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9月中旬发生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的一幕画面,画面中有很多人低着头在河床上翻找着什么。原来,有人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在这段河道里发现金粒,引来很多人寻找捡拾。随后,也有媒体官方账号将这一消息发到微博,话题“北京众多市民涌入干涸河道捡金粒”,一度冲上热搜榜第四位,阅读量达到1.3亿。然而,一份警情通报让事件发生了反转,原来,有人为了提升个人社交账号热度,网购黄铜颗粒在河道内抛撒,并在河边以“收购黄金”为噱头,吸引附近部分居民前往捡拾。
湖南省怀化市公安局鹤城分局城南派出所民警张悦:发现这个视频以后,就调取了大量的报警记录,并没有发现这一起“外卖员电动车被盗”的警情,所以我们当时就无法核实拍摄地点以及它的真实性。
办案民警一边调取报警记录,一边对这个账号发布的视频内容进行了分析。民警发现该视频账号在今年4月之前,主要内容还是以三农类、家庭剧情类视频为主。4月份之后的部分视频内容开始出现变化,一会儿是“女外卖员送餐回来发现车被偷”,一会儿是“俩摩托车司机争夺客源”,一会儿是“妈妈让女孩在大雨中跪下”。而视频中的女子也是在多个身份间来回切换,巧合的是,每个瞬间都被完整地拍摄下来。
湖南省怀化市公安局鹤城分局城南派出所民警张悦:她那个拍摄角度,很明显是自己故意设置的一个角度。通过现场走访以及调取监控,发现并没有那个角度的视角,所以更加确定她这个应该是自己摆拍的。可以说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她的涨粉量已经达到十几万了。
民警在分析过程中意外发现,有一条短视频中的拍摄地点正是在他们的派出所门口,这也让民警更加确认,这名女子为辖区内居民。8月4日下午,民警依法对这名女子周某进行了传唤。
民警调查核实确认,自2023年4月起,周某、杨某、李某三人为吸引流量、赚取经济利益,在多个视频平台上发布多条自导自演的虚假视频,恶意散布谣言、混淆视听。
炒作虚假视频
操作简单流量高变现快
周某和丈夫杨某向民警交代,今年7月31日拍摄当晚,周某换上了网购的外卖员衣服后,便在小区门口开始拍摄这条“女外卖员在马路上痛哭”的短视频,从准备到拍摄前后不到7分钟。办案民警调取了他们小区门口的公共场所视频,还原了拍摄的全过程。
民警审讯得知,在今年上半年,周某就曾因视频中未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而被平台封号处罚。
周某告诉记者,这些炒作纠纷的短视频操作起来简单快捷,基本每条视频都能在几分钟内迅速拍完,编辑上文字后,次日就发布在平台上,流量高变现快。但没想到却正是这些短视频编造、传播了谣言,扰乱了社会秩序,最终让自己承担了相应的法律后果。
打造低俗人设
主播专门网上骂人
正在视频中骂人的男子姓季,今年6月份,江苏南通市海门警方接到网民举报,说季某经常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骂人短视频。接到举报后,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
警方调查发现,今年32岁的季某主要从事婚庆、装修等工作。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期间,季某在某网络平台注册了两个账号,为了引流变现,他先后发布45段辱骂他人的视频,播放量累计达到62万余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公安局城中派出所民警张宇昇:犯罪嫌疑人季某利用信息网络多次使用言语辱骂他人,情节恶劣。其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涉嫌侮辱罪,我局于今年8月份已将该案移送海门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发布约架视频
直播聚众斗殴
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月亮岛派出所教导员邓智:在洗脚的过程中,朱某就擅自更改了剧本内容,就强行将姜某某的头按到洗脚水里面。然后造成了姜某某对这个事情耿耿于怀,所以才造成了这次两方约架的一个起因。
在约架之前,双方还互相发了多个挑衅视频。由于担心会输掉约架,朱某甚至还提前买了两把管制刀具,而且还约定互不报警。
今年11月11日,姜某某和朱某两位主播约好了打架地点并先后抵达,而且整个过程都被姜某某进行了直播。
在姜某某直播期间,有网友起哄为其刷礼物,也有网友劝他不要冲动,但姜某某选择忽视部分劝阻他的声音,来到朱某公司进行辱骂和挑衅。
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月亮岛派出所教导员邓智:姜某某是在朱某的户外进行挑衅,而且他们的挑衅的言辞的侮辱程度越来越高,造成了朱某这边忍不住,所以是全部冲出来,两帮人混战在一起。
双方打架的过程一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直播,观看人数最高时超过了2000人,在打斗中被动的朱某一方为了挽回颜面,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两把管制刀具,之后两伙人越打越凶。直到发现有人被砍伤,双方才停止互殴,整个过程先后共造成4人受伤。
目前,姜某某、朱某等4名嫌疑人因涉嫌聚众斗殴,已被长沙望城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并责令姜某某等人删除约架视频,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优化流量分配机制
强化平台审核把关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很多人说告知了用户,是不是这样的视频就都不违法了,实际也不是这样。比如说你告诉用户是拍的一个所谓的微短视频,所谓的一个视频在里面充满了血腥暴力、充满了教唆别人犯罪、充满了传授赌博的方法、充满了那种违法违规的内容,这个也是一个违法的视频,所以光是标记可能还不够。
针对目前短视频领域出现的各类乱象,近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明确要加强短视频平台管理。
中央网信办:集中整治三类突出问题
据中央网信办通报,此次专项行动将集中整治三类突出问题:
1
短视频传播虚假信息问题
短视频传播虚假信息问题,包括摆拍制作虚假短视频、技术生成虚假短视频、罔顾事实篡改造假等。
2
短视频展示不当行为问题
短视频展示不当行为问题,包括“色情擦边”行为、打造低俗人设、网红恶意营销、展示高危行为等。
3
短视频传播错误观念问题
短视频传播错误观念问题,包括挑战公众认知底线和传播错误价值导向。
专项行动要求短视频平台优化推荐机制,着力解决算法价值导向存在偏差、优质短视频呈现不足等问题。优化流量分配机制,防止“重指标轻质量”,片面以点赞率、转发率等量化指标作为流量分配依据;另外要求强化平台审核把关。
着力解决审核机制不规范和审核标准不够全面等问题,防止出现审核过于简单化或“一刀切”以及人工复审走过场等现象。
专项行动期间将集中关闭处罚一批问题严重的违法违规账号和平台,公开曝光一批典型违法违规案例,防止问题反复反弹。
(总台央视记者张岗李佳)
近些年,网络短视频成为大众消遣娱乐的方式,行业发展迅速,带动了电商直播、游戏直播、健身直播等新业态,但同时也滋生了各种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