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20个法律知识你懂吗?

答:根据《反间谍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间谍行为是指下列行为:

(1)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

(2)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3)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或者策动、引诱、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

(4)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的;

(5)进行其他间谍活动的。

12.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反间谍工作中有哪些职权?

答: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行使以下职权:

(1)依法行使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

(2)因侦察间谍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3)依照规定查验有关组织和个人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发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情形的,应当责令其整改;拒绝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4)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请海关、边防等检查机关对有关人员和资料、器材免检。

(5)对用于间谍行为的工具和其他财物,以及用于资助间谍行为的资金、场所、物资,依法查封、扣押、冻结。

(6)根据反间谍工作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反间谍技术防范标准,指导有关部门落实反间谍技术防范措施,对存在隐患的部门,可以进行反间谍技术防范检查和检测。

(7)依照规定出示相应证件,查验中国公民或者境外人员的身份证明,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询问有关情况。

(8)依照规定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有关场所、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查阅或者调取有关的档案、资料、物品。

(9)依法执行紧急任务的情况下,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可以优先使用或者依法征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

(10)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13.公民和组织在反间谍工作中享有哪些权利?

答:《反间谍法》规定,公民和组织在反间谍工作中享有以下权利:

(1)因协助反间谍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国家安全机关请求予以保护。

(2)对协助反间谍工作有重大贡献的个人,有权要求国家安全机关给予奖励。

(3)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有权向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并有权要求国家安全机关及有关部门及时告知处理结果。

14.公民和组织在反间谍工作中应当承担哪些义务?

答: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公民和组织在反间谍工作中应当承担以下义务:

(1)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间谍行为。

(2)应当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协助。

(4)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5)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

(6)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7)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

15.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哪些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1)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间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隐藏、转移、变卖、损毁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或者明知是间谍活动的涉案财物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6.大学生如何增强反间防谍意识?

答:(1)牢固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牢记“没有永久不变的国家友谊,只有永久不变的国家利益”,克服麻痹思想,提高识别能力,特别是在与境外人员接触时更加需要严守国家秘密。

(2)善于识别各种伪装,发现境外人员从事与其身份不符的行为,有从事间谍活动的嫌疑时,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或高校保卫部门报告。

(3)出国学习、旅游前,应了解、掌握维护国家安全有关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坚决抵制境外间谍组织、敌对势力的策反、拉拢、威胁、利诱等行为。

17.公民如何在日常交往中增强保密防范意识?

答:(1)学习保密常识,接受保密教育,正确认识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增强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2)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内外有别,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交往中不要随便涉及我重要涉密单位的内部人事组织、科研进展、技术成果和经济建设中各种未公开的数据资料。凡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回避或按上级的对外口径回答。

(3)在与境外人员接触时不要携带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记有秘密事项的记录本。对方向我索取科技成果、资料、样品或公开询问我内部秘密时,要区别情况,灵活予以拒绝。

18.公民发现失密、泄密和窃密情况时应当如何处理?

答:公民发现有可能失密、泄密和窃密的情况时,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1)拾获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

(2)发现有人买卖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

(3)发现有人盗窃、抢夺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

(4)发现泄露或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线索的。

19.中国公民在境内外受胁迫或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应该怎么办?

答:中国公民在境内受胁迫或受诱骗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一定要悬崖勒马立即停止,并主动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报告。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

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我国家安全的活动,应当及时向我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争取宽大处理。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THE END
1.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普法版)为了帮助广大公民学习和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们特别出版了《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一书。本书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出发,围绕公民的衣、食、住、行,撷取劳动就业、看病就医、消费维权、买房租房、婚姻家庭等与公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严谨地剖析案件背后的法律问题,使广大公民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https://book.qq.com/book-chapter/44618069
2.《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普法版)(全国“八五”普法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普法版)(全国“八五”普法教材)》,作者: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最新《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普法版)(全国“八五”普法教材)》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http://product.dangdang.com/29273099.html
3.宪法知识应知应会今年的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11月29日至12月5日是我国第四个宪法宣传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一起来看看我们应知应会的宪法知识吧。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http://ccpitxj.org.cn/2021/12/06/mcyw/3832.html
4.法律应知应会基础知识.docx法律应知应会基础知识 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830/8062112047002045.shtm
5.小学生法律知识普及知识测试题6篇(全文)小学生法律知识普及知识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正确的写“√”,错误的写“×”(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公民应当养成文明、卫生的饮食习惯。() 3、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t1cd5s3.html
6.全国“八五”普法教材青少年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本套“八五”普法教材系列丛书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的部署和精神,拟将读者群分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教师,公民、社区居民,农村“两委”干部、农民和企业职工等不同群体,根据不同读者群的不同法律需要精心编制作。本书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全书从http://www.96192.com/product/detail/868624
7.每天一点“典”《民法典》人人应知的49个法律知识点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十九条) 3.成年人也会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https://www.meipian.cn/41bbd4if
8.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题库(一)(含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四、 简答题 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原则。 2、 简述依法治国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3、 简述公正执法与司法公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五、 论述题:如何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六、 案例https://www.51test.net/show/48520.html
9.普通人应该懂得的法律知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MAIGOO知识摘要:法律法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知法、辨法、懂法、用法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做到的。或许我们不能像律师、警察这些特殊行业工作人员那样了解各项法律法规,但是一些与平常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家还是需要多多了解,避免成为法盲,不小心触犯法律,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有关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