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语言的关系

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1、法律与语言的关系周斯佳法律是什么?法学家朗富勒会定义法律为“使人类行为受规则统治所拘束之机制。”美劳伦斯傅利曼著:美国法导论,杨佳陵译,商周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这说明了法律是一种规则,是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机制。语言又是什么?语言是人类用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产物。刘红婴著:法律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语言承载着人类思想的结晶,维系着人类意识的互交互动。刘红婴著:法律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这说明了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之所在,是人类得以发展和进步的原始也是必须条件。那二者究竟有何关系?法律作为一种规则,

2、机制,不论其被尊崇或渲染的多么像被禁锢的艺术,其根本上离不开语言,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法律,需要以语言作为一种依托,来承载静态的正义。所以,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法律是由语言组成的。这是一个普遍式的定论。从这点上看,法律与语言是一致的。在此我反对将法律语言和自然语言完全区分开,盖是因为法律的创造与发展是以人为本,为人所制,其目的是规范社会,那么必然要为民众所感知、认知和熟知。如果一味的将法律语言与自然语言相区别而试图构建另一种语言形式,是对法律目的的悖反。历史也已经证明,在法律漫漫发展的路上,法律和语言已经渐融,法律语言只不多是一种被法律定义了的自然语言罢了。举个例子: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4、是很稀松平常的,没有任何法言法语,虽然感觉上有些罗嗦,本可以以更规范的表达方式表达,但这样的类似于自然问话的司法问话能更好的从最大限度上获取实质性的信息。这不仅是为了照顾被害人素质不高,同样,这是法律的发展趋势更好的贴近日常自然语言。但凡事不可能两全其美,因为法律是由语言组成的,致使自然语言所固有的不确定性在法律中亦显现出来。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化的规则之制,要求务必严谨、简洁和规范。这也是法律语言所要最求的。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则,就必须带着命令的特征。法律命令的特征,是某种定言命令或诫命,不需要任何内容的说服力,仅仅因为它的存在,便是有效的。德拉德布鲁赫著,法律导论,王怡苹、林宏涛译,商周出版

5、社2000年版,第47页。法律的语言清楚的告诉年轻的一代法律的内容。德拉德布鲁赫著,法律导论,王怡苹、林宏涛译,商周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这都说明了法律语言必须是毫无错误的才能更好的规制社会,实现正义。但法律是以语言为依托,就必然会出现瑕疵。伯顿在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一书中讲到了一个绅士和流浪汉的故事。某个城市有这样一条法规:“任何人都不得在城市公园里睡觉。”在一个案件中,一位绅士被发现在午夜的时候坐立于公园的长条椅上他下巴搭在胸前,闭着眼睛,同时鼾声可闻。在另一个案件中,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被发现在午夜的时候躺在同一条椅子上头下枕着枕头,身上有一张报纸像毯子一样盖着,但是,该流浪汉患

6、有失眠症,根本就没有睡着。王洪:法律逻辑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在这个故事中法律规定的“睡觉”二字出现了不确定性,在自然语言中,我们不会对“睡觉”这个词有任何的曲解性认识,但是在法律中却由于自然语言的不确定导致了法律语言的不确定。法律作为一种静态艺术就必然会存在滞后性,跟不上自然语言的发展,比如同样是在伯顿的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一书中谈到麦克博伊尔诉美国案,283u.s.25(1931),转引自王洪:法律逻辑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本案中麦克博伊尔将一架他知道是被人偷来的飞机运出州,被认为违反了一项1919年的联邦法律,但法律中规定的不能故

7、意将盗窃的机动车运过州的机动车的概述中没有飞机,这就为本案的判决设置了障碍。这是由于1919年的立法者还未认识到将来飞机的出现,这也使得该法律语言存在了漏洞,为司法带来不便。这两个例子表明了法律语言不可能真正和自然语言完全一样,法律语言还必须因为其规则人类行为的这种社会角色而与自然语言相区别,必须力求严谨,对于出现的不确定性,我们也只有尽力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去规避,因为我们能看出法律离不开语言,任何将法律语言和自然语言以完全区分的努力都是白费,都是对法制及法治的一种践踏。卡多佐大法官说过:“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作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语言是成长的,所以法律也必定不仅随着社会也随着语言的

THE END
1.立法语言的用处与用法为有效应对新时代立法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立法技术规范手册》的修订工作正在积极展开,这将为合理运用立法语言提供重要参考。 实现立法语言规范化。完善立法技术规范的关键是讲好法言法语,实现立法语言规范化。法律文本应减少使用政策性语言,表述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时,须转化为法律语言。有的法律条文中存在习惯说法、专业http://e.mzyfz.org.cn/paper/1866/paper_49915_10439.html
2.法律的语言(豆瓣)《法律的语言》在法律语言研究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是第一部系统、全面而且具有相当深度地论述英美法律语言的鸿篇巨著;该书对法律的“简明英语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该书对后来的法律语言研究影响巨大,属于法律语言研究的奠基之作。 作者广征博引,以其渊博的拉丁文、法文和英文知识和犀利生动的文笔,明白晓畅的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11671/
3.法律语言学(精选十篇)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的培养目标, 是指通过法律语言教育使学生在法律语言知识理论和技能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的培养目标应当由高等教育和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使教育者成为德、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mr56tz.html
4.浅论立法语言规范化——立法语言失范化之评判立法语言失范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轻视对立法语言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大学本科阶段没有法律语言课程,更没有立法语言课程,研究生阶段没有法律语言专业,更没有立法语言专业,从事法律语言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极少,从事立法语言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就更少了。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3.html
5.论语言对法律的作用及意义1崔静;浅议立法语言专业性与通俗化之平衡[J];法制博览;2015年36期 2杨淑芳确保法律语言准确性应注意的问题[J];政法论丛;2004年02期 3张清;我国当代法律语言学研究综述[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年03期 4张自伟;论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及法律解释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2年29期 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02-2007166586.htm
6.语言对法律的规约性分析许多流传至今的历代优秀法律语言作品包括有关法律语言认知和运用技术的著述都是对本民族优秀法律文化的记载与传承。仅以古代汉民族法律语言而论,它既是中华法系的独特法律文化的产物,又是这种法律文化的记录、表述工具,从而使中华法系的法律文化精髓得以保存、流传并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流。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40209213213_237879.html
7.法律是一种规范法律的规范是以语言为载体的CCTV.com法律语言之美主要表现为简洁性、明确性和规范性。法律语言的简洁性对应于法律的价值。因为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同时又是裁判规范,是对现实生活现象的一种高度抽象概括。因此法律语言表达这种法律规范的时候应该具有简洁性。法律语言具有明确性,对应于法律的确定性。正是法律语言的这种明确性,使法律作为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https://news.cctv.com/law/20090219/109890.shtml
8.法律语言文化与翻译研究中心一些学者对他的评价极高,称其为“法律语言学之父”(father of forensic linguistics),因为他为后来者树立的榜样,也为如何界定和法律语言学应用提供了充分的证明。 “Evans冤案”清晰表明法律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法律语言学是语言学家应用专业技能、方法和洞察力,在法律、侦察、审判、惩罚等法律语境之中为法务工作者https://fly.swupl.edu.cn/xxpt/238258.htm
9.民事裁判文书的“语言逻辑理由及格式”丁嫣律师律师文集一、语言要素 宋北平在其所著的《法律语言》一书中揭示:“法律语言是法律和语言两种元素结合后产生的表达法律意义的符号系统。”民事裁判文书是通过法律语言输送由逻辑架构所绑定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及其论证理由的裁判过程。因此,驾驭该符号系统,才能纲举目张。 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04758512104763606oo608896
10.浅析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正是法律语言的特殊社会功能使法律语言成为表达特有法律概念的专门术语。如plaintiff(原告),defendant(被告),bigamy(重罪),demurrer(抗辩)等,这些术语具有法律语言的典型文体特点,通常不会在其他语域中出现。 3.外来词 英语词汇的绝大部分都来源于法语与拉丁语。法语对英语的影响极其深远,法律英语当然也不例外。例如: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yingyu/236990.html
11.法律人法庭语言技巧全攻略(下)(5)法律语言应简单通俗化,但是通俗不等于低级俗气。法官要根据语境,特别是话语对象,变化语言形式。 4.说准确。 5.说易懂:因人施语,随机应变。 6.说规范 建议规范的模式。询问顺序及表述: 顺序 相应问话表述 (1)姓名 被告人叫什么名字?叫过别的名字吗? 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149062578083994112
12.如何高效的学习法律英语?干货分享USBAR法律类根据美国法律语言学的权威David Mellinkoff(1963:16)的解释,法律术语是“ 具有特定意义的专门化词”(a technical word with a specificmeaning)。 根据David Crystal 和Derek Davy( 1969:210)的解释,法律术语是“ 律师们认为没有争议的那些词和短语”(those words and phrases aboutwhose meaning lawyers have decidehttp://www.wproedu.cn/mobile/law/usbar/ghfx/show_245.html
13.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第一条为了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及其管理和监督,适用本办法。 http://www.jashidai.edu.sh.cn/P/C/98324.htm
14.浅谈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NLP)与法律实践的融合正如笔者前文《浅谈人工智能公司法务的能力维度和提升路径》提到,16年在班车上偶然读到了英国学者理查德·萨斯坎德所著《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法律职业的未来》一书,我被书中描绘的法律市场的剧变、颠覆性的法律技术、律所的未来、法律人的新工作场景等内容所震撼,也第一次记住了“人工智能”这一名词。 https://www.jianshu.com/p/a08860cd372b
15.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的经验。它的颁布,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有http://www.njsqxzx.com/id19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