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刻不容缓理论

重塑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落脚点在于“法律志业”的确立……迈向“法律志业”的职业伦理教育,需要塑造法律人内心对法律职业的“信仰”和荣耀

就法科教育的基本原理而言,锻造法律职业人才,教授其知识,培养其技能,生成其伦理,塑造其品格,理当丝丝相连,环环紧扣。然而,当前我国法科教育对职业伦理定位不清晰,要求不严格,教材老旧,形式单调,师资稀缺,收效甚微。细思其因,无外乎:传统教学偏重理论灌输,内容庞杂,耗时耗力,对学子的伦理塑造并无真实助益。此外,法律职业伦理就其本性而言,属于法律职业的自律教育,对于尚在见习、并未执业的学子而言,很难真切体会。作为在校的“准法律人”,法科学子既应具备初步的法律职业伦理操守,又应重视体察外部社会对法律职业的伦理期待,这就要求教育者不能用僵死的道德教条取代丰富的实践伦理,更不能戴着有色的道德眼镜,先入为主,为学生思考和规划出理想的法治人格。

通过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使受教育者自主领悟法律知识背后的法律价值,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思维方式,进而为实现法律的人权、正义、秩序、效率、自由价值搭建一座理想的天梯。通过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增进受教育者的法律实践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法律的知识和理念真正吸收、内化为人格要素与精神养分,全面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整合现有的实践性法学课程,将法律诊所教育、法律实习课程和其他一些法律见习、调查活动整合到法律职业伦理教学体系中,给予充分的资源投入,设置科学的评价机制。

重塑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必须重视“实境”的“训诫”。对教育者而言,通过全新的教学环境,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方可斩获成效。所谓“实境”,是指将学生身份转化为“职业者”,将其学习活动拓展到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律所、法律援助机构、企事业单位,甚至社区、村庄。所谓“训诫”,不是夫子对弟子的耳提面命,而是师生在实境中共同对法律职业伦理萌发的确信与坚执,是“自训”与“他诫”的结合。道德伦理是私域的核心,恰如法律规范是公域的支撑,法律职业的伦理培育,正是连接公域与私域的桥梁。

社会的剧烈变迁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作为教育核心和灵魂的道德伦理教育也面临着复杂严峻的挑战。重塑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必须尊重自主性、探究性的伦理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案例研究、问题探讨、社会调查、纠纷解决为切入,在实境中自主探究,积极主动地获得道德发展的创造性动能。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不再是“理论的虚构”,而是真实具体、可触可感、可理解、可操作的法律职业实践。这种教育方式彰显了伦理生成的本体价值,突出了道德实践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构建了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伦理教育方法论,实现了伦理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回归实践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获得全新的“法治生态体验”。在传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堂上,教室里的座位呈现秧田式,教师滔滔不绝,学生默默无语。在固定的教室里,学生集体面向讲台并排静坐,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教材中限定的伦理道德知识;信息通道是教师单向输出,学生单向接受;师生活动方式是教师作为提问一方,学生作为接受或回答的一方;教师布置习题,学生练习;教师出题,学生复习、考试。很难想象,这样的伦理教育究竟能培育出多少高境界的法律人才基于法治生态体验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是这样的图景:教师是引导者和监督者,学生是体验者和参与者——他们共同置身于特定的生态情境中,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感受、理解和领悟法治生态的实然运行,经历内心自觉和相互诱发产生的价值感动;他们共同领悟现实法律生态中“真善美”并围绕这些因子开展开放性对话,共同解析实践中的“假恶丑”,并展开反思性表达,由此逐层认知和体悟法律职业伦理的深层内涵,触发和生成实然层面的法律意识、法律智慧和法律德行。

重塑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必须戳破虚构的道义童话,让受教育者直面生活的真实,具备超越伦理困境的裁断技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模式是正邪不两立,最后正义战胜邪恶。这种道德教育的童话精神是对生活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想象。童话精神主导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虽然可以成就一时的激情和满足,但对法律实践需要的伦理和技能毫无意义。许多疑难案件的根源不在于法律规范本身,而在于伦理抉择的困境。海因兹偷了药,爱妻子的善行与守法、公平交易的法律规范产生了冲突,他的选择究竟是否符合道义是否应受法律的惩罚如果将法律的伦理真切理解,我们不难做出合宜的判断。对于法律职业而言,伦理的共识和法律的运作具有极其密切的关联。面临道德争议时,法律人应坚守法治立场,将不同的伦理因由整合为连贯一致的法理形态,探寻出解决道德争议的最佳法律路径。法律人的现实,并不妨碍他们也是一个好人。法律人的天真,只能证明其尚未领会“法律之德”的奥义。

重塑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落脚点在于“法律志业”的确立。在马克斯·韦伯看来,职业不是谋生的手段,它意味着个人对生活于其中的某一领域规范约束的服从,不然他就会被排除在游戏规则之外,丧失其生活和存在的方式。迈向“法律志业”的职业伦理教育,需要塑造法律人内心对法律职业的“信仰”和荣耀。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公民文化建设的推进,法治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提高法律从业者的志业化程度,成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拓展的重要议题。

THE END
1.法学专业就业前景依旧的黄金职业。律师这个词总会让人想起思维敏捷、风度翩翩等词语,与枯燥的公检法从业环境相比,一直是年轻的毕业生们的理想选择。律师也作为社会公认的高收入阶层,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加入WTO,律师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语和国际法的律师职业前景十分看好。律师的收入根据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万元甚至数百万元https://m.gaokao.cn/gk-mb/11/14
2.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国政府网 中央政法部门 国务院各部门 司法部专业子网站 地方司法厅局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699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司法部 移动端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twzt/202106/t20210609_427070.html
3.律师资格证和法考是一回事吗法考是国家对法律职业人员进行的统一考核,是进入法律职业领域的重要门槛。 而律师资格证,又称律师执业证书,是申请律师执业的资格凭证。获得该证书不仅需要考生通过法考,还需要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并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审核。这一证书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查后颁发,是律师执业https://localsite.baidu.com/site/wjzsorv8/8cd47d9a-7797-42f3-9306-b902ded71161?qaId=3500733&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efs=1&ch=54&srcid=10014&source=natural&category=%E5%85%B6%E4%BB%96&eduFrom=136&botSourceType=46
4.法律职业的特征法律职业的特征:1、法律职业具有法律专业性。 2、法律职业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自治性和精英性。 3、法律职业具有职业伦理性。这种职业伦理不同于大众伦理或公共道德。 4、法律职业的思维是一种程序性思维。 5、法律职业具有共同的职业精神追求。 6、法律职业是法律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是社会现行价值与传统价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46179.html
5.法律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法学院法律职业者是法律规范的具体操作者,即法律规范的从业者。法律的创制,只是为以法律为根据而创造法律秩序提供了前提条件,法律并不自发地构成法制秩序。只有通过法律职业者对它的具体操作,呆板、枯燥的法律规范才能生成生动、理性的法律秩序。所以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近现代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的http://fxy.cupl.edu.cn/info/1128/5048.htm
6.法律职业的诞生——法律职业的精神法律的建立与法律职业的诞生如影随形,亦步亦趋。当人们致力于研究法律原理时,法律即已产生,一个以法律为使命的群体亦顺势而起。在共和国早期,所有古老的习惯法,不管是宗教的或是世俗的皆由僧侣、祭司掌控。他们最初的世俗职责是国王的顾问。即便在《十二铜表法》于罗马广场公布以后,祭司仍然掌握着法律的解释权以及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238
7.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鉴于法律职业者在建设法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对法律职业道德建设非常重视。 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对法律职业者的道德和行为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已经成为了我国法官职业道德的基本依据。 https://mip.wenshubang.com/falvbiyelunwen/321676.html
8.法律行业含金量的5大证书张青介绍,法律行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法律服务、法律研究、法律实践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一般来说,法律行业的法律职业包括:公安、检查院、法院工作人员;律师、法律工作者;企业法律顾问;法律翻译;法律教育培训人员等。上述职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各个职业所需要的证书也是不尽相同的,下面几类证书是法律行https://www.51test.net/show/1350830.html
9.《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价格目录书评正版分类:法律 > 法律法规 图文详情 ISBN:9787519777722 装帧:简裝本 册数:暂无 重量:暂无 开本:16开 页数:272 出版时间:2023-05-01 条形码:9787519777722 ; 978-7-5197-7772-2 本书特色 《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制定,作者为法学各领域重要专家,是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http://m.bookschina.com/9104546.htm
10.法律职业的概念法律职业是指以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能与法律伦理的法律人所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从狭义上说,法律职业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种具体的职业。从广义上说:法律职业还包括一切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如司法辅助人员、企业和行政机关里从事法律事务的人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60&bid=1419&cid=16968&nid=16969&pg=1&ivk_sa=1024320u
11.法律人和法律职业人员有什么区别?一般我们把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人员称为“法律人”或者“法律工作者”,但是不是所有的“法律人”都可以称为“法律职业人员”,后者需要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及资格认定。 一、哪些人能称为 我国有专门选拔法律职业人才的国家考试,即"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规定了9类应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范围,分别是http://m.zhuhai.offcn.com/html/2020/07/2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