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艰苦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好这一条“自己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如果没有建立新中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重要思想、物质和制度基础,没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就缺少经济前提和政治前提;同样,如果没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巨大物质财富和宝贵经验,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执政历程都具有连续性、关联性和整体性,既不能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环,也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

当然,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因为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在这一过程中,出现挫折是难免的,关键是要从问题中吸取教训,使以后的路走得更好。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年至今)。这三个时期又分别对应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把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摆脱贫穷落后和被动挨打、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和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独立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这充分说明,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深化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要求,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充分说明,只有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强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锲而不舍的艰苦探索中走出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它既体现了人类社会和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方向,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深刻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和本质。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主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15ZDA0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朱炳元系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THE END
1.中国历史的相关简述隋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时期。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统治时期,但是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因为它建立了很多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基础设施。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其文化和艺术成就达到了巅峰,如唐诗、唐画等等,这些成就也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发展。此外,唐朝还积极地发展了海外贸易,加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1827432435495219&wfr=spider&for=pc
2.一口气看完中国历史上下5000年的历史!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夏朝,此时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农业文明社会。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历史上五千年的历程。 公元前2100年,夏朝建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的统治者进行了许多农业和社会改革,奠定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jczOTI4MA==&mid=2247614777&idx=2&sn=505430aecfcbf8551a99f7692f09d38c&chksm=ea45c506dd324c103a75fa1382579e11fe7af93648571a49211850af7c7c65179ee6c94f009b&scene=27
3.中国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简略概述清朝(1644年-1912年):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初期,中国经历了统一和繁荣的时期,但后期逐渐衰落,面临内忧外患,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后被推翻。 以上是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期和朝代,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https://www.jianshu.com/p/07c5a1db722b
4.中国水土保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水土保持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之一,水土保持自古有之。《尚书》有“帝(舜)曰,俞咨禹,如平水土”的记载。《吕刑》有“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的记载水土保持的措施,古有沟之制。西汉时山区已出现梯田雏型,广西龙胜县龙脊梯田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从山脚到山顶层层梯田、水田形成壮丽https://nfstbc.nit.edu.cn/info/1009/1024.htm
5.我国城乡代表权的差异化配置的历史发展过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最近一段时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人大与议会研究室准备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以梳理“我国城乡代表权的差异化配置的历史发展过程”为研究起点,开展“城乡人大代表同比例与基层民主”、“城乡人大代表同比例与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人大代表同比例与地方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城乡人大代表同比例的建议与共产党执政”等专http://www.sass.cn/109000/4616.aspx
6.优思学院精益生产的前世今生精益发展的历史过程精益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 简介 20世纪初,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开始,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一直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改变了效率低下的单件生产方式,被称为生产方式的第2个里程碑。大规模生产方式是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这种方式适应了美国当时的国情,汽车生https://blog.csdn.net/ucourse/article/details/110173976
7.20世纪以来西方史学思潮的演变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斯氏所说的中国历史连续性,其实就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而他把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连续性,最后被归结为,或者说,表现为中国文化上的同一性和政治上的统一性。实际上,这是把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文化同一和政治统一的过程。就是说,中国历史发展走的是文化同一和政治统一的道路。这可以看作是斯http://lishisuo.cass.cn/zsyj/zsyj_mkszysxllysxsyjs/201812/t20181225_47999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