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行政法律裁判中的合宪性解释与价值衡量方法——对一个行政案件法律推理过程的具体考察

作者:王旭(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法律推理合宪性解释价值衡量

导论:法律推理的基本特征

所有的法律人都要在不同程度上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是什么确保法律裁判的工作不会沦为法官个人的恣意与任性,法律推理究竟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与形式才能实现所谓之“正当的个案裁判”?为什么会出现让法官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均颇感为难,拿捏不准的所谓之“疑难案件”?本文不打算对这些抽象出来的问题进行纯粹理论的探讨,而是希望针对一个在裁判中发生争议的疑难案件,通过具体展示笔者对它的推理过程,来为以上问题提供一个感性的认识。

在讨论案件之前,当然也有必要看一看法律推理的一些基本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反观所谓的疑难案件出现的基本原因,然后再转入对具体案件的分析。

按照德国专攻法律逻辑的法学家恩吉施的观点,要理解法律推理的特征根本在于理解其发生过程遵循的法律逻辑是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即“在形式逻辑支配下的推理中,前提与结论之间不需要主观评价性的因素,结论是必然蕴涵在前提之中的,因此只要前提确定,结论就必然要发生。而法律逻辑的任务却在于在前提和结论之间要引入评价性的因素”。这一精辟的阐述的确点出了法律推理的几个重要特征,笔者把它们归结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诚如晚年的凯尔森对法律推理过程特点的一个概括,法律推理不是一个遵循因果律,而是一个遵循“归属律”的过程。在形式逻辑的规则下,由于结论本身蕴涵在前提之中,因此推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前提作为结果的原因而发生必然的作用,这遵循的就是因果律,而所谓“归属”,强调的却是某一个事实由于人的意志或主观评价而“强迫”归入某一个具体规范,这一过程不是必然发生的,而是“意然”的,规范性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法律科学称为“规范科学”。

第二,“归属律”如果用传统的法律推理理论进一步阐发,也就是强调法律的涵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关键却在于法律评价:为什么某一个事实能够归属到一个具体的法律规范之下,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官的价值评价,因此法律推理的更重要特征不在于依法律字面含义简单将事实与之对应,而在于法官要选择一个基本的价值基点对事实进行裁剪,以使得事实与规范的交流能够得以发生。

下面,我们就要结合一个具有很大争议性的案件,来展示笔者对它的法律推理过程,以更深切的了解和证明上面给出的理论阐释。

二.本论:对刘某诉江苏省A市烟草专卖局一案的具体分析

1.背景:案情简介

2.分析:本案法律推理发生的过程

(1)确定案件事实:本案法律推理的线索

案件事实就是法官能够赖以进行法律推理,作为推理小前提的事实,实际上我们进行法律推理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确定一个具体案件的案件事实,因为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同时解释规范和裁剪生活事实的过程,案件事实确定了也就意味着可资适用的规范同时也就确定了,

(2)“住宅”还是“藏匿场所””:本案法律推理的关键

所谓法律意义上的“住宅”,我们会发现很难对它进行精确的定义,我们在法律上也不可能采取列举式的方式明确规定“住宅”由哪些要件构成,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只需要将事实与确定的要件对应就可以了。那么究竟如何做出评价与解释呢?我们可以看到,本案的特殊之处也就在于原告用一个日常供居住之用的空间进行藏匿卷烟的场所,这样一个行为是否使得该空间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或者更准确的说,在法律上“住宅”和“经营场所”因为预设了不同的法律后果,所以这个空间不能既适用住宅保护的条款又适用违法经营场所的条款,否则就造成了规则的冲突,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对这两个法律概念在本案的裁判中做出选择。

(3)“住宅”背后的价值衡量

一个完整的价值判断应该包括价值发掘与价值衡量两个步骤。法律推理首先是一个价值发掘的过程。也就是法官在推理的时候总要透过法律概念、法律条文发现其背后蕴涵的立法价值是什么。在本案中就明显体现为我们首先要透过“住宅”这一法律概念发掘出概念和规则背后的立法价值,以作为法律推理的一个起点。但更重要的是价值衡量工作。所谓价值衡量,就是对法律规范背后蕴涵的立法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究竟用何种规范来调整当下的某一法律关系。按照阿列克西的论说,法律判断中的价值衡量(balance)尤其体现在宪法基本权利以法原则所表现的规范结构之中,从而是一种“基本权利之间的权衡”,但往往以对规范的解释与选择来进行,这尤其出现在规范冲突的时候,表面上看对于同一法律关系将可能有多条法律规范进行调整,但不同规范背后的价值可能会发生严重冲突,这个时候选择何种法律规范,就必须在个案中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标准对各种价值进行具体的排序与衡量,其结果并不意味着不被选择的价值就此失效,而仅仅意味着在当下的案件中相对于另一个价值“分量不够”。

(4)以宪法作为标准的价值衡量方法

三、结论:对本案法律裁判的简要评说及一点理论议论

同时,我们也可以把笔者对这一案件的法律推理的思路归结如下:以确定案件事实为推理的线索,从法律规范与生活事实两个方面进行互相对应,在“住宅”还是“藏匿场所”这一问题上发现了价值评价的必要性,于是运用目的解释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合宪性解释)对这一生活事实中的“住宅”进行了法律规范意义上的解释和评价,最终确定案件事实,作出法律推理的结论。其实这一过程再一次说明了评价性因素在法律推理中是多么重要,而一旦大前提和小前提得以确立,法律推论的过程又是多么自然和简单(遵循形式逻辑三段论),于是,避免司法裁判沦为法官主观任性的产物,其根本方向就在于确定一批能够正当化法律评价的规则与形式,而这一问题的阐发就留待笔者对法律论证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了。

THE END
1.20022014年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解析——多项选择题选项B错误。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为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立法者目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客观目的解释。题干与法律解释方法及其位阶无关,是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选项C正确。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https://www.lawpa.cn/changshi/881375.html
2.法律思维的理解和运用判断案件事实,既要发挥庭审在审核证据、认定事实方面的关键作用,也要注重必要时主动调查、核实证据。判断法律性质,要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将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紧密结合,细致分析、深入论证。 精准裁量 法律思维的基本模式是“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即在确认案件事实符合规范要件之后,赋予其相应的规范效果。但此种规http://www.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0218227/index.html
3.LLM的常识推理能力构建策略本文旨在探讨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常识推理能力构建策略。文章首先介绍了LLM的基本概念和结构,随后详细分析了常识推理的基本原理和构建策略,包括基于知识的常识推理和基于数据的常识推理方法。文章还介绍了LLM常识推理能力的评估方法和提升策略,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LLM在常识推理方面的应用。最后,文章对LLM常识推理能力的发展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44202108
4.法理学授课讲义: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现实主义法学派〕第五节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一、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 1、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涵义的说明―――准确地讲,法律解释不仅仅是对法律规定的涵义进行解释而且也对法律制度的内涵、有关背景和其他有关情况往往也要作出解释。法律解释既是人们日常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律实施的一https://www.51test.net/show/296345.html
5.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是区别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的关键。 2.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1)字面解释,指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解释法律,既不缩小,也不扩大。 (2)限制解释,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广时,作出比字面含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471.html
6.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的区别和联系。(1)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的区别(1)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的区别: ①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完成任务不同:法律解释是对法律规定的涵义进行说明;法律推理则是在法律论辩中通过运用法律理由,以理服人。 ②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针对对象不同:法律解释针对的是法律规定,通过研究法律文本,阐发其意旨;法律推理则不仅针对法律规定,还包括案件事实,通过演绎、归纳和辩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7974e348767f5acfa1c7cd6c&fr=search
7.专题13法理学·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专题13 法理学·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于2024年1月16日上线。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https://m.ixigua.com/video/7324367175328891407
8.大学本科考研教材法律规范与法律体系法律推理解释行为人民大图书 > 法律 > 法律教材与法律考试 > 正版 法理学 第6版第六版 舒国滢 法理学教材教科书 大学本科考研教材 法律规范与法律体系 法律推理解释行为 人民大学 上海中法图旗舰店 舒国滢 编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https://item.jd.com/10058132069671.html
9.厚大法硕法综精讲法理和法制史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下)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下) 1680 播放 小椰的奶奶 收藏 下载 分享 手机看 选集(63) 自动播放 [1] 绪论(法学、法理学)(上) 8712播放 29:15 [2] 绪论(法学、法理学)(中) 2128播放 29:18 [3] 绪论(法学、法理学)(下) 1410播放 29:15 [4] 法的特征与本质(上)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RIAL9BNAU&mid=RIAL9BT6I
10.法律的意义模糊及其救济方法法律解释的基本任务即通过语言、文字或行为的方式交代,明晰因法律意义模糊而产生的困惑,其效力基础在于有权解释的强制性以及人们对法定权威的接受性。但在疑难、复杂案件中,当案件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对接与沟通出现困难时,法律解释无能为力,此时需要法律推理出场。疑难案件中,对法律可能存在多重意义的理解,法律论证可使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82.html
11.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四)法律监督 1.法律监督的概念 2.国家法律监督 3.社会法律监督 十四、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一)法律解释 1.法律解释的概念 2.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3.法律解释的体制 4.法律解释的方法 (二)法律推理 1.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特征 2.法律推理的方法 3.法律推理的价值 十五、法律程序 (一)法律程序的概念 (二)法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12.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关于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的关系,博顿认为:“从特征上讲,法律规则需要解释,解释是法律推理的组成部分。” [9],也就是法律推理包括法律解释。德沃金则认为:“法律推理是建设性阐释的一种运用” [10],基本上将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等同。然而苏文中的“解释”与上述并不相同,苏文立足于诠释学对理解和解释的本体认识,推理https://www.douban.com/note/811946150/
13.陈景辉4. “原则、自由裁量与依法裁判”,《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页121-137 * 第一届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0 2005 “另一种法律推理的可能性”,《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5年卷,页 2004 1.“法律解释的效力:一个难题的追问”,《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页72-76 https://news.cupl.edu.cn/info/1167/20248.htm
14.法学考研考点之法律推理法律均衡理论名词解释法学考研真题中包括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部分。对于各个部分的考点需要考生进行整理和了解,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法律推理和法律均衡理论的名词解释,大家一起来看看吧!https://www.gaodun.com/kaoyan/125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