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百科全书”传统吗?

所谓“百科”,指的是人类当下所有知识的总称,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知识和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人文知识在内。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因研究领域广泛,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公元前3世纪,学者埃拉托色尼、波西多纽等人,为了普及和传播希腊科学的理论成果,就开始编撰工具书和“百科全书”。后来这一传统被不擅抽象理论、而重视实际运用的罗马人所继承,出现了诸如《学科要义》、《自然问题》、《博物志》等一批百科全书性质的作品。

虽然百科全书性质的书籍很早就出现,可是第一个将“百科全书”作为书名,则是16世纪德国人的斯卡利斯。而直至清末民初,“encyclopedia”一词才由后来成为“民国四大元老”之一的李石曾(煜瀛)翻译成“百科全书”介绍进中国。

关于古代中国是否存在百科全书,学界是有争论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奠基人姜椿芳认为,中国特有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类书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也有学者认为,从功能上说,类书只是简单的收集汇编,并未融入新发现、新思想,所以不能称之为百科全书;第三种观点认为,除类书外,尚有政书及诸如《齐民要术》《梦溪笔谈》《本草纲目》等专科书籍也应算作百科全书。

而笔者赞同“类书是中国特有的百科全书性质的书籍”的说法。因为百科全书的重要作用是对以往知识的整理和编排,狄德罗在《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手工艺详解辞典》前言中说:“百科全书旨在收集天下之学问,举其概要不至于淹没无存。”这也正是类书编撰的目的。要求古代类书开创时代新精神,似乎缺少一点“理解之同情”;而将专科书籍列入,则未免有些泛泛而谈。

也许正是因为类书与百科全书的相似之处,当今最重要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才会在中国类书“永乐大典”一条中指出:“永乐大典可能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Chinesecompilationthatwastheworld’slargestknownencyclopedia)。

中国是文化大国,历来重视文化的收集整理、保存继承。从最古老的《尔雅》开始,“中国式”百科全书一直走着一条独特的路径。

一般认为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主持编撰的《皇览》是我国第一部类书。此后,北齐皇帝高纬命人修撰《修文殿御览》。至唐宋时期,类书发展进入繁盛,出现了唐代四大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和《白氏六帖》,宋时则有《太平御览》。时至明清,类书编撰趋于成熟,出版了《永乐大典》与《古今图书集成》两部巨作。其中,清时官修《古今图书集成》被认为“编撰水平和实际作用高于以往任何类书”。

也正是因为类书承载了我国历史以来的几乎全部知识,透过它,我们很容易发现近代以来我国整体知识结构与西方相比落后之处。

首先,类书是满足皇权统治的需要。这一点从《皇览》、《太平御览》等书名就可以看出。又如唐代《初学记》是唐玄宗为了“儿子等欲学缀文,须检事及看文体”而命徐坚等编纂的;《永乐大典》的编撰则是永乐皇帝出于笼络知识分子并夸耀文治之举。

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类书的实际编撰者(臣子们)只能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式编排起来,既不对前人的说法提出怀疑,也不加入符合时代的新观点,造成知识的机械堆积,而无法产生古今思想的“化学反应”。

其次,从知识的分类上看,受到儒家思想的支配。类书大体按照“天、地、人、事、物”来编排,万物都在天道(天意)的主宰下运行,自然科学被归于末流,混杂在“人、事”中。而西方百科全书按照“七艺”编排,凸显技术与思辨,逐渐向科学过渡。特别是培根发明科学分类法之后,很快被运用到了百科全书的编撰中。

第三,从传播上来看,中国的类书大部分被收之于宫廷府库,共皇家使用。而且体例过于庞大,印刷技术又以手工操作为主,不利于民间流传。虽然有些私修的类书大量流传,也主要是为了学子赶考“引经据典”的工具,或是文人“相互应和”的依据,借用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描述,它们所传播的知识是“稀少和神秘的”。

英国学者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由于主观的(统治者意图)和客观的(印刷出版条件限制)因素,都没有发挥西方百科全书的作用。

随着清朝灭亡,我国官修类书的历史终于结束了。而在此之前,开眼看世界的国人就已经认识到了西方百科全书的重要性。严复1907年在《书〈百科全书〉》中介绍西方的百科全书说:“百科全书者……盖以一部之书,举古今宇内,凡人伦思想之所及……皆备于此书焉。”然而“惜乎,吾国之《图书集成》,徒为充栋之书,而不足媲其利用也”。

至1911年,江苏常熟才子黄人(摩西)应国学扶轮社主人沈粹芬之邀编撰《普通百科新大词典》,分政治、教育、格致、实业四类,14册近116万字,是为我国第一部现代性质的百科全书。而后陆续又有其他人不断尝试,“有直接译自西文或日文的,有连编带译的,也有只是搜集、整理、剪贴的;真正用心搭建框架、撰写词条的,为数不多”。直至1978年以后,作为国家文化水平的象征——《中国大百科全书》才最终面世。

当今,百科全书已经迈入“互联网+”时代,2012年3月,已有244年历史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宣布停印,之后将只提供电子版。它的转型,标志着纸质大部头百科全书将逐渐成为历史。另一方面,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基于先进网络技术的开放型百科全书正在蓬勃发展。在中国,也出现了百度百科和知乎等以协作、共享为特点的知识平台。

难道,在几乎是同一起跑线的“互联网百科全书”时代,我们又要输给外国人了?

THE END
1.《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中国以出版百科全书、其他工具书及学术著作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04-26~1616-04-23) 英国诗人、剧作家。 历史学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文物博物馆学 https://www.zgbk.com/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4年全国科普日暨第14届北京科学嘉年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首都科普好书·悦读派对”成功举办! 2024-09-20 18:55 真正的佛教造像全书|览《黑神话·故宫》取景地 2024-08-24 09:10 “视频号带书第一人”赵健与作家山峰相约荔波 共话《从贵州到罗瓦涅米》 https://www.163.com/dy/media/T1428466086700.html
3.中国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全书》是一款Android平台的应用。起源于古代希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被认为是西方百科全书的始祖.他们通过讲学记述当时已有的全面知识.古罗马的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编写的《学科要义九书》(Disciplinarum libri IX)和《圣俗事物古迹》(Rerum divhttps://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311004
4.中国百科全书,ChineseEncyclopedia,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补充资料: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 出版享有盛誉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为主的国际性出版公司。1768年创办于英国爱丁堡。1902年总部迁至美国芝加哥,资本国际化,仍保留原名。除不定期出版新版《不列颠百科全书》外,还出版这套百科全书的年度补充本《不列颠世界资料年鉴》以及《不列颠医学年鉴》、《少年百科全书》等。下设:①http://www.dictall.com/indu/184/1835377AD4D.htm
5.中国百科中文百科全书中国人物网中国百科 (http://www.baike100.cn/)是一个创建于2018年的中文在线百科全书网站,特点是自由内容、自由编辑,中国百科由贝尔大学传媒学院支持、非盈利机构天机研究院负责运营。中国百科网欢迎用户注册、编辑, 中国百科的宗旨是为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自由的提供知识和信息, 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https://www.renwu.org.cn/tuijian/2019/12/16/archives/2215
6.中国百科全书(2020)此为百科全书电子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百科全书》很难找,送给你,收藏起来慢慢看! 中国符咒百科全书·第十一辑 变坛至秘 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中国人必读! 《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https://www.360doc.cn/article/1547978_920187996.html
7.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 努力加载中 [作 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 [ISBN]:7-5000-0275-0 [定 价]:CNY64.10http://www.yidu.edu.cn/246010/detail/book/595a0197ede4d78067cf22da.html
8.中国大百科全书.30 于友先 [等] 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ISBN/ISSN:978-7-5000-7958-3 精装价格:CNY8000.00(全套32卷)出版: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载体形态:32册,30-600 ;30cm中图分类号:Z22责任者:于友先 主编 >总编委会" target=_blank><<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评分: 加入暂存架 http://opac.peihua.cn/bookInfo_0100069917.html
9.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年起陆续分卷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全书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文化教育等各个学科和领域。计划总卷数为70卷,约1亿字,于1993年出齐。全书按学科分卷出版,一学科(或https://xuewen.cnki.net/R2008050020011951.html
10.中国大百科全书资源合集文博考研理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1)针对文博综合科目 适用于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专业;听见70年里的今天 《中国大百科全书》集齐出版;「秒懂百科」一分钟读懂中国大百科全书;英国DK联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共同推出3-6岁学龄前儿童《DK幼儿百科全书》https://www.xiaoso.net/t/6046852
11.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全74册《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第一版(共74卷)在1993年出齐,共收77859个条目,计12568万字,内容涵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和领域。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世界地理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医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传统医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Ⅰ 中国大百科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339752%3F%26
12.中国大百科全书.pdf中国大百科全书.pdf 711页 内容提供方:倾听呼啸的大风 大小:150.08 M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19-03-28发布于安徽 浏览人气:397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中国大百科全书.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28/5343240240002022.shtm
13.中国大百科全书金沢大学附属図書館OPACplus中国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7 Book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 Book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https://www1.lib.kanazawa-u.ac.jp/en/recordID/catalog.bib/BN12207544?hit=-1&caller=xc-search
14.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营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营店,在线销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营店品牌商品的参数、评论、价格、促销等信息,欢迎来当当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营店选购。http://store.dangdang.com/936/
15.PDF电子书下载《中国大百科全书》全32卷册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国务院1995年12月正式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也是被列为国家“九五”、“十五”图书出版规划的重点工程。历经14年,集全国各行业专家学者心血和智慧,于2009年4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二版是第一版的修订重编版,全书总卷数为32卷,其中正文30卷,索引、附录2卷,共http://www.pdf001.com/wenshi/_baike/2016-12-1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