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02
宪法的作用是什么?
1.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03
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04
宪法的基本价值是什么?
宪法的基本价值是保障人权。宪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在于保障公民权力。其手段主要是设置与限定国家权力。国家机关不得行使宪法所未明确授予的权力。
05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06
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1982年12月4日,我国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颁布实施;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因此,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
07
设立宪法日的意义是什么?
《关于设定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指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集中反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有利于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福州长乐机场海关开展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宣传周期间,机场海关组织全体工作人员通过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宪法、民法典等国家基本法律知识,营造宪法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全关工作人员增强宪法法律意识。在各业务现场利用电子屏、公告栏等播放宣传内容,发放宪法书籍,积极向企业宣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彰显良好的宪法宣传氛围。
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松。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知宪法于心,守宪法于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总访问量:{{siteCount}}您是今日{{todayCount}}访客中文域名: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政务
主办单位: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承办单位: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技术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