与区别还有概念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法律事件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法律行为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发生的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即法律事件是客观的,而法律行为是主观的,但它们都是法律事实的一种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法律事实,法律行为,事件,事实行为的区别与关系 法律行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b3861f5b0743b844cc983f395559b702.html
13.[渝粤教育]西南科技大学复习资料法理学本文提供了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涵盖了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涉及立法原则、法律责任、法律关系、法律渊源等多个核心概念。题目内容包括法的效力、法律行为、法律责任的承担、法律的实施等方面,旨在帮助考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基本原理。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938650
14.《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一至六章)(法律的概念)书评(1)服从习惯与法律的连续性哈特举了雷克斯国王的情境来说明“服从习惯”的概念。借助这个情形,哈特似乎区分了三种意义上的“习惯”:①习惯仅仅意味着规律性的行动(对雷克斯的服从即属此类,即使不愿纳税,但民众最终还是规律地遵守着税法,形成对雷克斯的服从习惯。而民众的个人行为产生了外在的“统一性”,使其能被称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8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