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课件.ppt

2、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法律最有权威的理论基础三国魏晋:法学发展比较繁荣,曹操诸葛亮重视法律隋唐:【唐律疏议】标志中国古代法律走向成熟,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代表之作(德教礼度+刑政法度)宋朝(朱熹)、明清(黄宗羲、顾炎武)基本沿袭唐律,前言:中国古代法律=奴隶制社会法律+封建制社会法律,第一章:中国古代法律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国家形成之初,法律也随之产生;自夏至清,法律制度也体现了时代的传承性第一节: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第一章:中国古代法律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国家形成之初,法律也随之产生:自夏至清,法律制度也体现了时代的传承性,刑起于兵(起于战争中的法律,其主要对象是异部

4、度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中国古代法律的内涵历朝历代的法律制度,体现了它们所对应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征第一节中国古代法律的核心等级特权法西周礼治的支柱:礼(奴隶制国家的根本大法,封建社会的正式法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礼主要确立宗法、分封、世袭封建皇权与法的碰撞中国传统法律从本质上说只不过是皇权的工具,皇帝个人对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控制,法律匍匐在权力的脚下充当助纣为虐的驯服工具中国古代法律的多种形式刑、法、律、令、典、式、格、诏、敕、诰、科、比、命、制、宪,第二节中国古代法律与制度,土地制度与法律最早关于土地制度的法律是反映封建生产关系

6、法律与制度,夏商周的法规是中国法律制度的开端敖陶被看做是中国古代制定法律的创始人夏禹刑刑罚适用原则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罚弗及嗣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商汤刑沿夏纣当政暴虐无道加“族诛”“剖心”“炮烙”官刑“三风+衍”的罪名婚姻关系上实行一夫一妻制纳妾媵嫁制度西周是中国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它是奴隶制发展的高峰为秦始皇所推崇上午韩非-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第三章先秦时期的法律,第一节先秦的法律制度,神权思想受命于天天降典型恭行天罚礼治思想体现等级制孔子的法律思想“仁”相对轻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礼治】正名把孝道伦理在法律上固定下来【德治】强调道德感

7、化作用突破“礼不下庶人”的传统适用刑罚要宽猛并济【人治】道家的法律思想老子崇尚无为而治惟道是从鄙薄有为的人定法庄子绝对无为主张取消一切仁义道德和法律制度,秦国早期落后秦孝公(商鞅变法秦六律)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修秦律秦律刑事法律为主体+民事法律+司法维护皇权两汉汉高祖刘邦-与民约法三章萧何参考秦法-九章律汉武帝抛弃了汉初的省刑制度,大规模修改法律增加了律五十余篇,东汉时期法律几经修改,但基本上沿用西汉旧律从西汉初到东汉末汉初由繁到简汉武帝时又由简到繁东汉末,有法等于无法汉文帝、汉景帝废肉刑。代之以徒刑、笞刑、死刑儒家思想成为汉律的指导思想,维护三纲五常,礼主刑辅,李斯谏逐客书郡县制提出了统一文字、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汉武帝废除肉刑董仲舒用春秋决狱的大儒第三节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秦始皇的法律思想存在矛盾(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主张提高君主在封建政权中的法律地位强调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主张废止儒学仁义,实行严刑酷法,处理案件时大大加重了刑

THE END
1.从“井中有人”到现代监狱,法律如何演变?商朝的法律体系,虽然不如现代法律那样完备,但它却已经具备了法律的基本功能。比如,商朝对不孝行为的惩罚就极为严厉。在商朝社会,宗族或家族组织是基本单元,推重孝行不仅有助于维护家庭内部和谐稳定,也有助于强化血亲贵族统治集团的世袭统治地位和商朝王权政体的社会基础。因此,商朝期望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引导社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69100904190003&wfr=spider&for=pc
2.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具体途径,一是“礼源于祭祀”;二是“刑起于兵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具体途径,一是“礼源于祭祀”;二是“刑起于兵”。前者是指“礼”作为一种法律规范,最初起源于原始祭祀活动中形成的礼仪规则,后者是指刑法最初起源于战争的军法。“礼”主要是调整氏族部落内的规则,刑主要是调整没有血缘关系的族外人员关系的规则。儒家思想主要是源于血缘关系的礼制的阐https://www.shuashuati.com/ti/b367b247e70743c9a1ce33453396271c.html?fm=bdbe9fc11d2cc3f3a78a336c3d4906229a
3.刑起于兵学术百科8.古代中国与西欧法起源的法律价值观之比较研究 古代中国与西欧的法起源,不只是简单的"刑起于兵"与利益调整,它还有更深层次的表现,即中西方法律价值观的差异,同时这种不同表现也是古代中国与西欧法起源的原因所在。 详情>> 职大学报2015年03期法起源法律价值观人性社会文化性 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2377340.htm
4::礼治社会中的“法”(上)一、礼与法:中国传统法律的起源与演变 (一)、 祀与戎——中国传统法律的源头 中国传统法律的产生有两条途径,即战争与祭祀。《左传?成公十三年》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中国传统法律产生的历史。 1.刑起于兵 大约五六千年前,生活于中原大地上的人类来到了文明社会的门槛,“未有宫http://iolaw.cssn.cn/zxzp/200401/t20040112_4588328.shtml
5.中国法制史导论.ppt* 中国法制史 * 二、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法律最初指“刑”,刑法产生于何时,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刑起源于五帝时代,即原始社会末期。 二是认为从夏朝起始有刑法。 * 中国法制史 * 中国法律起源具体途径的几种说法: 1.刑起于兵说。用战争征伐来论证法律的起源。 2.有刑源于天说。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314/7045004045002123.shtm
6.“水”与中国法律起源“水”与中国法律起源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从“法”字“水”旁出发,结合古老的传世文献和地下出土文物,证诸神话传说和文化人类学材料,认为“法”字的“水”最初洋溢着神判的灵光,经过上古先民治水活动,从而使“法”由天上掉到了人间,由超人的神明裁判方式变成了权威统治者强制他人服从的暴力工具。“法”字“水”旁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070127175331_24717.html
7.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中国法制史之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定1.1我们现在所 能见到的最早的法律,是夏启讨伐有扈氏时所发布的一条军令“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 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尚书?甘誓》)。所谓的“法 刑不分” “兵刑不分” “刑起于兵”当以此为源。https://www.huatu.com/2013/0809/689546.html
8.汉语“法学”一词的起源及其流变/何勤华古代汉语“法学”一词所包含的主要是法(律)注释学,而且基本上局限于刑法领域,当然,有时也涉及一些行政法学(事实上是如何役使官吏的“治吏之学”)和关于法律的起源与功能等问题的法哲学(事实上是“刑法哲学”)的内容,但这种法哲学仅是伦理学家和哲学家(如孔子、孟子等)或政治家(商鞅、韩非等)或官僚(如马融、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46&page=2
9.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如果这个人,让用外力强迫他,用兵,用强制力,所以有人说“刑起于兵”,让兵给他抓来,他必然要离开他的井。“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小时候对这个百思不得其解。我就想是老师写错了,应该写“窗前”明月光。到底是窗前还是床前啊?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床前。睡觉的床,床前明月光,我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M.php?id=1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