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法院检察版“接诉即办”平安北京建设“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首都政法工作五年亮点频出新闻频道

金融法院和互联网法院等专门法院的设置,既是司法专业化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现代司法积极回应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体现。

为积极回应互联网时代的司法新需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动网络空间综合治理,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应运而生。

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孙铭溪介绍,互联网法院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司法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在线诉讼新模式。通过搭建多功能、一体化的电子诉讼平台,深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探索全流程线上的诉讼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友好的在线诉讼服务。先行先试的探索有力推进了全国法院在线诉讼的发展,形成了世界领先的在线诉讼模式。

成立以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超前点播案”“暗刷流量案”“直播带货案”“人工智能著作权案”等一系列涉及网络空间新业态、新模式的典型案件,通过裁判规则引领网络空间行为规范,促进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2021年3月18日,北京金融法院正式挂牌成立。建院一周年来,北京金融法院收案6275件,累计标的额2193亿元。

“如果要归纳北京金融法院受理案件的类型,可以用‘新’和‘难’两个字来概括。”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北京金融法院审判二庭庭长刘建勋表示。从全国首例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的“蓝石资产”案,到北京法院首例涉比特币境外投资理财案,再到全国首例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主体资格案……面对纷至沓来的“首例案件”,北京金融法院充分发挥集中管辖优势,积极回应金融改革创新的司法需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金融司法保护力度。

北京金融法院审判第三庭庭长陈良刚介绍,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北京金融法院是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的重要职能。金融行政审判作为一项重要职能,事关金融法律政策的有效实施。通过依法公正审理涉及“一行两会一局”等案件,着力发挥监督和促进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推动法治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

检察院:打造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

6月13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与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就《关于建立“检察+热线”合作机制打造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的工作法案》达成一致意见,覆盖全市的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模式正式成型。

为积极适应首都战略定位,服务保障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1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持续推进“6+N”首都特色检察品牌建设,充分释放法律监督效能。机制运行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社会治理、科技赋能、队伍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取得明显成效。

北京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董倚铭介绍,2021年以来,市检察院成功办理一批专业性较强的案件,包括涉北京冬奥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等多件全国首例案例,有6例案件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建立完善协同治理机制,与知识产权、网络、金融行政主管部门强化沟通,建立完善执法司法衔接机制,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第三方监管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科技赋能检察,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检察大数据模型建设,共有134件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引入专业同步辅助审查机制。

公安机关:加强平安北京建设

北京公安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坚持“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首善标准,建立健全多项工作机制,有力确保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首都社会面安全稳定。全力营造安全有许的社会治安环境,全力全员投入疫情防控,实现门户式精细防控。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交通治理“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的理念,推动公共文明融入首都城市治理,2021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联合首都文明办、市交通委等部门,在全市启动“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来,未礼让行人事故同比下降45.5%。

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政治处科长黄鑫介绍,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交警在路面机动灵活的作用,更快更好为群众的出行提供服务和保障,公安局于2020年11月正式启动“铁骑警务”,由880名民警组成,公安局为民警配备了875辆高性能的车辆,依托车载定位系统、智能终端和摄像头等随车科技装备,民警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实时接收警情部署,动态抓拍违法行为。

目前铁骑在全市部署了245处岗位,月均骑巡13万公里,接处警8500余次,因为铁骑的机动灵活优势,处警效率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还为铁骑规划了一些重点的巡控区域和巡控路线,如主要道路,学校、医院周边及警情高发点位,实现警情的“未接先处,未堵先疏”,进一步提升处置效率。

法律服务:构建覆盖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紧紧围绕“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总方针,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台融合,市、区、街(乡)、村(居)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做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建成全国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省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办理、人民调解、诉前调解、司法鉴定等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进行“一体化”管理、,“一站式”服务。五年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待群众来访咨询5721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904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2.4亿元,收到群众表扬、感谢信、锦旗等共计1000余件次。

持续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完善在线服务功能,依托北京法律服务网,通过实体、热线平台工单数据化的方式实现群众需求两级响应、三级流转,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各项公共法律服务达成跨平台、跨项目、跨层级的全面整合。五年来,网络平台提供各类法律服务346万余次,承接实体、热线平台各类工单160万余件次,调度工单1598件,响应率达到100%,“一端发起三台响应”的“三台融合”发展模式日渐成熟。

THE END
1.掌上公共平台恭贺“东昌府区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案例,获评山东省政法系统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创新实践案例。 喜讯!全市唯一,东昌府区“互联网+法治”经验做法入选省级案例名单 新疆新源县司法局微信公众号入围“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新疆优秀账号推选活动” 关于终端机咨询解答端升级通知 http://www.fazhixing.cn/
2.互联网+新时代变革下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计划书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时所写,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 本项目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互联网+新时代变革下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的法律服务平台,这是一个针对消费市场的交易平台,平台将提供一些常见的法 律服务,比如婚姻方面、劳务方面的一些法律服务,同时也包括一些法律咨询、 合同审查、发律师函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4326864/13061333
3.互联网+法律援助平台智慧司法解决方案2017年5月24日,司法部张军部长来济调研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称赞“法援在线”志愿律师是“天使律师”,对“法援在线”借力互联网平台、整合政府及社会化力量打造“大法援”格局的创新之举给予了充分肯定,称“法援在线”的成功经验值得复制并要在全国大力推广。 https://m.faanw.com/zhihuisifa/505.html
4.互联网+法律来袭律师,你约吗?他们对行业有着深刻的了解,对互联网+战略也有着明确的认知和展望。 如果您是一位执业律师或者即将投身律师行列,同时您也对互联网+战略有着无限期待,法邦律师集团诚邀您加入平台,在这里您只需专注法律服务,我们将为您做好一切相关服务事项。法邦律师集团邀您一起共创互联网时代O2O法律服务之辉煌!https://www.fabao365.com/news/shendu/1004061.html
5.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打造全新的司法行政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的强大功能 法意科技依据国务院、司法部、各省委、省政府对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指导意见,结合各地区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实际情况,以“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整合优化为主线,运用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利用电话、互联网、新媒体的多种服务载体,建设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法律事务咨询、法律服务指引、法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516/18/78600635_1031642986.shtml
6.网络中心本次修订力求适应新形势、落实新政策、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将原《建设规范》共计7章内容扩展为11章,其中将原“应用服务”分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两章,加强了职业教育教学中信息化对产教融合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与顶岗实习、职业培训等的支撑要求;将原“基础设施”改为“支撑条件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在110个县( 市) 开展试点,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电商进村综合示范项目取得显著进展,邮政在农特产品进城中的渠道作用不断增强;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短视频平台大大提升了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知名度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8.公共法律服务丨司法所发单,律师所接单,架起群众连心桥纵深推进工作领域,扩大“互联网+所所对接”品牌效应 为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关于实体平台建设的有关要求,惠阳区局主动和区直有关部门沟通联系,积极拓宽云平台远程法律服务模式的覆盖面。 2019年5月,借鉴“所所对接”模式,推动律所与税务局合作,建成全省首个税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阳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9/01/c3976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