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知识应知应会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品牌;一个城市的文明建设,需要每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会让文明的城市越来越美好!一起来了解创建文明城市小知识吧!

一、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

二、全国文明城市由国家哪个机关命名表彰?

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委命名,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

三、我市什么时候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1、2018年2月,我市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8年到2020年创建周期);

2、2021年1月,我市获得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21年到2023年创建周期)。

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宗旨是什么?

创建文明城市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为宗旨,把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第一标准,做到创建工作为了群众、惠及群众、依靠群众。

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是谁?

广大市民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支持和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市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的要求是什么?

1、市民要对创建活动有所了解;

2、市民言行举止要文明、人际关系要和谐;

3、市民要支持和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八、“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九、新时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十、公民道德建设的“四德”教育内容是什么?

社会公德,即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即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个人品德,即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

十一、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十二、邵阳市民文明公约的内容是什么?

热爱祖国爱我邵阳创新创业开拓进取勤奋学习崇尚科学团结友善邻里和睦遵纪守法弘扬正气讲究卫生爱护环境情趣高雅奋发向上志愿服务爱心守望

十三、市民在公共场所应遵守的道德行为包括哪些?

1、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2、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3、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十四、道德模范包括哪几类?

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别。

我市评选表彰邵阳市道德模范活动每两年一届,至今已表彰七届。

十五、我市组织开展了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我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要包括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活动。

十六、什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牢牢把握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工作目标,统筹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工作内容。

十七、新时代文明实践要做什么?

一是要着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有效方法、路径、载体,使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要着力活跃基层文化,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切实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要着力发挥阵地资源效能。坚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把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挖掘调动起来,打通贯通联通,形成整体合力。

三是要着力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常态。坚持把志愿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把志愿服务作为主要活动方式,有效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

四是要着力推进移风易俗。以抵制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为着力点,从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继续探索常态长效的措施和途径,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切实减轻群众经济和精神负担。

五要着力吸引群众参与,坚持既要为了群众也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人人成为文明实践参与者。

十八、怎样才能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十九、如何践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

市民朋友坚决杜绝浪费食物,积极传承和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适量点餐,剩餐打包"的用餐文化,摒弃好面子、讲排场、铺张浪费的陋习,做到吃光盘中餐、餐餐不剩饭,加入“光盘族"行列,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餐饮企业要主动学习、适应、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和服务方式,合理设计宴席菜单、菜品数量和分量,引导消费者餐厅就餐时点餐适量、理性消费、主动打包,并提供环保打包盒、打包袋,不误导、诱导顾客过度消费。

二十、为什么要倡导使用公筷公勺?

使用公勺公筷,主要是为了减少口口间接接触的机会,减少口口间接传播的风险,防范和减少交叉感染及食源性疾病传播,切断传染病“口口相传"的传播途径。如果不使用公勺公筷,一方面,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所携带细菌出现交叉污染。

二十一、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1、节约能源资源。空调温度设定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多走楼梯,少乘电梯;按需点餐,光盘行动;节约用纸,双面使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2、践行绿色消费。包裹拒绝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外出自带购物袋及水杯;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

3、选择低碳出行。出行选择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

4、分类投放垃圾。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按标志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垃圾,不乱扔、乱放。

5、减少污染产生。不焚烧垃圾、秸秆;少烧散煤,少燃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减少油烟排放;少用化学洗涤剂,少用化肥农药。

二十二、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什么?

以家为中心,在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

二十三、文化消费是什么?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文化消费不仅包括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包括文化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既包括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比如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软件、书籍、杂志的消费,也包括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各种物质消费品,如电视机、照相机、影碟机、计算机等,此外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

邵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摘要)

(2020年10月29日邵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2020年11月27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查批准,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

八类应当遵守的文明行为

一、公民应当恪守社会公德,遵循公共场所文明礼仪,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二)等候公共服务、使用公共设施、参加公共活动时依次排队,上下楼梯时靠右侧通行,乘坐升降电梯时先出后进,礼让老、弱、病、残、孕和携带婴幼儿的人员;

(三)在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活动时,遵守场馆规定、服从现场管理,主动将手机等电子设备调至静音,避免对他人造成影响;

(四)开展文艺表演、体育锻炼、商业展销等活动时,合理控制音量,不影响他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五)爱护公共设施,不侵占、损毁或者以不恰当方式使用公共设施;

(六)遵守医疗场所规章制度,尊重、服从医务人员的指导和管理,通过合法途径处理医疗纠纷,不侮辱、谩骂、威胁、殴打、挟持医务人员;

(七)遇有突发事件,服从现场指挥,配合应急处置,不盲目聚集、围观;

(八)不从建(构)筑物内向外抛掷物品,维护窗户、阳台等设施及物品的安全,防止高空坠物;

(九)其他应当遵守的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规范。

二、公民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二)驾驶车辆礼让行人,低速通过积水路段,主动避让执行任务的军(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救援车、工程抢险车和其他有紧急情况的车辆。驾驶或者乘坐机动车,不向车外抛撒物品;

(三)驾驶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应当文明待客、规范服务,上下客时不违规停靠,不甩客、欺客和无故拒载;

(四)驾驶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非机动车道时靠道路右侧行驶,不逆行,不违反规定载人载物。不在非机动车上加装动力装置、车篷、伞具、座位等设备或装置;

(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先下后上,文明礼让,不躺卧公共座椅或者霸座,配合安全检查,不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或者散发强烈异味的物品、食品;

(六)行人应当按照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信号灯的指示通行。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时,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不随意横穿马路,不跨越、倚坐、踩踏道路隔离设施;

(七)车辆有序停放,不非法占用和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通道、人行通道、盲道等。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等应当有序停放在划定的停放区域内,未划定停放区域的,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八)不在车行道内强行拦车、停留,或者实施乞讨、散发传单、兜售物品和使用滑板、旱冰鞋、平板车、独轮车、自平衡车等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

(九)不擅自在道路两旁、公共停车泊位等设置地锁、石墩、停车器等影响交通安全和停车的装置;

(十)交通运输营运单位和个人不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出站口非法揽客;

(十一)其他应当遵守的交通文明行为规范。

三、公民应当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维护公共环境卫生,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口香糖、包装物等废弃物;

(二)不在建(构)筑物外墙、楼道、楼梯,电线杆、户外管线及其他户外设施上非法张贴、涂写、刻画及挂置宣传物品;

(三)爱护花草树木和绿化设施,不在公共绿地采花摘果折枝、踩踏草坪、圈地种菜;

(五)不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在非禁止吸烟场所吸烟时应当合理避让他人,不乱弹烟灰,不乱扔烟头;

(六)在公共场所打喷嚏、咳嗽时遮掩口鼻,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或者患有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主动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合适距离,防止病毒或细菌传播;

(七)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主动如实提供有关情况,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实施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样、隔离治疗等措施;

(八)拒绝伤害、捕捉、猎杀、买卖、运输和食用野生动物,拒绝买卖和使用野生动物制品;

(九)其他应当遵守的公共卫生文明行为规范。

四、公民应当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尊师重教,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一)通过合法途径处理教育纠纷,不侮辱、谩骂、威胁、殴打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不影响和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不将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有毒物品、管制器具带入校园;

(五)不在学校门口非法摆设流动摊点;

(六)其他应当遵守的校园文明行为。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当将文明行为培养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制定文明行为守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文明行为教育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五、公民应当恪守家庭美德,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培育、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一)孝敬父母,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不忽视、冷落、虐待、遗弃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时应当尊重老年人意愿,分开居住时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二)夫妻和睦,平等相待,勤俭持家,培育和传承良好家风,拒绝家庭暴力;

(三)关心爱护未成年人,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委托其他成年人照看的,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

(四)邻里团结互助,友好相处;

(五)拒绝毒赌黄;

(六)其他应当遵守的家庭文明行为规范。

六、公民应当遵守网络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二)不在网络上散布和传播具有迷信、色情、暴力等内容的信息或者视听资料;

(三)不编造和散布虚假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转发、转载违法和庸俗信息;

(五)其他应当遵守的网络文明行为规范。

七、犬只饲养者或者管理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定期为犬只接种狂犬疫苗;

(二)携犬出户时,应当采取安全和卫生措施,由成年人使用犬链(套)牵引,自觉清理犬只排泄的粪便,主动避让老人、儿童、孕妇等行人,有效制止犬只追、咬等攻击他人的行为,确保犬只不咬人、不伤人;

(三)不携带犬只进入学校、医院、车站、码头、商场等公共场所;

(四)不携带犬只乘坐除小型出租汽车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小型出租汽车的,应当征得驾驶人员同意。盲人携带导盲犬和肢体重残人携带扶助犬的除外;

(五)不遗弃、虐待犬只;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定。

八、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制定文明执法规范,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和管理,提升执法人员文明执法能力和水平。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文明执法,着装规范、仪容整洁、语言文明,不粗暴执法。

从事政务服务的单位应当制定文明服务规范,规范服务行为,公开服务承诺,公示办事流程和指南,建立便捷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公共服务行业、单位应当制定文明服务规范,将其纳入执业规范要求和岗位培训内容,并在服务场所采取文明行为引导措施,加强文明行为引导工作。

燃气、自来水、供电、通讯、医疗机构、公共交通、银行等公共服务单位应当实行挂牌上岗、文明服务。

十类倡导文明行为

一、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婚庆、治丧和祭祀事宜,抵制封建迷信活动;

二、低碳生活,节约水、电、气等公共资源,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用品,优先使用节能和可循环利用的产品;

三、文明就餐,推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不酗酒,拒绝铺张浪费,践行“光盘行动”;

四、绿色出行,优先选择乘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五、社区和谐,遵守社区居民公约、管理规约,配合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企业依照有关规定开展服务和管理工作,倡导建设无宠物社区、小区;

六、文明院落,遵守村规民约,保持房前屋后、庭院内部干净整洁,有效管控生活污水,消除旱厕,使用卫生厕所;

七、健康生活,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倡导不在公共场所嚼槟榔;

八、其他绿色健康生活文明行为。九、倡导公民互爱互敬、互帮互助,鼓励和支持公民自愿对困境人群以合法适当的方式提供帮助。

十、倡导关爱空巢老人、困境儿童、失独家庭、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为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便利;鼓励开展赈灾捐赠、扶贫、助残、救孤、济困以及助老、助学、助医等公益活动。

THE END
1.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普法版)为了帮助广大公民学习和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们特别出版了《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一书。本书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出发,围绕公民的衣、食、住、行,撷取劳动就业、看病就医、消费维权、买房租房、婚姻家庭等与公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严谨地剖析案件背后的法律问题,使广大公民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https://book.qq.com/book-chapter/44618069
2.《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普法版)(全国“八五”普法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普法版)(全国“八五”普法教材)》,作者: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最新《公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普法版)(全国“八五”普法教材)》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http://product.dangdang.com/29273099.html
3.宪法知识应知应会今年的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11月29日至12月5日是我国第四个宪法宣传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一起来看看我们应知应会的宪法知识吧。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http://ccpitxj.org.cn/2021/12/06/mcyw/3832.html
4.法律应知应会基础知识.docx法律应知应会基础知识 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830/8062112047002045.shtm
5.小学生法律知识普及知识测试题6篇(全文)小学生法律知识普及知识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正确的写“√”,错误的写“×”(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公民应当养成文明、卫生的饮食习惯。() 3、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t1cd5s3.html
6.全国“八五”普法教材青少年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本套“八五”普法教材系列丛书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的部署和精神,拟将读者群分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教师,公民、社区居民,农村“两委”干部、农民和企业职工等不同群体,根据不同读者群的不同法律需要精心编制作。本书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全书从http://www.96192.com/product/detail/868624
7.每天一点“典”《民法典》人人应知的49个法律知识点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十九条) 3.成年人也会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https://www.meipian.cn/41bbd4if
8.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题库(一)(含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四、 简答题 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原则。 2、 简述依法治国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3、 简述公正执法与司法公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五、 论述题:如何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六、 案例https://www.51test.net/show/48520.html
9.普通人应该懂得的法律知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MAIGOO知识摘要:法律法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知法、辨法、懂法、用法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做到的。或许我们不能像律师、警察这些特殊行业工作人员那样了解各项法律法规,但是一些与平常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家还是需要多多了解,避免成为法盲,不小心触犯法律,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有关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