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考试大纲中国法制史考察内容

下面是中公考研整理的2017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的大纲内容,以供各位考生参考。

2017年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考试大纲

第五部分中国法制史

第一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

第一节夏商法律制度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夏朝的建立与中国法律的产生;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二、立法概况

禹刑;汤刑。

三、刑事立法

旧五刑:墨,劓,剕(刖),宫,大辟。

四、司法制度

天罚与神判;监狱:圜土,羑里。

第二节西周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吕刑》;九刑;周公制礼;礼与刑的关系。

二、刑事立法《九刑》;《吕刑》。

主要刑法原则;主要罪名。

三、民事立法

契约:质剂,傅别;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六礼,七出(去),三不去;嫡长子继承制。

司法机构:大司寇,小司寇;狱,讼;五听。

第三节春秋法律制度

一、成文法的公布

郑国“铸刑书于鼎”;邓析《竹刑》;晋国铸刑鼎;成文法公布引起的论争。

二、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战国法律制度

一、立法指导思想

“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法布于众。

二、《法经》

李悝变法与《法经》的制定;《法经》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

三、商鞅变法

改法为律;连坐法;分户令;变法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第一节秦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立法指导思想:”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严刑重法。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延行事。

云梦秦简。

二、刑事立法

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主要刑名。

三、经济立法

农业管理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官营手工业管理立法;市场与货币管理立法。

中央司法机关;诉讼程序;审判制度。

第二节汉朝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汉初黄老思想与“约法省刑”,汉武帝时“德主刑辅”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主要立法:“约法三章”、《九章律》、“汉律六十篇”.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刑罚适用原则:上请,“亲亲得相首匿”;主要罪名。

盐铁酒专卖;抑商政策;对外贸易立法。

四、行政立法

皇帝制度;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吏管理制度;监察制度。

五、司法制度

诉讼与审判;春秋决狱;秋冬行刑。

第三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曹魏律(《新律》);晋律(《泰始律》);北魏律;北齐律;麟趾格;大统式。

“准五服以制罪”;“八议”、“官当”入律;“重罪十条”;新五刑的初步形成。

三、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的变化;登闻鼓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刑讯制度。

第三章隋唐宋法律制度

第一节隋朝法律制度

《开皇律》;《大业律》。

二、《开皇律》的主要内容

体例;内容;历史影响。

第二节唐朝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立法宽简、稳定、划一。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立法:《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疏》、《开元律》、《唐六典》、《大中刑律统类》。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五刑制度;主要罪名。

民事行为能力;所有权;契约;婚姻家庭与继承。

三省六部制:御史台;官吏管理:科举制度,考课,致仕。

五、经济立法

土地立法;赋役立法;禁榷制度;对外贸易制度。

六、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推事”;告诉的限制;回避制度;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法官责任制度。

第三节宋朝法律制度

《宋刑统》;编敕;编例;条法事类。

刑罚制度:折杖法、刺配、凌迟;重法地法。

不动产买卖契约;典卖契约;财产继承。

国家政权机构的调整;官员选任与考课制度;监察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鞫谳分司制;翻异别推制;务限法。

《洗冤集录》;《名公书判清明集》。

第四章元明清法律制度

第一节元朝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大札撒》;《至元新格》;《大元通制》;《元典章》。

二、刑事立法、犯罪分类与量刑原则;刑罚制度的变化。

财产法律制度:契约关系;损害赔偿。

婚姻与继承制度的特点。

中枢和地方行政机构;科举制度的变化;监察制度的发展。

中央司法机关: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诉讼审判制度。

第二节明朝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刑乱国用重典”,“明刑弼教”。《大明律》的制定与“六部分篇’’的体例。《大诰》的制定及其特点。“教民榜文”;《问刑条例》;《大明会典》。

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奸党罪;充军;廷杖。犯罪与刑罚的主要特点。

财产所有权;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的变化。

四、经济立法

赋役制度:一条鞭法;专卖制度;海外贸易制度。

五、行政立法

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员选任制度;监察制度。

中央、地方司法机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厂卫;申明亭;明朝诉讼制度的特点;审判制度;会审制度。

第三节清朝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详译明律,参以国制”。《大清律例》;《大清会典》;则例;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

充军、发遣、刺字;死刑制度;维护满族特权的内容;文字狱。

民事主体的变化;债权制度的发展;继承制度。

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立法;专卖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秋审制度;幕友胥吏的作用。

第五章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清末法律制度

一、“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的背景与“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指导原则。

《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谘议局与资政院。

二、修律活动

修律的指导思想;修订法律馆;《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商事立法及其特点;礼法之争;法院组织法与诉讼法;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

三、司法制度的变化

领事裁判权与会审公廨;司法机关的调整;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

第二节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

一、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二、其他革命法令

有关民权、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改革等方面的法令。

中央司法机关;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北洋政府法律制度

立法原则;立法活动的特点。

二、制宪活动与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暂行新刑律》;单行刑事法规。四、司法制度司法机关的体系;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六章南京国民政府及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

第一节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指导思想;主要立法原则与立法阶段;法律体系与《六法书》;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宪法性文件与宪法.《训政纲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

《中华民国刑法》;刑事特别法。

四、民商事立法“民商合一,’的立法体系;《中华民国民法》;商事立法。

普通法院系统;特种刑事法庭;诉讼审判制度。

第二节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

一、工农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立法:《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中国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司法制度。

二、抗日民主政权法律制度《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土地立法、劳动立法与婚姻立法

刑事立法:刑法原则的发展;主要罪名。司法制度:司法组织体制;马锡五审判方式;人民调解制度。

三、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宪法性文件:《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土地立法、劳动立法;婚姻立法

刑事立法:刑法原则;主要罪名。司法制度:人民法院体制的完善;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精品网课、2018乐学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THE END
1.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包括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两条基本途径 B.具有礼治、德治、人治的宗法伦理道德特点 C.早期法律明显带有国法与宗法的双重性质 D.法律以维护团体利益为基本宗旨,强调社会成员的服从义务E.公法体系较私法体系发达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4ad7e98996044969b3e807fba361742e
2.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特点:引礼入法,礼法结合;家庭本文,伦理法制;法为治世之具,缘法断罪;无讼是求,调处息争;法典体例上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与法律体系上的“诸法并存,民刑不分”。基本特征:立法主体:君主制法,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指导原则: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法律的主要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13442948.html
3.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法律不是一般的规范,而是一种社会规范。其特点在于它所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在这一点上,法律作为社会规范,不同于思维规范、语言规范,也不同于技术规范。法律作为社会规范,像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一样,具有规范性。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表现在法律规定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4.中国法律的起源有哪些特点?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8395df35c42a4184bad21684f6642658.html
5.中西法律文化比较12篇(全文)特别是在古代法律文化方面,新教材(必修一)在政治文明史中还专门设置了《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涉及了以罗马法为代表的古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历史作用和价值。而新教材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方面,既无完整的法律文件内容的说明,更谈不上类似于古罗马法的完整专题设置。这看起来又不能不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3j3c6gb.html
6.第一题中国法律的起源有哪些特点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3545 法律|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by:八月方圆 1.8万 法律|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by:晚糖 6877 中国法律 by:阿楠有点咸 1324 中国法律史 by:律法故事_星汇 773 中国法律史 by:法商人才养成计划 13万 新中国第一匪案 by:英明神武安心觉罗 1.1万 中国第一家训 by:周翰国学 4.1万 中国法律思想史 by:龙行天下yanhttps://www.ximalaya.com/sound/75612122
7.201801信息参考淄博职业学院本期《信息参考》作为2018年开卷篇,重点撷取了关于“宪法的基本信息、历史起源、发展阶段、分类、有关原则、表现形式、创造规则、特性、各国宪法与中国宪法”等方面的介绍资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摘要)》、修宪的重大意义、宪法宣誓以及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等方面的文章,帮助全院教职工更好地学习领会https://tsg.zbvc.edu.cn/info/1073/2096.htm
8.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道德、法律篇逻辑图】 ?专题五道德 一、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考点1.道德的含义与起源 (1)含义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起源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9.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中国法制史之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定1.12.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而世界不同民族由于其生存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不 同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国家与法的具体发展途径是不同的。中国法的起源的特点主要是: (1)氏族血缘纽带随着国家的形成而更加加强 https://www.huatu.com/2013/0809/689546.html
10.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这种关于法的观念在我国古代是共同的。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的概念、内容、本质、作用、特点及其产生、发展的认识。一般说,法的理念是对法的认识,属于法律思想的一部分,但法律思想对法的产生与发展的认识更加系统。法律思想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学者和政治家个人的法律思想。他们的法律思想多表现于著述、言论。其二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28.html
11.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1.关于法律的起源与演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 B.法律的形成过程是法律日益脱离宗教、道德规范而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社会规范的过程 C.社会公共事务的简化和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是促进法律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
12.建设中国特色法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光明日报编者按:12月26日,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讲话精神在法学界落地生根,光明日报社和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共同主办“法治中国论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来自国内法学院校、法律实务部门等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建设和推进全面依法https://news.gmw.cn/2017-12/29/content_27217171.htm
13.2003年法律硕士考研专业综合课及解析(3)法理学部分1.关于法律的起源与演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 B.法律的形成过程是法律日益脱离宗教、道德规范而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社会规范的过程 C.社会公共事务的简化和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是促进法律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https://www.kaoyan365.cn/jm/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