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谚语200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更强,更通俗易懂。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谚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律谚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2、法律的解释具有法律的效力。

3、法学家的共同意见具有习惯的力量。

4、在用语中不存在模糊性时,不得允许探索用语的意图。

5、对制定法应当做严格解释。

6、习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

7、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8、实施违法行为或者是基于预谋、或者是基于冲动、或者是基于偶然。

9、审判不应依照先例,而应依照法律。

10、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11、简短是法律之友,极度的精确在法律上受到非难。

12、警察是法庭的仆人。(警察必须根据法庭传召出庭作证)

13、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14、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15、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16、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17、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豁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

18、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19、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20、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

21、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

22、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23、任何事情,只要与自然发颠扑不破的永恒要走向冲突,就是无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约束任何。

24、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它行使自己的权利。

25、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26、如同人们一般所理解的一样,法律行为是对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实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种不违法的行为,同时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为,这类行为也要产生法律上的后果。这种根据法律规定而导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就是法律行为。

27、刑罚的严厉程度应该只为实现其目标而绝对必需。所有超过于此的刑罚不仅是过分的恶,而且会制造大量的阻碍公正目标实现的坎坷。

28、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29、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30、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31、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32、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33、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34、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35、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36、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37、法律用惩罚、预防、特定救济和代替救济来保障各种利益,除此之外,人类的智慧还没有在司法行动上发现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38、不论哪个时代,如果在法庭上和在教室里进行的各种阐述理论所产生的意见分歧太大,那么法律就会失去力量。

39、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40、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41、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利,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是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

42、在忽视正义的地方,在作为正义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条款中不断遭否定的地方,那里的法律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43、法包含着一个民族经历多少世纪发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将它仅仅当作好像一本数学教科书里的定理、公式来研究。为了知道法是什么,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过去以及未来趋势。

44、系统的法典化可以是法律生活的有意识的普遍的重定方向的产物,譬如作为外交部政治革新的成果,或者作为希望达到政治实体内在社会统一的各阶级、集团之间妥协的结果。

45、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这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46、自由人得名于自由一词。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到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力量。

47、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48、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甚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49、一般地说,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每个国家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应该只是把这种人类理性适用于个别的情况。

50、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是放弃自己的义务。一个人放弃了一切,是不可能有任何东西作补偿的。这样一种放弃于人的本性不相容,使自己的意志失去全部自由,就等于使自己行为失去全部道德价值。

51、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产生人人自感安全的心境平安状态。为了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要有一个谁也不必惧怕谁的政府。

52、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53、在企业立法中,全民抑或集体,工业抑或农业等所有制和行业的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54、省一分钱就是省一分钱。

55、少许利润造就伟大人物。

56、饱时存一口,饥饿时存一蒲式耳。

57、父母在国内,朋友在国外。

58、小财靠节俭,大财靠天性。

59、家有万石粒,挥堆不长。

60、如果你输了,你永远不会输;如果你通过勤奋和节俭赢得胜利。

61、现在太阳和月亮都空了。

62、有了勤奋,有了不断的生产,每年都会有节省。

63、奢侈浪费可耻,节约最光荣。

64、节约是共同的美德;大恶即大恶。

65、静以修身养性;节俭培养美德。

66、有短缺时存钱,有短缺时存钱。

67、感谢党为人民所做的一切。

68、三思而后行,吃穿常在。

69、当钢铁削减时,就需要资金。

70、如果你想要衣食,就要节俭。

71、生产就像摇钱树;经济就像玉米罐。

72、喝了水要想到源头,莫忘了自己。

73、你省的钱和你得到的一样多。

74、只与别人比田,莫与别人比新年。

75、勤奋是摇钱树,节约是财富。

76、奢易由俭变奢,而奢难由俭变俭。

77、鱼到水,才能积累财富。

78、管家靠节俭生活;涓涓细流。

79、有钱时露面,没钱时挨饿。

80、理智行走大地,法律却无处可去。

81、勤俭永远不会穷,就连吃山也会空。

82、勤奋能弥补愚蠢,节俭能弥补贫穷。

83、羞耻接近勇气,满足接近欢乐。

84、黄金是没有种子的,它是勤劳和节俭的结晶。

85、由俭变奢容易,由奢变俭难。

86、勤劳而不节俭,犹如针无线。

87、丰富不变色,永远保持勤俭节约。

88、从奢侈变节俭容易,但从奢侈变节俭难。

89、勤奋在国,克勤俭在家。

90、由俭变奢容易,由奢变俭难。

91、民生靠勤奋,勤奋不缺。

92、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93、收获万石,也要朴实稻。

94、法谚云,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95、自己不能成为自己案子的法官。——法谚

96、任何人不得转让超过自己权利之权利。

97、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法谚

98、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100、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101、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102、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103、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104、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我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

105、倘若世上没有坏人,也就不会有好的律师。——英国小说家:狄更斯

106、任何人在被证明有罪前,皆应被视为无罪。——英美法谚

107、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英国政治家:伯克

108、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汉密尔顿

109、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中】《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

110、应当包含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两层意思:法院独立是法官独立的有力保障,法官独立则是法院独立的终极归宿。

111、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12、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113、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美国废奴运动领袖:菲力普斯

114、诉讼一方的陈述等于无陈述;裁判者应听取双方的陈述。——英国法谚

115、如果法律没有不明之处,就不存在解释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解释不仅无益,而且是有害的。明确的法律条文需要解释的惟一情况是立法者在制定这项法律条文时出现了明显的笔误或差错。——法国:布乐所

116、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马克思

117、在法庭上,只有证据,没有事实。——法谚

118、自然法的重要性也许不在于解决一个文明制度中出现的正常问题,而在于它有助于决定什么才是一个文明的法律制度。——波斯纳《法理学问题》

119、法律应当与道德保持一致。——富勒

120、法律应当与正义保持一致。——罗尔斯

121、自然法是居于人类法之上的,并规定了某些不可变更的权利的标准。——萨拜因:《政治学说史》

122、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123、一旦法律丧失了力量,一切就都告绝望了;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卢梭:《社会契约论》

124、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家郭道晖

125、救济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英美法谚

126、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地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迈克尔.D.贝勒斯

127、法官不得因没有法律拒绝裁判。

128、法律用惩罚、预防、特定救济和代替救济来保障各种利益,除此之外,人类的智慧还没有在司法行动上发现其他更多的可能性。——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129、人们在利用法律所给予的保护他们权利的机会时,财产是一个决定的因素。——拉基斯

130、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的见的方式实现。——英国法谚

131、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古罗马格言

132、约定必须遵守。——法谚

133、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祸害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的法制有关。——摩莱里:《自然法典》

134、任何人不得转让超过自己权利之权利。——法谚

135、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36、不论哪个时代,如果在法庭上和在教室里进行的各种阐释理论所产生的意见分歧太大,那么法律就会失去力量。——德沃金

137、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英国作家:达雷尔

138、平等是一项神圣的法律,一项先于其他一切法律的法律,一项派生其他法律的法律。——皮埃尔.勒鲁《论平等》

139、人权是司法审判的目标与归宿,尤其是当法官面对法无明文规定之疑难案件时,更应当以保护弱势者的权利为原则。

140、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L.亨金

141、任何事情,只要与自然法颠补不破的永恒原则相冲突,就是无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约束任何。——爱德华·S·考文

142、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143、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罗伯斯比尔:《革命法制和审判》

144、法律应当与权利保持一致。——德沃金

145、多嘴的法官没脑子。——英国

146、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法谚

148、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英国法谚

149、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路德维希·冯·米瑟斯《自由繁荣的国度》

150、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棚濑孝雄

151、只要爱自由,就足以建立共和国,但是,能够维护共和国和使它繁荣的,只有爱法律。——马布利

152、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153、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西方法谚

154、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马丁

155、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156、法律的目的是对受法律支配的一切人公正地运用法律,借以保护和救济无辜者。——洛克:《政府论》

157、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法谚

158、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的违法行为更严重。因为这些违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159、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安提戈捏

160、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书定分》

16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162、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63、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64、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165、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166、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67、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168、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韩非子》

169、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170、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171、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172、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173、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74、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175、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176、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审。——韩非《韩非子》

177、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178、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179、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180、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美)杰弗逊

181、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182、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183、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184、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185、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186、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187、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88、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古罗马格言

189、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190、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191、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92、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193、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柏拉图

194、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纪律是胜利之母。——(俄)苏沃洛夫

195、名人名言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196、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197、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198、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199、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伯尔曼

200、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THE END
1.出现在中国法院裁判文书中的法律谚语法谚是民间关于法律的谚语,是民间形象生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法律熟语。其具有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的特点,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法律最直观、最朴素的认识,但同时也是法律最为人知、最高精华之所在。即使一些法谚已经流传百余年,但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为法律人辩明法理的依据,出现在裁判文书或著作中。https://zhuanlan.zhihu.com/p/508410557
2.知乎获高赞的法律谚语,你爱了吗?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法律谚语,亦称法律格言,乃谚语之一种,有如文艺作品之诗。 法律谚语经由作家的白纸黑字、长辈的言传身教和社会的风序良俗代代相传,经过无数岁月的洗涤检验,已颇具合理性甚至真理性,精致而优雅,金科玉律,言简意赅,字字珠玑,读之趣味盎然。 法律谚语中蕴含着深入人心的法之理,而这朴素的法之理正乃法之灵魂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582081
3.中国古代法治谚语高中知识6.关于法律中国谚语 原发布者:鱼鹅sky 1.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道格拉斯 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3.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4.法官乃会说话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爱德华考文5.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801392.html
4.出现在中国法院裁判文书中的法律谚语:任何人不得从自己的违法行为“任何人不得从自己的违法行为中获利”是西方的法律谚语,读起来有些拗口,但大家都熟悉的中国谚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与这句西方法律谚语是一样的道理。依上所述,被答辩人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 (2017)琼0271行初75号 任何人不得从自己的违法行为中获利,作为违法行为后果的违法建筑,不能得到合法保护。“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986725.html
5.出现在中国法院裁判文书中的法律谚语之七:无救济则无权利出处:一句古老的西方法律谚语 释义:法律对公民权利规定的再完备、列举的再全面,如果在侵权行为发生后,无法获得有效救济,那么在法律上的权利都将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国家的制定的法律在授予权力时,还必须建立若干种权利救济的途径,使权利被侵犯的公民,能够获得司法救济的机会。 https://m.sohu.com/a/713413580_121687424
6.下列有关法律的谚语中,涉及诉讼时效的是()。【单选题】我国第一部劳动领域的法律是( )。 A. 《劳动合同法》 B. 《就业促进法》 C.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D. 《劳动法》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的是( )。 A. 《中国人民银行法》 B. 《商业银行法》 C. 《保险法》 D. 《外汇管理条例》 查看完整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4a37bcd3b26342e4a60c82f040129469.html
7.粉笔课堂2024.10.09 19:00 - 20:00 李斌- 那些常见的法律谚语 2024.10.12 20:30 - 21:30 苏格- 跟随“悟空”打卡中国地理 2024.10.14 20:30 - 21:30 张晓- “新中国成立75周年”考点梳理 2024.10.17 19:00 - 20:00 武一凡 - 【综应C类】论证评价解题技巧 2024.10.18 19:00 - 20:00 王三石 - 【判断】https://www.fenbi.com/spa/pwa/lecture/645367/0
8.如何发现法理?诸如此类的有关法律的谚语与格言不胜枚举。为了便于理解传播,“法理”常常寄寓其中以呈现自身。然而,“理”总是动态的,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节奏”。[16]所以,正如不是所有词语和概念都承载“法理”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法律谚语、格言都承载法理要素,也不是所有的承载法理要素的谚语、格言都传递着现代法律精神。尽管谚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64223
9.吉林始笔试辅导“每日一练”(精炼解析)3.27. 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 B.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C.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 D. 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 8.在古代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https://m.jl.huatu.com/2014/0302/893132.html
10.最新事业单位考试A类职测真题7.下列有关法律的谚语中,涉及诉讼时效的是: A.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B.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C.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 D.程序先于权利 8.此图显示了中国历史上某个朝代的部分版图,下列哪一事件没有发生在该朝代存续期间? 图片 A.法国大革命爆发 B.拜占庭帝国灭亡 C.麦哲伦船队环http://cooco.net.cn/article/85427.html
11.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志六、本志执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布的《地方志书质量标准》。用字用词执行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计量单位以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发布的《量和单位》之规定为准;为便于表达和为世人所了解,部分使用市http://yysqw.gov.cn/43332/43334/54555/content_1448692.html
12.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得分攻略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 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http://www.dongyongedu.cn/n161229.htm
13.中公版·2018人民警察录用考试辅导教材:公安专业知识历年真题汇编6.“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这句法律谚语体现了下列哪一价值观念? A.坚持执法为民 B.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服务大局 D.坚持公平正义 7.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调整的、以主体间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特殊社会关系。下列行为中不能形成法律关系的是: A.交通警察纠正周多多闯红灯行为并处以罚款 B.孙一楠通过大麦网https://book.qciss.net/books/12112319