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蓝生:《现代汉语大词典》的编纂理念与学术特色成果推介

关键词:现代汉语史;大现汉;描写性;原创性;辨析和提示

一、引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时16年编纂的5卷本《现代汉语大词典》快要出版了。这部词典收词约15.6万条,字数约1200万,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词典性质和内容上都跟《现代汉语词典》有诸多不同,是一部原创性的大型语文词典。下面谨向学界同人概要介绍一下本词典在学术上的新思考、新作为。

1978年,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丁声树先生先后担任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第一部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中型语文词典,在我国辞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现汉》出版至今经过7次修订,质量不断提升。但《现汉》是一部中型语文词典,不能完全满足读者查考的需要,因此,编纂一部原创性强的大型现代汉语词典就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吕、丁二位先生就提出由语言研究所编纂一部收词量更大、内容更丰富的《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曾经3次上马,都半途而止了。

二、编纂理念

这部《现代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现汉》)的编写准备工作从2005年春夏季开始,2006年年初正式启动。上马伊始,我们就赋予它较高的学术定位:在现代语言学理论、辞书编纂理论指导下,以丰富、扎实的文献和口语语料为基础,以《现汉》为参照而编纂的一部系统记录百年现代汉语词汇面貌的大型原创性语文词典。它的编纂理念和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

(二)规范性与描写性相结合

跟《现汉》侧重规范性不同,《大现汉》既体现规范性(贯彻国家语言文字等有关的规范标准),又十分重视描写性,在收词上突出词典的描写记录功能,秉持“守正、存故、纳新、多元”的原则。

守正:以普通话词汇系统为核心和支柱,注重收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革命史、斗争史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奋斗史的有关词语。

存故:搜集记录清末至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旧词语,包括当代已经衰落或消亡,但在现代汉语的某个时期曾经使用过的旧词旧义旧用法,以反映词汇的历时演变。

纳新:动态搜集当今时代层出不穷的反映新事物的新词新义新用法,特别是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实践等的新词语,使本词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多元:有选择地收录书面语之外的口语词与惯用语、通用度较广的方言词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社区词,以反映祖国语言丰富多彩的面貌。

(三)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编纂理念,充分掌握语料是前提。无论是编写前还是在整个编写过程中,我们都十分注意持续动态地搜集资料,不断夯实资料基础。一方面利用大型平衡语料库、有关数据库以及互联网搜集语料,进行词频统计、词义分析、词性标注、例证筛选等;另一方面从旧时和当代书籍报刊中人工勾乙搜集第一手资料。我们还广泛借鉴参考了众多已经出版的各类辞书及有关资料,力求最大限度避免收词上的重大疏漏。总之,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编写一部《现汉》的扩容版,更要编成一部具有丰富学术含量的《现汉》升级版和创新版。

三、学术特色

以上编纂理念是在吕叔湘先生辞书学思想的启发下形成的。吕先生在不同场合都强调,编写辞书或教材最忌雷同,要编,就要突破前人;要编,就要有特色、有新意,否则就没有必要编。我们遵循这一教导,一方面以《现汉》为学习的榜样,在主要体例和一些词语的释义上继承和吸取《现汉》成熟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总体设计和编写上又有许多不同于《现汉》的鲜明特色。下面从4个方面概括介绍本词典的主要学术特色。

(一)收词

《现汉》是一部以确定词汇规范为宗旨的中型语文词典,而本词典则是规范性与描写性并重,这一性质上的不同决定了收词面貌的很大差异。本词典的原则之一是体现共时中的历时变化,即“存故”,要尽可能使这百年中已退居幕后或销声匿迹的词语能留下些许雪泥鸿爪。因此,《现汉》不收的或以往各版删除的那些旧词旧义却是本词典要保存的。同时,也是由于重视描写性,本词典在“纳新”方面比《现汉》更具开放性、前沿性。改革开放以来的词语新鲜活泼,贴近民众生活,反映时代巨大变化,是“纳新”的重点;近二三十年来汉语词汇学、语法学研究取得了众多新成果,把这些新研究成果体现在词典收词、释义、配例等各个环节,是语文辞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必然要求,因而自然也是“纳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主要由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两大部分组成,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又是口语的发展。以往的语文词典一般比较重视收录书面语词汇,对群众口耳传用的口语词收录有限(或因受篇幅上的限制)。《大现汉》作为规范性与描写性并重的大型语文词典,应该更大限度地反映实际语言生活中词汇使用的真实而生动的面貌,因而,注意收录贴近生活的口语常用词和惯用语成为本词典收词的一个鲜明特色,如本词典收录了口语叠合词(家伙什儿、立时刻、一块堆儿)、表情态的词(搞不好、该不是、横不能),以及一些口语常用的感叹词、虚词和固定短语。略举几例:

再以“老”字头为例,其下收了“老几位、老侉、老抠儿、老赖、老泡儿、老呔儿、老小孩儿”等其他语文词典一般不收的鲜活的口语词。

本词典还收录了一些通行地域较广的方言词和在港澳台地区流通、反映该社会区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词语,收录了一些具有查考价值的书面语词和与群众生活关系较密切的科技和哲社专科词语(涉及计算机网络、金融证券、保险税收、住房交通、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等诸多方面),有选择地收录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各时期的时政类词语,体现了多元化的收词原则。总之,收词秉持普方、雅俗、新旧兼顾,体现规范性,增强描写性、查考性和学术性,全面呈现百年词汇面貌。

(二)释义

1.释义的精确化、丰富化

(1)提供词义的句法环境,这对于虚词释义来说尤为必要。相比于一般语文词典多用同义词、近义词对释,《大现汉》则多采取提供句法环境的详释,以下举例对比,一看可明(所举例句除非必要,一般省去注音,例句也酌减。《现汉》均指第7版,《规典》均指《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下面两例是《现汉》未收而《大现汉》增收的,从中也能看出《大现汉》在虚词释义中对提供相应句法环境的重视:

(2)释出词语的语义背景或隐含义

按,《现汉》的释义容易使非母语学习者误用(*大家都按说反映了情况),《大现汉》在括注中弥补了词义的隐含要素,更加准确到位。

按,《现汉》未给出隐含义,容易使学习者误用(*家里大人小孩都好端端的)。《规典》释义同样不完整,而且“无缘无故”无法带入所举例句。《大现汉》的括注释出了这个词使用时的特定语义背景,提高了释义的精确度。

(3)释出词义动态演变的过程

《大现汉》释为:

按,《大现汉》义项图片是字面义,做谓语;义项图片是虚化义,做补语,表程度;“提示”揭示吴语可用于如意的事,丢掉该词语原有的贬义色彩,语法化程度更高。

(4)释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按,“乞求”不是一般的请求给予,不能说“*乞求你帮我一个忙|*乞求老师指导论文写作”等,因此释出其感情色彩是必须的要求。

按,《现汉》和《规典》的释义不够到位,容易引起歧解(*广阔无垠的宇宙使人类莫名其妙)。《大现汉》增加了“不合常理”“多用于负面的事”,就限定了这个词语的适用范围和感情色彩。

(6)释出近义词的微小区别

连词“以期”和“以图”词义相近,有时可以通用,如“公司决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期/以图获得更大的发展。”但二者在词义和语义色彩上也有差别:

“干脆”和“索性”用作副词时词义极其相近,很难区分,大多可以替换,故不少语文词典释义时都落入互训或变相互训的套子。《大现汉》试解释如下:

2.义项的增补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补上漏收的或新出现的义项是本词典释义的一项重要而颇有学术含量的工作,所补或新增义项近万处。

(1)从合成词中概括语素义,有多个组合的语素应立义项。例如:从“隆胸、隆鼻”给“隆”概括出“使凸出”义,从“闪婚、闪离、闪送、闪付”给“闪”概括出“速度很快”这一新义,根据方言词“刷白、刷亮、刷溜、刷平”等,给“刷”(shuà)概括出“用在单音节形容词前,表示程度非常高”的义项。

(2)从简称复音词的构词语素中提炼出并合的语素义。例如,在“国企、私企、民企、外企、企改、企管”这些简称词中,“企”是“企业”的并合语素,这种并合语素的组合能力很强,应该为“企”概括出一个独立的语素义“企业”,即“企2”:

(5)补充因误解误用而产生的新义。如果某词语的误解义被社会大众普遍使用,达到了约定俗成的程度,则增为新义。如“炙手可热”原义为“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但近些年来又有了如下用法:“手机新产品炙手可热,不到半天就销售一空”“高端科技人才炙手可热,各大企业争相聘用”。鉴于新用法比较普遍、稳定,本词典为此成语增加了第二个义项“形容受欢迎,抢手”。

再如“怼”,本是“怨怼”义,读去声,但是近些年来被广泛读作上声,词义也跟原义大不相同。本词典正视这一语言现象,为它新立上声字头:

(6)为某些单音节动词增补非自主用法的消极结果义。某些单音节动词如“蹭、杵、剐、磕、碰、烧、摔、捂”等具有类别性的非自主用法的消极结果义,应该在释义中体现,例如:

经查,上述单音节动词“杵、捂”等的消极结果义,一些主要的语文词典都没有收。

(7)增补漏收的虚词用法和词义。助词“似的”《现汉》收了表示相似和表示不肯定的判断语气两个义项(《规典》仅有表示相像一义),本词典还增补了第三个义项:

副词“未必”除了表示不一定外,还补了一个加强反问语气的义项:

3.设置“辨析”栏目

为了帮助读者精准地掌握一些常用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提高本词典的实用性,我们设置了“辨析”栏目,提供了1400余组常用实词辨析和虚词辨析。因为不是专门的辨析词典,所以内容着重辨析同中之异,不求面面俱到。例如:

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有相当的难度,尤其是虚词,虽经多次修改,应仍有提高的余地。

5.为方言词、社区词标注所属大方言区或地区

本词典收录以官话区方言为主的一些常见方言词语,也收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南方方言词语,为了读者查考的需要,见诸文学作品或教科书的一些方言词语也在收录之列。除了在方言词前标注“〈方〉”外,还在释义后标注了所属方言区。最初,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已出版的综合性的方言大词典和其他各种单地方言词典等资料为所收方言词标注其通行的省份,但由于各地方言资料多寡不一,标注不平衡和多有缺漏的问题凸显出来;更主要的是,本词典不是专门的方言词典,既做不到也无必要逐一列出所有的使用省份,何况,方言通行区域和行政区划的省份并不完全匹配。于是改弦易辙,采取从粗不从细的原则,把方言词的归属划分为“北方方言”(包括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南方方言”和“散见于北方、南方方言”三大类。这样标注虽然比较笼统粗略,但也基本够用,不容易出现硬伤。总地来说,在方言词的标注问题上,我们认为一是标比不标强,标,毕竟能为读者多提供一些信息;二是从粗不从细,细了肯定有缺漏,也跟本词典的定位不相符。

本词典收录了若干通行于港澳台地区的社区词。所谓社区词,是指在一定社会区域流通,反映该社会区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词语(详见田小琳《香港社区词词典·说明》)。这些词语的性质与当地使用的方言词有别,不作为方言词对待。

6.标注词类

本词典参照《现汉》的词类标注体系,吸收学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前提下,为所收的词做了全面的词类标注。面对体量超大、形式复杂多样的词语,上述工作的繁难程度可想而知,要想做到没有疏误,谈何容易!每遇难点,我们都从调查语料入手,细加分析,反复斟酌,尽可能保持系统内部的一致性,尽量做得稳妥些,希望能给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或帮助。

(三)配例

配例承载着丰富的语义、语法、语用信息,对于印证、辅助释义和呈现被释词的句法功能和语用背景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黄建华在《词典论》中说:“现代的语文词典应是‘句子词典’”,“要尽可能将词放在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中去描述。也就是提供词的各种用法、搭配的具体例子。”基于同样的认识,我们十分重视配例环节,丰富多样的配例成为本词典的又一特色。在思想内容方面,要求配例应有客观、正面、积极的意义;在形式上的具体要求已在《凡例》中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词典不直接原样引用书证,所以特别要求旧时词语的配例要尽量贴靠书证,以存其真。例如“必定”一词,《新青年》资料为:“中国要想政象清宁,当首先排斥武力政治。……必定这一层办得到,然后才配开口说到什么政治问题。”(见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1918年7月15日,第五卷第一号。)“必定要叫治国护国两个阶级离开物欲的生活,才可以免去自私自利的弊害。”(见高一涵《共产主义历史上的变迁》,《新青年》1921年6月1日,第九卷第二号。)《大现汉》据此增设连词义项,并配例如下:

方言词,尤其是一些南方方言词,如果按实际语言配例则很难懂,本词典有时加括注,有时不得不暂付阙如。

据不完全统计,《大现汉》的配例应不少于40万数,这些配例在语义和语用两方面都对释义起到了形象、直观的演示作用。

(四)晚清民国旧词语的收录

基于“存故”原则而收录的晚清民国旧时词语也是本词典的一大特色,对于词汇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初步观察,这类词语呈现出如下特点:

1.晚清民国时期处于由文言向新白话过渡的阶段,书面语中古旧词语和辞藻比重较大。为反映时代特征,也为了给读者查考提供方便,本词典适当从宽收录此类书面语词,如“讹舛、荒嬉、继踵、莅位、请益、台端、秀颀、沾溉、诸凡”等。

2.复音词构词语素位置尚不固定,文献中同义并列异序词数量众多,如“安慰”与“慰安”、“爆炸”与“炸爆”、“驳斥”与“斥驳”、“刺激”与“激刺”、“叛逆”与“逆叛”、“印刷”与“刷印”等。为了反映这一客观语言事实,本词典将其中的同义并列异序词分为正序【AB】和逆序【BA】两类,在正序条目注音后的圆括号中加斜线列出其逆序词,如【驳斥】bóchì(/斥驳),在正序词目【AB】下释义,逆序词目【BA】下只需直注AB即可。

3.跟当代同指异名现象多见,如(前者为旧时名称)“白兵战(白刃战)、胡弓(小提琴)、除幕(揭幕)、避妊(避孕)、怀妊(怀孕)、德智力(德智体)”等。科学门类的称呼也与今不同,如“格致学(物理学,也泛指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计学、生计学、资生学、富国学(经济学)、理则(逻辑)、群学(社会学)、算学(数学)、智学(哲学)”等,不一而足。凡属晚清民国时期特有的事物或名称、说法,释义中加“旧时”或“旧称”;凡词义仅见于民国时期,现已不再使用的,则在释义中用括注或提示加以说明。例如:

4.一些词语的词义、用法、色彩跟今天有异,如“爱情(旧时也泛指爱的感情)、保重(保护重视)、出产2(分娩)、补助(补充辅助)、勤劳(劳动)”。还有的旧词旧义从古代某个时期沿用到民国时期,但现今已经基本不再使用了,这类词语也值得收录和说明,如“繁华(奢侈豪华)、设备(设置配备)”。

5.晚清民国时期西风东渐,西方语言词语大量涌入中国,产生了许多源自西方的外来词,本词典从大量有关资料中加以爬梳,收录旧时(主要为晚清民国时期)使用过而现在已经不用或词形有变化的词语近千条。

特点之二是所译之词,词无定形,一般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多的竟至七八种。如“钢琴”一词,有资料可查的至少被译作“披亚诺、披耶那、披耶挪、披霞娜、批阿娜、披娅娜”等;英美制谷物计量单位(bushel)既有音译“蒲式耳、婆式、婆式尔、布歇尔、布希尔、巴歇尔、蒲塞尔”等,又有意译的“英斗、外国斗”。对于这些词形繁多的外来词,本词典采用以简驭繁的体例做了处理。

特点之三是音译词部分反映了上海话的语音,如“钢琴”(英piano)被译作“披霞娜”(“霞”在上海话中读[iɑ]),“水门汀”(英cement)首字译作“水”(上海话“水”读[s])等。这跟上海特别是上海的租界是中西文化密切交流的地方有关。

随着19世纪末知识界人士大量赴日本留学,日语中科技、哲社类汉字词(借形词)急速传入汉语。早期借自于日语汉字词的借形词数量很多,被视为准外来词。随着时代迁延,国人已感觉不到它们跟日语的联系,本词典对这类词语不加语源标注,只给日语音译词如“寿司、榻榻米”等标注语源。

四、结语

本词典的学术特色不限于上述种种。比方说,在第5卷备有《条目倒序索引》,这不仅使词语检索多了一条快捷的路径,也为语文学习和语言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不妨以“爱”字头为例,其下按音序排列了“宝爱、垂爱、错爱、厚爱、怜爱、溺爱、偏爱、情爱、抬爱、心爱、性爱、至爱”等多达101个“X爱”倒序词或词组。其中有的结构不同(偏正、并列、主谓),有的词类不同(动、名、形),还有的词义色彩(褒、贬、中)不同,而且有些词如“错爱、垂爱、厚爱、抬爱”的行为主体只能是他人。《条目倒序索引》是本词典力求将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又一具体体现。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我们编这部词典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是有较高的学术追求的。我们的初心是要编成一部汇聚和反映我国学者集体智慧的、具有学术原创性的大型语文词典。它既可以用于语文学习和教学,也能以其学术含量为语言学研究提供参考,其价值,相信学界和读者当有公论。

《辞源》第一版主编陆尔奎先生在该书前言《辞源说略》中引友人的话说,“一国之文化,常与其辞书相比例”,陆先生据此断言:“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也。”诚哉,斯言!但是,国之辞书不能仅以数量计,更要以质量、以创新论。如果模仿、抄袭、重复、雷同之作充斥,那也同样无文化之可言。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著书之难》条说:“若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一语道破要害。

参考文献

刁晏斌2006a《现代汉语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刁晏斌2006b《现代汉语史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顾炎武2020《日知录集释》,黄汝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

贺阳2008《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黄建华1987《词典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江蓝生1999《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大师治学录·吕叔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行健2014《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陆尔奎1915/2015《辞源·辞源说略》(第一/三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罗竹风1986~1993《汉语大词典》(第一版),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孙德金2012《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田小琳2009《香港社区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78/1996/2005/2012/2016《现代汉语词典》(第1/3/5/6/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11/2020《新华字典》(第11/1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图片

原文刊于《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1期

(因引例中有特殊符号,为避免网页页面出现乱码,文中引例均以原文截图显示。)

THE END
1.在线字典不能成了在线“字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人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但网络信息纷繁芜杂,大量在线字典网站就是乱象重灾区,诸如在线新华字典、在线汉语字典等字典查询网站,很多都是冒用权威字典名称,其实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没有任何关系,这些网站收录的内容也往往错漏百出,给广大读者造成误导。 https://sxszzy.shanxify.gov.cn/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757.shtml
2.馆里有矿有章阅读:让法律人“有章”可循法律出版社秉承“为人民传播法律”的宗旨,着眼智能时代法律知识内容的数据化利用与重构,以技术驱动法律资源的发现与汇聚,致力于将有章阅读打造成我国公共和专业法律服务行业的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满足用户在法律领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需求。 以下介绍有章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c1ODQ4Mw==&mid=2247494617&idx=1&sn=978726530b59bdecef25eb0bc544778f&chksm=9af1675ea8f3135433fdd3708a7e5cea9f23233047b697701d76ed4b38b8caa26df0c92b6ce8&scene=27
3.《现代汉语词典》的法律词条应作调整【摘要】:<正> 据粗略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1973年试用本收录法律术语120多个,1978年第一版、1983年第二版与试用本基本一致,只是删除了“合议庭”,增加了“合议制”等。1996年修订本收录法律术语160多个,新增了40多个,如保外就医、保外执行、辩护权、标的、撤诉、重审、第二审、第三人、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DXZ199802016.htm
4.签定合同还是签订合同?但从法律用语上说,应该写签订,而不应该写成签定。法律用语比较严谨,不应该乱用替代词,而让妄生歧义。因此,是签订合同,而非签定合同。 二、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签订 《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收录了“签订”一词,注释为“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而没有收录“签定”。从词的结构来说,“签订”是并列结构,是一个词,而https://www.64365.com/zs/714558.aspx
5.法律词语解释意思现代汉语词典资产阶级法学中指与国家利益有关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等。区别于“私法”。 2. 法律 - 国法 【国法】释义: 国家的法纪。 《周礼·秋官·朝士》:“凡民同货财者,令以国法行之。”《史记·循吏列传》:“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公以正国法。”宋苏轼《辨谤札子》:“而君锡等輒敢挟情公然诬罔,伏乞付外施行http://m.46644.com/cidian/word/%B7%A8%C2%C9
6.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A.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B.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C.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f930493191da48a2ba507515df439426.html
7.“规范词典”与词典的规范博览群书例如“定单”和“订单”现在要统一为“订单”,有人就提出“定金”和“订金”在法律上有差别(其实并不被法律界和商界普遍认同)。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定金”和“订金”的释义上作了法律上的区别(不见得合理),同时又特别指明不要把“订单”写作“定单”。这就让人迷惑不解了,难道只有收付“订金https://www.gmw.cn/02blqs/2004-07/07/content_109202.htm
8.《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出版发行本报讯(实习生刘尧飞)第一部由两岸学者合作编写的现代汉语语文词典《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近日已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由北京语言大学和台北中华语文研习所的15位学者共同编写。词典全书约260万字,共收录了近8000个汉字、4.5万词条。简体字版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繁体字版将在台 湾印行。 《词典》http://zqb.cyol.com/content/2003-09/25/content_739850.htm
9.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缩印本第4版)词典正文(附西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开头的词语) 彩色插图(1~16) 附录 常用语言文字法律及规范标准 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笔画名称简介 部分常见部首名称和笔顺表 汉字笔顺规则表 汉字笔形变化规律举要 新旧字形对照表 文章中数字的一般用法 标点符号主要用法简表 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中国历史纪元简https://www.yuntaigo.com/book.action?recordid=bmxvbG5iYWM5Nzg3NTIxMzM1NzEy
10.新华词典在百科词典功能方面,所收百科词语的数量远远大于《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内容篇幅上,语文条目约占40%,百科条目约占60%。不仅收录文史哲等方面的词语,还收录不少信息、环保、法律、财经、军事、医学、计算机、建筑、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新词语,反映了科学新成果。 该词典的附录有16个之多(书前另有《https://baike.sogou.com/v843286.htm
11.新词新义走进权威辞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推出第4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联合出版。 据了解,新改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单字12000余个、词目72000余条、例证80000余条,基本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面貌。本次修订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包括“共享经济”“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220823/71037191985e49e2845b3aa77bbe7e2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