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公开发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保密法》的修订颁布,是我国保密法治建设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为保护国家秘密安全,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保密法》此次修订变化的要点!
1
贯彻落实党管保密原则,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保密法》在总则中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的领导”,明确中央保密工作领导机构领导全国保密工作,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保密工作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保密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
2
注重科技创新,健全保密管理制度
3
注重保密教育、提升公民保密意识
4
压实定密机关、单位主体责任
5
完善网络信息、数据保密管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家秘密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网络信息保密防范和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次《保密法》修订进一步完善了网络信息保密管理制度,同时加强与《数据安全法》的协同衔接,新增涉密数据管理及汇聚、关联后涉及国家秘密数据管理的原则规定。
6
信息公开与保密的辩证把握
信息公开与国家秘密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关系,关键是要做到依法保密、依法公开、保放适度。这次保密法修订充分考虑了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国家秘密的精准保护,最大限度保障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7
细化企事业单位保密要求,增加法律责任
《保密法》对企事业单位作出明确要求。其中在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新增“从事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保密管理能力,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增加规定了保密资质处罚和对于非资质主体的处罚,包括责令限期整改、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没收违法所得、暂停涉密业务、降低或吊销资质等,在现有法律追责体系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8
脱密期结束后的行为规范
这次《保密法》修订聚焦涉密人员管理,及时回应了困扰实践工作已久的涉密人员脱密期结束后涉密风险防范问题,规定了脱密期结束后的行为规范要求,并明确了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的主体和程序。
知识小课堂:常见的违反保密管理要求的行为有哪些?
(2)使用非涉密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处理国家秘密;
(3)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4)私自复制、保存和销毁国家秘密载体,涉密文件随意丢入垃圾桶;
(5)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6)私自带涉密文件回家或在家中处理涉密信息;
(7)其他违反国家保密规定的行为。
请大家牢记以上知识点,坚定履行保密义务、严守保密法纪,贯彻落实保密法,用行动共同维护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