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毁灭的不仅是自己(上海市第八中学林振荣)禁毒预防教案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2日15:33:57点击率:3175次

“毒品毁灭的不仅是自己”——中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

上海市第八中学林振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了解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知道吸毒贩毒是违法犯罪行为。2、能力目标:防微杜渐,学会远离毒品,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加强对毒品的防御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课时安排】:适合高中各年级主题活动课,建议用两个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课前准备】:了解学生对毒品的认知程度;布置同学分小组上网查找历史上的禁毒运动、明星吸毒和我国当前的禁毒形势资料,制作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教学流程】:多媒体图片展示,提问导入课题:问:请问下面这张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历史事件?答:(虎门销烟。略)

问:林则徐为什么要虎门销烟?为什么一场战争要以鸦片的名字命名?答:(略)

师:在璀璨的中国文明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曾经像鸦片一样震撼过这个古老国家的根基,并给它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中国曾经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进入19世纪后,中国逐步开始衰落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毒品。毒品不仅危害生命,更是社会动荡的根源。今天,让我们追寻前人的足迹,进一步感受毒品对中国人民、中国社会的巨大危害。请第一组同学分别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历史上有关禁毒活动的资料,让我们共享他们探究性学习成果。

【多媒体展示】:

【看图引题】:图片中的这些人大家认识吗?有谁知道有关他们的故事?

【小组探究性学习交流三】:明星吸毒,这在国内外的演艺圈体育圈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多媒体:列表“明星涉毒”照片

职业

吸毒的代价

马拉多纳

足球明星

失去健康和顶尖球艺

泰森

前世界重量级拳王

失去健康和事业

泰勒

原火箭队大前锋

失去球队及球迷的信任

奥沙利文

斯诺克界巨星

被取消冠军,事业陷入低谷

惠特妮●休斯顿

著名歌星

失去孩子的监护权及声誉

陵●白阿斯

篮球明星

丧命于海洛因

约翰●比西路

电影明星

丧命于可卡因、海洛因

【新闻聚焦】英国毒贩阿克毛走私毒品死刑复核案经最高法院复核终结,12月29日在乌鲁木齐被依法注射处决。英国首相布朗曾为其求情,中国10次拒绝英方的交涉,依法裁定死刑。问:吸毒是个人的私事吗?违不违法?哪些行为构成了涉毒犯罪?

【小组探究性学习交流四】:“我国有关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详见附录资料)依法处决阿克毛表明了政府对禁毒的决心:无论是谁,只要吸毒,均系违法,只要贩毒,都属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件事对演艺界这个涉毒高危人群来说,也是一种警示。作为公众人物,影视明星的行为容易让青少年群起效仿,所以更应该自律,起到表率作用。问: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慎重交友,从不吸烟、不饮酒做起

【布置作业】:1、请您找找看,自己家庭所在的街道小区里有没有吸毒危害社会的真实案例。2、请根据这次专题学习的体会,设计两句禁毒宣传标语,为全民禁毒斗争做贡献。

【补充资料】:

1、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禁烟运动:

第一次: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从此,禁烟之声缕缕不绝。1839年,在道光皇帝的推举信任之下,林则徐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以虎门销烟为代表的禁烟壮举,有力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贩毒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毒运动。

第二次:清末民初,中国政府又发动了第二次禁烟运动。这场运动分前后两期,前者是晚清新政的一部分,以挽救垂亡的政权,后者是民初政府除旧布新的措施,以巩固新生的制度;两者虽初衷不一,但却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的上下篇。这场运动前后十年,在民众的踊跃参与下,取得很大成果:罂粟种植锐减,烟馆大量封闭,吸毒者纷纷戒除,尤其是外交上,阻止了英国的印度鸦片的合法进口,1909年,在上海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召开了万国禁烟会,这标志着世界联合禁毒的开端,也在近代禁烟史上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周密的部署,凭借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发动了第三次禁烟运动。

毒品为什么会在中国流行?毫无疑问,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是毒品普遍流行并长期泛滥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正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1950年2月24日发布的《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中指出的:“自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强迫输入鸦片,危害我国已有百余年。由于封建买办的官僚军阀底反动统治,与其荒淫无耻的腐烂生活,对于烟毒,不但不禁止,反而强迫种植,尤其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曾有计划地实行毒化中国,因此伤害人民生命,损耗人民财产,不可胜数。”帝国主义——先是英国,继之日本,对中国倾销毒品,以及中国历朝统治者腐败无能,贪赃枉法,客观上造成中国毒品成灾外。

2、“我国有关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

吸毒是个人的私事吗?违不违法?哪些行为构成了涉毒犯罪?学生讨论、交流。

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三十三条规定:“对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拒绝接受戒毒的,第三十八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1997年新《刑法》具体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12种罪名。对涉毒行为将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毒品罪--走私鸦片不满50克、海洛因或者冰毒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构成犯罪;贩卖毒品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如有贩卖毒品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运输毒品罪--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或交付托运毒品的行为构成犯罪。此外还有: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等。

3、“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

这次会议通过了《管制麻醉品滥用今后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提出了在今后的禁毒活动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建议,并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同时,为了进一步引起各国、各地区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御毒品的侵袭,与毒品犯罪活动作坚决的斗争,也为了纪念这次意义重大的国际禁毒会议,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项建议被联合国采纳。同年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为“反麻醉品的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2000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FacingReality:Denial,CorruptionandViolence;200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体育拒绝viper”;200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吸毒与艾滋病”。2003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让我们讨论viper问题”(2003年我国“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主题为“远离viper,关爱未来”)。200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viper,参与禁毒”。200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珍惜自我,健康选择”。2006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参与viper斗争,构建和谐社会”。2007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2008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控制毒品”。2009年国际禁毒日主题:“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THE END
1.法理学中国法律起源法理学中国法律起源 2 小时前 中国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以下是中国法律起源及发展的简要概述: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中国法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一些初步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主要是以习惯法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用于维护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506940863673129099.html
2.浅析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查琪琦律师律师文集三、历史法学观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 (一)对萨维尼历史法学之评价 必须承认,正如萨维尼历史法学观的理论中所阐释的一样,萨维尼的法律理论是德意志民族在其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的体现,对其的评价也应当基于18、19世纪德国乃至欧洲的整体历史背景来进行。但是,作为世界法律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法学流派思想的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15924326115929420oo708170
3.《中国秘书史》大纲“中国秘书史”是秘书学专业必修课程,属基础理论课。它是在秘书学科的发展中,为提高秘书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而开设的新课程。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我国秘书机构设置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加深对秘书工作重要性的理解,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为做好现实的秘书工作服务。https://wxy.nwnu.edu.cn/2014/1010/c732a13978/page.htm
4.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作者:张晋藩(笔记)6、中国传统法律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反思 (1)儒家虽然以立足现实、拒绝彼岸世界的立场,抑制了宗教和神学在传统中国的生成和发展,使得西方式的教会法未能在中国古代社会施展压制性作用。 (2)儒家鼓吹“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是为家族本位做辩护的。 https://www.douban.com/note/763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