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价值观教育是美国品格教育的核心,对于社会的维系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价值观不仅影响本国的发展,也辐射并影响着世界的发展。探寻美国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分析其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功能,是十分必要的。美国价值观教育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而最突出的趋势是从曾经的价值中立发展到对核心价值观的强调。美国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深思,对我国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美国的价值观教育经历了一个产生和演化的过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起源、淡化、复归和发展四个阶段。

此后,1993年2月5日,美国品格教育协会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非营利的、非党派性质的组织,旨在对年轻人进行品格和公民道德的培育,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自此,美国的价值观教育开始步入正轨,理论研究日益丰富,实践探索方面也在不断地积累经验。

从淡化价值观教育到重构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美国政府、社会和教育机构逐渐意识到确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并开始探索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第一,政府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美国《独立宣言》中写道:“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加利福尼亚州的《教育法》也规定:要在当地公立学校进行价值观教育,并提出公民价值包括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公平和正义、诚实、勇敢、自由、责任感和集体感。新泽西州参议院1992年第13号决议案和第298次会议指出,社区在自己的课程规划中要体现同理心、谦让、诚信、正义、责任心、自律、自尊和包容等价值内容。

第二,社会团体和机构也提出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美国有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参与价值观教育,如第四第五研究中心、品格教育协会、品格教育课程中心、品格发展小组、约瑟夫·肯尼迪基金会等,其中品格教育协会确立了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尊重自我和他人、责任心、正直、自律等。国家教育协会在2006年的代表大会上制定了核心价值观的五项内容,即平等的权利、公正的社会、民主、合作和集体行动。约瑟夫·肯尼迪基金会制定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品格教育计划,强调了友善、尊重、信赖、责任与和谐这五项价值观内容。

第三,学校等教育机构制定本机构的核心价值观内容。美国在1982年推出蓝带学校计划,规定杰出学校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将价值观教育置于重要地位,并制定了一整套核心价值观内容,具体包括尊重、责任感、同理心、诚信、友善、自律、正义和公德。得克萨斯州伯拉诺学区于2013年制订的五年计划认定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谦虚、诚信、正直、公平、爱国、公德、尊重自己和他人、尊重权威、勇敢、自律、包容和责任感。弗吉尼亚州的登比高中把本校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为诚实、同理心、尊重、责任和勇气。俄亥俄州的哈瑞森小学将本校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为平等、接纳、正直和包容。

根据纽约州立大学Lickona教授于2014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所作的演讲《作为一个道德品格教育家的45年历程》中提到的价值观内涵的三个层面,即认知、情感和行为,我们可以将美国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二,在情感层面,美国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爱国、友善、尊重和包容。爱国是指对国家忠诚,为祖国作贡献,包括对国家价值观的热爱。贝克·韦恩在《美利坚》一书中写到美国的十种价值观时曾指出,爱国就是一种对祖国的情感,就是当你看到美国国旗、听到美国国歌时觉得美好这样一种感情。友善指的是关爱他人、同情他人和善待他人,其中特别强调同理心,就是充分地替他人着想。尊重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对于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人给予接纳和欣赏)、尊重所有的生命体及环境。包容这一价值观要求人们对差异性采取积极、主动和一以贯之的态度,增加对他人的关心、了解、认知和同情。

第三,在行为层面,美国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诚信、责任、自律和坚毅。诚信是指实事求是、值得信赖,要求人们拒绝撒谎、欺骗、偷盗以及夸大事实。诚信是在美国非常受重视的价值观,无论身份贵贱、职位高低,如果不讲诚信,就必须受到处罚。责任是指对他人和团队有帮助,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注意自身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即使遇到困难甚至灰心丧气也要坚持完成任务来实现团队的目标,证明自己是他人可以依靠的对象。自律是指公民或者政治团体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是对独立性、自控性的要求。坚毅是指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

美国逐渐形成的核心价值观给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第一,核心价值观维护了国家的稳定。由于美国拥有大量移民,存在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等众多差异性元素,而且个人主义盛行使得美国公民的个体特性尤其突出,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统一,将很难保证国家的有序和稳定。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的正常发展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使得政府和法律权威获得了民众的认可,确保了政治秩序的稳定。它确保了社会的正常秩序,限定了人们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通过统领差异、建立秩序推动了社会发展。第二,核心价值观为美国社会勾画出美好的发展蓝图。核心价值观直观呈现了美国社会的理想状态,其中隐含的“美国梦”是每一个美国人的信念和力量,它以“梦”的形式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确定了国家发展的方向。第三,核心价值观为美国的社会发展制定了理论框架,成为美国经济与政治政策制定的直接依据,是推动美国经济、政治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第一,核心价值观为公民个体划定了价值底线。价值底线是指最基本的、不可逾越的行为界限。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逾越这一界限,社会将陷入崩溃。因此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核心价值观划定的价值底线都十分重要。它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规定,划定了约束行为的边界,让人们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助于人们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第二,核心价值观为公民个体提供了价值支撑。价值支撑是指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支持、辅助作用的意识形态体系。在这一点上,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告诉个体如何成为一个好公民,以及好公民需要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另一方面,它所包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要求,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方向和内容,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第三,核心价值观为公民个体提供了价值选择依据。在多元、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给人们提供了判断是非的价值标杆。面对多元价值的挑战,面对新文化对传统文化体系的冲击,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标杆,社会很容易陷入混乱。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指明了奋斗目标、远景规划,为处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的社会成员提供了正确的价值选择依据。

美国的价值观教育经历了起源、淡化、复归和发展四个阶段,实现了从倡导价值中立到强调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随着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不断明晰,其对美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第一,应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回顾美国的价值观教育历史,其经历了早期的重视价值观教育到提倡价值中立的阶段。实践证明,价值中立是一种不适宜国家治理的教育理念,它会滋生诸多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于是,美国各地教育部门又重新回归价值观教育,逐步完成了从提倡价值中立到强调核心价值观的转变,并逐渐将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向世界辐射,使美国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极大提升。这充分说明,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来看,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关系国家稳定、国家实力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调动多种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搭建起我国的价值观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特别是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另一方面,要重视舆论媒体的导向作用,积极抢占舆论阵地,抓好宣传时机,建好教育平台。

THE END
1.建构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法治蕴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如何构建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需要对中华文明法治蕴含予以高扬和重视。 一、中华文明同样是法治文明的重要起源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096.shtml
2.良法善治丨鉴古知今循法而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人们对于公平和规则的向往自古有之。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下推进改革,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就能够不断夯实“中国之治”的法治根基https://politics.gmw.cn/2024-12/04/content_37718353.htm
3.良法善治丨鉴古知今循法而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人们对于公平和规则的向往自古有之。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下推进改革,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就能够不断夯实“中国之治”的法治根基http://news.china.com.cn/2024-12/04/content_117585382.shtml
4.良法善治丨鉴古知今循法而行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人们对于公平和规则的向往自古有之。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下推进改革,积极发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47362
5.廊坊大讲堂二、我国文化市场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梳理文化市场的起源和发展史,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化市场发展规律,更好地汲取历史营养。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基本时期。 (一)起源期:春秋战国至新中国成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迎来空前的大发展,文化生产与其他物质资料生产相脱离,成为相对独立的特殊生产门类,为文化http://lfdjt.com/info_32_4866.html
6.中国法理学二十年(一)初步发展时期 以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和推动力,我国法理学迈开了前进的步伐。1978年开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长期禁锢,打破了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的沉重枷锁,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2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思想先导,为http://iolaw.cssn.cn/xspl/200504/t20050428_4595794.shtml
7.17综述——整治医疗美容乱象需要重典治乱2022(一)我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现代整形手术起始于1929年,以上海首个整形外科门诊为标志。中国医美市场起步于建国后,发展初期以公立医院整形科为主。194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设立整形外科,标志着中国医美行业的萌芽。此后,多家公立医院纷纷设立整形科。1997年民营医疗开始切入整形美容市场,我国医疗美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2_03/202112/t20211231_469052.htm
8.古希腊的法律思想体系西方思想学界中的主流认为,古希腊法律思想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起源时期 古希腊法律思想的起源时期同时也是西方法律思想的起源时期。古希腊最早的法律是城邦宗教的一部分,法律思想在这一时期便沾染上了浓厚的宗教气息,这也奠定了西方法律思想宗教色彩浓厚的基调。在这一时期,古希腊的法律观是神话的法律https://m.douban.com/note/78357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