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法律知识100问

答:根据继承法第十条之规定,遗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28、哪些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财产不能列入遗产的范围:

(一)复员、转业军人享有的资助金、复员费、转业费、医疗费。

(二)离退休金和养老金。

(三)因公伤残抚恤费和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费。

(四)人身保险金。

(五)与被继承人人身密不可分的人身权。

(六)与公民人身有关和专属性的债权、债务。

(七)国有资源的使用权。

29、父母一方健在,另一方死亡,子女能不能要求继承遗产

答:我们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父母一方死亡,而另一方健在的,作为子女是不能要求继承的,只有父母双亡才能开始继承,否则就是不孝、大逆不道。其实这种观念恰恰是违背了我国继承法的基本精神的。依照我国继承法第2条规定,被继承人死亡是继承开始的唯一法定条件。也就是说,父母一方死亡的,遗嘱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等继承人,都有要求继承其遗产的权利。因此,父母一方死亡的,遗嘱继承人或者子女要求继承死者的遗产完全是合法的,不能因另一方尚健在而剥夺遗嘱继承人或者其子女的继承权。

30、非婚生子女对生父母的遗产是否有继承权

答:所谓非婚生子女,是指不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一切不合法的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对于非婚生子女来说,这种责任却是应当由其父母来承担的,非婚生子女本身并无过错。继承法第十条第三款也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同婚生子女一样,都是独立的继承主体,享有同等的继承权,任何人不得歧视、限制和剥夺。因此,非婚生子女对其生父母的遗产有继承权。

31、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是否互有继承权

答:继子女是指配偶的一方对另一方与前夫或者前妻所生的子女。继父母之间的关系是由于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再婚,或者父母离婚后一方或者双方与他人再行结婚而形成的。

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是否互有继承遗产的权利,应当视情况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一)如果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形成了抚养、赡养关系,就应当享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二)如果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没有抚养、赡养关系,双方都没有尽什么义务,当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不应当属于财产继承人的范围。当然,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的遗产后,并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的遗产,也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32、立遗嘱时可以邀请哪些人作见证人

答:所谓遗嘱见证人,是指受遗嘱人的邀请,协助证明遗嘱人立遗嘱的自然人。公民立遗嘱时,除了自书遗嘱、公证遗嘱外,代书、录音、口头遗嘱都需要邀请两名以上的公民到场见证,作为遗嘱见证人进行见证。如果没有见证人或者只有一名见证人所立的遗嘱没有法律效力,代书遗嘱的遗嘱见证人同时可以充任代书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遗嘱见证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二)遗嘱见证人应当是能够理解遗嘱的内容、懂得遗嘱所有文字的人:

(三)遗嘱见证人应当是与遗产没有利害关系的人。

同时具备上面三方面的条件的公民,就可以作为遗嘱见证人对遗嘱人所立遗嘱进行见证。

33、遗嘱人立有数份遗嘱,以哪一份遗嘱为准

答:我国继承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二条规定:“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

34、继承人应当以何种形式表示放弃继承权

答:放弃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放弃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依法所享有的继承权利的意思表示。

35、收养人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答: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年满三十周岁。

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36、水资源属于公民个人所有吗

答:不是,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法》第三条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答: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三种: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一定工作任务的完成为期限。

(一)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双方约定了终止期限的合同。该类合同到期后,若双方未续签合同,则双方间的劳动关系即自动解除;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这类合同被有些人也称之为临时合同。

38、哪些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答:《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是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39、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缴纳押金吗

答: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即不得要求劳动者缴纳押金。用人单位若有违反,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限期退还;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0、用人单位可以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档案吗

答: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用人单位扣押的,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限期归还,并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用人单位处罚。

4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自愿就可以约定违约金吗

答: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两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责任:

(一)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除上述二种情形外,即使劳动者自愿也不能约定违约责

42、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该怎么办

答:对拖欠工资的,劳动者由以下救济途径:

(一)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二)寻求有关部门帮助。譬如寻求工会帮助,由工会出面与用人单位沟通;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三)申请劳动仲裁。须注意的是:提交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不能超过此时效的规定;

(四)通过法院来索要工资。这一般需要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只有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有两种情况除外,一是劳动者手中有用人单位出具的工资欠条,则劳动者可以直接起诉,二是用人单位若拖欠工资,劳动者还可以申请支付令;

(五)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六)劳动者可以选择解除合同并索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43、当前我国的劳动法律对试用期是如何规定的

答: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44、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多久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该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前述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前述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45、农民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用人单位没给办工伤保险怎么办

答:只要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当为其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即农民工也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则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给予受工伤的员工以工伤赔偿。

46、哪些情形属于工伤,哪些不属于工伤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二)醉酒导致伤亡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47、根据土地用途土地可分为哪几类

答:国家根据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48、如果发生土地权争议,应如何处理

答: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49、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列耕地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管理:(一)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三)蔬菜生产基地;(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五)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划区定界,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50、土地征收应履行哪些程序

答:(一)应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二)征询村民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记录在案;

(三)进行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

(五)在被征地所在村进行征用土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并听取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见,必要时举行听证会;

(六)将公告后的土地补偿、安置方案,连同被征地人的意见及采纳情况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七)市、县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后,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并交由市、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THE END
1.普法宣传100个法律常识及常用法律18条小知识被指定监护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5、老年人能选择自己的监护人吗?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以书面形式在自己的近亲属、其他人或组织事现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3027726967947786/
2.未成年保护的法律法规100条)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二十三条 相关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六十条规定的,由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烟草专卖、公安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吊销相关许可证,可以并处五万元以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OoIgCiTsxaN.html
3.常用法律法规100条(6页)常用法律法规100条.doc 6页VIP内容提供方:古董文档 大小:35 KB 字数:约4.5千字 发布时间:2021-09-03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133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常用法律法规100条.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903/6035030232003243.shtm
4.权威发布执行通知中除应责令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外,还应通知其承担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的迟延履行利息或者迟延履行金。” 11.将第26条修改为: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应当及时采取执行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执行措施,应当制作相应法律文书,送达被执行人。” https://www.court.gov.cn/fabu/xiangqing/282661.html
5.中国人民警察常用法律法规100条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罚款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 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 34、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如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https://shenzhen.huatu.com/2021/0925/2248219.html
6.人民警察法常用法律法规100条(精选5篇)人民警察法常用法律法规100条(精选5篇) 篇1:人民警察法常用法律法规100条 常用经典语录汇总100条 1、臣妾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2、搬家前收拾房间也是一件伤感的事,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下一秒会翻出来哪一段心塞的回忆。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0wevzy4.html
7.第8页《刑法典》第1至100条,《刑法典法律法规第8页 《刑法典》第1至100条,《刑法典》第1至100条 二、为着上款之规定之效力,如任何先前所犯之罪之实施距後罪之实施已逾五年,则该先前所犯之罪不予考虑。行为人因法院之裁判而被剥夺自由之时间,不算入该五年期间内。 三、在澳门以外审判且被科处超逾二年实际徒刑之事实,如按澳门法律可科处最高限度超https://code.fabao365.com/law_96806_8.html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扣押铁路运输货物若干问题的规定(6)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 2.将第3条修改为: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行政案件中作出的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裁定,一般应当移送执行机构实施。” 3.删除第6条、第10条、第28条至第32条、第38条、第39条、第41条至第43条、第45条至第47条、第55条、第70条至第84条、第86条、第87条、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09016
9.部门找木器加工厂加工制作100条长椅。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商场给张某无偿保管一辆自行车;张某借给李某500元钱不要利息;李某把价值2万元的柑橘交给铁路部门运输;铁路部门找木器加工厂加工制作100条长椅。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第一个合同是实践合同 B: 第二个合同是实践合同 C: 第三个合同是实践合同https://www.kuaiji.com/cjkjzc/shiti/q56009314.html
10.刑事法律常识100条解析深入理解罪行界限与司法程序在刑事法律常识中,犯罪的构成通常包括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指的是行为是否违反了法律规定,形成了犯罪行为;主观方面则是指行为人是否有故意或过失。这两者必须同时满足,才能构成完整的犯罪事实。例如,在“刑事法律常识100条”中,就有明确规定关于故意和过失的定义,这对于判断罪行界限至关重要。 https://www.3svb9bc3.cn/ke-pu-dong-tai/351224.html
11.2017年1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北大法律信息网2017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7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共31条,主要涉及审查范围、显著特征判断、驰名商标保护、著作权、姓名权等在先权利保护等实体内容,以及违反法定程序、一事不再理等程序内容,对商标授权确权行政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564&year=2017&data=2017/2/1015:39:10
12.广东省刑事立案量刑最新标准(下)(2020.9.10更新)多次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未经处理的数量应当累计计算。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涉及不同种类或者形式的,可以根据本条规定的不同数量标准的相应比例折算后累计计算。 一百零四、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刑法300条第1款)【29】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29027908&efid=PcNvbyeGslR3QXS91m3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