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
一、《未保法》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二、《未保法》修改后的主要内容
《未保法》的修订对现行法律的章目编排及条文顺序进行了调整,坚持增改删并举。本次修订将原来“四大保护”调整为“六大保护”,新增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新的结构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科学完善,条文从72条增加到132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
1.充实总则规定。修订后的《未保法》新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强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确立国家亲权责任,明确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由国家承担监护职责;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后的强制报告制度。
2.加强家庭保护。修订后的《未保法》案细化了家庭监护职责,具体列举监护应当做的行为、禁止性行为和抚养注意事项;突出了家庭教育;增加监护人的报告义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监护缺失问题,完善了委托照护制度。规定了什么情况下可以代为照护,哪些人不能作被委托人,对委托人和被委托人有什么特殊要求。
3.完善学校保护。修订后的《未保法》从教书育人和安全保障两个角度规定学校、幼儿园的保护义务。“教书育人”方面主要是完善了学校、幼儿园的教育、保育职责;“安全保障”方面主要规定了校园安全的保障机制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增加了学生欺凌及校园性侵的防控与处置措施。
4.充实社会保护。修订后的《未保法》增加了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保护责任,规定了村委会、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代为照护者的监督责任;拓展了未成年人的福利范围;对净化社会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强调了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为避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虐待、暴力伤害等侵害,创设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查询及禁止制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